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瑞尔认为“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将为其带来有利的弘扬与支持,更重要的是,对这座建筑在荷兰历史上的存在有所保障。100年甚至200年后,它还能屹立在乌特勒支市,能与婆罗浮屠佛塔和埃及金字塔一起被列为世界瞩目的文物,这是多么大的光荣啊!”
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并不是建筑学或设计方面的科班出身,但他对所学的任何实际知识都非常用心,并始终有独到的理解。在现代设计运动中,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是创造出最多的“革命性”设计构思的设计大师。
阿尔瓦·阿尔托:人性化的建筑
阿尔瓦·阿尔托,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性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及艺术家。阿尔瓦·阿尔托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工业产品设计的代表人物,他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的关系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其他人所没有的突破,是现代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
阿尔瓦·阿尔托,1898年出生于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1916—1921年在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学习。随后两年,他作为一名展示设计师工作并在中欧、意大利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旅行。1923年起,阿尔瓦·阿尔托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创办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24年,他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了成套的寝室家具。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结婚,共同进行了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促进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家具设计——椅的产生。
阿尔瓦·阿尔托于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年,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他最著名的建筑包括他在土尔库的家(被认为是第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现代主义建筑)、卫普里图书馆、帕伊米奥肺结核疗养院以及为1939年纽约世界商业博览会设计的芬兰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10年,阿尔瓦·阿尔托主要从事祖国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拉普兰省省会制定了区域规划。
1936年,阿尔瓦·阿尔托为他负责室内装修设计的赫尔辛基甘蓝叶餐厅设计了一款花瓶作为装饰品之一,即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经典玻璃制品,不仅在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现了芬兰现代设计的水平,还成为世界众多博物馆的珍藏品,并在1938年获得国际桌上用品奖。其设计趣味来自随意而有机的波浪曲线轮廓,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对称玻璃器皿的设计标准。人们猜测波浪曲线轮廓象征着芬兰星罗棋布的湖泊。这是天才的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除了建筑之外,为玻璃器皿制造业留下的经典杰作。从年龄上看,阿尔瓦·阿尔托花瓶已经是“古董”了,但从设计上看,它至今仍然很超前,很现代。
阿尔瓦·阿尔托于194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76年5月11日逝于赫尔辛基。
1957年阿尔瓦·阿尔托在明确地表达他的哲学观时,指出:“建造天堂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潜在动机,这一理念会不断地从每个角落里涌现出来。它是我们设计建筑的唯一目的。如果我们不能始终坚持这一理念,我们的建筑将是简陋且没有价值的,但我们的生活会富裕起来,然而,这种富裕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每件建筑作品都是一个标志,它们向世人展示出我们愿意为世界上的所有普通人建造天堂的志向。”
自然再现的理念在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中反复出现。在生态这一概念出现之前,阿尔瓦·阿尔托就早已在他的建筑设计中体现出了生态建筑的理念。1940年,他曾写到:“建筑师所创造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和尝试用线把生活的过去与将来编织在一起的世界。而用来编织的最基本的经纬就是人纷繁的情感之线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之线。”
