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幸福行动力(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27034100000015

第15章 天人合提升你的生命境界

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也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怜悯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

——王阳明

1、47亿年铸就的神奇地球

爸爸语音刚落,四周骤然变得一片黑暗,等杨略适应了,才发现无边无际的黑色之中,到处镶嵌着星云,闪烁着幽微的光亮。

这是浩大的宇宙啊。

忽然,一个黑红如炭火的圆球迎面而来,速度极快,以至于让杨略产生错觉,似乎看到圆球在迅速膨胀,几乎要撞上他了。他一阵惊慌,想要躲闪,却已来不及。只好任由它撞击过来。但圆球穿过他而去,什么感觉也没有。

这是怎么回事?哦,或许是全息影像吧。

他回头去看,眼前骤然大亮,那圆球重重撞在另一个比它略大的圆球上,都撞了个粉碎,一块大碎片在冲撞时飞了出来,其余的都黏在一起,圆球内的岩浆迸发出来,照亮了周围的星体。两个球体被熔成了一团不成形的熔岩,周围还有很多小碎屑,像漂浮着一些粉尘。

不知过了多久,那团熔岩不停的转动,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将一团泥巴揉成了更大的圆球。周围的碎屑也慢慢聚拢在大碎块上,成了一个小球,围绕在大球外面不住地转动。

于是杨略知道,接下来要看的,便是地球的历史。

爸爸说:“地球诞生之初,有个双胞胎弟弟,它们运行轨道相近,于是撞在了一起。弟弟粉碎了,大部分融入了地球,使之体积更大。一个碎块形成月球。这一切对于地球生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地球体积、重量的增加,有足够引力留住大气。而月球也是不可或缺的。它维持了地球的稳定。如果没有它,地球上的纬度会不断变化,北极和赤道时常互换,这种气候的巨变,是不适合生物居住的。”

杨略说:“地球真是好运气。”

爸爸说:“它的好运气,可远不止这么些。”

地球在迅速变化。火山在不断地喷涌,水汽缓缓蒸腾,终于聚成了云层。地球表面慢慢由红变灰,温度下降。于是,第一场雨出现了,像瀑布一般,淋浇到炽热的熔岩上。不知道淋了多久,火球表面结了些硬壳,漂在火红的熔岩之上,不时移来移去,倒像一些黑色的木筏。终于,暴雨让硬壳渐渐固定了,成了整块的陆地。凹陷的地方蓄满了雨水,闪耀着明亮的水光。

爸爸说:“地球逐渐平息了。海洋中的火山口,出现了最初的生命,一些古细菌。它们聚成团,统治了地球几十亿年。如果不出意外,它们的统治将永远持续先去。”

“它们没有进化吗?”

“生命都有惰性。没有生存竞争的时候,它们选择维持现状。”

“那,现在丰富的生命又是怎么来的呢?”

这时,地球南北两极的冰雪迅速往赤道蔓延,大陆、海洋,一切都被冻结了,成了一个纯白的星球。被太阳一照射,明晃晃的刺眼。

“距今七亿年前,地球的冰川纪到来了,平均气温降到-50°。冰冻是如此厉害,连赤道上的冰层都厚达有五百米。生命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略略,你猜猜看,是谁把地球从冰雪中拯救出来的?”

“当然是太阳。”

“太阳确实想把地球捂暖。可是冰雪太厚了,将大部分阳光都反射回太空了。如果长此以往,地球将和木星一样,永远被冰雪覆盖,再也无法回暖。”

“那到底谁拯救了地球呢?”

这时,地球的冰雪之中,忽然冲出一股黑色的浓烟,大地为之震撼。是火山爆发了!继而,更多的火山冲破厚厚的冰层,浓黑的烟尘漂浮一阵后,就覆盖在冰雪之上,像给地球穿上了熊皮大衣。

杨略拍手道:“原来功臣是火山,它把地热释放了!”

“不错,火山是最大功臣,而它主要的武器,不是地热,也不是烟尘,而是它释放的二氧化碳,现在臭名昭著的温室气体。”

杨略恍然大悟。

“啊,对的。火山喷发带出大量二氧化碳,把太阳的热量截留在大气之中,继而融化了冰雪,对不对?”

