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大国海军
26995100000011

第11章 世界第二,俄罗斯海军雄风仍在(3)

各种类型的作战潜艇是北方舰队最重要的兵力。其潜艇数量占了四大舰队总数的二分之一强,当中包括核攻击潜艇、巡航导弹核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等。北方舰队强大的水面战舰已令北约海军“寝食难安”,但它的潜艇部队却更胜于水面战舰。因为无论是苏联还是现如今的俄罗斯,其海军的实力都是建立在潜艇部队,特别是核潜艇部队基础上的。而北方舰队的潜艇部队则是四大舰队中最强的,真可谓“精英荟萃”,“首屈一指”。

太平洋舰队:

远东战略王牌,纵横万里海疆

太平洋舰队是俄罗斯海军的第二大舰队,昔日曾经威震世界海军,在太平洋深处与美国海军争强斗胜近半个世纪。它的主要战略任务是保持所属海基核力量的战略稳定性,实施海上核威慑,保卫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北部海区及俄远东濒海地区的安全。

至今,太平洋舰队已走过了77年的漫长历程。它的前身是沙俄在18世纪建立的远东第一支区舰队——鄂霍次克区舰队,当时称远东海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仅有几艘护卫舰、快艇和海上边防警备队的几艘舰船。到了1932年4月,苏联政府从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抽调了部分舰艇和官兵,重新组建了苏联远东海军,1935年1月11日正式命名为太平洋舰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舰队主要担负支援陆上作战和保卫远东沿海的任务,苏日战争中,舰队积极配合苏联远东第2方面军实施了萨哈林岛(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登陆战役。冷战时期,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在美国和日本的国土周围广阔的海域内神出鬼没,耀武扬威,使得美国海军不得不抽出强大的海军兵力与之周旋。在俄太平洋舰队最强盛时期,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到有哪一支舰队能与它抗衡,就是美国的太平洋第七舰队对它也不敢小瞧。

可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现今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已是风光不在,那威风八面的时光也成了昔日黄花。随着苏联的解体,俄海军的第二大舰队也失去了它海上强大的地位,不仅战略作战范围大大地退回到了俄东部海区实行近海防御,且作战能力、武器装备、人员编制都有所下降。太平洋舰队不仅撤回了其驻扎在越南金兰湾的海军军事基地的所有兵力,在过去它常常游弋的印度洋海域再也见不到俄罗斯海军舰艇的身影了,就连太平洋的西南部和日本海地区也很少有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舰船活动。舰队海军大规模的演习限于财力也有近10年没有进行过了。此正是:落花流水春去也,换了人间。

近几年来,随着俄罗斯国内对经济问题的重视,太平洋舰队所在的俄罗斯边疆地区也逐步加快了对外联系的步伐,许多西方国家的公司和财团都纷纷把目光投向俄罗斯这片过去让人倍感神秘的土地。这样一来,一向被视为禁区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一些基地也逐渐地浮出了水面。为此,俄太平洋舰队便随机改变自己的神秘角色,干脆在保守秘密的前提下放开手脚加强对外联系。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太平洋舰队不仅与印度等过去的“老朋友”举行海上联合演习,而且也开始与美国、日本等过去的“死对头”进行海上联合演习。一来可以树立俄罗斯海军对外开放的形象,为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服务,二来也可以增强对潜在对手的了解。

从整体上来看,尽管俄罗斯海军的太平洋舰队实力有所削弱,但它仍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支能在太平洋上与美国海军分庭抗礼的有生力量。

战斗力解析:

从抗登陆作战到远洋攻击

要想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力量是否强大,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这个国家海军的战斗力如何。俄罗斯海军之所以能够在四大洋及其上空称雄近半个世纪,而且现在依旧是一支全球屈指可数的海上力量,从根本上来讲,就在于俄罗斯海军具有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无论是它的水面舰队,还是它的空中和水下战力,俄罗斯海军都有它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令世界海军不敢等闲视之。

自从俄罗斯海军组建之日起,俄罗斯政府高层就很重视海军对陆上的作战支援能力,这不但是由于俄罗斯的海军是在国家由内陆通向海洋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更是因为在实战中俄罗斯海军就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尝到了海军对陆上作战支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甜头。从全球海军的抗登陆作战史中,我们能够发现,俄罗斯海军的抗登陆作战能力是独树一帜的,真正成了“陆军的另一只手”。

