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26971700000036

第36章 德经(13)

老子说得没错,慈爱的力量在某些时候是无可比拟的。懂得运用它的人,就能够得人心、成就自己事。

有一次,秦穆公外出,半路上车子坏了,在修车时,拉车的马中有一匹跑丢了,原来是被当地乡民牵走了。

秦穆公一路追寻而来,看见自己拉车的马已经民被这批乡民杀了,正在吃马肉。他不仅没对他们发火,反而上前对他们说:“吃了骏马的肉,一定要再喝一点酒,不然的话会伤身体的。我赶来就是为了告诉你们这些,恐怕伤了你们的身体。”他看着所有的人都喝了酒,然后才离开。

一年之后,秦穆公和晋惠公在韩原打仗。晋军包围了秦穆公的车子,拉车的马匹也被晋将牵住,形势非常危急。在这紧要关头,那些吃过马肉的乡民,共三百多人,个个奋勇当先,围着秦穆公的车子拼命杀敌,不仅解了秦穆公的围,还使秦军大胜而回。

秦穆公之所以能够死里逃生,是因为有这三百多人为他死力拼杀。而他们之所以肯这样卖命,是因为一年前他们杀了秦穆公的马、分吃了马肉而秦穆公不追究。不仅不追究,还送个顺水人情,要他们吃了骏马的肉,再喝一点酒,以免伤了身体。就是这份宽大、这份慈爱,把三百多个乡民的心收拢了,他们知恩必图报,才有了一年后拼死救秦穆公的那一幕。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道出了施恩者与受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只要是善待了他人,施予了慈爱,必将能到多倍的回报。

西汉景帝时,袁盎在吴国做官,他有个下属和婢女私通,袁盎发觉后自然非常气愤,欲将把他们治罪。

后来,袁盎又有些不忍心,觉得这样很残忍,毕竟那个下属还很年轻,贪爱美色虽然错了,但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因为这件事就毁了他的前程,似乎太过份了一些。于是,袁盎假装毫不知情,将一场风波压了下去。

不久,那个下属知道事情败露了,他害怕袁盎追究治罪,便马上逃跑了。袁盎知道后,亲自骑马追上了那个下属,对他说:“那件事你是有错,可我并没有放在心上,我若有心计较,你逃也逃不掉的。我已经原谅你们了,请你跟我回去吧。”

回来之后,袁盎亲自做媒把那个婢女嫁给了他,还送了他们许多礼物。

有人对袁盎说:“你能饶过那个下属,已经是大仁大义了,如今再成全了他们的好事,不是鼓励坏人做恶吗?”

袁盎回答:“那个下属平日并无过错,他喜爱婢女也不是不可饶恕的大罪。我身为官员,最怕别人说我仗势欺人。今日我有恩于他,日后或许就多了一条退路,我不想与人结下太多的仇怨。”

后来,袁盎到朝廷做了官。“七国之乱”之时,袁盎欲说服吴王罢兵。吴王派兵包围了袁盎的住地,准备杀死袁盎。就在这紧要关头,从前被袁饶恕过的那个下属得知内情后,决定冒死报恩。他把士卒灌醉,潜入袁盎的住处,让他赶快逃跑。

那个下属说:“您从前饶我的大罪,又将婢女赐我为妻,我每时每刻都思念报答啊!您一快些逃走吧,若再迟疑,就来不及了。”袁盎当即逃出了住地,这才没有遇害,得以保命。

袁盎先施恩于人,不计较他人的过错,才能够在危难之时得以活命。因为他能够宽宏大度地对待下属,不因为权势而乱施淫威,所以别人才肯对他舍命相报。

相反,那些只会一味地欺压他人的人,看起来耀武扬威,其实是愚蠢的,他们不过是目光短浅,只图一时痛快,却很容易激起众怒,落得群起而攻之的下场。

孟尝君曾养食客三千是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在这三千食客当中,在很多关键时刻,真正让孟尝君得到回报的,只有冯谖一人。“孟尝君对冯谖慈爱在先,冯谖报恩于孟尝君在后”,正可谓“投桃报李”是也。

冯谖本是一个穷读书人,虽有些才学,但一直不得志,后来慕名投奔齐国国相孟尝君,被孟尝君收留收安排在传舍(下等客舍)。过几天,冯谖开始边敲打宝剑把边哼唱:“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管理客舍的人告诉了孟尝君,孟尝君就吩咐把冯谖调换到幸舍(中待客舍),食物中有了鱼。后来又将冯谖调换到代舍(上等客舍),这时,出门有了车。