“就是这样。”

“太神奇了。现在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当年却是拯救地球生命的最大功臣!”

“随着这次冰川纪的结束,气温逐渐稳定。于是,属于生命的舞台出现了。原有的细菌统治被打破,生命开始了快速的演化。这次冰川纪,对于地球生命而言,是一次凤凰涅槃。”

蔚蓝的海洋中,细小的水母出现了,海底开始有水草随着洋流款款跳舞,三叶虫在当中游泳,继而出现了鱼。植物爬上了岸,渐渐升高,蔓延,成为覆盖全球的森林和草原,地球变成绿色和蓝色的漂亮星体。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多,臭氧将紫外线挡了回去,鱼沿着河流进入内陆,最后干脆生出腿脚,爬上了陆地。天地之间一片繁荣。

然而好景不长。一颗巨大的流星撞在地球上,瞬间烟焰涨天,炽烈的冲击波席卷全球,地球成了一片火海。地球上全是灰烬,安静了许久。一只小恐龙钻出地面,它们迅速繁衍,统治着地球。长颈龙、翼龙、霸王龙,形形色色的恐龙占据了天空、陆地与河流,它们生存、捕猎、繁衍,这段时间很悠长,大约过了两亿年。在这样的霸主面前,其它生命似乎没有了出头之日。

历史重演了。一枚陨石撞击了地球,地球再次变成火海,烟尘让地球陷入了黑暗的冬天,植物纷纷死去,恐龙灭绝了。过了不知多久,有一些类似松鼠的小动物从岩穴里出来,还有植物从灰烬中萌芽。日子很艰难,但生命重新开始了征程。没过多久,绿色又覆盖了陆地,大量哺乳动物出现,猛兽奔驰于森林草地,还有飞鸟翱翔于空际。

人类出现了,裹着兽皮,一群一群奔跑在草原上,用标枪逐猎着猛兽。许多森林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一畦畦田地。田地在地球的各处都出现了。各种航船在海洋中穿梭。大城市出现了,工厂里冒出了黑烟。人类的居住地在迅速扩大,森林纷纷退缩。人类乘坐气球、飞艇或飞机飞上蓝天。

杨略看着地球快速的演进史,不由感慨万千。

“经过地球上数不清的生命体的作用,地球生物圈将一个毫无生命的地表,转化成一个美丽的环境。湛蓝的天空,美丽的落日,漆黑的夜晚,天空的温度,所有这一切,都是生命与地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生命,地球将是这样——”

他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灰暗、干枯、疤痕累累的球体,在宇宙中孤独地漂荡。

杨略说:“原来地球这个家园,是生命自己创造出来的。”

“这个家园也有悲惨的一面,”爸爸说:“地球上有过五次大灭绝。七亿年前的冰川纪是一次,陨石撞击造成恐龙灭绝也是一次。或许,现在工业化造成全球变暖,或许也将引发一次大灾难。不过,对于地球而言,每次灾难都福祸相生。因为占统治地位的生物遭受毁灭性打击,更多的生物类型就将集体涌现,地球依然是多姿多彩。”

“但人类可不会这么想。”

“不错,所以我们更应知道地球气候稳定的重要性。”

“那么气候是如何保持稳定的呢?”

“地球气候的稳定,依靠的是碳平衡。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神奇的机制,由火山和植物共同完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下来。而植物死后,埋入地底,化作岩石和煤炭。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么大气中碳含量将逐渐下降,地球也随之变冷。幸亏随着地球板块的移动,一个板块升高,一个板块下沉。许多富含植物尸体的岩层俯冲到地球深处,被加热之中,又开始上升,通过火山喷发,重新回到大气之中。于是碳平衡得以实现,火山和植物,一起精细地调控着地球的气候。”

“但人类的工业化,破坏了这种平衡。对吗?”

“不错。人类将岩层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开掘出来,大量燃烧,将亿万年沉积的碳释放进大气。此外,人类又大量砍伐森林,使得地球的固碳能力下降。气温的升高,已是有目共睹的了。”

“可是,去年却出现了寒冬。地球真的在变热吗?”