阿尔瓦·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他说:“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而且在不断的延伸、增长和变化。阿尔瓦·阿尔托热爱自然,他设计的建筑总是尽量利用自然地形,融合优美景色,风格纯朴。芬兰地处北欧,盛产木材,铜产量居欧洲首位。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建筑的外部饰面和室内装饰反映了木材的特征;铜则用于点缀,表现精致的细部。建筑物的造型沉着稳重,结构常采用较厚的砖墙,门窗设置得宜。他的作品不浮夸,不豪华,也不追随欧美时尚,创造出独特的民族风格,有鲜明的个性。
阿尔瓦·阿尔托大量不朽的建筑不但在纹理上相当丰富,而且从传统原料上来说也是相当广泛的,主要体现在流动的空间、自然光线、空间的分配以及其他大量的细节等方面。他的装饰也影响到了国际建筑水平,正如他曾经说过:“没有什么可以再生,同时也没有什么可以完全消失,任何东西都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出来。”他认为,众多的建筑对于建筑学的一系列问题而言是一种单独的解决方式,而这一系列问题又是建筑学方面的驱动力量。这种观点后来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和接受。
路易·艾瑟铎·康:建筑界的诗哲
路易·艾瑟铎·康,美国现代建筑师,大器晚成的他50多岁时才真正成为一代宗师。他的建筑作品通常是在质朴中呈现出永恒和典雅,他被誉为“20世纪最具独创性、最重要的建筑师。”
路易·艾瑟铎·康,1901年出生于波罗的海的萨列玛岛,1905年全家迁至美国,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毕业之初,路易·艾瑟铎·康在费城城市建筑师丁·莫里特的事务所从事规划设计工作。1928年,他到欧洲游历,又到保罗·克雷特的事务所里短暂地工作了一段时间。总之,此时的他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建筑学硕士。游历期间,路易·艾瑟铎·康为现代主义的思想和作品所震动,但他并没有简单地皈依到现代主义的大旗下,其整个精神仍然归属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建筑艺术。
1935年,路易·艾瑟铎·康开设了独立的建筑事务所。在他独立开业的将近20年的经历中,他的生活是一段并不令人羡慕的奋斗史。路易·艾瑟铎·康没日没夜地与绘图员一起工作,而他本人连星期天都在工作。建筑师这个令外行欣羡的职业,对于那些真正有所追求的建筑师而言,绝非是那种东拼西凑而财源不绝的行业。认真创作的建筑师,与其他艺术领域的创作者一样,总面对着其味无穷的探索,同时苦乐参半。路易·艾瑟铎·康的早期奋斗,正是这一类型建筑师典型的生活经历。
路易·艾瑟铎·康历经30年的摸索与彷徨,终于使自己的事业迎来了转折点。人们把耶鲁大学艺术画廊的扩建项目视为路易·艾瑟铎·康的成名之作。在这一建筑中,路易·艾瑟铎·康将现代建筑运动中最为人称道的精华汇集一体。勒·柯布西耶的粗野主义和奈尔维的装饰性结构等手法被他融合在外露的三角形密肋楼盖结构中。随后,路易·艾瑟铎·康从幼年起积蓄的文化素养开始大放异彩。
路易·艾瑟铎·康不但有设计作品问世,而且作品常伴有自成一格的理论支持。他的理论,既有德国古典哲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的根基,又揉以现代主义的建筑观、东方文化的哲学思想,在建筑理论方面,他的言论常如诗的语言一般晦涩、艰深,充满隐喻的力量,发人深省。
路易·艾瑟铎·康被称为新古典主义者,评价更高的人们则崇奉他为一代“建筑诗哲”。20年中,他盛名不衰地奔走于几大洲。美国建筑师学会和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先后授予他金质奖章。
盛名之下的路易·艾瑟铎·康对待他的作品仍然保持着30年代时的严谨工作态度。他常常将一个项目的三五次,以至七八次大修改的草图放在一起来看。路易·艾瑟铎·康的作品在高强度劳动的过程中,具备了迥异于一般的激动人心的设计质量。
作为人类活动的“容器”,建筑追求实用性;然而,建筑艺术又具有十分强烈的精神属性。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以及每个人从孩提时代即置身其中的建筑艺术审美意识,牢固地潜藏在人们的心中。而路易·艾瑟铎·康的作品,正体现了某种失却了的建筑文化内涵。
关于自己的建筑思想,路易·艾瑟铎·康曾有一段精彩的阐释:“哥特时代的建筑师使用坚实的石头来构建建筑,我们现在则使用中空的石头。由结构组成的空间和结构本身同样重要,这些空间从密不透风到开了窗洞,然后可以采光通风甚至大到可以居住通行,它们按照一定的尺度排列组合在一起。如果是为了显示某种风格而在设计建筑时表现这些窗洞,那么这些造型上的尝试必须来自对属性的深度认知和对秩序的坚定追求。如果要暗示出建筑秩序,而将结构隐藏起来的手法则是不可以的,因为这样做的话就会损害艺术形式的发展。我相信建筑和其他的各种艺术一样,艺术家们总是在本能地保持着该作品是‘如何造出来的’这样的痕迹。现在的建筑通常都要求进行润饰处理,可以将那些人们的视线可以到达的地方进行美化,另外也可以消除那些可以合并在一起的接头部分。结构应该满足空间的大小及其机械性的要求。假如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方面的训练时,构建了一个想象中可行的结构,当自上而下对其进行描述时,混凝土或者是钢结构的那些结点应该得到强调,它们即是这座建筑‘如何造出来’的标志。以此为基础,装饰才能以我们所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如果将窗、风管、水电管等穿过这些重要的结点,那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这种表现‘如何造出来’的手法是一种梳理,所有的建筑师、工程师、绘图员和营造者等都是在这一过程中做着这样的梳理。”