从16至18世纪,在俄罗斯竭尽全力打通出海口的二百多年中,海军也打过很多败仗,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南面和西面争夺到的出海口,由于当时意大利、瑞典、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兴起,几乎全部丧失。更让俄罗斯无法容忍的是这些新兴的海上强国还对老牌的俄罗斯海军不断挑衅,逼迫俄罗斯又一次退回到了它的海上边缘地区。为抗击这些赤裸裸的威胁,俄罗斯强大的陆军部队在国境内的沿海区域进行了多次的反击。其间,海军就协同陆军进行过很多抗登陆作战行动,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如从1914年至1917年间,俄罗斯海军的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在抗击土耳其和德国海军的海上进攻中,就成功地遏阻了这些国家从海上向俄罗斯陆上发起的攻击。

其实,最能体现俄罗斯海军抗登陆作战能力的,是苏联海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间内的卓越表现。从1917年11月苏联爆发十月革命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落幕,苏联全国几乎都在为保卫新生的革命政权和国家而顽强斗争。这期间的苏联海军的全部作战任务都是围绕抗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从海上发起的对苏联的侵略与封锁而进行的。也正是在这近三十年的时间内,苏联海军通过实战中血与火的洗礼,在抗登陆作战这一海军主要战斗形式中,开创并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也实实在在地打出了苏联海军在抗登陆作战方面的雄风。

另外,俄罗斯海军的远洋攻击能力也不可等闲视之。

一提起俄罗斯海军的远洋攻击能力,恐怕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海军没有不知道的。想当初,苏联海军在世界各个大洋上横冲直撞数十年,连世界头号海上强国的美国对它也惧怕三分,直到现在,提起苏联海军的“铁锤与镰刀”旗,俄罗斯人还沉浸在无比骄傲的回忆之中。

20世纪中期苏联海军才真正具备了远洋攻击能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就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为了全面抗衡美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领导人不断增强对海军的投入和建设,逐步将海军由近海投向远洋地区。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海军就已经完成了远洋导弹核舰队的建设,其强大的海军舰队在航空母舰编队和潜艇的组成下,开到了全球各大洋的每一个角落。

在苏联时期,俄罗斯海军的远洋攻击能力,最先表现在潜艇的攻击作战、特别是对岸对陆打击上。赫鲁晓夫当政时期,国家领导人认为要反击资本主义阵营,就要有强大的潜艇攻击能力,尤其是核动力导弹潜艇,不但可以攻击任何海上和水下目标,还能够发动有效的核打击,使敌人不敢妄想发动战争。因此,苏联海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就研制并装备了约1500多艘包括常规潜艇、核动力导弹潜艇在内各种级别的潜艇。

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海军远洋攻击能力渐渐削弱了,如今只剩下了唯一的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已经没有能力同美国海军分庭抗礼了。不过,俄罗斯海军并未放弃也没有完全丧失远洋攻击能力。尽管俄罗斯海军不具备全面的执行远洋作战任务,但其远洋作战实力依旧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尤其是经历十多年社会“阵痛”后的今天,俄罗斯又重新点燃了海上大国的梦想,对海军的投入也有所增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海军先后新服役了“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无畏II”级“恰巴连科”号导弹驱逐舰、“鲨鱼II”巡航导弹潜艇、“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所有这些都为俄罗斯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潜艇突击能力:

大洋动荡的“定海神针”

目前,俄海军的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的数量仍在萎缩之中,最终可能只会保留25至30艘的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但其质量建军的步子却越迈越快,特别是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战略核潜艇频频出海,再次显现了俄海军战略核潜艇的威力。更惊人的是,一位专门研究俄罗斯海军的美国高级情报官透露说,太平洋舰队的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的行动跟苏联海军极其相似,也就是说只要其一出海就模拟攻击美国的海军舰只;二是加快旧潜艇的淘汰和新潜艇的建设。俄罗斯造船厂现在正在日夜加班加点地建造“阿库拉II”型核潜艇,用于取代所有现役老式的“维克特I”型和“维克特II”型核潜艇。让西方军事观察家们大吃一惊的是,由于经费不足的困境,他们还以为俄海军早就停止了“阿库拉II”型核潜艇的建造,然而,谢夫马什普雷德普里亚蒂造船厂发言人2000年12月30日突然宣布的一条消息让他们感到震惊。这位发言人称,经过长达两周的海上秘密试航,“阿库拉II”型核潜艇的核反应堆、武器系统、导航系统和其他系统均工作正常。据这位发言人透露,“阿库拉II”型核潜艇排水量为12008吨,乘员60人,可以装备28枚远程导弹,最大下潜深度可达600米。

