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人生规划(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27033600000030

第30章

“略略,舅舅,舅妈,我来啦!”

伴随着门铃,门外响起了一个声音,清脆地打破了周六下午的闷热。

杨略去开了门。外面站着一个女孩,头发短得像个男生,冲他微笑,大眼睛快活地转个不停。下着蓝色牛仔热裤,露出苗条洁白的长腿,上穿蓝色紧身海军衫,领口挂着墨镜,背一个硕大的旅行包。因为走了路,额头沁了些汗,脸蛋白里透红,显出两个圆圆的酒窝,全身迸发出无限活力和蓬勃生机。

杨略觉得陌生。

“你……?”

“怎么,不认识我了?”

大眼睛露出好笑又恼火的表情。她叉着腰站着。

“朵朵!”

杨略这才认出来,眼前的女孩是他表姐,姑妈的女儿,小名朵朵,比他大一岁,从小一起玩,所以向来直呼其名。但自从读高中以后,两人都忙,朵朵又住在另一个城市,就生疏了些。在杨略印象中,朵朵是个穿校服留马尾辫的普通女孩,不料现在竟出落得这般光鲜夺目。

朵朵走近来,一手叉腰,一手很老练地拍着杨略的肩膀。

“略略。很久没见,又变帅了,迷倒一大片女生了吧?”

“哪有你的魅力啊。”

杨略答应着,接过了背包,往里面走。

“爸,妈,朵朵来了!”

爸爸妈妈都从房间里出来,见了朵朵,都是不尽之喜。妈妈上前去,握住她的手,上下不住地端详。

“朵朵啊,刚才还说起你呢,想问问你高考怎么样?可巧你就来了。算起来,这都三年没来这儿了。你是越来越漂亮了。”

一听到高考二字,朵朵的大眼睛顿时变得气馁,红润的嘴唇嘟了起来。

“小姨,你怎么一来就问高考啊。自从前天考完,我妈整天让我估算分数。你说,分数是定的,就算估了,又不会高起来,费那劲干嘛?她还说了一大通,什么填志愿啊,托关系啊,我听得都烦了。这不,我投奔你们来了。”

“事先也不打个电话……”

“怎么,阿姨,你嫌我烦啊?”朵朵娴熟而可爱地撒了娇,“你要嫌烦,我立刻就走。”

“啊哟,我的大小姐,你来了我高兴都来不及呢。来来来,先坐下凉快凉快,我帮你收拾房间。略略,你去切西瓜。朵朵,和你舅舅聊聊天,他可关心你了。”

“哎,谢谢小姨。”

朵朵乖巧地答应着,洗了手脸,在沙发上清清爽爽地坐下,吃着西瓜,和杨略父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眼睛却粘在电视上了。电视里放的是“精彩男孩”,某电视台的选秀节目,已进入五选四的阶段,吸引了无数观众。

“蔚然!”

她忽然尖叫了一声,将旁边的人吓了一跳。

电视里出现了一个羞涩的大男孩,算不上英俊,但也清秀,深情款款地唱歌,歌声清新,悠扬,轻快,然而怯生生的。再看朵朵,大眼睛盯着电视,亮晶晶的,一眨不眨,手中的西瓜也忘了吃。一曲终了,她才回过神来,像在清池中畅游了一番,愉悦,陶醉,还有些疲乏。

“好崇拜啊。蔚然!略略,舅舅,赶紧,发短信支持一下!”

说罢扔了西瓜,掏出手机,噼哩啪啦地按键。

接下来的几天,一到“精彩男孩”栏目,她立即端坐电视机前,等着心仪的蔚然出来,为他加油,为他忧伤,为他发短信助威。客厅里总听见她一个人的尖叫,或兴奋,或紧张,甚至伤心,都非常真诚。杨略亲眼看到她眼眶里的泪水晶莹闪烁,地上是揉皱了的纸巾。

高考成绩出来了,朵朵在网上查了分数,表情却有些平淡。倒是杨略比她着急。

“多少分?”

“一般,比重点分高了五十分。”

“真棒!”

“你表姐正常发挥而已。”

杨略对她的洒脱无限佩服。

“宠辱不惊,真是大将风度啊。”

朵朵却心不在焉地一笑,电视里的蔚然又吸引了她的眼球。等杨略爸爸回来,看朵朵依然没事儿似的,唱唱歌,上上网,还牵挂着一个不相干的人,也有些着急,加上他姐姐——也就是朵朵妈妈——的催促,也就不能任其自由了。

“朵朵,要填志愿了吧,想过怎么填吗?”

“舅舅,我好不容易考完试,人民翻身得解放,还天天敲锣打鼓扭秧歌呢,你就不能让我再清闲几天哪?”

