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然养生法
26957400000001

第1章 前 言

亲爱的朋友们:

这是我在本书前面写给大家的一封信,希望每一位能读到这 本书的朋友们先读完这封信,然后再去在书中找寻适合你的一种 健康方式与方法,指导你迈上自己的健康之路。

我不是医生,也不是养生学家,更不是防病治病的专家学者,自己谈不出对养生、对健身、对防病、对治病的见解和学术研究成果来,但我可以将自己对健康的认识,经历、体会来告诉你,引 起你对健康的关注,理清生命与健康、健康与幸福的关系,以至 使自己健康长寿,活的精彩。

过去,我曾是一个在口头上重视健康,也很关心别人健康,而 实际上对自己并不重视健康的人。50年来,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健康的人,几乎50年来没有过什么大病,偶尔不过10多次感冒,打过三次吊瓶,这些年来血糖偏高,吃过一些不关贵重的药片和中药,在医院调理过两次,总体情况还算可以。

工作自农村到乡镇,到市政府又来到烟台信息工程学校从事 职业教育工作,近40年来兢兢业业,成绩渐进,小有所成,心境既足,按理说是一种较好的状况。但在2006年6月份查体时却发 现了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这使我在心理上遭遇沉重的打击。在医院诊断过程中,器械的碰撞、设备的运转、医生的询问、友人 的关注使我陷于一种被动、失落、无助而悲凉的境地,那时候我对健康又是一种多么热切的盼望啊。亲朋好友的担心、父母妻儿的牵挂、让我感到一种揪心的痛。但我还要装出一副坚强的面孔,实则是哭到心底的悲哀。我的一位好朋友,在我治疗的一个月之 间分别自北京、成都、香港三次飞抵西安探望,守望我在手术中恢复;天津的一位朋友推掉自己的事,在病床前陪我半月;上海 的一位朋友身居高层则亲自安排医生,派人送药,手术时专候电话,还有一些不知情的朋友,在找不到我时,用短信表示着牵挂,有一位朋友曾在短信中说:“你在哪里?告诉我。无论你在哪里,走到天边也要找到你,要过去看你”。有的朋友推掉工作,放弃生 意,牺牲休息时间赶过来看望、安慰、开导并陪伴,所有这些让我激动的落泪、感动的无语,但让我更加愧疚,是因我的身体不 好、不健康的问题拖累了大家,打乱了朋友们的正常秩序,并添了他们的担心与伤感。因为生病,单位派人陪同,领导派人看望,师生牵挂,给国家多花了医疗费,浪费了资金,拖累了朋友,加重了财政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正常的工作进行,这都 是我不注意健康才造成的后果。

在治疗期间,也遇到一些世态炎凉的境况,有些人没有了往 日的亲近与关注,唯恐感染晦气,身离远了,心亦远了,使你心生一种悲思。这时你会痛定思痛,还是自己不注意健康而造成的 后果,不能怨人应怨自已,要正视健康,平静心态,靠自己来救自己,此时此刻对健康的认知与感悟,对人生进退的昭然与体会 才更为透彻。回想自己为党工作还有许多目标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还没实现,怎能不望远兴叹而泪落满襟呢,那个时刻对健康 重要性的认识是最刻骨铭心的。

此前,我自己也说要健康,但从来不重视身体力行。现在看 了许多养生、保健的书,一直懊悔,当初为什么不注意身体呢?有一些书如洪绍光教授的讲话前几年就看过、听过,还将材料印 发过,并送给许多的教职工和朋友们,但为什么没往心里去,不去照做呢?现在看来,主要是自己没有健康意识,对生命不珍惜,自认为自己没问题,讲健康是让别人做的。认为自己还年轻,以 后再保健也来得及,甚至是一种惰性使然等等。

由于我接受多年传统式革命教育,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模式化 工作习惯,一向事业心强,敬业爱岗,干一行爱一行,精力投入大,工作激情高,为别人考虑的多,唯恐不周不全面,可谓鞠躬 尽瘁,人送外号“工作狂”。常常是几项工作一齐开展,齐头并进;对工作要求也是鞭赶快牛,连拉带打,让同事们也跟着受累,虽 然取得成果,但确实是与时竞事,长期疲劳造成了无序运行而遗害无穷。就像冲锋的战士一味的冲锋,却没有保护好自己,所以 受伤或临阵牺牲就是必然的结果。

