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26710000000035

第35章 饮食(9)

白菊味苦,用它染发能使发变黑。和胡麻、茯苓蜜调服,尤其善于治头风目眩,使头发由白变黑,养颜。——《本草拾遗》

桑葚可益精神,久食可代替粮食,使人不饥,且能使白发变黑。——《东坡物类相感志》

桑葚晒干,和蜜食之,能益智,且能安魂镇神。——《本草图经》

枸杞冬天采根,夏天采叶,可做羹食,其味微苦,能补益阳气,令人长寿。——《本草》

十月内采枸杞子,红熟者去蒂,用水洗净,沥干,在砂盆内研极烂,用细布袋盛,滤去渣滓,静置一夜,无须沉清,去清水。若天气稍暖,不须过夜。将其放入石器中,用慢火熬成膏,不断搅动,到稀稠适当时,便将其盛入新瓷瓶中,用纸封口,不使其透气,每天早晨用温酒送服两大匙,夜卧时再服,百日后即身轻气壮,耳聪目明,须发变黑。——《林泉备用》

干地黄能补益五脏、通利血脉、益气强体、利耳目,生地黄捣而饮之,久服轻身不老。——《千金要方》

每日将山药干捣成粉,过细筛,食之既能治病又可补身。——《本草》

将山药放于砂盆中研细,然后放于铫中,先用一大匙酥熬至香,随即添一盏酒,边熬边搅动,令均匀,空腹饮之,可补虚损、养颜。——《圣惠方》

二月八日采百合,晒干蒸后食之,可益气。——《本草图经》

椰子肉益气祛风,椰子汁能治消渴,用其涂头能生发、乌发。——《本草》

紫苏子研汁煮粥,常服使人肥白身香。紫苏叶可生食,与鱼肉做羹更好。——《药性论》

甘蔗汁煮粥,空腹常服,一两次,尤善于润心肺、治咳嗽。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

嗜酒无节终为祸

酒为五谷酿造出的液体,性剽悍急疾。虽然在食后饮入,却在食物前面排出人体,所以酒能通利关节进入皮肤腠理。

上古时,曾做汤液醪醴,但没有使用。后世之人却嗜酒失去节制,或饮酒过度,酒停积体内而不能外散,结于肠胃,流散在经脉之中,熏蒸脏腑,令人心志散乱,乃至神昏不醒,有的接连好几日都没有知觉,甚者中毒而成为酒疸或各种热病。

《圣济总录·杂疗门·饮酒中毒大醉不解》

治病之法,以谷气为先

人为万物之灵,借助万物来滋养。饮食调和,则能化生津液,濡养筋脉,通行营卫。所以,《内经》中说:“阴精由饮食所化生。气味相合,可补益精气,此为保全生命的方法。”

因此,五畜五菜五果,甘苦酸辛咸,是补养人体的根本。食物从口而入,集聚于胃。胃为受纳水谷之海,喜食物而恶药物。药物入胃,不像食物那样易于吸收。所以,治病应先调节饮食……即便是用药攻邪,也应像国家用兵一样,出于不得已才用。

(金)刘完素《本草论》

邹氏山芋粥

薯蓣生长在山上的称为山药,又叫山芋。生于山中的山芋较好,园圃中种的没有味道。山芋去掉皮,在细石上磨成糊状。每碗粥用山芋一合,将山芋用酥油两合、蜜一合同炒,使其凝固,用匙揉碎,待粥快要熟时投入,并搅拌,令其均匀则成。

造山药面法

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正午时暴晒干,在柳制的簸箕中揉搓成粉,过筛,像一般的面粉一样食用。加酥油和蜜尤佳。可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能轻身,耳聪目明,不易饥,延年益寿。

晨起食粥

张文潜说:“张安道每天早晨起床后吃一大碗粥。空腹时胃中空虚,谷物中的营养成分易于发挥作用,其补养作用不言而喻,且粥极柔软细腻,与脏腑相适宜。”

妙齐和尚说:“山中的和尚每日早晨喝粥,其作用很明显。如果不吃,就会一整日感到脏腑干燥、口渴。大概粥能通畅胃气,产生津液。”

苏东坡说:“一天夜里坐到很晚,感到很饿,吴子野建议吃大米粥,说它能荡涤陈腐,通利胸膈,保养肠胃。”

(明)潘楫《医灯续焰·尊生十二鉴》

豆蔻汤

豆蔻汤能祛寒,治疗心腹胀满、胸腹痞滞、哕逆呕吐、泄泻虚滑、水谷不消、不欲饮食。煨豆蔻四两,炙甘草一两,炒白面四两,丁香五分,炒盐五钱,一同研为细末,每次取二钱,用沸水冲服。

(清)佚名《养生至论》

生栗方

生栗方可治脚气以及肾气虚弱所致之脚膝无力。将生栗蒸熟,晒干,每天空腹吃十颗,效果尤佳。

(清)佚名《养生至论》

养元粉

养元粉能补脾开胃、止泻。将一升糯米放在水中浸一夜,沥干,用慢火炒熟,再取炒山药、炒芡实、炒莲肉各三两,川椒末(炒干)二钱,将其共同研末,空腹用沸水调服。食时可加白糖。

(清)佚名《养生至论》

绿豆饮

绿豆饮能退热、除烦、解暑、利小便,夏季宜经常服用。绿豆不限多少,加水煮至极烂,随便食之。

(清)佚名《养生至论》

雪梨

雪梨能清火、化痰、润肺,冬季干燥之时每晚均可食用。李时珍说:“富贵人家,每日浓酒厚味,必生痰火。常吃雪梨可化重为轻,转危为安。”

