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然养生法
26957400000005

第5章 灵疗(灵肉对话治疗法)

灵指灵魂,意识是灵魂的外层表现,故灵疗在这里指你的主观意识。

肉指肉体,在这里指患病的那一部分躯体某一器官或肢体。

对话指主观意识与客观病灶之间的对话,故称“灵肉对话”。

本疗法的关键概念是反常识反常规反传统习惯的。人们都认为五脏六腑或肢体的某一部分“不会说话”,“没有意识”,“没有生命体具有的感知能力”。其实不是,人体中的任何一部分,都各有它们的“知觉”,虽然它没有嘴巴耳朵,却可以通过可见神经系统气血通道和不可见的十四经络系统分别与大脑和其他生理部分沟通。

现代的全息论就已经察觉到人体内的任何部分直至细胞,均可以具有总体的信息,就好象从一滴血可以了解全身的血液全貌似的。又有像肢体脏腑各部分都加入互联网似的。

再打另一比方,比方人脑是中央政府,五脏六腑就是下属各部委,各省市机构,到了下层各肢体就有如各地城镇乡村,它们集合起来组成了一个人的“肉身王国”。

大脑就是这个王国的王宫,大脑中的意识体就成为可以发号施令的统帅——国王。

难点就在于如何发号施令。用嘴巴讲话方式去通知各器官是不行的,各器官没有耳朵,接收不到声波,如果用另一通道,比方说用经络通道去通知,又由于意识体操控经络的本能尚属潜能,常人未能使用潜能,不能使用经络通道去调节体内各部门之间关系,以致使体内一处有难,得不到其他部门的支持救援而处于病态之中。到底有没有第三渠道可让“统帅”调动体内积极性去支持救援有病的地区?有,这就是本疗法最奇妙的发现。

这第三渠道就是“无声的对话”或称“意念对话”或叫做“灵感对话”——灵性互联网。

甲方是你自己的意识体(你自己的思维)乙方是你身上的病灶。就是说你肉体王国的国王是甲方。肉体王国中的某一个“城镇乡村”是乙方。

如果某一“城镇”得病“闹灾”,那么作为“国王”可以也可能与之对话发慰问电,组织救灾。同时,抽调其他各地区力量给以支援(这种活动就是“自我免疫”)。如能办好,病也就好转了,现在关键就在于如何进行灵性的对话。

下面是具体的对话实例。

假设我因不小心摔伤脚,皮破脚肿,选用灵性对话疗法可以在放松、人静之后,闭目沉思,“内视”观看你受伤的病灶,然后进行灵性对话如下: “……啊,我的脚,你受苦了,由于我不小心摔伤你了,现在我来慰问你,关照你,请你把你的细胞动员起来,消毒杀菌,我把全身的气血调动起来支援你们,让你们消水消肿,长皮生肌……”

你在反复多次默默进行对话之后,可默默想象一下,要意识你已经看到病灶的全貌,“透视”到内中气血活动体系,有如千军万马,从四面八方运来了营养品(救急物资)和白血球(武装人员)以及红血球(救援队伍)。

你还可以看到气血在逐渐通行,肌肉在迅速成长,瘀血在消散,肿块在放松缩小……总之,在迅速恢复正常……

如此这般,每天3-5次重复进行灵性意念对话,必有神奇疗效。

如果患五脏六腑的病,那么,照此模式进行灵性疗法,可自由掌握其它更合适的用词和更殷切的用语。试则灵,信则有。

在当今人们还不敢承认有第六感知的情况下此法难以让人相信,故我仅仅建议同道共探,而不可强求推广使用。

意疗(意念可以疗疾)

一、意念疗法

根据这一思路,我们来创立一种意念治疗法这方法简单易行,我把它归纳成八个字:

通、止、排、降、温、清、消、补

(1)通:用意念想象,通经、通气、通血、通便、通尿……,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症状,进一步用意念想象通肺气、通胃气、通经、通便、通……通你想要通的病灶。