路易·艾瑟铎·康设计建成的萨克尔生物研究所以其宗教般的气息被誉为“没有屋顶的大教堂”。日本建筑师香山寿夫评价路易·艾瑟铎·康的声誉跨越了两个时代,他把路易·艾瑟铎·康和米开朗基罗、贝多芬相比拟。米开朗基罗跨越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两个时代,贝多芬跨越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时代,路易·艾瑟铎·康则跨越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时代。这一评价并不过分,路易·艾瑟铎·康的确属于两个时代,他在两个时代之间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同许多顶级的建筑大师一样,路易·艾瑟铎·康的建筑思想富于哲学意味和浓浓的禅意,最能集中体现他诗人特质的一段话是这样的:音乐与建筑具有非常相近的特征,作曲家记下乐谱,是为了使自己创作的音乐能够得到重现,而建筑师在创造一座建筑时,同样也希望在空间和光影的变化中寻找到和谐的旋律。
在20年的巅峰状态中,路易·艾瑟铎·康的作品遍及北美大陆、南亚和中东,他的弟子成为今天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建筑界、建筑教育界的中坚,而他的建筑思想,更是风靡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因此人们崇奉他为一代“建筑诗哲”。
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建筑界的“教父”
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埃森曼称他为美国建筑界的“教父”。
菲利普·约翰逊,1906年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他最初在哈佛大学学哲学,但自从读了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和沃尔特·格罗皮乌斯等建筑大师的相关文章之后,他就固执地转了专业。1927年,他33岁的时候,获得了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学学士学位。后来同建筑史家H·R·希契科克游历欧洲,结识了许多现代派建筑师。归国后于1932年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同年与希契科克合著《国际式风格》一书,并举办展览,首次向美国介绍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同时,他们又一起撰写了关于“建筑国际风格”的相关著作,该计划中有多名著名的建筑师参与。
1939年,菲利普·约翰逊进哈佛大学建筑研究生院,从师M·布劳耶学习,但其真正的导师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他1943年获得建筑学位,1945年开设设计事务所,1946—1954年重任纽约市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部主任。他的专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于1947年出版,颇负盛名。1949年设计了自己的住宅,确立了他作为建筑师的声望。菲利普·约翰逊与对他有巨大影响的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一起工作,并将其看做是最高明的建筑师。
菲利普·约翰逊早期的工作深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影响,甚至他自己的家也在相当程度上有着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影子。尽管他把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看做天才,但是他也在逐渐抱怨传统的风格,他表明:“我的宗旨是明确的、不同于传统的”。1967年起,菲利普·约翰逊与约翰·伯奇一起工作至1991年,他们能够将简单的几何图形浇铸成一种新颖而且不可思议的模型。
菲利普·约翰逊的早期作品明显受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的影响;50年代中期开始由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这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谢尔顿艺术纪念馆、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等。70年代同J·伯吉合作开设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一系列建筑,较重要的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等。这几幢建筑一扫他的折衷风格,颇有清新气息。这是菲利普·约翰逊富有成就的时期。而且在1983年建成的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大楼设计中,菲利普·约翰逊又把历史上古老的建筑构件进行变形,加到现代化的大楼上,有意造成暧昧的隐喻和不协调的尺度。这座建筑已成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同样的作品有: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大厦、耶鲁微生物学楼、休斯顿银行大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