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638篇经典营销故事
26716400000048

第48章

这样的苹果的确前所未有,这样的创意也的确领先于别人,果然他的祝福苹果在该年度的苹果大战中独领风骚,为他赚了一大笔钱。

转眼到了第二年,他的这一手别人学会了,但仍然是他的苹果卖得最火,为什么?因为他的点子想得更绝,他的苹果上不仅仍然有字,而且还能鼓励青睐者“成系列地购买”,即他早已将他的苹果一袋袋装好,且袋子里那几个有字的苹果总能组成一句甜美的祝词,如“祝您寿比南山”、“祝你们爱情甜美”、“祝您中秋愉快”、“永远怀念你”等等,于是人们再度慕名而至,纷纷买他的苹果作为礼品送人。

对别人的效仿要事先有所准备,创新一旦传开就不再具有任何新意,要未雨绸缪、另觅高招。

女神像纪念品

有一座很大的女神像坐落在美国,这座女神像历史悠久,许多人都很喜欢,常来参观、照相。但因年久失修,当地州政府决定将它推倒,只保留其他建筑。

推倒后,广场上留下了几百吨的废料:有碎渣、废钢筋、朽木块、烂水泥……既不能就地焚化,也不能挖坑深埋,只能装运到很远的垃圾场去。

200多吨废料,如果每车装4吨,就需50辆次,还要请装运工、清理工……至少得花25万美元,没有人为了一点点的劳务费而揽这份苦差事。

然而,有个叫斯塔克的人却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独具慧眼,竟然在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情况下,大胆地将差事揽到自己头上。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废物”正是无价之宝。他来到市政府有关部门,说愿意承担这件苦差事。他说,政府不必费25万美元,只需拿2万美元给他就行了。他可以完全按要求处理好这批垃圾。

合同当时就定下了,斯塔克还得到一个书面保证:不管他如何处理这批废物垃圾,政府都不干涉,不能因为看到有什么成果而来插手。

斯塔克请人将大块废料破成小块,进行分类:把废铜皮改成纪念币;把废铅废铝做成纪念尺;把神像帽子弄成很好看的小块,标明这是神像的着名桂冠某部分;把神像嘴唇的小块标明是她那可爱的嘴唇……这些小纪念品被装在一个个精美而又便宜的小盒子里,甚至朽木、泥土也用红绸垫上,装在玲珑透明的盒子里。

更为绝妙的是,他雇了一批军人,将广场上这些废物围起来,引来了许多好奇的人围观。大家都盯着大木牌上写的字:“过几天这里将有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是什么奇妙事?谁也不知道。

有一天晚上,士兵松懈,有一个人悄悄溜进去偷制成的纪念品,被抓住了。这件事立即传开,于是报纸电台广播纷纷报道,大加渲染,立即传遍了全美。

斯塔克神秘的举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这时,斯塔克就开始推出他的计划。他在盒子上写了一句伤感的话:“美丽的女神已经去了,我只留下她这一块纪念物。我永远爱她。”

斯塔克将这些纪念品出售,小的售1美元,中等的25美元,大的10美元左右。卖得最贵的是女神的嘴唇、桂冠、眼睛、戒指等,150美元一个,都很快被抢购一空。斯塔克的做法在全美形成了一股极其伤感的“女神像风潮”,他从一堆废弃的泥块中净赚了125万美元。

从斯塔克的成功,经营者是否可以联想到,你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不是应多思考才行?用智慧去开拓未来的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比如在开发新产品上,也不妨学学斯塔克,将商品潜在价值巧妙地同市场“接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样下去,何愁企业不兴旺发达呢?

吸引力的培养

在圣诞节和元旦即将来临之际,许多商家开始抓住机会进行节日促销,特别是圣诞节,由于这个老洋节在国内开始焕发青春,对青少年消费群越来越有吸引力,与圣诞及爱情有关的商品、餐饮特别好销,于是随着圣诞节日子临近,市面上圣诞气氛也一天比一天浓。

2005年圣诞节期间,林小姐在自己那间地处闹市的小小精品店里专门摆卖圣诞礼品,但收益平平,许多顾客随便看看就转到附近的大型超市去买了,因为超市同类的货品更多,选择的余地更大。到了2006年,林小姐决定改变策略。

首先,在进货上专挑新奇、另类的,力求人无我有,其中不少是请人按自己的设计意念用手工做的,如圣诞挂件、小摆设、圣诞画、贺卡、圣诞真树盆景、唐装圣诞老人和本地校服雪人公仔等,甚至一些T恤、童服、帽子都打上圣诞“烙印”,而且所有的货品都是限量版,不求卖得多,只求回报高。