“人总是缺乏长远的眼光。气温的升高,不是稳步上升的,而是升一点,又降一点。但从长期来看,则是上升了。而人类很容易被这种逐渐的变化所麻痹。”

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

“归根到底,人对地球的干涉太严重了。”

“人类为什么会这样呢?”

“除了我们之前说的源于动物扩张的本能,还源于人类的思想观念。现代人自视过高,将自己从大地上连根拔起,要创造另一个世界,结果就像脱离大地母亲的巨人安泰一样。”

“安泰?”

“安泰是利比亚的巨人,自恃勇武,向著名的英雄赫拉克勒斯挑衅,结果发生了激烈的角斗。赫拉克勒斯毕竟技高一筹,恶斗之中,他多次把安泰摔倒在地。可奇怪的是,安泰总是迅速站起来,而且精神抖擞。原来他的母亲是大地之神盖亚,当他感到体力不支,只需一触大地,就能获得了新的力量。赫拉克勒斯懂得了其中奥秘,骤然将他高高举起,离开了大地。安泰耗尽力气,就死在赫拉克勒斯的手里了。但愿人类不要重蹈覆辙。”

“人类还有希望吗?”

“人类要想长久地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必须将地球万物视为一个整体,而自己只是其中一员。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理念。”

2、与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爸爸,什么是天人合一?”

“这个说来话就长了,有过太多深奥的解释,我想说得简单一点。略略,就从你小时候种西瓜说起吧。”

眼前忽然一亮,他们已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了。瓦蓝的天空上,盘旋着一只鹰。群山连绵起伏,长满了松树和山毛榉。小路的两侧,都是整齐的水稻和茭白,一片青翠鲜嫩。茭白的叶子很长,伸到路上来,挂满了露珠,擦在他们的衣服上。空气中弥漫了青草和昆虫的气味。小路在山脚下拐了个弯,一些房舍出现在绿树之中。

这就是他们的老家啊。

“好怀念啊!”

杨略一下子就沉入美好的童年回忆了。他念小学时,爸爸妈妈都很忙,一到暑假,就把他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他在乡下,像是进了乐园,整天和几个小伙伴舞刀弄枪,或者在田间地头玩耍,掏鸟蛋,捉河蟹,游泳,吃西瓜,快乐得像一只唧唧喳喳的小麻雀。

爸爸指向一片西瓜田。

“看看,那是谁?”

啊,已去世多年的爷爷竟站在田里,戴着草帽,弓着背,光着脚,手持锄头正在除草。旁边的那个小孩是谁?红背心,小短裤,从旁边的水沟里拎水,浇在西瓜藤上,做得一丝不苟。

杨略心中一震。这分明是八岁时候的自己啊!他一时难以自持,眼眶竟然湿润了。

这时爷爷说话了,依然是那略带沙哑的声音。

“略略,你别老是给一根西瓜浇啊。这都浇了五桶了。”

“这样它就长得快啊,说不定,明天就可以摘西瓜吃了。”啊,脆脆的童音。

爷爷嘿嘿笑了起来,摸着小杨略的脑袋。

“你这样,非得把它淹死不可!”

“西瓜也会淹死吗?”

“当然啦。西瓜有根,根上也有鼻子,也要呼吸啊,你用水把它的鼻子堵上了,还不得憋死啦。”

“啊?”小杨略吃惊地仰起头,在想象西瓜根上的小鼻子。

看着自己小时候如此憨态可掬,杨略不禁笑出声了。爸爸在一旁说:“农民的生活方式,更倾向于自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爷爷带着你撒下西瓜子。此后精心侍弄,除草,施肥,浇水。种子慢慢萌芽,在春日暖阳之中伸出瓜藤,长出叶片,开出花朵,结出果实。等到夏天的阳光和雨水注入到西瓜中去,它就快速膨胀,酿出满腹的甘甜。这一切,人的劳动,都是和季节运行相一致的。”

杨略点点头,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爸爸继续说:“中国向来是农业社会,所以发展出的哲学,也充满了农民的思维。儒家认为,人要想生存,必须循天而动,不能逆天而行。而且自然万物相依相存,同属宇宙整体,内外相通,并无物我之分。于是人不仅要爱人类,还要爱万物,帮助天地之化育,就像勤浇水帮助植物生长一样,这样才能屹立于天地之间。”

“所以就有天人合一的理念,对吗?”