我对人诚信,工作守时,但对自己的生活规律要求不严、无 规则,往往做不到诚信守时,不能及时吃饭,不能按时休息,加班加点,唯恐时间浪费,不主动参加任何娱乐和活动,很少主动 健身和休整,利用时间到了几乎无以复加的地步,长期无规律的生活、工作造成了自己免疫系统的破坏,形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过去那紧张无序的工作已经达到过废寝忘食的程度,身体的机制已麻木,反映迟钝或失去反应能力,自己还认为是身体很好、没 有问题。不去有度支出,适度调整还继续使用,终于用坏了身体,出了问题。好在当前已发现症状,这是一件好事,这个信号是身 体告诉你,如果再不关注健康就会危及生命。我感谢上苍、感谢自然力给了我一次重新认识健康、珍惜生命的机会。从现在起,我 会去很好地把握,很好地运用身体并更好的呵护生命。

地位是临时的,荣誉是过去的,金钱是身外之物,只有健康 是自己的。今天,我想传递给大家的体会是养生与保健应该是伴随人们一生的功课,要持续不断的去学习提高,体会内涵,收获 回报、快乐长寿。养生是保健的基础,保健是健康的前提,健康是生命的内涵,生命决定人生的一切。但养生保健不仅是老年人的事,更不仅是年近半百以上人们的事,而是应从娃娃抓起的全民、全人类的大工程,从小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而科学的做法,以利于人的一生,利于社会和人类的生存。尤其是那些已走 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已成家立业并在单位担负一定的责任、三十岁以上、年轻力壮、精力旺盛而工作要强的年轻的朋友们,更 要关注健康,学会养生,你今天做到了,那么明天越是到了年龄增长时就会越能体会出让你今天去养生保健的效果来。

我们的生命来自父母,是万能的自然力赋予了我们灵魂又给 了我们身体这个躯壳来承载生命,用好身体是我们对生命的责任,是对生命的珍爱,对父母而言是一种大孝,对自然力而言是一种 遵循与感恩,对他人与社会来讲是一种义务与责任。因此说遵循规律,心悟体行,将养生与健康看成是人生第一大事才对。健康 不仅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但却必须靠每一个人自己去做好,才能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家庭、健康的组织、健康的社会、 健康的国家、健康的人类、健康的世界。因此说,讲健康是对未来负责,能养生是向未来储蓄健康、增值幸福,在快乐中安渡人 生,乐享长寿。所以要将养生保健做为一种美德、一种素养、一 种文明、一种文化、一种义务、一种使命。

在我恢复健康的过程中,我对养生保健有了新的认识,在众 多朋友们的帮助下,我将过去收集到的有关养生保健的资料、加之在近期搜集到的资料中发现的许多很有价值的有关养生保健、 防病治病的方式与方法,分类汇综起来,发现这些资料颇多精华,都是专家们的经验之谈,实践之说,是民间积累,高人灵悟,是 中华传统的精华,是社会进步的文明成果。

当我徜徉在这片知识的百花园中的时候,我已陶醉在迷人的 花香中,并摘到了丰硕的果实。当我品味收获的时候,我不会忘记曾经关怀、关心过我的领导、家人,尤其是那些患难与共的诚 挚的朋友们,更多需要健康知识的人们,我要将我的所得与他们共享,让他们分享快乐,体味养生,学会保健,永保健康。

这本养生保健、防病和非药物治疗疾病的综合性资料汇编,摘 取资料繁多,除了我自己广泛的采集外,学校原副校长盖美玉和姚晓爱、张绍芬、吴明桂等老师及社区诊所的王惠、孙国强先生 在摘编中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莱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刘建立主任担任了本书的责任编辑,精心做了论证核查工作。在此,对 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一并表示感谢。汇编中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借鉴,进行了分类整理,分成《饮食与保健》、《养生与保健》、《偏 方与防病》、《自然养生法》、等四个分册。汇编的资料中给您呈现了许多的内容,其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只要认真查找,必有一种 会是适合自己的,或是综合把握、领会要旨,在实践中悟出经验,形成心得,我想你一定会在人生旅途中因获益非浅而心遂所愿的。

对书中所呈载的资料,朋友们可有分析的去吸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适合你用什么,你就用什么,但愿能有一种是适合你 的,这是我真诚的心愿。

感谢所有关心过我、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朋友们,让我们 在健康之路上一路同行,走向明天,走向未来;走出快乐,走出 长寿,走出精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