其次,可以拿包括在其他地方买的圣诞商品加一点钱来换购店里任何一种货品,无论节前节后都可以。许多商店都不搞圣诞商品回收,林小姐这样做等于变相拉客,因为她赚的利润大都已包含在加的那点钱里面了。譬如拿一件回购价10元的旧圣诞商品换购林小姐标价20元的新货品,顾客只需付10元,也不好意思讨价还价了。而实际上,平时牙尖嘴利的顾客哪怕将价压到10元林小姐仍有钱赚,因为它的进价只是8元。而回购进来的东西,清洁一下,优化组合一下,再标个低价,又是一件颇具吸引力的商品。实在不行,打包卖给收破烂的也有利可图,送给姐姐开的幼儿园亦是善举。

这一年圣诞节前后,林小姐的收益果然比往年好得多。

在节日市场上同类商品多,竞争激烈时,实力雄厚的商家可以采用薄利多销、减价促销策略来争夺顾客,提高销量,使利润增加。但薄利多销会使市场很快饱和,这令实力不足的商家生存更为艰难。在此种情境下,经营者应“因己制宜”,避免和强势商家正面对抗,独辟蹊径,突出自己的优势和卖点,这样才有可能出奇制胜。在这个故事中,林小姐的圣诞营销术,大商家也可以从中得到一点启示。林小姐的可取之处在于,她利用换购增加了知名度,对于小精品店而言,有了知名度可以吸引更多客人,林小姐将来只要注意做好顾客忠诚度的培养,小店的生意便会越来越好,小店做成大店大公司也不奇怪。

用心感动

许许多多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世之后,能留下美好而完整的记录。于是,有拍相片的,有留下婴孩小撮胎毛的,有填写宝宝日记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日本的一家公司推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婴儿手足印”纪念框,以年轻父母为销售对象。年轻的父母替小宝宝印下手印或足印后,该公司据此用黏土做成模型,并且注入特殊的树脂原料,等其凝固后,便成为一个立体的手模或足模。继而在其表面镀上一层金色或银色、棕色,再将手模或足模镶入木框之中,再铸上格言、感想或人名等合适的字眼。这样,一件带有纪念意义的艺术性装饰品便完工了。

这新生的小宝宝的手掌或脚掌,常常可以叫父母回想起孩子出生时的情形。而孩子长大后,见到自己当初的小手小脚,更是感到惊奇而有趣。这种产品在日本一上市,即呈现畅销的势头。

生活是创新的土壤,爱心是灵感的源泉。

稳中求变

1985年,在传奇式CEO安德鲁·格罗夫的领导下,英特尔进行了第一次创新:放弃庞杂的记忆芯片业务而专攻个人电脑的电子指挥中枢——微处理器。这次改革使英特尔赢得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当前,新任CEO克雷格·巴勒特正将英特尔创新成为网络设施、信息设施、向个人电脑提供各种各样半导体器件的供应商。更为大胆的是,巴勒特正将英特尔带入更为前卫的领域——比如电子商务、消费电子、网络服务器以及无线电话。巴勒特正给英特尔这个芯片巨人贴上新的标签。

去年9月,英特尔推出了一系列用于网络和通信的、能够缓解网络通信堵塞的新型芯片,这项业务的商机有70亿美元之巨,而且比个人电脑处理器的业务增长高出30%。就在同一月份,巴勒特还推出了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进军年度市场规模30亿美元,且每年翻一番的网络服务业务。英特尔计划在全球开通一系列为其他公司提供网络和电子商务服务的计算中心。(首座已投入运作)在今后两年,英特尔计划在网络服务方面投资10亿美元。

英特尔的求新有着深刻的内外部背景。第一是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业务带来了无限商机,坐失良机绝非英特尔所愿。第二是个人电脑芯片业务增幅趋缓——经过长达10年年均30%以上的增长,1998年英特尔销售收入的增幅急跌至5%(其中有投资失误的因素)。第三是市场细分显得非常迫切。1997年2月康柏推出999美元的低价个人电脑,迫使英特尔对微处理器进行市场细分,对不同的机型提供不同价位和不同性能的产品。第四是新思维在新时代很重要。英特尔将其传统产品称为“蓝色产品”,而将所有的新产品称为“绿色产品”,此举有助于鼓励英特尔人突破传统、勇攀新高。第五是创新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每次开研讨会,英特尔的高层经理人都不约而同地谈论创新话题。第六是风险投资机制已经建立,新创意新项目有着雄厚的资金后盾。

创新虽然使英特尔得到了较快速的发展,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主要竞争者正在进行强力对抗和反击。巴勒特唯有以其毅力、坚刃和智慧带领英特尔披荆斩棘、再创辉煌。

审时度势

经商做生意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敢于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一条新路来。如果只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转悠,永远也别想成大气候。有头脑、有智慧的商人,在某一个领域投资过热、风头强劲时,大都会认真地分析研究整个市场走势,以审时度势的姿态,采取避实击虚的计策,寻找到新的商机,另辟蹊径,最终取得全胜。

19世纪中叶,美国人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消息传开,燃起了人们渴望发财的强烈欲望。于是,淘金热迅速在全国掀起。在通往加州的各条大路上挤满了前来淘金的男男女女,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迫不及待地奔向那令人垂涎三尺的地方。