“是的。”

“可我们现在是信息时代了。当年的理念,是不是过时了?”

“不对!我们生存的根本,依然是农业。我们最需要的还是粮食。而商业、工业、服务业,只能依附于农业之上。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呢?农业时代的规律,在今天依然有效。古人耕作要遵循天时地利。我们这个时代,尽管科技发达,但同样需要遵循自然的规则。”

杨略呆呆地站在那里。

“天人合一,到底是怎样的?”

他怎么也无法领会。因为这太玄奥了。

爸爸却轻松地一笑。

“你看,眼前的场景,这多像一幅画啊。爷爷的形象,和脚下的土地那么和谐。你在一旁活泼好动,又增添了灵性。你们和庄稼、土壤、飞鸟,甚至山丘、云朵,都和谐地相融着。天人合一,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让人身心俱宁。”

杨略的脚踏在土地上,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要静静感受一番,但爸爸说:“略略,我还要带你去很多地方呢。”

杨略还来不及反对,他们已来到一个小楼阁。推开窗户,往外一看,楼阁位于半山腰上,对面是一座青山,山下一道清流。他看不出什么异样来。爸爸说:

“你看看这幅对联。”

杨略读出声来:“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山。是李白的诗。”

“什么感觉?”

“气象忽然大了。”

“就是这样。中国的建筑,不是孤立的风景,而是要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我们所在的,虽是小阁楼,但透过窗户,可以仰观宇宙之宏大,可以俯察四时之烂漫。小空间就融入大空间,阁楼就融入了万物,而人呢,也自然地就与宇宙相融了。”

杨略正在欣赏对面敬亭山上的飞鸟,眼前忽然漆黑一片,等他的眼睛适应了光线,却发现自己是在一条船上,头顶一轮明月,月下一条大江,岸上是黑魆魆的连绵的山。

船上另有四人,爸爸又消失了。现在他消失的频率越来越快了。

他正在担心,船上一位胖大汉子手拍船舷,摇头晃脑唱了起来: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唱毕,哈哈大笑。似乎酒到微醺,身心恬然快活。他的面上三绺胡须,穿着长袍,头戴高冠,正在饮酒。旁边一人面容消瘦,却是道士打扮,面前摆了一支洞箫,也在饮酒。其余二人,一为船夫,一为小童。

胖大汉子又举起一杯,说:“道兄,如此良辰美景,怎能少了你的一曲洞箫呢?”

瘦子笑了一笑,放下酒杯,拿起了洞箫。

“子瞻兄,见笑了。”

这两人一说话,让中文系的杨略顿时明了。子瞻,不正是苏东坡吗?七月十六仲夏之夜,苏东坡与同乡杨世昌游于赤壁之下,回去就写成了千古名文《前赤壁赋》。看眼前的胖大汉子,神情洒脱,不正是风趣俊逸、天才横溢的苏东坡吗?杨略兴奋得几乎窒息了,这可是他最为崇拜(没有“之一”)的伟大诗人啊。可是苏东坡似乎看不见他,也听不见他的声音。

哦,现在是全息影像了。

杨略安静地坐下,看苏东坡如何寻觅灵感。

杨世昌开始吹起来,萧声很悲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江上吹来的一阵夜风,披着黑色的大氅,无处不至,把水吹皱了,把月影吹抖了,把酒吹凉了,船上诸人的身上都起了寒意。一曲终了,余音袅袅,细若游丝,最后消失于空气之中。杨略不仅感伤起来。这时,雾气起来了,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幽静的江面,江岸和远山被盖了一层网,水光与雾气相接,现出梦境的依稀隐约。

苏东坡显然也为萧声所动,不由发问:

“何以萧声如此之悲呢?”

“你还记得在赤壁发生的往事吧?”

“当然记得。一千年以前,曹操大破荆州,战船顺流而下,帆墙如林,旌旗蔽空。他横槊赋诗之时,何其壮哉!而周瑜羽扇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百万大军灰飞烟灭,思之真令人心驰神往!”

