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读心术:可怕的心理学2
26980000000006

第6章 你能自由操纵人心吗?(1)

01.如何让别人对自己唯命是从?

关键词:人心操控术,无视,糖果

要是能让别人的行动都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进行的话,那可就太方便了。实际上,在我以前曾经与之交谈过的大企业的社长中,大部分人都在人心操控术这一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经验,在高明地差使并操纵部下乃至顾客的行动上很有本事。

操纵对方的方法,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高明地使用“糖果”和“鞭子”。行动心理学上也是这么考虑的。比如说,在训练赛马的时候,或者让海豚、猴子、狗记住如何表演的时候,当它们训练顺利时就给予奖赏(“糖果”),失败时就加以斥责(“鞭子”)。像这种调教的方法,是大家都会使用的正统方法吧。

理论上,这个原理也可以应用在人的身上。在大部分的公司里,都会发生很多既受到表扬又能听到上司批评的事件。另外,也有不少上司为了让部下立功而先给他们一些诱导刺激,就像在驴的鼻子前面吊根胡萝卜那样。那么,上司的这种行为从心理学上来说有其道理吗?那些用在海豚或猴子身上的招数,对人也能奏效吗?

就结论来看,还是有不同的。这是因为人类和动物不一样,有着极高的自尊心。正因如此,如果你对一个人持续不断地“下重鞭”,说“跟你说多少次了,你怎么还不懂”或者“再做错事就给你减工资”的话,这个人的心情就会变得非常难过,进而开始生气。言语暴力会让人做事的热情萎缩下来。

不过,在被大声呵斥时的一瞬间,人会因为恐惧而心脏战栗紧缩,这确实也能收到一时的效果。不过,心理学的实验已经证明,这种威胁不能长期性地在人身上起到作用。

很多大企业的社长都是这么做的,当部下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的时候,就先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不向他透露任何风声,绝对不去伤害他的自尊心,而是一直在旁边默默地注视着,直到对方自己意识到做错了为止。然后,即便部下只是偶然做了自己所希望的事情,也要趁这个时候接连不断地给他“糖果”。

不断地给部下以刺激,在众人面前赞赏他,带他出去喝酒,像对待客人那样招待他……这样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说,最有效果的人心掌握术并非是交替使用“糖果”和“鞭子”,而是在平常的时候选择无视,一旦对方做得好就给予“糖果”。

这种方法也可以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说,面对压根不跟自己联系的恋人,如果斥责说“怎么不给我打电话”(“鞭子”),就会让对方感到害怕,从而愈发觉得联络你是件很要命的事。不过,暂且先忍耐下来,采取无视的态度,等到对方某一天一时兴起打了你的电话,那时就是绝好的机会了,你只需要高兴地说“听到你的声音就好开心”“跟你说话好愉快”(接连不断的“糖果”),对方就会开始积极地联络你了。这正是行动心理学的大原则。

进一步来说,以下这个就是非常高级的技巧了,那就是时不时地拿走“糖果”。这能让对方更加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可谓有着爆发性的效果。不管对方多么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事,也并不是每次都把“糖果”给他,而是每5次就有1次拿走“糖果”!在小白鼠实验中,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

有一种状况,它的心理学用语是“间隔强化”(间隔一段时间就拿走“糖果”的教育法)。上述方法就是通过故意造成这种状况,遵循5次里有1次的频率——5次里有1次,这是最容易引起对方注意的数值。一直能拿到的“糖果”没有拿到这种状况,会使对方忍不住地去想:哎,到底怎么啦?而这正是你的精心策划。如果你觉得用“糖果”和“鞭子”确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似乎渐渐变得陈腐起来了,那请你一定要试试这个方法。

Point:平常采取无视的态度,有了好结果就给“糖果”。

02.如何让赞美正中人心?

关键词:赞美,乔哈里之窗

听到赞美,谁也不会产生不快。正因如此,说会赞美别人的人是人际关系高手,应该是不会错的。

但是,说不是那么切中要害的话,只是一个劲儿地赞美,这样是不行的。确切地说,那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赞美别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如果不能紧紧抓住对方的心,用能给他带来喜悦和感动的方式去赞美他的话,反而只会给他留下“这个人净说谎”的印象。

假如享誉世界的女演员玛丽莲·梦露此刻就站在你的面前,好了,你打算怎么赞美她呢?估计人们心头常会涌起的话是“您今天很性感啊”“您真有吸引力啊”——差不多就是这样的感觉。但是,不管怎么反复说这些话,梦露本人也不会有任何感觉了。这种话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她本人很有可能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正因如此,继续赞美梦露性感的话,就属于后面要说的“乔哈里之窗”(心理学整理出了人的四种人格侧面,并用研究学者的名字命名为乔哈里之窗)中的“open self”(自己本身和别人都知道的自己=已经打开的窗户)范畴,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只是在做无用功而已。

实验结果表明,如果只说些众所周知、理所当然的事,那么不但不会让对方高兴,相反地还会让其感到你在说恭维话、目的可疑,甚至只会令人腻烦,让人感到你很轻薄。因此,请一定要多加注意。

那么到底赞美对方什么地方才是正确的呢?那就是当事人自己不知道,只有别人知道的地方,也就是“blind self”。如果能高明地赞美别人以前不知道的地方,那么谁都会心怀感激。“哎呀,真的吗?我身上还有这一面吗?您真是很关注我啊。”对方会像这样既意外又感激。正是这份意外,才是赞美中所应该含有的关键点。

那么,让我们回到原先的例子上,在遇到玛丽莲·梦露时,应该赞美她什么地方,才能给她留下深刻的记忆呢?比如你可以说“我感觉您的戏演得有一种知性美”,或者“我实在很喜欢您压低声音,露出忧郁神情的样子”。这些话难道不是她不经常听见的那种话吗?