(2)止:用意念想象止血、止吐、止咳、止泻、止崩漏、止头风……,止你想要止的病灶。

(3)排:用意念想象排便、排尿、排血、排气、排风湿、排寒气、排暑气、排积食、排瘀血……,排你想要排的病状。

(4)降:用想象降火、降气、降温、降压、还可以进一步想降胃气、降肺气、降心火、降肺火、降肝火……,降你想要降的病气。

(5)温:温是温阳、温经、温补之意,可以对症发意念,如温胃、温脾、温血脉……。

(6)清:是清除浊气病气之意,可发意念清肝火,清湿热、清病毒、清暑气、清肺火、清血热、消痰化浊、清心降火……,任你多想清除病气。

(7)消:可以用消的意念去消除的症状很多,如消炎、消痰、消肿、消水、消暑、消烦、消渴……消你想消除的邪气。

(8)补:该补时可以用意念去“进补”,最好具体点,如补血、补气、补肾、补脾、补阳(壮阳)、补阴(滋阴)……。

总之,你身体有病灶,你就可以运用意念去医治相应的病灶,最好略懂些中医的知识,以利于表达意念时的用词的具体准确性。

意念疗法中的要领是:

(1)要针对病之所在的部位。

(2)要选好八个字中的一个恰当的字,如对伤口,可选用“消”字,进行意念消毒,消肿,消炎……。

(3)有时可同时选用两个“字”,如胃寒、积食,可选用“温”胃和“消”积同时意念之。

乐疗(乐疗即歌疗)

艺术可以传播各种信息,音响更可以传递生命之波与脏腑沟通,故音响艺术是一种理想的练功养生手段,尤其是对于有艺术素养的知识分子,可以理解各家宗教一直在使用艺术手段(唱、念、颂)去通天、通神、通灵和沟通信徒们。

本功是启发式地演唱五行歌曲初编,练者应自我独立操控,不必照猫画虎,要练出自己的艺术风格来。

一、吟唱功歌

A、选定你最有共鸣共振的一首诗词(当然也可以自创)

B、多次重复吟颂直至入神,进入功态。

C、入神必有感有悟,可自由吟唱,给它谱曲。

D、多次自编自唱(记下曲谱更好)出神地唱。

E、乐功就是唱这种带功的歌曲,唱就是练,就是养生疗疾。

F、有条件可以录音,放磁带自唱自听自开悟。

二、吟乐曲(功曲)

如没有合适的诗词,在功态中那种随机随感自编自吟的功中乐曲,也可能出现,也照样自由自在地吟唱,“顺口溜”、“随口唱”,恍惚中唱,更有天外音之意,也属练“功曲”——乐功,更能出现养生开悟效应。

乐功之歌曲品位风度是:缓、轻、柔、思、神、玄、幽、灵八个字,既不粗野,也别雄壮。

乐功可独练,也可群体共练,或组织不拘形式的“乐功组场晚会”共练共悟,注意无求、高雅、动态、逍遥。

功态下随吟随唱,随意随悟而编,自由自在……

注意不造神,不入江湖,不搞商业化,不立邦派门户,以防走火入魔走邪道。

三、幻听佛乐——

深层的练功,有时出现“幻听”现象,要跟着幻觉静听,兴赏这“天上的乐曲弦音”这时刻便是最好的养生状态,也可获得最佳的感悟效应——千万不可追求以免中魔。

音乐与疗病的关系

《皇帝内经》十分重视音乐与人体的关系,多处论述“宫、商、角、征、羽”五音分别相对人体的“脾、肺、肝、心、肾”五脏,并影响“忧、悲、怒、喜、恐”等五类精志活动。中国先哲们的论述,为后人研究音乐与疗病的机理开创了先河。

论述有关音乐养生治病,益寿延年等作用的古代文献颇多。如三国时期著名养生家、音乐家嵇康,在其音乐专著《声无哀乐论》及养生专著《养生论》中,对音乐养生益寿有较多论述:唐代尚有专以益寿为名的乐曲《长寿乐》等。散见于《二十四史》中的记载,如《汉书·礼乐志》载:汉元帝为太子时,曾患健忘,皇帝命人于太子殿演奏乐曲《洞策颂》,并配合“读颂奇文”等手法,而使元帝记忆力得以恢复。说明了音乐确有益智增慧、激发写作灵感之功效。

每当我们置身于青山湖泽时,听到自然的声响,心中自会产生神情愉悦之感;当我们游览名山古刹时,那晨钟暮鼓应和着佛家经典音乐,这时,一种慈悲之心便会在脑海里潜生暗长。而当我们欣赏音乐家的演奏和歌唱家的演唱时,你会沉浸在一种无法形容的美妙境界之中,我说这也叫“禅境、禅味、禅心、禅疗”,要不,前人怎会用音乐疗疾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