杨世昌却摇摇头。

“这些英雄,如今何在?不过一堆黄土罢了。他们尚且如此,更可况我等凡夫呢。今天晚上,你我无拘无束,可以驾一叶扁舟,举杯邀月,享此一时之乐。可惜的是,你我不过是宇宙中的一蚊蝇,沧海中的一砂砾。人生在瞬息之间就将化为虚幻,还不如江流之无尽,时光之无穷呢。”

听他这么一说,杨略仰观夜空,只见宇宙浩茫,星月璀璨,平视大地,只见江水滔滔,漫无边际,也觉得自己无限渺小了。是啊,一辈子成也罢,败也好,最终化为乌有,又能怎样呢?他心里不由悲伤起来。

杨世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苍凉地笑了几声。

“我身为道人,修行炼丹,也有些幻想。想挟飞仙而邀游于太虚之中,想飞到月宫而长生不返。哈哈哈,子瞻兄见笑了。我也深知,这些不过是些梦想,哪有实现之理,所以更觉人生虚幻,身如飘萍,不知不觉间,萧声中就满是悲伤之情了。”

苏东坡安慰朋友说:“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据为己有,又有什么用呢?功名利禄,千秋伟业,如果可以得到,自然倾力而为。但凡事岂能人做主,万一功败垂成,也不打紧。我辈求仁得仁,便已足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此而已。”

“子瞻兄,既然一切都是浮云,那什么才是可贵的?”

苏东坡摇摇晃晃站起来,将双臂张开,似要拥抱这世界。

“只有江上之清风,还有这山间之明月,是供人人享受的。凭我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耳朵听到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就成为颜色。这些无限的宝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切供人享受,分文不费。人生若能如此,则何处不可乐呢?”

“听君一席话,我倒想起了孔子欣赏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圣人也是同道中人啊。”

杨世昌欣然欢笑。二人洗净杯盘,继续吃喝。后来,不待收拾桌子,便躺下睡去,不知东方已经露出了曙光。

而杨略却静静坐着,看着第一缕阳光穿透云霞,山上升起了淡雾,被染成了桃红、柠檬黄,整个世界都缓缓复苏,披上明亮鲜嫩的色彩。他似乎听到了万物的声响。植物的根在悄悄延伸,蚯蚓在土地慢慢蠕动。一股山风迎面而来,碰撞着他,又似乎穿越了他。凉风所至,浸润了他的每个细胞。一时之间,他与万物之间,再没有距离之感了。

3、移山填海:浮士德的伟大志愿

不知何时,爸爸已坐在小舟之上。苏轼等人倒已不见了。

“爸爸,这也跳跃得太快了。”

“因为我想告诉你的,实在太多了。而时间——”

爸爸脸色有些黯淡。

杨略马上领会了他的意思,急忙岔开话题。

“爸爸,谈谈苏东坡吧。”

爸爸的表情放轻松了。

“面对人生困境,仕途黯淡,苏东坡没有消沉,却在自然之中得到安慰,将心灵全然打开,与天地完全没有隔阂。一个人要是能体会到这种统一性,哪里还会有什么痛苦呢?天人合一的妙境,是我们中国可贵的精神资源,也可以说是解决现在生态问题的一剂良药。”

“这从何说起呢?”

杨略总是反感唱高调。

“西方人崇尚天人两分,在中世纪,自然被降到被创造物的位置。圣经里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整个大地,以及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人高于万物,儒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呀。”

“是的,人类管理万物,有两条道路。一条是顺应,尊重;一条是独裁,****。而西方走上了后面一条路。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培根干脆把万物视为材料,可以任意支配。”

“他是怎么说的呢?”在杨略的心目中,培根是科学的鼻祖,教学楼的墙上,总是贴着他的头像,还有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说,整个世界是为人服务的。四季的运行是为了植物的成熟。植物是为了给人提供粮食,动物是为了帮人干活,风吹动他的船。万事万物都有目的,就是替人做事。”

杨略听了,很是不以为然。

“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确实如此。按培根的说法,既然大自然是为人类而存在,那么人类的任务就是开发自然,创造舒适的生活。怎么创造呢?培根的答案是发展科技,丰富人的生活。”

杨略点点头。就算是现在,大家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培根的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啊。说到底,科技就是我们时代的上帝,可以用各种方便快捷的发明,在人间创造新的乐园。尽管乐园外面,是巨大的垃圾场。

爸爸继续说:“而大自然则被视为一架机器,各种规律都可以总结出来,变成数学公式。于是,在人类面前,大自然失去了神性和诗意,沦为巨大的仓库,供人类支配和利用。尤其是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人类不再顺从自然的力量,而是可以随意支配能源,随时随地供给能量。西方人开始了改天换地的伟大事业。比如,眼前这一位!”