只被他人知晓的自己=也许能被打开的窗子,敲击这扇窗,就能加深你的人际关系。去寻找并指出你能看到,但对方还没意识到的他的魅力、能力吧。这可能比较难,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到,但实际上这就是最有效果的终极赞美技巧。在四扇窗子之中,能找到也许能被打开的窗子并针对这点加以赞美的人,就是赞美的高手了。

Point:最好去赞美对方没有察觉到的部分。

03.如何与陌生人搭讪?

关键词:隐藏的窗子,小缺点

有人常说“我这人不会说话”“我很不会引入事例来谈论事情”之类的话。这些人在会议之中当然会卡壳,就连私人谈话中也总是说不出话来。但正是这些人,一旦灌上两杯酒,就会像大坝决堤一样饶舌起来。

根据乔哈里之窗理论,这些人可以被称为紧紧封闭着“hidden self”(只有本人知道的自己=隐藏的窗子)的人吧。如果他们能在酒席上畅所欲言起来,那么打开了这扇窗子的,恐怕就是美酒了。

其实任何人心里都有一扇隐藏的窗子,因此也不需要特地借助酒精来勉强将其打开。大家心里理所当然地都有些想要当作秘密封存的事,我觉得正是这点才展现了人类独有的品位。但是,如果秘密主义使你无法和别人进行交流的话,那么,把隐藏的窗子稍微地打开一点,让对方往里看看,说不定能让你轻松起来。

例如,请想象年轻的妈妈第一次出现在公园的场景。与以前没见过面的人搭讪虽然很难,但是只要把孩子当作话题不就可以了吗?

“好可爱啊”“几岁啦”,像这种不得罪人的圆滑的对话很容易展开。如果再进一步发展到“您住哪片儿啊”“这孩子有兄弟姐妹吗”,就能自然地聊起来了。搭话的内容应该是身边的话题,任何人都能很轻易地回答上来才好。

心理学上所说的交流三大要素是:

用问题表达自己的“兴趣”;

反复询问,直到对对方的话题感到满足为止的“同步”;

基于对方的话语,积极地表达自己感想的“赞赏”。

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如果能稍微把这三要素有意识地交织在对话之中,那么不会说话的自卑感应该就能大幅减轻。

当然,如果能在此时把“只有自己才知道的自己”(隐藏的窗子)积极地打开,在交流中加上这一能动性的话,那么就更是如虎添翼了。如果只是听别人说话,完全不谈及自己的事的话,也会令对方产生不安的心情乃至于不信任感吧。

在这里,我推荐那些不善于谈论自己的人,尽情地暴露自己的小毛病吧。比如说“我这人很认生,很不会说话”“昨天我做了一大堆咖喱,可是好难吃啊”“我是个路痴,花了一小时在这附近转悠呢”,像这样轻快一点儿说话。如果能不害羞地把这些话说出来,谁都会对你产生亲近感和好印象的。如果能先展示出自己的小缺点,对方会对你怀有好意,你就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对话很容易地变得热火朝天起来。

Point:暴露自己的小缺点,使之成为展开对话的机会。

04.努力找出对方的长处

关键词:长处,好意的回报性

“我讨厌松露的味道!”这种人虽然很少见,但也还是有的。到了秋天,大家都开心地叫着说“走,吃当季的松露料理去”,结果只有那个人对松露连碰也不碰,只是拿沙丁鱼干当下酒菜,一个人闷头喝酒。对食物的好恶也真是因人而异啊。

不过,谁都有偏好的食物,讨厌松露这种事最多成为大家的笑料。比起食物来,更加深刻的问题在于对人的好恶。

说起对人的好恶很强烈的人,也可以将其说成是认生的类型。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人在婴幼儿时期就结束认生时代了,但是,也有不少人长大成人之后还是没能把认生的性格消除。认生并不一定是坏事,而是能把人分成“可以保持亲密关系”“应该与之分离”等类别的能力。

但是,在不能找个借口就和人分开,必须跟人在一条船上的职场中,这个性格大概就会造成很多不便了。

心理学上把这称为“初期效应”,也就是我们在前面说过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给人留下的记忆,在漫长的时间里都是很难修正,并且是会增长的。

“能不能和这个人很好地相处呢?应该去跟他交往吧。”在产生这种审核对方的想法时,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是我们需要让对方喜欢我们才对。现在可不是认生的时候啊。

因此,就算再勉强,也要先找出对方的优点,然后去喜欢上这个优点,就是重要的能力了。倘若怀着对对方的好意经常向他表示感谢之情,那么就一定会获得相应的积极的回馈。

简单来说,如果我们先对对方持有好的印象,那么对方也会很容易地对我们产生好印象。在心理学中,这被称为“好意的回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