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发现孩子的潜能
26984300000024

第24章 对偏见的研究(2)

有一次,有个孩子在做用彩色铅笔给已经描出轮廓的图形填色的练习,这次涂的是一棵树。他拾起一支红铅笔来涂树干。教师正准备打断他:“你觉得树干是红色的吗?”我制止了她,让孩子把树干涂成红色。这幅画很珍贵,因为它向我们表明,这个孩子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环境的观察者。他继续做着涂色练习。

他过去常常跟同伴一起去花园,总是能够注意到树干的颜色的。当他的感官练习进行到了能让他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转向周围世界里的色彩时,他将认识到树干不是红色的,也将会体验到发现这一“秘密”时的美妙感觉。这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个男孩在奔跑时注意到天空是蓝色的一样。有一天,他会拿起一支棕色的笔来填涂树干,而用另一支笔将树枝和叶子涂成绿色。再后来,树枝也被涂成了棕色,只有叶子涂上了绿色。

这样的事例就是儿童取得了智力进步的证据。

我们无法只通过命令儿童对大自然进行观察来培养观察者,而是要给他们提供观察的方法,以及感官教育的方法。一旦儿童与周围环境之间建立起了这种联系,他们就一定会取得进步。敏锐的感觉会促使他们更有效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他们所观察的物体,又通过其多样性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力,从而继续训练他们的感官。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忽视感官教育,关于身体特性的知识变成普通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枯燥无味,还会严格限制儿童学过、记得的事物。换言之,当教师依照其他方法教授颜色名称时,她是在列举确定的属性信息,而不是在培养一个人对色彩的兴趣。儿童会记住这些颜色,但也会一次次地忘记。他们的知识顶多不过是教师在课上讲的那些内容。当旧式学校的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儿童归纳某个概念时,例如:“这朵花是什么颜色的?这条丝带呢?”孩子很可能可怜巴巴地将注意力转向了教师放到面前的物体上。

如果我们把孩子和手表或其他复杂的机械相比,我们可以说,旧式方法所做的,就好比我们用拇指按压一个停止工作的手表的齿轮来迫使它走动——它们的转动完全依靠拇指的压力。而我们的新式教育方法则像一根绷紧的弹簧,给整个体系提供了内在动力——这是手表内部固有的驱动力,不是某个人给它上的发条。与此相类似,儿童自发的心理活动能无限地延续下去,直接依靠的是儿童自身的心理潜能,而不是教师的努力。

驱动力,即自发的心理活动,在我们看来,来源于感官教育,并依靠观察者的智慧来维持。例如,一只猎狗的技能不是从主人的训练中获得的,而是从它极其敏锐的感官中获得的。但猎狗的主人通过带它狩猎,磨砺了它的感知能力,给它提供了狩猎的乐趣与激情。

钢琴家在弹奏钢琴时,一面提高他对音乐的理解力,一面增强手指的灵活性,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乐器中创造新的和谐令他感到快乐,这又反过来强化了他的感官的感知力,增强了他的灵活性。他最终能达到的完美程度,只受他个人力量的限制。而一个物理学家即使懂得所有关于和谐的知识,却不能弹奏最简单的乐曲。无论他的学识多么渊博,也肯定只局限于声学领域。

我们的幼儿教育目标应当是帮助他们发展,而不是给他们灌输一种文化。因此,在给儿童提供适合促进他们感官发展的工具之后,我们应当等待他们的观察力自然绽放。

检验标准

儿童经常能展示出惊人的观察力,注意到以前从未察觉的事物。他们似乎也在比较眼前的事物跟他们以往经验中记得的事物有何不同。他们非凡的判断,显示了儿童拥有一种我们所不具备的内在检验标准。他们将外部事物与头脑中的该事物相比较,并且在判断中展现出惊人的准确性。

有一次,有个工人走进位于巴塞罗那“儿童之家”的一间教室里,手中拿着一块玻璃,准备将其安装到教室的窗户上。一个5岁的孩子大声说道:“你不能用那块玻璃,太小了。”结果,工人在尝试着把玻璃安装进窗框时,才注意到它大约短了0.6厘米。

两个分别为5岁和6岁的孩子在柏林的“儿童之家”展开了如下的对话:

“你觉得这个天花板是3米高吗?”

