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主沉浮
26946000000056

第56章 裂变

倍增计划使大成县获得“省七条”政策的支持,现在是李在然着急的时候了。政策体制都给了你,那下一步能否按期实现倍增计划呢?这是所有人都在关心的问题,李在然对此考虑过许久。当初美国大通联合公司收购汽车厂以后,他就详细询问柳岩其中的融资过程。柳岩向其解释了许多细节,虽然他自己没有完全听懂,但是大概过程总算有了了解。这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资产裂变的过程,上市这一神奇的工具从此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倍增计划的方案中,他就提出希望上面对大成县的融资上市项目给予大力支持。在“省七条”中对大成县给予了特许金融政策,其中就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

李在然对当前体制下放后的财政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后,认为,如果要实现倍增计划,尤其是要使大成县发展具备后劲的话,单纯依靠一减一增都不解渴。全社会的大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单纯依靠贷款或上级拨款,甚至免除上缴财税,也只不过是雪中送炭。在目前所能利用的手段当中,必须增加一个资产裂变的过程。结合着柳岩讲述的过程,再结合着国内证券市场的起步发展情况,他觉得东山村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资产作为尝试。

李在然把这个想法跟柳岩作了沟通,柳岩说,“美国这边现在对高科技感兴趣,东山那几个产业都是传统产业,而且档次比较低。虽然业绩不错,但是不符合美国人的胃口,他们也不可能来实地考察,所以还是考虑在国内做比较好。东山是新农村的典型,容易得到上级政策支持,如果把新农村和工业化联系起来,有可能会是个很好的卖点。你看华东股份就是个例子,这种题材在国内是有空间的。有一次孙莉告诉我,她有个亲戚在证监会工作,专门负责融资审批。我觉得你应该去找她帮忙。”

李在然说,“你知道她对我是什么态度,我去找她岂不是自讨苦吃?搞不好,还会碰一鼻子灰回来。”

柳岩说,“我觉得应不会。孙莉是个势利眼,你现在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实权在握,她会有兴趣帮你引荐的。如果你不放心,我可以找个机会陪你一起见她。”

李在然说,“可以。等我先把东山的情况摸透之后,咱们再想办法。还有,省计委老金在这个题目上是内行,应该找他一起给出主意才好。”

柳岩说,“老金那边暂时用不上,等需要办程序的时候再找他也不晚。现在的问题是要把东山的情况跟孙莉的朋友说清楚,如果他认为能行,余下的事情就是老金去办了。”

李在然找到陈其中,问他,“现在全县都在为倍增计划添砖加瓦,你们村想从哪几个方面来做贡献呢?”

陈其中说,“这些天以来我也一直在想这些问题。您知道,我们村都是农民出身,村干部的视野有限,而且村民大多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大家普遍缺乏长远打算。现在这几个厂子效益还可以,但是由于技术含量低,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如果不能快速转型的话,这些企业离倒闭恐怕也就一两年的时间。虽然东山请过不少人才,但是由于理念差距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导致合作总是摩擦不断。我一直想用高薪把人才留住,有时候钱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他们需要被尊重,需要实现成功的价值。从一定程度上讲,就算这里给的钱再多,但总也无法脱离村办企业的名声。很多人才宁可在国企或外企拿低一点儿的工资,也不愿意到这里来拿高工资,原因就是嫌我们农村人的层次太低,名声不好听。历来都是农民地位最低,现在反过来给农民企业打工,怎么说都不好听。”

陈其中接着说,“因为有了人才的制约,所以,我们即使有钱也无法上高附加值的项目,甚至完全不知道该上什么项目。以前孙市长在任的时候就跟我说过,一定要打破农民思想,可是我也不懂该怎么打破才对。我现在也不年轻了,社会上许多新事物我也开始看不懂了。再加上经过这20年的打拼,总算积累了点资产,大家都觉得保住家底就行,千万不要折腾这个折腾那个,到头来不但没有挣钱,反而搞败了家底。说实话,我现在也是有心无力,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倍增计划是全县的头等大事,我们一定全力以赴支持政府的工作。只要是政府安排的,我们坚决去做,保证完成任务。唯一的一点要求是,希望尽量不要动用这点家底!”

李在然一听,心里想,“陈其中这个老江湖在给自己灌迷魂汤。一方面说坚决配合政府的要求,一方面又说要保证家底不能丢。说白了就是政府要我做什么必须给我钱才行。想让我动用自己的钱做政府的事情,门都没有!”

李在然心里也佩服起陈其中来。大家都知道企业是块唐僧肉,能啃几口是几口。如果他不把住底线,这些年恐怕早就被各级政府吃垮了。东山村幸亏有这么一位好的当家人,所以才在20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一家大型企业集团。

李在然想,“先不跟他说上市的事情,毕竟这个题目跳跃太大。先跟他提一些要求,在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提出融资的问题,届时再谈裂变的事情就是水到自然成。”

老金曾经跟李在然反复提布局的重要性,尤其是讲到电力的问题时,李在然尤其印象深刻。倍增计划带来的是水电消耗的快速增长,然而他从老金那里了解到,大成县的电力装机容量无法支撑这种增长。因此,除了国家投资之外,一定需要大成县自己投资增量部分。财政无力投入,眼前能指望的就是东山村。可是陈其中说得有道理,一群村民什么都不懂,怎么可能会投资电厂呢?李在然想,一定要让陈其中认识到,东山能投资电厂,而且东山一定要借此实现转型,彻底摆脱村办企业的形象。

李在然问陈其中,“东山村除了这些个企业之外,还有什么特色产品?”陈其中说,“这几年兼并了几个村,多出来不少土地。现在种庄稼不挣钱,就改种蘑菇等蔬菜作物。种菜不需要男劳力,一群老弱病残在地里干就成。”

李在然说,“如果有一个办法,能够使这些蘑菇的产量增加十几倍或上百倍,你觉得销路有问题吗?”

陈其中说,“就省内消费来讲,就是上千倍的销量也没有问题。无非就是上大棚,上设备,增加人手就是了。蘑菇是副业,村里也不指望这个能挣钱,养着闲人就是了。”

李在然说,“反正种蘑菇是副业,挣赔无所谓,对吧?那咱们就先从蘑菇这件事情来探讨吧!”

陈其中说,“县长一定有什么高招在等着我。不是馅饼就是陷阱!只要不让我们贴家底,干什么都行!”

李在然说,“咱们县里马上就要面临缺电,可能会有大缺口。政府没有钱投资,想借用你的资源融资。”

陈其中笑着说,“这玩笑开大了吧?一是我们不懂电,二是蘑菇和电能扯上什么关系?”

李在然说,“大有关系!只要你全力配合政府,不用你贴家底,既让你挣钱,也让政府挣钱,接下来就是投资电厂。”

陈其中恍然大悟,说道,“县长想得确实超前!我们这些农民就是死脑筋,您刚才的话让我开了窍了!一旦做好了,就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不停往复,迟早会把我们村变成真正的企业集团,彻底脱离三农!”

李在然看到陈其中反应如此迅速,知道他已经明白大半,接下来就是考虑怎么样去包装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