不久,冯谖又开始边敲打宝剑把边唱:“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

周围的人都认为冯谖得寸进尺,贪心不足。孟尝君却并不怪罪,问冯谖还有什么不满足,冯谖说家中尚有老母无人管。孟尝君便派人给他的母亲送去给养。此后,冯谖再也不唱了。

后来,孟尝君遭到了朝廷罢官,食客们因此纷纷散去,只剩冯谖一人一直追随不离左右。冯谖知道报恩的时候到了,于是他替孟尝君谋划摆脱困境的策略。

冯谖说:“狡兔三窟,仅能幸免一死,如今您仅有薛邑一窟,所以是不能高枕无忧的,需要再营两窟。请您借臣一辆能行驶到秦国的车子,我不仅能使齐王重新起用您,还能使您的封地更加广大。”

孟尝君到了这般境况,只好听从。冯谖上车后扬鞭纵马,急驶而去,一路风尘抵达秦都咸阳,进谒秦昭襄王:“天下游说之士驾着车马奔驰来秦者,无不图谋强秦而弱齐。而东奔齐国者,莫不试图强齐而弱秦。何至于此?秦、齐两强争雄,势不两立,战优势的便可一统天下。”

秦昭襄王便问道:“那么,依你之见,怎样才能使秦国处于不败之地呢?”

冯谖说:“大王知道齐国罢相之事吗?”

秦昭襄王回答:“听说过。”

冯谖说:“使齐国名重天下者,孟尝君也。如今齐国罢免了他的相位,他一定会心怀怨恨的。如若他背叛了齐国,那么齐国的重要机秘都将泄露给秦国的。那时,秦国攻齐一定得胜,从此便会称雄了。”

秦昭襄王大喜:“那我该怎么做呢?”

冯谖说:“大王只需派出十辆车子,百镒黄金,去请孟尝君。”秦昭襄王连说一定照办。

冯谖回到齐国后,又去见齐王:“天下游说之士,东来齐国者,没有不想强齐而弱秦的;西去秦国者,莫不欲强秦而弱齐的。秦、齐势不两立,秦国强则齐国弱也。臣私下听说秦王派了十辆车子,载着百镒黄金来请孟尝君了。若孟尝君去秦国为相,那么,齐国一定就会败给秦国了。”

齐王听了很着急:“真是这样吗?”

冯谖说:“大王可以亲自调查一番。”

齐王又说:“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呢?”

冯谖答道:“不难,大王只需恢复孟尝君的相位,再多赏赐些田邑,向他道歉,这样,他就不会去秦国了。”

齐王调查后,知道冯谖说的是真话,就按他的办法,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并又赏赐了一些田邑。如此一来,孟尝君就东山再起,恢复了往日的风光。

当初,孟尝君一而再再而三地满足冯谖的要求之时,也许并未想到,日后他落魄之际,就是这个并不起眼的食客出策出力救了他。这就体现出了“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六十八节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于作将帅的人,是不会轻易动武的;善于作战的人,是不易被人激怒而去拼命的;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拼死活;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是很谦下的。这叫做不与人相争的“德”,叫做善于利用人,叫做符合天道,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

[本章要旨]

本章申述“不争之德”。

[评析]

本章申述“不争之德”,要求将帅在对敌作战中不要逞其勇武,不要被敌人激怒,不要同敌人正面交锋,在军事上有很大价值。文中的 “无为”“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提倡不积极争取,这一观点不值得提倡。

[实例应用与分析]

善用人者为之下——礼贤下士赢得众人捧

《道德经》中的“善用人者为之下”原意是: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是很谦下的。这叫做不与人相争的“德”,叫做善于利用人,叫做符合天道,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原意为:善于用人的人,对人态度是很谦下的。这叫做不与人相争的“德”,叫做善于利用人,叫做符合天道,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礼贤下士赢得众人捧”。

老子的话是极富哲理的。“水往低处流”是人所皆知的常识,江海在低洼处,所以能汇集百川。人如果也像江海那样甘居于人下,在人际交往中就会处于主导地位,特别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更是如此。不懂得此道的人,往往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喜欢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心中只有自己,那么他反倒难以统领部下、策动部下。

有时候,一个领导者能否成功,取决于他对部下的重视程度以及态度。那些受人称颂的、善于用人的领导者,都是遵循着“善用人者为之下”的真理去征服下属、赢得下属的。

乐于征求并接受下属的意见,是优透的领袖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一种普遍的特性。一个领导者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就是要看他能否得到众多下属的支持,能否刺激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意见,并从这些意见中得到益处。所以说,能够广泛征求、听取部下的意见,是领导者最明智的作法。