一听这句话,杨略就知道,又有好戏上演了。果然,场景突变,山河消退,四周黑暗,他们坐在了剧场之中。

舞台上夜色深沉。在一座古老的哥特式房子里,坐着一位白发长髯的老人,呆呆地看着窗外,那里淡白色的月光,正笼罩着城市一排排古屋的尖顶。屋子中间一张长案,凌乱地堆着书籍和古怪的仪器。

老人喃喃自语:“哲理啊,法律啊,医典啊,甚至于神学,我都努力钻研了一遍,却不见聪明半点。[关于《浮士德》的场景,本书参阅了郭沫若、董问樵、绿原的译本,并加以组织改编。]”

“哈哈,”杨略看到这里,笑出声来,“这是浮士德。”

“那故事的情节你都知道了?”

“当然,我刚读完呢。浮士德一生虔诚地追求知识,满腹经纶,但一无所用,一晃已是老年,他觉得岁月虚度,毫无希望,就想自杀了事。”

“这是对中世纪知识的抛弃。然后呢?”

“魔鬼出现了,与他签了协议,让他重获青春,再经历一次轰轰烈烈的人生。作为代价,浮士德一旦满足,灵魂就归魔鬼所有。浮士德成了风度翩翩的青年,遭遇了爱情,最后以悲剧收场。参与政治,却只是为虎作伥。追求古希腊美女海伦,和她生了个孩子,但最后都化成了泡影。”

“爱情悲剧,是走出小我。政治悲剧,是对封建制度的绝望,于是要回到古希腊。可是海伦的幻灭,是对文艺复兴的质疑。在歌德看来,古希腊的文明,只是美好的回忆,不能作为向导。”

杨略点点头。

“然后……”

爸爸制止了他。

“下面一段是我要讲的重点,体现的是启蒙运动时代的精神,需要细细品味。来看话剧吧。”

舞台上,浮士德重新出现。此时他已是中年,两鬓略微斑白,站在峻峭嵯峨的山顶,看着面前浩瀚的大海。旁边站着一个瘦长的人,帽子上插一支公鸡毛,身披一件红色大氅。他的脸苍白瘦削,形同石刻,嘴角流露出傲慢的嘲笑。这自然是魔鬼墨菲斯特。

浮士德的神情,像是大病初愈,或是刚从痛苦中复苏,但眼睛里燃烧着火焰。

“这个地球还为大事业留有余地,我要做出一番惊人的事迹。从事这大胆的勤奋,我觉得自己有力量毅然奋起!”

墨菲斯特用尖利的声音说:“那么,你要的是赫赫名声?”

浮士德反驳:“我要赢得权威,我要掌管!事业就是一切,声望不过是浮云!”

“啊——很可能会有些骚人墨客,向后世传知你的荣名,以愚蠢来激发愚蠢。”墨菲斯特觉得很有趣,哈哈大笑起来。

浮士德最不能容忍墨菲斯特的性格,对一切都讥嘲讽刺。

“你怎知人类的渴望?你乖戾的本性,尖酸刻薄,怎能知道人类的需求?”

看到浮士德生气,墨菲斯特耸了耸肩膀,一脸无所谓。

“好吧,一切都依你的主张!你不妨向我谈谈有多大的狂想!”

浮士德重新注视着大海,昂首挺胸,语气非常庄重。

“波浪就像沙漠,席卷着荒凉的海岸。我要策励我的精神,自行振奋;我要斗争,我要克服这种专横。这事情值得大干一番,把汹涌的海水逼离海岸,对潮汐地带加以制限,把海水赶回海洋中间!计划一步步在眼前开展;这是我的愿望,定要促其实现!”