“填什么大学,也没想过?”

“蔚然在武汉,那我就填武汉大学,要是分数不够,就填武汉理工、武汉工商,最次的武汉职业学院也成。”

“就这么迷他?”

“舅舅啊,你不知道蔚然的眼神有多迷人,那么明亮,那么忧郁,歌声那么动听,听得我心都要碎了。”

“可你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吗?”

“知道啊,身高170公分,虽然不太高,但又不是打篮球,要那么高干嘛?今年21岁,比我大不了多少,是武汉大学的大三学生,学的是计算机,家里条件不好,电视里说了,他是单亲家庭,难怪眼神那么忧伤,让人心疼。”

“那你去武汉以后呢?”

“以后?”朵朵的大眼睛转了几圈,“没想过。”

“唉,让我说你什么好呢?考大学是件大事,填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事关以后的前途。”

“得了得了,舅舅,你这话和我妈一样。我早想过了,能考多少分,就上什么档次的大学,这不是我能做主的。至于读什么专业……其实,读什么还不一样啊?我听说了,大学毕业后,很少有人能从事对口的工作。”

杨略爸爸表情严肃起来。

“你先看看这个文章。”

朵朵接过来,是一则剪报,《错选的专业》,署名“赵巍”,摘自《泉州晚报》。

我们相遇在江南水乡。你用我未曾触摸的术语,散发着你的单调与枯燥。阳光洒在我光洁的额头,心情却黯淡下来,我想这是场错误的相遇,我们并不合适。回头?似已太难。

被动地和着你的节拍,满身疲惫地去投入,对你一直都热情缺失,甚至会偶尔冷落,同“梦中情人”屡屡幽会,他们是莎士比亚,是狄更斯,是鲁迅。只有在期末考试前夕,我才会给你近乎谄媚的笑。对我的出轨,你当然不会视而不见,于是分数就是你给我的警告。我声泪俱下,我沉痛忏悔,但很快就抛到九霄云外。

就这样,我们走到了下一个路口。这时,摆脱你的机会来了,我却心软了,毕竟投入了这么多年。也许是我用偏见遮蔽了眼睛,如果善待你,我们也会如胶似漆吧?在迷茫中,我用你给的姓氏和身份投入到现实中。然而,越了解你,越不爱你。每一天,我都在挣扎,在等待离开你的机会;每一天,我都发现自己在被你改变着,渐渐沉默,遵循你的方方正正,我不喜欢的方方正正。

客观地说,你并非一无是处。你赋予我冷静、理智和严谨的思维,它们和现实如此相容,的确是我不错的归宿。既然选择了,我会好好地爱你,却保留同时爱他人和今后背叛你的权利。于是,我作别往日里追逐梦想的决心,嫁给现实的、稳定的、刻板的、理性的、平凡的生活。

也许会的,我会慢慢习惯你的,我错选的专业。

朵朵看完了,锁着可爱的眉头。

“写得够惨的呀,把选专业比作了选老公。真有这么严重吗?”

杨略爸爸点点头。

“这篇文章很巧妙,也很真实。选错了专业,不但上学痛苦,找工作时呢,又不忍转行,于是人在职场,就身不由己了,只好继续痛苦下去。你说得对,可以跳槽。可往哪儿跳?其它行当要工作经验的。而你没有,人家怎么会要你?于是只好沿着老路走下去,最多在同一行业中找个待遇较好的单位,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又谈什么快乐人生呢?到了后来,也就想通了,叹口气,唉,人生不就这么回事嘛。可为什么有的人,就把人生经营得那么井井有条,成就斐然呢?”

朵朵的脑子塞不下这么多东西,一时乱糟糟的,就觉得无聊,悠悠地叹了口气。

“这么麻烦啊。还不如傍个大款得了,省得操那么多的心。”

杨略爸爸倒被逗笑了,接着自己的话头。

“即使读大学可以转专业,毕业可以转行,但无疑浪费了时间。而大学是学习的最佳光阴,绝对不能虚度。傍大款,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竞争太激烈,又太不牢靠。”

朵朵终于有些动心了,暂时把蔚然抛在一边。

“那我该怎么办呢?”

杨略爸爸没有立即回答,却掏出一叠讲义,又喊了一声:

“略略,你过来一下。”

等杨略从书房走出,三人在沙发上坐好,人生的第八堂课开始了。

第八课,怎么选大学专业

如今高考结束,又是填报大学专业志愿的时间。前几天我接到了许多电话,都是朋友的小孩,劈面而来第一句都是:“你觉得什么专业好?”