(清)佚名《养生至论》

甘蔗汁

甘蔗汁能清热化痰。取青皮甘蔗榨汁,温服。热病最适宜。

(清)佚名《养生至论》

冬瓜汤

冬瓜能清热、利湿、解渴。将冬瓜擦去毛,连皮和子一起煮汤喝。一般的疾病都可食用,温热之症更好。此汤不伤元气。

(清)佚名《养生至论》

山百合汤

山百合能清肺止嗽、清热、利二便。用野百合和冰糖一起煮汤,随意食用。家种百合味苦,食之无多大的价值。

(清)佚名《养生至论》

粳米与籼米

粳稻成熟于秋季,性稍凉;籼稻成熟于夏季,性稍温。二者都比较平和,只是在养胃和脾方面,粳米的作用更好一些。但是,伤寒病长期发热之后,只宜吃粥,不宜吃干饭,吃干饭则反而有害于脾胃。这是《内经》中的论述,切记不要违犯。

(清)章穆《调疾饮食辩·谷类》

饮食宜少不宜多

《传》上说:“吃杂食而不注意搭配,容易引起许多病变。吃得越少,心境越开阔,越有助于延年益寿;吃得越多,心神越受到隔蔽,人就会短寿。”

(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择米煮粥

煮粥应首选粳米,以香稻米为最佳。晚稻性质柔软,也可用来煮粥。早稻稍次一些,陈米则无滑腻之感。秋谷新舂香气更足,谷物脱壳后存放过久容易变质。所以,须将谷物悬挂于通风之处,随舂随用。

也可用炒过的白米或是锅巴来煮粥,虽然不够腻滑,但有香燥之气,能去湿开胃。《本草纲目》上说:“粳米、籼米、粟米、粱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脾胃;糯米、秫米、黍米粥,益气,治虚寒泻痢吐逆。”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煮粥择水火

水的类别不一,如选用不当,会使粥味全变。初春的雨水具有春阳生发之气,对人体最为有益;梅雨季节湿热熏蒸,人感其气则病,物感其气易发生霉变,故此时的雨水不可用来煮粥。

夏秋雨水肆虐,易致地面积水,一旦蒸发也较快。韩昌黎诗云:“洪潦无根源,朝灌夕已除。”有人说,这种雨水可利热又不助湿气,我认为恐怕未必是这样的。

腊雪水(腊月的雪水),味甘、性寒,可解毒,能治疗时行传染病。春天的雪水,易生虫腐败,不可用。此外,长流活水四季皆宜,山泉水随地势的不同其水性也有所差异。

池塘湖沼内不能流动的水有毒。井水清冽,清晨打的第一桶井水为井水之精华,天一真气浮于水面,用其煮粥不用其他辅助物品,粥的颜色天然微绿,醇香味美,颇有不同。用缸储水,可将朱砂块沉于缸底,可解百毒,且能益寿。

煮粥以至糜烂为度。火候未到,则滋味不足;火候太过,风味即减。用桑柴火煮粥最好。抱朴子说:“一切药不得桑煎不服。”桑树凝聚了箕星的精气,能祛风祛湿、资助药力。栎炭火性急,煮粥时易不停地搅动,勿使粥停滞,这样急火也可煮粥。

煮粥时先煮水,水沸后用勺子将水扬起,扬起数十次,使水沸腾数十次,然后再下米,这样做是使水性动荡,从而使其输运功能更为快捷。煮粥一定要用瓷罐,不能用铜罐或锡罐。有的人把瓷瓶放入灶内,用糠或稻草煨之,但火候难以把握,所以此法不可取。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菜须洗净

世人做菜的方法,可谓花样百出。从新鲜的蔬菜到酢菜、米醪糟、酱醋、熏腊之食物,无一不是竭尽所能,力求达到至善至美。唯独洗菜这事,没有人讲,我甚感疑惑,不知怎样做?

有八字诀说:“摘之务鲜,洗之务净。”菜必新鲜,在前人的文中皆有详细的论述。蔬菜之中,本身最为干净的是笋、蕈和豆芽。最脏秽的,应该是家中种的菜。

浇灌肥时,必定连根带叶一起浇。随时浇灌,也随时采摘,随时采摘又随时食用。其间的清浊,多无人问津。洗菜的人,不过是把菜放在水中浸泡,搅动几下,捞起来就完事。

那些污秽之物,要湿透了后才能除去,干的就难以除去。日积月累的粪肥,岂能在顷刻间浸透而洗净呢?所以说,洗菜必须讲究方法,须由专人来做,懒人与性急之人怎能够将菜洗净呢?

洗菜的方法是:放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要长,这样污秽之物才能被浸透,只有浸透了污秽之物才容易将其除去;洗菜叶时用刷子,只有刷子才能把菜叶高低曲折处的秽物除掉。如果这样做,那么菜叶就会露出洗净后的本质了。

(清)李渔《笠翁一家言全集·笠翁偶寄》

美食重火候

烹制食物最重视火候。煎炒食物需要武火,火弱了食物就会疲软;煨煮食物须用文火,火猛了食物就会枯干;有些食物先用武火再用文火,收汤的食物就是这样。

性急一直用武火,就会将皮烧焦而里面未熟;腰子、鸡蛋之类,是越煮越嫩;鲜鱼、蚶蛤之类,煮过就不嫩了。肉起锅太迟,红色就会变黑;鱼起锅太迟,鲜味就会丧失。经常揭锅盖,则泡沫多而香气丧失;火停后再烧,则会走油而失味。

主厨的人能够掌握火候而谨慎行事,鱼临到食的时候,色仍白如玉、凝而不散的,味道鲜美;色白如粉、不相粘连的,味道不美。明明是鲜鱼,而做得不鲜,这是极令人可惜的事。

(清)袁枚《随园食单·须知单·火候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