书城养生不生病的吃法:让20种常见疾病远离你(下)
27048200000023

第23章 这样吃,心血管疾病远离你(1)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达1500万例,占总死亡人数的1/3。随着饮食的西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增多,我国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的首要死因。一项关于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的调查分析资料显示,近年中国人的死亡人员中由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的占到40%。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死亡人员中,就有2个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口的第一死因,成为危害国人身体健康的第一杀手。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和其他主要危险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直接相关。如何通过饮食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已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什么是心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及其相邻的大血管如主动脉、肺动脉、腔静脉及肺静脉等的病变,包括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等。常见的心血管病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和大血管在胎儿期发育异常引起的;后天性心脏病则在出生后发生,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以及心肌病等。

心血管病的症状

眩晕:眩晕是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使患者自觉周围景物或自身在旋转及摇晃。眩晕发作时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晕厥: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的脑缺血、缺氧导致的突然的、可逆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在发生意识丧失前常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疲劳:当心脏病使血液循环不畅,新陈代谢废物(主要是乳酸)积聚在组织内,刺激神经末稍,令人产生疲劳感。疲劳可轻可重,轻的可不在意,重的可妨碍工作。

心悸:心悸是主观感觉及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主观上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快速、不整或搏动有力。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也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客观上呼吸次数增多,动作快而幅度加大。心血管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胸部的各种器官都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如脑梗塞、肺炎、急性气胸、气道堵塞、胸壁肌肉炎症、肋骨骨折等,甚至皮肤带状疱疹的疾病疼痛也可以导致呼吸困难。

咳嗽、咯血:鲜红色血痰,量多少不等,从痰内带血到全血性痰。血痰与肺静脉压力升高有关,由劳累诱发。胸部和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有咳嗽和咯血。

怎样通过饮食预防

心血管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只要饮食科学化,平衡饮食,就可以有效预防。

低胆固醇和低脂肪摄入的质与量。饱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则能降低胆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猪油、牛脂等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少吃肉,多吃豆制品,多吃鱼,完全食用植物油。进食时配上葡萄酒、最好是红葡萄酒。少吃动物脑髓、内脏、蛋黄、蟹黄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大多数的鱼类比肉类和家禽含有较低的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贝类含有的胆固醇的量很不一致,鱿鱼和虾含胆固醇较高,扇贝、蚌类含胆固醇较低。鱼和贝类富含铁,而铁是肌肉利用氧产生能量所必须。鱼的烹调方法用蒸、煮、烤等代替油煎。油煎时用不沾锅以减少用油量,拌肉馅时先煎出油去掉。少吃高脂肪高盐加工的肉食如香肠、咸肉、排骨、五花肉、动物的内脏等。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宜多吃面包、面条和五谷杂粮,最好是全麦面粉制品。淀粉含有很多的营养素,含有高纤维素的谷类可慢慢地“燃烧”,长时间地释放热量。而富含精制糖的食物,如精米、精制面粉却仅含极少的必需营养物质。低盐饮食。多摄盐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功能不全,也可引起小血管收缩,加重高血压。要少食咸菜、腌鱼等高盐食品,注意将每日摄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高盐膳食可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有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对血压较高或合并心衰者,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

多吃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品。纤维素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又可增加粪便的体积,促进肠管蠕动,加速胆固醇的排泄。水溶性纤维素还参与人体脂质代谢,促进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有效地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大麦、燕麦、大豆等都富含水溶性纤维素。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E和β-胡萝卜素,也叫“抗氧化剂”,可增强免疫力。纤维素可降低血脂,帮助消化。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维生素C可增加血管弹性,保护血管。多吃水果蔬菜,最好生吃;宜多吃苹果、西红柿、香蕉、大枣、山楂、胡萝卜、黄瓜、木耳等。少吃罐头包装的水果,因为它们可能会失去了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水果蔬菜摄入量:蔬菜400~550克/日,水果150~250克/日。

远离心血管疾病的饮食推荐

豆腐:每天至少保证吃半块豆腐,就可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大豆中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在质量上可与优质动物蛋白如鸡蛋、牛奶相媲美。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每天只要至少摄取25克以上大豆蛋白,就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有效预防心血管病。

巧克力:巧克力中的黄酮醇和原花青素可以延长体内其他抗氧化剂,同时还可以促进血管舒张,降低炎症反映和降低血凝块的形成,从而起到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橄榄油:橄榄油蕴含极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有效降低坏胆固醇,有助预防心脏及血管毛病。丰富的维他命,能补充钙质及帮助骨骼成长。

茶油:茶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油酸的含量在75%以上。野茶油的成分与橄榄油极其相似,成分间的比例还略好于橄榄油。

花生:花生制品、花生油对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能发挥有效作用。每周食用花生油和坚果5次以上能降低18.4%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花生油加花生膳食能降低21.7%的心血管疾病危险性。

山楂:山楂含三萜类和黄酮类,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降压的作用。山楂中的槲皮黄甙、金丝桃甙等,又有扩张血管、促进气管纤毛运动以及排痰平喘之功。

大蒜:大蒜中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对血脂过高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并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和血栓的形成。

大豆:大豆及豆制品含有皂草甙的纤维素,具有减少体内胆固醇的作用。

莲子:有安心养神、补益脾肾的作用。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者,常服本品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