另外,俄罗斯核潜艇的突出特征是:快、静、猛。

对于“快”,是指俄罗斯的潜艇水下速度快。1970年,苏联的A级(“阿尔法”级)攻击核潜艇正式交付海军使用。这种核潜艇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其他潜艇不具备的水下航速。该艇的动力功率达4.5万马力,水下速度高达43节,创造了潜艇水下航速的最高纪录。目前俄罗斯海军还装配了约6艘这种型号的潜艇。

关于“静”,是指潜艇的“隐身”效果好。潜艇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的“隐身”功能,要做到使人神不知鬼不觉,有两项技术参数是最关键的,即潜艇的下潜深度和它的降噪效果。俄罗斯海军在这两方面可以说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俄罗斯的“阿尔法”级攻击型核潜艇采用先进的钛合金艇体,最大潜深可达900米,打破了潜艇潜深的世界纪录。俄海军的其他潜艇,包括战略导弹核潜艇在内,一般潜深也在500米左右,这样就可以利用几百米厚的天然“水幕”为潜艇隐身服务。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俄罗斯潜艇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降噪技术。像“台风”级潜艇的艇壳表面就敷设了一层厚达150毫米的消声瓦,可以使敌方的主动声呐探测距离下降75%。在潜艇的设计上,俄罗斯人也是别出心裁,用增大排水量的方法来增加铺设减振降噪的设备;对潜艇的外形、总体布局、隔振措施、管道选用及材料的使用等各个环节都精心安排,使潜艇的“隐身”性能几乎达到了接近“完美”的程度。

而“猛”是指俄罗斯的潜艇不仅吨位大,艇体坚固,最主要的是它装备的攻击武器系统使人一听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俄罗斯的“台风”级导弹核潜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下巨兽,犹如一艘水下航母:吨位大、艇体坚、威力猛。1984年首艘“台风”级核动力导弹潜艇下水就令世界海军尤其是西方大吃一惊。这个水下怪物长171米,高24米,直径12米多,排水量接近2万吨。艇上共有20具SS—N—20弹道导弹发射管,射程为8300千米,每枚导弹可运载10个分弹头,单弹头的爆炸当量达10吨,命中精度误差小于500米。只要它在世界大洋水下航行,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方不在它的打击范围之内,而且它的艇体还特别坚固,是用金属钛制成的。当它从水下上浮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顶破厚达6米的冰层。这使得它在像北冰洋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具有了独特的优势。特别是于2002年6月26日下水的最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北风之神”号,更是突出地体现了俄罗斯海军水下攻击能力的“猛”。该潜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潜艇,它长172米,宽22.8米;水下排水量达5万吨,水下航速30多节;最大潜深500米,工作潜深380米;续航能力120昼夜;乘员163~170人;可以在2.5米厚的坚冰下破冰航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采用该种设计方法。该核潜艇装备有20枚SS—N—20型弹道导弹,每枚可携带10个核弹头,最大射程约为l万千米。据有关专家测算,这些弹道导弹可以覆盖距离1万千米、面积700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200个大型地面目标。此外,该核潜艇还装备有6枚鱼雷发射管,鱼雷贮备36枚;装备有8枚“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正在根据俄国防部订货建造4艘“北风之神”级潜艇,其中第一艘和第二艘在2002年内已建造完毕,并进行了试航。从2003年起,俄以每年建造1艘的速度用“北风之神”级潜艇替换正在服役的其他“台风”级潜艇。

由上可知,俄罗斯的潜艇在世界海洋大国的博弈中起着强大的威慑作用和战时突击能力。如果外部力量想在俄罗斯的海域内制造混乱,只要潜艇出击,就像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那样,使动荡的大洋回归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