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人生规划(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27033600000029

第29章

我们也知道,许多年轻人是懒洋洋的,毫无斗志,看到有人说奋斗,说人生目标,还会提出反驳:我就喜欢过平淡的日子,与世无争。可是,除非你有足够的自信,否则很难甘于过这种日子的。工作数年后,同学事业有成,得意洋洋,你是不是觉得心里很不平衡?

你也许会絮叨:“不就有两个臭钱嘛,有什么呀。”这种话有股酸葡萄味儿了,你自己听了都觉无趣。

其实,要想真的与世无争,并且心里平和,必然要先拼搏一番。用爬山来做比喻。在山脚之人,总是羡慕爬上山顶的人,觉得那儿肯定风光无限,但自己却没有勇气尝试。终于有人立志要攀上山顶,一路险象环生,一路山明水秀。终于到了峰顶,一时眼界开阔,土地如棋盘,行人如草芥,一时意气风发,要呐喊几声,引来无数艳羡的眼光。但久了便觉孤单,又觉别人目光太锋利,忽有所感:我吃不过三餐,居不过一室,天高地阔,皆是身外之物,即使登临高境,也不算什么征服。于是欣欣然下山去,重新到山脚下安居。

这就是从“看山是山”,到了“看山又是山”的境界。尽管字眼相似,但却经过了奋斗,经历了艰辛,看淡了人世繁华,心里豁亮明澈,再无忧烦萦绕心际,这便是神仙般的人物。

老子再飘逸超尘,也要说:“功成而身弗居”。所以,功还是要成的,但却不用留恋,因而也不受束缚。就像范蠡一样,扶越灭吴,完成大业之后,立即辞官而去,翩然浮于五湖。民间太喜欢他的超脱了,传说中,就把同样可爱的西施也赠与他,让他们二人携手同游,做一对神仙眷侣。

所以,人还是要轰轰烈烈一番,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并非知足常乐,平常心之类的,而是目前现状与心中理想之间存在的差距。换句话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需要一个目标,既有挑战性,又不是虚无缥缈。这样才能经营出一个幸福而充实的人生。

就像《于丹<庄子>心得》中所说: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辩证的关系,真正稳当的东西都处在动态之中。比如陀螺旋转,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真正会抽陀螺的人,总是不停地让陀螺旋转着。旋转就是它的价值。等陀螺一旦停止下来,就失衡了,就倒地了。所以动态是最好的平衡。

生命也是如此,要用人生目标赋之以动力,不至于变成一坛死水。东汉末年,广陵太守陈登见胸无大志的好友许汜来拜访,问他有什么事情。许汜说想谋求田地,购置房产。陈登听罢,非常失望,招待很简单,晚上让他睡在下床,而不是像挚友一般抵足而眠。几年后,许汜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任职,同刘备谈起此事,颇有怨词,认为陈登不看重故友。刘备却说:“如今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只顾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看不起你。如果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岂止上下床之分呢。”

而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追求中国梦的时代。英雄不问出处,只凭胸中大志,腹中才华,经过长期努力,必能成就事业。

当然,这世界并不完美,公平、正义、和平,都时时遭遇挑战。但正因不完美,我们才有用武之地,用自己的力量,却弥补这些裂痕。

我以前曾经和杨略讲过富兰克林·罗斯福说过的话:“罗斯福家族成员出身高贵,若不能对社会尽责,他们将无地自容。“坷坷,你同样出身富贵,那你更应有这样的大志,去做一番事业。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此。

陶坷坷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听着杨爸爸的滔滔大论,尤其是刘备责骂许汜求田问舍,胸无大志那段,更是有醍醐灌顶之效,一时竟呆住了。十八年来,自己又在追求什么?如果自己站在刘备面前,会是怎样的畏缩与羞惭呢?

爸爸安静下来,喝了口茶水,注视着陶坷坷。

“坷坷,我想听听你的成长历程,可以吗?”

“成长历程?”陶坷坷从思绪中走出来,“很简单啊,上完幼儿园上小学,然后是初中,现在莫名其妙就上了高中,以后会怎么样呢,我也没怎么想过。”

“那你的家庭,对你有什么影响?”

“家庭?我爸是广电集团老总,总是很忙,没什么好说的。我妈呢,以前是个电视台主持人,算是多才多艺吧,生下我以后,就辞了职,在家做全职太太,硬要教我琴棋书画什么的。我不肯学,她也没办法。后来我长大了,独立了,她觉得没事可做,就经常找朋友打麻将。”

“基本上是你妈带你?”

“是啊,但我烦她,老是催我写作业,要我努力学习,以后怎么样怎么样。可我从来没见她看过书。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都不学,可见学习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可偏让我学,这公平吗?就冲着她那张教导人的脸,我就想逃学。”

爸爸点了点头。家长是第一任老师,言传自然不如身教。这他是极有同感的。

“那你爸爸管过你吗?”

