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定好的观花的日子到了,孩子们拥向街头,各自捧着盛开的花,等着国王的巡视。那个男孩无精打彩地站在那群孩子中间,眼里含着泪花。国王把他叫到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男孩把自己如何精心摆弄,但花种怎么也不发芽的经过说了一遍。还说自己曾在别人的花园里偷过一个苹果吃,花种不发芽是报应。国王听了男孩的话,一把抱过他,说:“孩子,我找的就是你。”
国王见大家一脸疑惑,说:“我发下的花种全部都是煮过的,根本就不可能发芽开花。”捧着鲜花的孩子们都低下了头,因为他们全都换了别的种子。
诚信是任何一个业务员处世的根本。只有秉承诚信的美德,才能给客户以信赖感,让人乐于接近,进而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发展机会。
最后一堂课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哲学家在上最后一堂课时,将他所有的学生都带到了城外的一片草地上,这些学生都跟随他十几年了,个个都满腹经纶。
“十几年学习,你们都已是学富五车了,”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对他的学生说:“现在你们就快要出师了,我们来上最后一堂课。”弟子们在哲学家的身边坐了下来。
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弟子们答:“旷野里。”
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
弟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杂草!”
哲学家问:“那么怎么才能把这些杂草彻底铲除呢?”
有人说用铲子铲,也有人说用火烧、撒石灰、挖草根……
“很好,课就上到这里,”最后哲学家站起来说:“你们回去后,用你们的方法各去除一片杂草。”
一年后,学生们都相约来到这里,只是去年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因为它变成了一片庄稼地。
在销售过程中,每一个营销员都应养成良好的销售习惯。一个不良销售习惯的出现,就可以毁掉你前面所有的努力。而要克服你自身的一些不良销售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取代它。
再有一次18岁
普鲁士国王率领军队去攻打邻国,经过艰辛的努力,将邻国打得大败,凯旋归来后,国王大摆筵席庆贺,同时对他的部下论功行赏。
国王对王子说:“很遗憾,我的孩子,我们胜利了,可惜你寸功未立。”
“是的,父王,”王子说,“我的后悔并不比您的遗憾少,我真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强烈要求到前线去,不然我也立功了。”
有一位大臣连忙安慰王子说:“这怪不得你的,亲爱的王子,国王没有让你去前线是因为你才18岁,以后立功的机会还多着呢。”
“不是这样的,”王子仍不高兴地对国王说,“请问父王,我还能再有一次18岁吗?”国王很高兴地笑起来说:“很好,孩子,有了这句话,你已经立了大功了。”
光阴似箭,逝去后再也不能复返,因此,一个人若想有所作为,就应该趁早努力。作为营销人员,既然加入了销售事业,就要赶紧努力。不要总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借口来掩饰你的懒惰,如不趁年轻时努力,等到年纪老了,还要为一日三餐拼命时,那样岂不是更累?
倒空自己
有一位学者慕名前去拜访一位高僧,那位高僧精通佛学、悟性很高。在寺院里,高僧接待了那位据说是全城佛学造诣最深的学者。
学者坐下之后,就滔滔不绝地说起了他的理论。高僧在一旁微笑着倾听,并在他的话告一段落之后,站起来十分恭敬地给他倒茶。水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流了出来,可是高僧还在不停地倒。学者忙提醒高僧:“大师,杯子的水满了。”
大师说:“茶杯里的水太满了,再倒水就会流出来。”学者羞愧地闭上了嘴。
一个业务员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效率,就应该具有“空杯之心”,即经常倒空自己。这样做才能不断地学习到新的业务知识和销售技巧,也才能更好地吸取失败的教训。
自我思考
有一位销售主管,他每天早上都步行到离家不远的公司上班。每次去单位的途中都会经过一家咖啡店。让人不解的是,在他经过这家咖啡店时,他都习惯地停一停,向店里望一望才继续上路。
他的奇怪举动吸引了咖啡店老板的注意,老板始终搞不清这个人究竟对他店里的什么东西产生了兴趣。终于有一天,老板忍不住在这位主管停下张望时叫住了他。
“朋友,我注意你很久了,”老板说道,“你每天都停在我店前向里面张望,却从未见你进过小店一次,我真不明白,你到底对我小店里的什么东西产生了兴趣?”