“你要移山填海?好大的口气啊!”

“不错,我还要建造一座乐园,让万千的人民生活于其中,再不受奴役与饥寒!”

听了这些慷慨陈词,墨菲斯特嘴角保持着讥嘲,只是说:

“这很容易啊。”

这时山下杀声四起。原来人民在革命反抗****,浮士德在墨菲斯特的帮助下,将革命镇压了下去。作为奖赏,皇帝赐他一片海边的土地。

浮士德开始了伟大的事业,带领人民,开始了移山填海的伟业。他们挖沟,筑堤。短短几年后,草地和草地连成了一片,四处都是牧场、花园、村庄和树林。一座乐园建成了。

此时,浮士德辛劳多年,也十分老朽了,眼睛也瞎了。当他听着外面锄头的声音,以为是人民在辛苦劳作,心里无比快慰,回顾了自己的人生,觉得再无缺憾,由衷地感叹:

“我为几百万人开拓出疆土;虽然还不安全,但也可自由勤苦。原野十分青翠,土壤一片膏腴,人畜都在这新地上得到安居。我愿意看见这群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我要呼唤对于这样的刹那……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是的,我在地上的日子会有痕迹遗留,它将不致永远成为乌有。我在这样宏福的预感之中,享受这最高的一刹那。”

浮士德终于满足了,倒地死去。魔鬼按赌约将他带往地狱做俘虏,而天使们却将他的灵魂救赎入天。

而后,幕布慢慢拉上。

爸爸点评说:“近代人不再虔诚地信仰上帝,在精神上获得了解放,得着了自由,但也失去了依靠,经过了哈姆莱特式的彷徨、摸索,最后发现,应该自强不息,用理性的力量,改天换地,打造美好家园,并在这种努力中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精神,被称为浮士德精神,西方从此走向了征服自然的历程。”

“可自强不息、自我实现,不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吗?”

“浮士德精神虽然很可贵,催人上进,赋予人生以积极的意义,但如果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也很难幸福。而且,正如我们以前说过的,盲目地掠夺自然,就会造成能源危机、生态问题。我们要在浮士德精神的基础上,融入另外两种精神,以延续人类的生存,同时获得幸福。”

“什么?”

“一是敬畏生命,这一点我们已经谈过。二是生态中心的精神,这是天人合一的具体应用。”

“什么是生态中心?”

“就像把生态视为整体,人只是其中一员。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做整体性的思考,以保证生态平衡为宗旨,而不只顾人类之私利。”

4、像一座大山那样思考

从狭小的放映室里出来,他们走在高山之间。峥嵘的山岭在眼前连绵起伏,大树直冲霄汉。悬崖上一道瀑布喧腾而下,坠入茫茫的烟雾之中,水流从山涧里经过。杨略俯身下望,透过山崖上横生的枝叶,可以看见蓝色的涧水汹涌澎湃,撞击着山岩和巨石,激起白色的泡沫,发出的吼叫让树林和山岭都发出回响。在山岩树林之中,许多不知名的飞鸟在林子里啼叫。蝴蝶、金龟子、飞蛾、蜜蜂,都在眼前往来飞行。

杨略将这些壮丽的景象摄入内心,觉得澄澈,愉悦,有种浑然忘我,甚至飘飘欲仙的感觉。

爸爸在深深地呼吸,水分充盈的空气,瞬间滋润了他的双肺和身体。

“略略,你看看四周,你会觉得这一切雄伟的,优美的,敏捷的,都只是一些数学公式吗?”

杨略摇着头。

“数学公式那么抽象,单调,而这里的一切都是神完气足的。”

“这座山,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所有的一切,瀑布、土壤、岩石、树木、花草、飞鸟、昆虫,还有瞧不见的野兽、细菌和真菌,构成一个整体,彼此既竞争,也互助,所以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但就是在这里,也曾遭遇过生态的惨剧。”