“他呀,大忙人一个,哪有时间管我?不过有段时间,看我妈管得不好,就把我带到身边,上哪儿都带着我。谈项目啊,做节目啊,有Party也让带我参加。一开始我还觉得好玩,可时间长了,看他们都假惺惺地说话,我就觉得恶心,也不大去了……”

爸爸哈哈笑了。

“坷坷,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要知道,你爸给你的教育,那真是千金难买,普通人根本不敢想象的。你知道他为什么带你去那些正式的场合吗?想过吗?就是为了让你从小就适应那种环境,以便长大以后踏入商界,一切轻车熟路,从容不迫,而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什么都觉得新鲜,心里还惶恐不安。”

“是吗?”这是陶坷坷不曾想过的。以前还总怪他爸爸,觉得他不负责任,为了不影响工作,随随便便就把自己带在身边。小孩子,原本应该属于游乐场嘛。整天穿着小西服,出入交际场所,不是扼杀天性吗?于是到了初中,他开始叛逆,牛仔裤要买破洞多的,头发也染成黄色。

听了杨略爸爸的点拨,他开始回想起许多事情。

那时,每次谈项目之后,他爸爸就会问:“你怎么看?”表情认真,决不像开玩笑,仿佛是对着同龄人询问建议。他也大胆,信口开河地畅谈一番。现在想来,这也是一种锻炼啊。

心里一股暖意流过。

“原来他是这样的呀。”

杨略爸爸接着说:

“有人说,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因为儿子坚强,女儿娇嫩。这自然是偏见,但我们可以借用它的意思。穷人家养孩子,要培养孩子的勤奋坚韧,就想陈高照那样。富人家养孩子,就要利用条件,开阔孩子的视野。我想,坷坷,你爸爸就是这样做的。”

“是啊。”思路一旦打通,陶坷坷想起爸爸的许多事,都有着良苦用心。“去年暑假,他还带我去了德国。”

杨略一听,心里自然羡慕。

“在德国感觉怎么样?”

“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德国居然有个巧克力博物馆,里面可以看到巧克力制作的全过程,空气中一股巧克力味道,别提太爽了。”

“我想你爸不单单是让你去吃巧克力的吧?”

陶坷坷想了一想。

“我爸还带我去了德国的一些大学。我书读得不多,在德国我就知道几个人,除了马克思,就是恩格斯。这两个大胡子,因为上课总提到他们,早就觉得烦了。可在那儿,我爸介绍了他们的生平,我这才肃然起敬。别人都在柴米油盐,他却在考虑全世界。”

他漫不经心惯了,忽然讲起这种大道理,似乎还有些不自然。

这两个大胡子,杨略爸爸自然是十分熟悉的,于是接上了他的话头。

“不错,马克思读中学时就说:一个人只有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这就是他的境界。现在谁要还说这个话,恐怕会被嘲笑成狂妄自大了。但无论哪个时代,都需要这样的人物啊。”

得到了鼓励,陶坷坷表情自然了些,继续说下去。

“在他的雕像前,我也想了很多。现在中国经济方面存在问题很多,房价虚高不下,政府屡次打压,却只是火上加油。虽然对我自己影响不大,但太多的人深受其害。作为年轻人,我应该做些事情。”

他娓娓道来,脸色肃穆,目光专注,嘴角微微颤动。心里涌动着激流,使命感和神圣感涌来,让身心一起激越。但又自嘲了一下,目光暗淡了去。

“但那只是一时的想法,回来以后,天天读书玩游戏,那些念头,也就抛在脑后了。”

杨略爸爸说:“我觉得这种念头难能可贵。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家训就是:出身富贵,更要为弱势群体负责。因为家境良好,没有生活负担,有余暇去考虑大事。坷坷,你恰好有这个条件,所以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陶坷坷的目光重新被点燃起来。

“叔叔,你看我以后应该做什么呢?”

“不要问我,要问你自己三个问题:你擅长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还有,做什么事让你觉得有意义?”

陶坷坷沉默了,内心转着无数念头。前些天的大手笔,让他至今洋洋自得,幸福无比。别人说他是商业奇才,怕也有些道理吧。加上家庭原因,他从小见多识广,都是有利条件。虽然度过许多荒唐岁月,现在重新努力,应该还来得及。

“我想,以后还是踏入商界吧。”

杨略爸爸说:“我的建议也是这样。优秀靠自己,成功靠机遇。现在开始,就好好准备吧,厚积方能薄发。”

陶坷坷点了头,杨略心中一块石头落下。之前陶坷坷总与自己争长短,却忘记了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现在他终于要走自己的路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珍贵呢。

“可是,我该准备什么呢?”

杨略笑了。“当然是好好学习,以后读经济学,再到哈佛商学院去镀金。”

杨略爸爸却说:

“坷坷,我还有一个建议。恕我直言,你上次的成功,一半是靠你的才智,一半是靠你爸爸的帮忙。以后你肯定要独当一面,没了靠山,那时你该怎么办呢?你必然要把握全局。所以我觉得,在学生时代,你除了熟悉上流社会,熟读商业理论,还有一个地方,你是不能忽略的。”

“什么地方?”

“社会的底层。你从小出身富裕,对贫苦人民的生活知之甚少。所以你应该走下去看看。一来呢,你会懂得他们的需求,从而开拓市场。二来呢,能培养你的责任心,做个有良心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