主管听了笑起来回答说:“真是对不起,老板。我是前边那家公司的主管,因为必须按时响铃,让公司的职员知道何时上、下班,所以我每天早上经过你的店时,就要看看你挂在壁上的时钟,用来调准我的手表。”
“啊!可是我店里的时钟已经坏了啊!我一直没顾得上去修,就让它定格在了8点。”
销售人员最忌人云亦云。许多营销人员从不动用自己的智慧,一遇到难题就向别人求救,一听到相反的意见就否定自己,结果把事情搞糟。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对的,但并不能因此而拒绝自我思考。只有懂得思考的人,才会是最后的赢家。
投入与产出的原则
甲乙两人死后来到阴曹地府,阎王查看功过簿后说:“你二人前世未做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与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必须过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则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你们可要慎重选择。”
甲暗忖,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道:“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乙见此情景,也没有别的选择,就表示甘愿过付出、给予的生活。阎王听其所愿,当下判定二人来世前途:“甲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下辈子当乞丐,整天向别人索取,接受别人的施舍。乙过付出、给予的人生,来世做富翁,布施行善,帮助别人。”
营销行业最信奉投入与产出的原则,多投入多产出。只有播下种子,才能收获果实,予人以你所能给予的,才会获得你想要的。而且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
爱岗敬业
在法国的布雷斯特,有一位年轻的妇女,她没有工作,在家里照顾她仅有两岁半的女儿。有一天,女儿睡着了,年轻的母亲把女儿放在小床上,趁女儿熟睡的时候,赶忙到附近的超市里买一些蔬菜和水果。
由于回来的途中扭了脚,她在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她心里非常着急,为家里的女儿担心。当她看到自己居住的楼房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向自己居住的六楼张望。这时,她发现六楼的阳台上有个小黑点在那里蠕动。
“啊,我的女儿!”她大叫一声,疯狂地向前跑。同时,边跑边喊,“孩子,不要往外爬!”可是孩子却听不懂她的话。女儿看到妈妈朝她招手,在阳台上手舞足蹈,拼命向外爬。这时要跑到六楼阻止女儿爬下来已经来不及了,这位妈妈决定在女儿掉下来以前接住她。于是她发疯地向前冲,刚好在女儿掉下来的一刹那,跑到了楼下并且伸出双臂稳稳地接住了女儿。
这件事在当地立即引起了轰动,电视台记者赶来了,要把这人间奇迹拍摄下来。他们找了个布娃娃代替她的女儿,当布娃娃从楼上落下来时,让她稳稳地接住。这位母亲同意了。
但是,一次,两次,三次,布娃娃都掉在了地上。记者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位母亲吐露了真心话:因为布娃娃是假的。
每一个人所付出的任何努力都是为了能够有所收获,我们可以选择多投入,也可以选择不投入。但前提是我们知道这一选择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多投入可以获得多回报,不投入则绝无回报。所以对待销售事业要有像对待自己亲生孩子一样的敬业精神,这样才会创造令人惊叹的销售业绩。
及时掉头
有一位老和尚身体状况越来越坏,他自知自己的时光不多,打算从身边一帮虔诚的弟子中挑选一个接班人。
有一天,他嘱咐弟子们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遵从师命,结伴向南山奔去,但当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一条河边时,大家都惊呆了。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水流湍急,无论如何也无法渡河打柴了。
垂头丧气的弟子们只得原路返回,只有一个小和尚回来后,从怀里掏出一个红红的苹果,交给师父。然后对师父说:“我过不了河,打不了柴,但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河边树上唯一一个苹果摘了来,总算没有空手而回。”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老和尚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了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聪明的营销人员在遭遇挫折掉头而回时,懂得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让自己不至于白忙一场。
开空调
一个炎热的夏天,两名职员为开不开室内空调而在一间办公室争吵了起来。
甲说:“天气那么热,不打开空调,还不把人热死!”说着抓过桌上的遥控器,把空调的冷气打开。
乙则迅速从甲手里夺过遥控器,忙把空调关闭,说:“天这么冷,还吹冷气,肯定会感冒的。”
双方互不相让,一个遥控器在两个人手里夺来夺去。最后,主任走了进来,冷着脸说:“只把空调冷气打开一小时,冻死一个,然后再把空调关上,热死一个,这样世界就太平了!”