我费力地解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别尽看热门专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在的热门,到了你毕业时,谁知道又是怎样的形势呢。就像股票一样,在行情上涨的时候买,以后说不定会一落千丈。选专业关键要你适合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如果有潜力、有兴趣,再冷门的专业,比如考古、地质,你都能学得津津有味,日后也能有大作为。否则就算读清华的建筑系、北大的中文系——那可都是国内冒了尖的——但你也会苦不堪言……

那边沉默了。

我知道,他肯定觉得,我的话是高射炮打苍蝇,一点用没有。但事实就是这样,对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优势智能都不了解,冒冒失失就来问什么专业好,那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大学专业选择的误区

我以前说过,小学为职业的预备期,涉足各个领域,发现特长智能;中学为探索期,发现兴趣,选好大致的发展方向,填报大学志愿;大学里在专业上用心经营,毕业时整装待发。如此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所以填报志愿意义重大,不可能在几天里一蹴而就。

我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名叫张大勇,快大四毕业了,身边的同学大都找到了工作,可他却屡战屡败,工作至今还没有影子。问题出在哪?前途在哪?他感到很迷茫。

我为他分析了原因。原来大勇读高中的时候,数学还可以,不喜欢物理和化学。可他父亲“高瞻远瞩”,为他选择了自动控制专业,理由是读这个专业将来好就业。他拗不过父亲,只好按父亲的愿望,报读了自动控制专业。

进入大学后,大勇感到无线电基础理论学习起来并不轻松。先是电工、电子技术学起来头痛,学那些电路基础、模拟电路,图纸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元器件,他一看到就头大。

专业没学好,一晃儿四年过去,他要找工作了,但因为能力不行,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无人问津。

毕业后怎么办?是搞专业还是改行,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他对未来感到迷茫,父亲只知道埋怨儿子读书不努力,却不知道正是自己给儿子播下了一粒难以生根、发芽的种子。

大勇的事例非常具有典型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由父母或老师做主,盲目选报所谓“热门”专业,一会儿数理化吃香了,就强迫孩子穿数理化的鞋子;一会儿文史哲吃香了,又强迫孩子穿文史哲的鞋子;听说某校是名牌大学,即使鞋子不合脚也要千方百计把孩子塞进去。

全国一项针对“当代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的调查表明:有42.1%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的话,有65.6%的大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其原因分别是:对专业不感兴趣的占48.2%;不看好专业就业前景的占16.1%;就业困难的占26%;受家庭影响的占0.9%;其他因素有8.8%。

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但只有一些勇敢的学生能够改变现状。我还有一个名叫董芸的学生,曾就读于英语系,也是热门专业。但他性格内向,进入大学后,才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学英语,因为他不善于语言交流,一紧张就脸红、结巴,好几门专业课都没及格。他觉得,“学不喜欢的专业,简直就是自虐。”于是,他退学重新参加高考。这次他很慎重地选择了哲学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他在思考和写作方面的优势慢慢体现出来。他高兴地说:“这才感觉找回了自己”。

但是,像董芸这样的学生又有几个?大多数都成了张大勇,在无奈中消磨日子。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要明确,高考所报专业符合自身所长,并与未来的职业对路,则职业发展得好;如果错位,将导致职业受阻。高考是人生的第一次职业定位,必须通过规划找准职业方向;否则,很容易出现职业迷茫。

二、如何正确选择大学专业

为了填好志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高中生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理念,三个方法。

第一个理念,自我规划。

美国学生从五年级就开始做自我规划,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过是寄居在家庭中的社会人,十八岁就该成人独立,所以很早就规划自己的未来,考不考大学,读不读研,都有自己决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内地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错,考试能得高分,但是在谈到自己的兴趣和个人规划时,却说不出来。很多学生在高中毕业时,问他喜欢什么学校,什么专业。既然不知道,那么往往会有家长、老师包办。包办婚姻遭人唾弃,包办人生更应严正杜绝。

光线传媒的刘同说得很到位:“很多父母对自己子女说:你毕业了就回老家,我们托人帮你找一份工作,买套房子,找个好男人嫁了,生活安心,我们也放心。但每个人生下来不就是为了见识这个世界么?如果我们都变成小肥羊的羊,肯德基的鸡,生下来就是为了死,我宁愿从来就不被生下来。爱是理解,不是禁锢。生是见识,不是活着。“

为了有质量的人生,我们应该自主规划人生。而十八岁的少年自主选择专业,就是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所以,选择专业可以向师长、父母、朋友寻求支持,但绝不可依赖。未来数年的求学生涯,未来数十年的职业生涯,怎能轻易托付于他人之手呢?对现在选择专业负责,就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