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自控力成就杰出少年(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27034000000032

第32章

等葛怡身体恢复,杨略就约了陶坷坷、曾泉、陈子轩一起运动。下午的第四节后,就算作业没完成,也都先抛开,全去操场跑步、打球。少男少女们玩得大汗淋漓,脸蛋红润,就恢复了天生的那股活泼劲儿。稍事休息之后,再一同去吃饭,一路欢声笑语,高考紧张气氛就被冲淡了。晚自修之后,回家也尽早睡觉。葛怡终于舍得在课间四处走走,或者冥想三分钟了。

这样一来,貌似学习时间比以往少了,但由于运动促进了血液循环,大脑营养充分,运转灵敏,听课做题更为专注,外加精神愉悦,学习效率反而提升许多。

其他同学见了,也都参与其中。欧阳老师更是积极鼓励,时常与他们一同打排球。一时之间,高三(六)班运动成风。教导主任沙元振有几回傍晚时分来到他们教室,发现空无一人,不由大大生气,怕他们玩得心野了,收不回来,就把欧阳老师叫了去。

“欧阳老师,让你这么年轻的老师担任高三班主任,这是学校里从未有过的,充分说明学校领导对你的信任。可你现在呢,教室里居然不见人影,这是怎么回事?”

“哦,我让他们锻炼去了。年轻人嘛,出出汗,有好处。”

“要锻炼可以早起半小时去跑步嘛,怎么能用下午这个学习的黄金时间呢?”

“他们晚上睡眠时间本来已经不够了,”欧阳老师笑着说,“要是再早起,那可真吃不消了。”

“吃不消?哼,现在成功人士都只睡五个小时。”

“可学生还是青少年!”

“青少年怎么了?高考之前,就得拿出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的劲头来!”

欧阳老师心头腾得冒起了一团火,但他毕竟是成年人,不会拍案而起,而是生生地按捺下去。但脸上的肌肉,已经有些僵硬了。他压低了声音说:

“主任,我向您保证,他们去锻炼肯定不会影响学习的。”

沙元振冷笑了一声。

“你保证?学生的前途,是可以拿来赌博的吗?!”

欧阳老师看着沙元振的那张老脸,心里在想:哼,你也配谈学生前途?对你而言,学生不就是考试机器,是你向上级邀功请赏的筹码吗?他到底有些按捺不住了。

“难道学生的前途,就只有分数,不要身体吗?”

“偷换概念!谁说不要身体健康了?他们年轻轻的,精力旺盛,记忆力好,不趁机多学点,考个好分数,以后还来得及吗?哼,要锻炼,读大学了,有的是时间。”

“主任,你难道忘记杜雪兰的事情了吗?”

杜雪兰就是前年全市的高考状元,也就是葛怡妈妈那个远方亲戚的女儿,至今仍在学校的光荣榜上露出瘦小胆怯的微笑。在校方正面宣传中,她是学习刻苦,锐意进取,坐得住冷板凳。可在师生中流传的,则是另一个版本。她成绩虽好,但体弱,孤僻,戴一副近千度的眼镜。高考后,因为成绩好,声名在外,于是有医疗机构奖励她免费做激光治疗。手术后,眼睛暂时好了,可一年之后,左眼晶状体断裂,完全失去视力,右眼视力也急剧下降,从北大休学在家,已形同废人。

“我们想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学生吗?”

沙元振一时哑然,双臂抱在胸口,漱了漱嗓子,吐出一口浓痰。

“她那是特殊情况。”

“那陈宇恒呢?”

陈宇恒曾蝉联年级理科第一名,每天读书至十二点,白天为了保持清醒,早读时都要站着,而且不断给自己加压,立志要成为人中翘楚,被学校立为典范。高三时,每次模拟考试结束,他总是惶惶不安,坐卧不宁。终于拿到成绩,若是满意,就哈哈狂笑。若是不得意,就拿本书,数学考砸就拿数学书,语文考砸就拿语文书,使劲地敲打书桌,口中骂骂咧咧,甚至涕泗横流。离高考前三个月,他开始对着旁边的空气说话,而且表情惶恐,让同学们十分害怕。在一次模拟考试时,他忽然起身,扑在试卷上,大喊:“别,别来抢我的试卷!”他立即被送到精神病医院,确证患了精神分裂,错过了当年高考。出院后,终日精神恍惚,目光呆滞。

沙元振说:“陈宇恒是精神分裂,这种病,都是家里有遗传……”

“可他要是能锻炼身体,注意放松,精神能出问题吗?”