当你和客户发生分歧时,千万不要争执得面红耳赤。因为这样不但破坏了彼此间的感情,很可能到最后连生意也谈不成了。
生命的高度
一只老鼠在寻找食物时,惊喜地发现在墙的角落里有一个米缸,米缸里有半缸大米。这一发现让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的环境,确定没有危险之后,便放心地大口大口地猛吃起来,吃完之后倒头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在无忧无虑的日子里过了一天又一天,有时候老鼠也想过要从米缸里跳出来,但白花花的大米的诱惑、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它难以割舍。
终于有一天,米缸见底了,这时老鼠才恍然大悟:以米缸现在的高度,再加上自己过于肥胖的身体,根本不可能从米缸里跳出去了。后来,农夫在米缸里发现了那只老鼠,将他打死了。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能做到在明显有危险的地方止步,但是能够清楚地认识潜在的危机,并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明智的业务员在制订一项计划和决策的时候,总是会做这样一件事——制订一个最高目标,只要这个目标一实现,不管还有多少利益可图,都不再留恋,立即脱身。
发现隐蔽的“大利益”
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中国某地农村,找到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给160元人民币,折合20美元。
这位柿农很高兴地同意了。于是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一个人就从草丛里把柿子找了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大嗓地和树上的人拉着家常。在一边的美国人觉得这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柿子的过程。
美国人付了钱就准备离开,那位收了钱的柿农却一把拉住他们说:“你们怎么不把买的柿子带走呢?”美国人说不好带,也不需要带,他们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些柿子还是请他自己留着。
“天底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柿农心里想。于是他很生气地说:“我的柿子很棒呢,质量好得很,你们没理由瞧不起它们。”美国人耸耸肩,摊开双手笑了。他们就让翻译耐心地跟他解释,说他们丝毫没有瞧不起他这些柿子的意思。
翻译解释了半天,柿农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同意让他们走了。但他却在背后摇摇头感叹说:“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那位柿农不知道,他的1000个柿子虽然原地没动地就卖了20美元,但那几位美国人拍的他们采摘和贮存柿子的纪录片,拿到美国去却可以卖更多更多的钱。
那位柿农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他的那些柿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的那种独特有趣的采摘、贮存柿子的生产生活方式。
那位柿农不知道,一个柿子在市场上只能卖一次,但如果将柿子制成“信息产品”,一个柿子就可以卖一千次、一万次甚至千千万万次。
明智的人总会在放弃微小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柿农的蝇头小利比起那几个美国人的利益来说实在不算什么,故事看来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对我们的企业决策者同样有教育意义。在企业的投资构成中,我们的决策者是像文中的柿农一样只看到眼前的比较直接的“小利益”,还是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发现更大,但可能比较隐蔽的“大利益”呢?这可是个很大的学问。
柔韧
一位智者生了重病,他的徒弟前去探望。徒弟来到师傅床前求教:“先生的病不轻啊,还有什么道理要传授给弟子吗?”
智者点头,随后张大口让徒弟看,并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
徒弟回答:“还在,好着呢!”
智者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因为年迈智者的牙齿已掉光,只露着光秃秃的牙床。徒弟老老实实地回答:“牙齿不在了。”
智者追问:“你领悟这个道理了吗?”
徒弟若有所悟地回答:“舌头存在,是因为它的柔软;牙齿没有了,是因为它太刚强的缘故。”
智者说:“好啊,天下的事理都在这里,我已经没有别的话要说了。”
不少营销人员错误地认为,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必须说话犀利、办事强硬。其实,真正能够给我们带来好人缘和权威感的是柔韧。任何人都喜欢和那些说话温和、注意别人的感受的人一起交流观点和意见,都喜欢和那些做事灵活的人共事。
金钱和石头
有个人惜财如命,赚的钱从来舍不得花,但他又害怕钱被人偷走,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把钱装在盒子里,然后埋在家中花园的树下,每周他都要把盒子挖出来欣赏和陶醉一番。
有一天,那个装钱的盒子突然被贼偷走了。这个人坐在树下抱头痛哭。邻居知道了以后,就来安慰他,问:“你从没花过这些钱?”
“从来都没有花过,”他说,“我每次只是偷偷地把它们挖出来,看一眼就满足了。”邻居笑了,告诉他说:“你就不用伤心了,金钱有和没有,对你来说都是一样的。你实在想满足自己愿望的话,就随便找块石头埋起来,每个礼拜再挖出来看看就行。对你来说,金钱和石头没什么两样。”
每一个人都是一块埋在土里的金子,如果不被发掘,我们就和石头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就不能深藏不露,而应该积极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并且充分发挥,这样才有发光的机会。
路边的石子
一个商人独自在人烟稀少的山路上行走,突然,一个神秘的声音向他传来:“请你弯下腰来,在路边捡起几个石子,那么明天早晨,你将因此得到快乐。”商人虽然不信石子会给他带来快乐,但他还是弯下腰去,在路边拣起几个石子,然后装入衣袋,继续赶路。
第二天早晨,商人想起衣袋里的石子,就掏出来看。当他掏出第一粒石子时,商人一下子愣住了——原来那不是石子,而是钻石!商人又慌忙去掏第二颗、第三颗、第四颗……一颗颗都是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商人暗自庆幸听到了那神秘之石的话,没有忽略路边的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