“在这儿?”在杨略眼里,这里就像原始森林一样,似乎从来没有被人类破坏过。

“山上曾经有许多狼,一到晚上,就响起呜呜的狼嚎。它们时常群体出动,捕猎野兔、野猪。冬天时断了粮,会到山脚寻食,让附近的村民十分害怕,于是雇来猎手,在山上蹲了足足一个春天,大狼小狼,打死了两百多头,顺带着还收拾了几只山豹,一头黑熊。此后,这里再无狼患。山里人这下子安心了,早出晚归,辛勤耕作,演绎着农家乐。谁料,才过了四五年,他们的地里再也种不成庄稼了。原来没有了狼,野猪就没了天敌,立即泛滥成灾。番薯刚成熟,玉米才灌浆,一晚上的功夫,就会被野猪洗劫一空。直到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这座山在长久的岁月里,建造了生态的大厦,柱子间相生相克,彼此牵制,达到了大厦平衡。狼虽然可恶,但也是一根坚实的柱子。而猎手的子弹毁掉了这根柱子,大厦就塌了一角,再难以恢复了。”

“那时候目光总是比较狭隘。”

“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因为怕老鹰叼鸡,就赶尽杀绝,结果麻雀泛滥。因为麻雀偷粮,也赶尽杀绝,结果害虫泛滥。因为害虫吃菜,也赶尽杀绝,结果蔬菜中大量农药残留,最终被我们吃进了肚子。我们破坏了平衡,最终吃到了恶果。”

“爸爸,这还算轻的。我们砍伐了大量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变化,这才是全球性的危机啊。有时候想想,人类怎么这么傻呢?”

“生态系统太复杂了。大家都以为科学家对生态系统的运转了如指掌,其实科学家却说,人们永远不能完全了解它的奥秘。”

“那该怎么办?”

“人类要学会像一座大山一样思考,尽可能地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保存生态的丰富、平衡、美丽。这座山还是幸运的,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划为了自然保护区,封山育林,不许捕猎。五十年过去了,满山的青翠。据说,有人在山上看到了山豹的踪迹了。说不定,再过些时日,狼也会重新出现的。生态系统又将恢复稳定。”

“但愿整个地球都有这样的运气。”

“我们就在山上走走,体会一下大山的智慧吧。”

于是,他们走进大山斑斓的色彩之中。这里巨木成荫,岩崖怪奇。他们有时站在清澈的池塘边看鱼,有时站在岩石上看云,有时围抱一棵冲天的大树。光是树干上的苔藓、岩石下的翠云草,都让他无限惊叹。更不必说林中飞翔啼鸣的鸟儿了。

山中处处都是美景啊。

中午时分,他们在山腰的一家饭店用餐一边吃饭,一边看阳光透过树枝,在石板上留下光斑,像一只只嫩黄的小雏鸡,快活地跑来跑去,也有无限的趣味。

吃完了饭,外面天气骤变,刚才还艳阳高照,现在却淅淅沥沥下了雨。山中多雨,雨后多雾。整个小店被笼在洁白的雾气之中。杨略并不着急,就着餐桌,拿出纸笔,一气呵成写了两首诗,作为此行的留念。

我轻轻地走进树林,用雾一样

轻浅的脚步,踩在露水的小径

鸟鸣声声,是隐士即兴的一曲古筝

还是昨夜在林中迷路的一小群星星

晨光中的树林,像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又像心无尘埃的老僧

在叶蜂和山毛榉的指引下

我在林中找到生命淳朴的足音

没有木锯粗糙的歌声,每只松鼠

都不会梦见意外的阴云

安静的树枝上,它们扑闪着大眼睛

而我却在饱含水分的空气中,将肺叶

清洗得槐花一样洁净,并等待

一只蝴蝶翩然飞来,与我比肩而行

光光读音,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

山——是在哪一纪,你浮出海面

让所有习惯于用腮呼吸的岩石

都在阳光下长出绿色强壮的肺叶

又是什么样庄严的选举

让你成为领袖,统领河流与平原

为什么你会保留波浪的姿态

是波浪,为什么又停足不前

一个巨大的神秘,高高地伫立千年

如果我今天同你对话

潇潇松涛,却是怎样远古的语言

你从不试图占领,所以你永远不会被征服

即使登临高峰,我也只能听见

洁白的雁翅下,一阵风梳过森林与麦田

他默默念着诗句,看着檐前的雨丝,一时心醉神迷,诗意朦胧,竟有些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