历史告诉我们,大凡能开创一个王朝者,都是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通过礼贤下士的方式将优秀的人才网罗到自己的帐下为己所用。招贤纳士是所有英明的领导者的共同特点,他们珍惜人才、重视人才,不懈一切努力去赢得人才,最终使国家走上强大的道路,使自己的大业获得成功。

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就大的事业的,一定要合众人之力才能成事。正如一句俗语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说的都是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靠单枪匹马是不行的,他必须有一些左膀右臂的辅助。

所以说,无论多么有地位和权势的人,都要有礼贤下士的精神,才可以成事。

春秋时期的霸主齐桓公为求才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他一心想称霸于诸侯,同时深知“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所以一直积极的招纳贤士。为了能得到天下贤士的帮助,他朝思暮想,可谓费尽心机。

因求才之事的一直没有结果,齐桓公急得夜不能寐,他命人在宫前燃起巨大明亮的火炬,以表示准备日夜接见各地前来投奔的贤士。

可惜事与愿违,整整过了一年,也没有招到一位贤士,这令齐桓公非常苦恼。终于有一天,一个乡下人大摇大摆地来到王宫前,自称是贤人求见。齐桓公自然不敢怠慢,立即传令接见。没想到,齐桓公看到的却是一个干瘪的乡下老头,他有些失望,但仍然恭谨地问道:“先生有何见教?”

乡下人拍拍自己的胸脯说:“我会念‘小九九’算术口诀。”

齐桓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便用讥讽的口吻说:“先生难道不知‘小九九’乃是末流小技吗?这怎么配前来称贤见君。”

乡下人严肃地说:“大王,您的过错就在这里!我听说宫门前燃炬一年,没有人来登门求见。这是因为大王是贤能的君主,各地贤士自觉没有您高明,所以不敢前来。我会‘小九九’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我这个只会‘小九九’的人,大王如能以礼相待,还愁有本领的人不来吗?聚点石以成山,集滴水以成海。诗经上写道:英明的国君有事能请教农夫,这样才能集思广益,治国有方!”

农夫的一席话,说得齐桓公连连点头称是,非常慷慨地给他以优厚的待遇。不出一个月,四方的贤士们便络绎不绝地纷纷前来,终于成就了齐桓公招贤纳才的愿望。

齐桓公的心愿得成,关键之处在于他能够真正做到礼贤下士,为了表示求才的诚心,连一个只会“小九九”的乡下人也能予以重用,这就让天下的贤士相信了他的诚意,同时也看到了大好前程,所以纷纷前来投奔。

贤士不同于常人,他们往往因才恃傲,非常清高,不易被打动。但是,如果能够礼贤下士地去感动他们,那么,收益将是非常巨大的。

魏文侯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十分看重人才,并以朋友的身份与贤才相处,从不摆国君的架子。

魏文侯得知段干木德才俱佳、声望很高,平生不为利禄所诱,隐居在西河乡下,便亲自前去求见。

第一次,魏文侯一行乘着宝马华车,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西河,来到段干木门前,魏文侯亲自叩门,当段干木听见文侯车马响动后,翻墙头跑掉了。魏文侯碰了个软钉子,只好怏怏而回。

第二天魏文侯又去求见,为了表示敬意,远远地把车子停到村边,步行前来求见,段干木还是避而不见。乡下百姓都骂段干木端臭架子,文侯却丝毫也没有怪罪的意思。

以后的一个月里,魏文侯每日都亲自去求见。最后,魏文侯干脆不摆国君的架子,不坐马车,不带仪仗,徒步来到段干木家里。

如此诚心,终于感动了段干木,他只好出来相见,给魏文侯出了不少好主意。魏文侯则接他还都,以客礼待,以师事之。

四方贤士听说后,都纷纷前来投奔,魏文侯都量才录用,以礼相待。由于魏文侯堂下人才济济,秦国屡次想攻魏,都因惧怕他手下多贤人而不敢妄动,因此魏成了战国初期的一个强国。

由此可见,想要得到贤士,就必须能够做到“礼贤下士”,不摆架子,以礼相待、以诚感动,才能获得人才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倾尽自己的能力来进行回报。

有些时候,是否拥有一批贤能之人,是一个国家盛衰、成败的重要筹码。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又肯于礼贤下士,那么,国家必定成功、必定兴旺。

战国时期,燕国因为被邻国齐国打败,国势渐渐衰落。刚即位的燕昭王发誓复仇雪耻,欲重振国威,他的第一步策略就是招揽人才。为此,他找到大臣郭隗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