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然养生法
26957400000004

第4章 静疗(静坐沉思可疗养)

一、练法

1、静坐(或卧)双手抱太极。

2、最好面壁或面向湖海、山岭、树林或平卧看天。

3、松静之后开始沉思冥想,思人间以外之事,想天上地下意境,内容随你的便。(科幻式、神话式都行)

4、不怕胡思乱想,就怕你不敢想。

近年来,美国的一些医学专家研究认为,沉思疗法可以预防甚至治愈心脏病、关节炎和癌症等多种疾病。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前医学院教授伯尼格尔说:“沉思冥想是松驰思想的行动,这种行动可治愈和预防多种沉疴,甚至可以治愈和预防被视为绝症的艾滋病和癌症。”哈佛大学医学家赫伯特·本森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说:“一个人身心过分紧张,会减弱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沉思冥想带来的完全松驰,会减缓身体的紧张,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塞格尔医生说:“我见过好几百个患者,通过沉思过程由消极变为积极而治愈疾病。同时,许多有案可查的病例表明,癌症患者利用思想力量可以征服癌症,有人在经历近乎致命的心脏病后,活得更充实,或者驱除了关节炎一类瘫痪性疾病。”他还透露说“最近荷兰的一项医学研究证明,沉思冥想者比其他的致病率低50%,在治疗威胁生命的重病方面,免疫系统的化学剂起一定的作用。”因此,让一些难以治愈的患者进行沉思冥想,使其思想松驰,最终有可能把病症治愈。目前,沉思疗法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恬静——静而不寂。静中有美的意境

静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小夜曲。

静是奥秘,是哲理,是美丽的深邃。

静是把你人生的杂念清除,把你污染的心灵拂拭干净。

入静,静在春的鹅黄嫩绿,静在蓬勃向上的绿色生机。

入静,静在夏的灵秀纯净,静在莲荷滴露般的晶莹意境。

入静,静在秋的高远厚重,静在你无私无怨的奉献。

入静,静在冬的玄机哲理,静在你练功修道的瞬间觉悟。

当你心有灵犀,静美如初。当你热爱生命,静与你同行。

(参考资料):中老年养生应以静疗为主

生命在于适度的运动和静养,并且适度的运动和静养应协调进行,静养为摄生首务。

无论修炼什么功法,应动静相兼。对于中老年人,应以静功为主。中国古代的养生家,很多人主张静坐。例如白居易、柳宗元、苏东坡、陆游、朱熹等人,都以静坐为一件大事,提倡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白居易的养生诗对“静功”作了以下描述:

闭室负月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蜇若旁;

外融为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至妄所存,心与虚俱无。

近代和现代亦有不少人主张静坐。例如蒋维乔的因是子静坐法和郭沫若静坐法等。静坐成了不少名家的养身之道。

美国哈佛大学查理教授和马里兰州大学哈里博士经过三年研究静功的医疗效应,结论认为:静功能改善老年人的血液循环,提高视力,以及调节人体荷尔蒙的水平,因而能延长人的寿命,他们把平均81岁的退休人员分成四组,一组练静功,另两组练其它功,第四组不参加任何锻炼(对照组)。三个月后发现,练静功的老人,个个意气风发,思维敏捷,医学检查表明,练静功的老人,心率跳动次数减少,血压降低,从而降低了心脏病的发病率,其它组无明显效果。三年之后的结论惊人:练静功的200余位80多岁的老人,无一人死亡,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比三年前还好,而其它三组的478位老人中,有298位死亡,病死率高达62.5%。

静功果然有如此的神奇疗效。

三、坐忘法简介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养生学家,更不是防病治病的专家学者,自己谈不出对养生、对健身、对防病、对治病的见解和学术研究 成果来,但我可以将自己对健康的认识,经历、体会来告诉你,引 起你对健康的关注,理清生命与健康、健康与幸福的关系,以至 使自己健康长寿,活的精彩。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养生学家,更不是防病治病的专家学者,自己谈不出对养生、对健身、对防病、对治病的见解和学术研究 成果来,但我可以将自己对健康的认识,经历、体会来告诉你,引 起你对健康的关注,理清生命与健康、健康与幸福的关系,以至 使自己健康长寿,活的精彩。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养生学家,更不是防病治病的专家学者,自己谈不出对养生、对健身、对防病、对治病的见解和学术研究 成果来,但我可以将自己对健康的认识,经历、体会来告诉你,引 起你对健康的关注,理清生命与健康、健康与幸福的关系,以至 使自己健康长寿,活的精彩。

所谓静功,有各式各样的坐功、卧功和站功等,运动中亦有静。采取哪种式样的静功为宜呢?这可因人而异,因习惯而异。笔者认为一般应采取“自然坐式”(正坐式)较为适宜。

这里着重介绍“坐忘法”。何谓坐忘?《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唐·司马承祯《坐忘论》释云:“夫坐忘者何所不忘哉?内不觉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与道冥一,万虚皆遗,故庄子云同于大道”。

“坐忘法”练功要领及注意事项:

(1)取自然坐式,姿势要求:头正颈直鼻准对脐中,舌舔上腭,垂帘静坐,自然呼吸。

(2)意守丹田(似守非守),不时默想“空”、“无”二字,对自己的身体和疾病、烦恼以及外界事物一概不想,把一切都忘掉。

(3)“坐忘法”练功过程中,如有自发功出现,则听其自然,不追求也不限制。如出现大动不止,可用意念控制。

(4)收功:初练静坐者练功前加一个“练功半小时”的意念,同时看一下表认定到几点几分为止。收功时再给一个“时间到,收功了”的意念。然后,双手掌重叠于小腹部,正反九次揉腹,意念“将内气藏于丹田”,搓手,浴面,睁开双眼,收功。

四、静的抒情

静 思

“静”是动之术“思”是意识的活动。静思恰如清潭碧水,返照日月。

静思时要让精神与身体合二为一,做到不相离失。好似没有欲望的婴儿一样,在静思中做到精神守一,返朴而归真。安静下来,会慢慢地澄清浑浊的思虑,清除自身的杂念。深入到静观之中,会使心灵虚寂,达到像水晶一样没有瑕疵。

静思带给你的感觉是那样的惚恍,那样的深远暗味,但是在这惚恍之中会使你感觉到有具体的形象和实物,在这深远暗昧之中会使你感到其中涵有最具体、最真实的极细微的精气。

也许你感到还有点空虚,但实际上是最充实。静思的功用非一般人所能理解,但却无形地存在着。它不是良药,不是佳肴,但却让人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