“不是,”另一个回答道,“大约是3.2米。”

结果,我们在测量高度时发现,它的确超过了3米。

一个5岁的女孩,见到一位女士走进教室,就对她说:“您的裙子的颜色就跟那边的花儿一样。”这位女士随后走进隔壁房间,看到那朵花——在之前的房间里是不可能看得见的。她比较了花朵和裙子的颜色,发现二者惊人地相似。

儿童有着内在的“试金石”,这令他们处于一个跟我们不同的水平上,促使他们做出非凡的事情。其中的原因,似乎是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会比其他时期更适合某种心理活动。这从幼儿记忆和复述词语的发音中似乎可以找到证据。

大自然赋予了儿童非同凡响的敏感用于记忆词汇和语音,尤其是在童年早期,从而形成了人的生活语言。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在这个敏感期,儿童的大脑吸收的信息将被终生保留,而这一能力在其他阶段是永远无法习得的。这样,童年就有了感官印象获得期、习惯形成期,一旦错过了,将永远无法弥补。

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个事实,就应当随时留意儿童活动中的细微差异,这会表明他们所处的阶段。3岁的儿童能够一次性重复内置圆柱体插件练习多达40次,而6岁的孩子则重复不会超过五六次。然而,6岁的孩童可以做更高难度的事情,他们对此也很明了。

这个有趣的事实也出现在道德领域中。发育迅速的童年早期也是可以养成完美遵守规范的时期,其外在表现通常一直被视作模仿。然而,在研究这种现象时,如果周围环境适合儿童发展,我们会见到儿童有着一种以惊人的方式适应周围其他人的倾向。我们应当力求从这种倾向中找到热爱并团结全人类的基础。长大一些后,除了必须归于超自然辅助的重要事例之外,不会再找到同样的顺从,只有合理的依附或是被迫的服从。

同样的现象也能在宗教意识的发展中找到。孩子具有一种倾向,将其称作“心灵的敏感期”最适合不过。在这个时期,儿童具有直觉和精神渴求,他们能够表达自己内在生命的需求。这会令所有不曾观察儿童的人感到吃惊。由此看来,儿童的心灵似乎被格外赋予了超常的洞察力,我们将其称为“神赐的恩泽”。虽然我们不可能给儿童提供符合逻辑的宗教教育——他们今后获得“推理能力”之后才会接受这种教育——但他们可以吸收信仰的真理并长大成人,因为同样的信仰会启迪他们的智慧。这个敏感期为以后获得完美的品质打下了基础,而这些品质是其今后永远无法获得的,或者只有克服了巨大困难才能获得。

精神秩序

在开始感官教育时,幼儿的大脑当然不是一块白板,只是他们脑中的概念都是混乱的。这时,儿童在其脑中为已有的知识建立秩序,胜过对获取更多知识的需求。他们开始区分已经认识的物体的各种特征。他们区分质和量,分辨颜色。他们还分辨物体的尺寸,如长短、厚薄、大小。他们把颜色归类,能说出名称:白色、绿色、红色、蓝色、黄色、紫色、黑色、橙色、棕色、粉红色。他们能注意到同一颜色的不同色度,称最极端的两种为浅色和深色。最后,他们还能区分味觉和嗅觉、轻巧和柔软、声音和噪音。

正如儿童学过把周围的一切都放回原位一样,他们成功地通过感官教育给大脑中的知识建立起了秩序。这是他们发育中的大脑完成的第一项建立秩序的行为。这是一个转折点,因为精神生活是通过避开障碍才得以成长的。

通过感官印象征服外部世界,现在变得容易而有序。这种早期习得的秩序感对于其今后的生活至关重要。

通过非凡的洞察力在社会中取得成就的人,正是接受过这样的教育的人。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观察,他们开始区分和归类。他们发明了术语来描述这些新的发现,并确定新发现的用途。在日益增长的知识的光辉下,他们一路前行,战胜了无知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