“哼,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样的学生,哪个学校没有几个?你怎么不说说,这五年来学校的高考录取率连续达到100%,重点率也达到了86%,在全省名列前茅。要不是我们管得严,能有这样的成绩吗?”

说到这里,沙元振的每一条皱纹都辐射出明亮的油光。他知道,只要拿出辉煌的录取率,就可所向披靡。而高考战车上掉落的几个小钉子,实在是无伤大局,大可忽略不计。他的身体似乎在不断膨胀,办公室的空间越来越小。他挥动着手臂,唾沫星子从嘴角里溅出来。

“哼,没有高考率,谁来读我们学校?谁给我们发奖金?一句话,高考考不好,一切都免谈!别跟我扯什么虚的。”

欧阳老师一时也无以应对。他承认这是现实,自己一腔的书生意气,满脑子的教育理念,碰到现实问题,只能撞个粉碎。他默然无语,最后说:

“我向您保证,我们六班的成绩,肯定会拔尖的。”

“哼,我暂且让你们锻炼,马上要期中考试了,要是考不好,全给我回教室来,把心收一收!”

办公室的门忽然开了,涌进来一帮少男少女。沙元振和欧阳子方一看,却是杨略、葛怡、陶坷坷、陈子轩等人。原来他们回到教室,听说欧阳老师被沙元振叫了去,就召唤了十来人,前来办公室护驾,在门外听了许久,大伙儿真为欧阳老师的言论所振奋。杨略一时激动,就推门进去,大声说道:

“沙老师,欧阳老师,向你们保证,我们锻炼学习两不误,这次期中考试,我们肯定考高分!”

其他同学也异口同声,集体起誓。沙元振虽然观念陈旧,且有些功利之心,但毕竟是个心地善良的老师。他看着同学们刚毅的表情,心里也有些欢喜,作为有经验的老教师,他深知情绪的作用,于是走过去,一个个拍他们的肩膀。

“好,精气神不错,我就给你们这次机会!好好干!”

欧阳老师也很激动,搂住学生的肩膀,心潮澎湃,觉得这些学生简直可爱极了。

既然起了誓,大伙儿也没了退路。毕竟,这关系着班级荣誉和个人脸面呢,谁能不拼一把呢。欧阳老师真的成了统帅,他将杨略爸爸关于自控力的九堂课内容进行浓缩,总结出简单可行的攻略,让全班同学进行训练,一时颇见成效。

这一日,欧阳老师回到办公室,在电子邮箱里看到了一封邮件,却没有署名。

欧阳老师:

您好!

我是怀着很沉重的心情给您写信的。现在就快期中考试了,我心里越来越紧张。我家在农村,爸妈都是朴实的农民,家境比较贫寒,一直对我寄以厚望。您也知道,对于我这样的“农二代”,除了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好的大学,基本上没有其它出路。

我高一时成绩不错,但之后误入歧途,沉迷网络,如今想要学好了,也曾努力了一阵,但成绩依然不理想,心里感到极大的压力,脑子里始终是绷紧的,就想着一个事儿:一定要考好,考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这是我唯一的指望。所以最近常常五点半就醒来,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于是干脆起床看书,课间也片刻不敢荒废,心里惶惶不安。有人说,高考前应当保持平常心,但我根本做不到。因为考不好,我只有死路一条。

老师,您能理解我此刻的状态吗?您能帮帮我吗?

致礼!

您的学生

欧阳老师看到“死路一条”时,心里猝然一惊,仿佛看到了一位学生面如死灰,拿着高考成绩单,站在高楼之顶,望着眼前江山无限,却没有一条属于他的出路,而后迈出一条腿……他可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他在想,这个写信者是谁?他该怎么回呢?他一时心乱如麻,如履薄冰。最后,他将这封信转给杨略爸爸,让他提提建议。他们素有联系,时常一起探讨些问题。

恰好杨略也刚刚给他爸爸写过一封信,因为他最近时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对期中考试的成绩又看得太重,所以颇有些焦虑。同时,陶坷坷也说过类似的情况,近来她妈妈进步神速,已成功减了肥,并与过去芭蕾舞团的团长联系了,通过测试,预备参加十一月底的一场公开演出,这让陶坷坷倍感压力。杨略把情况汇总了一下,向爸爸倾诉。杨略这封信寄得早,所以在欧阳老师看来,杨爸爸的回信来得极快。

第十课压力管理和超常发挥

欧阳老师、杨略及其他同学:

见字如面。

从你们的信里,我看到了高考压力造成的巨大影响。考生们都很努力,他们有理想,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失去了内心的平和,久而久之,会造成许多心理问题。

所以,在自控力的第十课,我们就谈如何管理压力,增强耐挫力,掌控自己的心灵,并争取在考试中超常发挥。

压力来自何处

首先,我们来谈谈压力的源头。当我们认为处理事情所需的能力超过我们拥有的能力,心里就产生了压力。对于高考,因为竞争激烈,影响深远,所以考生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压力。

但不同的考生,对于高考压力会有不同的反应。

第一类人,将高考视为畏途,尤其是一些农村孩子,高考是他跳出农门的关键一步。以后做农民工,还是做都市白领,就在此一举。一念及此,他们就会无比焦虑,而这种焦虑反而让他们难以静心学习,甚至在精神上被压垮,在考试时容易出现思维短路,脑中一片空白。

第二类人,无焦虑无动力,走了另一极端,浑浑噩噩,散漫度日,无视高考的压力。或许你会认为他是官二代,富二代,继承了千万家产,敢在考场上大喊一声:“爷爷我不考了!”那当然牛气得很。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许多人面临高考而紧张不起来,恰恰是内心对高考选择了回避,或者真的相信了“平常心”之类的劝告,于是内心全无焦虑,好像很逍遥,但也因此缺乏动力,很难有出色表现。

那么,有压力不行,没压力也不行,到底怎样才行呢?其实,焦虑水平和考试表现水平呈现出下面这个曲线。

如果把人比作一张琴,完全不焦虑,不紧绷,琴弦就会松弛,拉不出声响。如果焦虑过甚,琴弦又容易绷断。只有在良性焦虑中,琴弦上才能飞出快乐的黄莺。

所以,我们最好做第三类人,内心保持适当的焦虑。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并非知足常乐,而是目前现状与心中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换句话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面临高考,需要一个目标,既有挑战性,又不是虚无缥缈,让自己处于良性的焦虑之中,这样才能催促自己努力,并从容迎接高考。

如何克服高度焦虑

如果你走进一片黑森林,四处巨木参天,遮天蔽日。林子中时常响起各类野兽的鼻息,显然是危机四伏。这个时候,你如果还在闲庭信步,那么一旦危机降临,你将会束手待毙。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我们必须紧张起来,让头脑高度警惕,身上肌腱绷紧,以便一遇险情就迅速反应。

从生理的角度看,一个处于压力下的人,身体分泌出大量的压力荷尔蒙,其中以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最为重要。肾上腺素使身体处于一个“动员备战”的状态,使心跳加速,交感神经系统活跃,意识警觉,随时准备应付威胁的出现;皮质醇的作用是加速体内的的蛋白质分解,以补充作战所需的能量消耗。

但长期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会抑制了许多在生存遇到威胁时变得不重要的身体功能,例如消化系统、学习和记忆功能等。所以,如果我们长期处于压力之下,容易造成学习效率下降、学习能力退化等,这样又造成新的压力,于是产生了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该怎样克服高度的焦虑呢。

第一、为明天做规划,但不要为明天焦虑。

我们的压力和焦虑,往往源于失控感。如果你能做好规划,按部就班,一步步完成分割的任务,慢慢向目标靠近,心里就会觉得安宁、充实。所以,从今天起,就做好时间规划表,其中包括月规划、周计划、日规划。规划要循序渐进,开始时安排较少的任务,而后逐渐增加任务。每完成一项,就打一个勾,这会让你非常满足,摆脱心虚和惶恐,从而有效地稀释压力,逐渐积累自信心。

第二、活在当下,关注此刻。

庄子曾说,人容易“坐驰”。意思是说,我们的大脑不会有片刻的停顿,万般意象往来奔驰,所以永无宁日。这时,我们要学会“活在当下”。在时间表的指引下,学习时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做完之后,就全心投入放松,比如大声唱歌、全力运动、肆无忌惮地说笑,让身心都放松下来。而后,再全心投入学习。如此一张一弛,每一刻都认真地度过,才算是积极的生活。

第三、放眼长远,看淡暂时成败

容易焦虑的青少年,凡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假如某种情况未臻完美,就认为是个彻底的失败。如:“我没有考上大学,那我的一生就完蛋了。”

其实人生很长,高考只是一个关口。我们谈人生规划,最重要的是确定人生方向。现实中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具体目标或许都有失败的可能。但关键是要记得当初的梦想,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而是保持前进的步伐,看淡暂时成败,坚持下去,就会比别人走得更远,走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