在滚滚的人流中,有一个背着破包裹的小伙子,也满怀希望地同大家一起匆匆赶路,他叫菲利普·亚默尔。亚默尔是带着“黄金梦”来的,到达目的地后,才知道采金并不容易,各地涌来的淘金人太多了,莽莽荒原上到处都是打井的设备,到处挤满了采金的矿工,人们吃饭喝水都成了大问题。

亚默尔和大家一道拼命地埋头苦干。骄阳火辣辣地暴晒,人们的汗水不停地流淌。山谷里水源奇缺,其价格几乎同黄金一样贵重。

“要是有一壶凉水喝,老子给他一块金币。”有人说。“谁要是让我痛饮一顿,老子给两块金币也干。”有人马上接着说。掘金人不断地发出类似的抱怨声,他们太需要水了。可是在黄金的诱惑下,谁也舍不得花时间去找水。

这些牢骚声每日不断重复,却没有人注意。然而,亚默尔却慢慢地放下了手中的活,这些抱怨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亚默尔想:如果把水卖给这些淘金者喝,也许比挖金子能更快地赚到钱。

于是,亚默尔毅然放弃了找金矿,把手头的铁锹掉转了个方向,由挖掘黄金变为挖水渠。把附近的河水引进水池,经过过滤后,河水变成清凉可口的饮用水。然后,他把这些经过过滤的水装进桶里、壶里,运到工地上卖。口干舌燥的淘金者,争先恐后地抢购亚默尔的水。

对于亚默尔放弃金矿这种唾手可得的利益而去赚取卖水这种蝇头小利的做法,许多人都嘲笑他说:“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加州,为的是发大财,如果干这种蝇头小利的生意,何必背井离乡跑到这来,在哪儿不能干。”

任凭人们的嘲讽,亚默尔依旧我行我素,坚持继续卖水。在短短时间里,他靠卖水赚了6000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当越来越多的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一无所获、不得不忍饥挨饿流落他乡时,亚默尔却已经成为小小的富翁了。

经商之道,既要居安思危,也要洞悉经济发展的动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之中,任何一种事物都不会无止境的好,同样道理,一个行业也不会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因此,经商者需要审时度势,顺应市场的变化,开辟新径。

当然,开辟新路需要有一定的勇气,也需要有创新精神,还要懂得在前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从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新的路径。在市场过热时,开发相邻行业,避实击虚,此乃精明的经商者极为高明之计也。

舆论点

美国有一老牌月刊叫《名利场》,他们的目标市场就是美国上等阶层的读者。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的多元化,这种六七十年代的杂志内容已经落伍,读者的兴趣早已转移到别的时尚杂志了,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名利场》陷入了危机之中。

残酷的现实,让《名利场》不得不聘用蒂娜·布朗担任主编。当时美国媒体界都一致认为蒂娜·布朗有着制造轰动并成为大众谈论焦点的非凡天赋,于是,杂志社将《名利场》的命运交到了蒂娜·布朗的手中。

蒂娜·布朗出任《名利场》的主编后,她感觉必须先改变《名利场》的风格,才能重新赢得更多的读者,有了读者,才能有自己的前程。

蒂娜·布朗认为任何好的杂志都离不开最有意思的故事,苍白无力的事情是没有轰动效应的。于是她着重搞起了名人报道,不管是当代的还是历史的,只要是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她都会进行报道。

从名人的事业到日常生活,从其生活点滴再到隐私,几乎没有什么不报道,而很多读者就是对这种事情比较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又重新赢回了不少的读者。

期间她最大胆的一次壮举,就是把当时最着名的演员黛米·摩尔的裸照及其孕妇照搬上了杂志的封面,可以说是在美国的媒体界扔下了一颗炸弹,所引起的轰动是空前的,从而也把名人新闻推向了一个新的顶点。

后来,蒂娜·布朗还对女性虐恋癖、同性恋等社会问题进行大胆的长篇的报道,这都是当时很多人关注但一般媒体却不敢报道的,在当时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名利场》的销量直线攀升,《名利场》杂志由此起死回生,成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一本杂志。就是靠着这样的舆论兴趣点,《名利场》摆脱了自己的不利地位。

从《名利场》杂志起死回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强烈阅读兴趣的杂志才是一个有非凡价值的杂志。为此,杂志的内容必须独辟蹊径,新颖可读,能给读者平淡的生活增添无穷无尽的趣味,甚至能够制造出某些轰动的效应。

蒂娜·布朗出任《名利场》主编之后,由于大胆创新,在美国媒体界开辟了一番新天地。由此可见,任何杂志主编都要在内容上狠下工夫,从新的视角对新的题材深入挖掘,提炼制作成大众喜闻乐见、十分欣赏的精神盛宴。

熄灭的灰烬

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机会,并利用这一机会创造自己的财富,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成功之路。

在禅宗五家七宗中,沩仰宗是开宗最早的一派。它的开山祖是沩山灵佑禅师。沩山灵佑为寻求开悟,来到百丈禅师门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