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26710000000036

第36章 方药(1)

金石不可轻服

养生之道,只要不思声色,不虑胜败得失,不计荣辱,心中无烦恼,形体无劳倦,再加上正确的导引,并以饮食作辅助,这样就没有不长寿的。

饮食之物以粮食、肉菜、瓜果为主,其次是草木,最后是金石。金石虽然功效较快,但也容易致病,因此不可随便服用,以免毒性发作难以制止。

最近,有人服用杏仁两三年,或是腹泻不止,或是肚脐中流出了异物,都无法治疗;长期服用楮实的人,出现了骨痿的症状;服用石钟乳、阳起石、硫黄、丹砂、雄黄、附子、乌头之类东西的人,大多因为虚阳发热而致病,把女子初次月经做红铅服用的人也是如此。这些方法都应该抛弃,不要随便轻信。

方术之士惑弄人,自古以来就有。例如,秦始皇派人去海上寻求长生药;汉武帝醉心于仙道,甚至把心爱的女儿嫁给方士为妻,真是糊涂至极,到了晚年才幡然悔悟地说:“天下哪里有什么仙人,只有节食服药,才能减少疾病。”这一结论非常正确。刘潜夫的诗说:“但闻方士腾空而去,不见童男入海回来。无药能令炎帝长在,有人曾笑老聃来。”

(明)万全《养生四要》

延年益寿不老丹

生地黄(用酒浸一夜,晒干)三两,熟地黄(洗干净,晒干)三两,地骨皮(用酒洗净,晒干)五两,人参三两,天门冬(用酒浸泡三个时辰,去心,晒干)三两,麦冬(制法同天门冬)三两,白茯苓(去皮,切片,用酒浸泡后晒干)五两,何首乌(新品,用竹刀将皮刮去,切片)半斤,黑豆三合。

在砂锅内先放入乌羊肉一斤,加适量的水,加进竹篦,放上这些药,盖上盖子蒸一两个时辰,取出来晒干。一起研成细末,用蜂蜜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天早上,用酒送服三十到五十丸。

此药长于补益,服用十天到一个月后,自己感觉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如长期服用,此药的功效难以用言语来表达。得到此药的人,不能够认为药容易找到就轻易传给别人。此药方是崇德县的知县所送,服后果然觉得有效。

(明)万全《养生四要》

何首乌丸

八月采赤白何首乌各一半,极大的何首乌更好,用竹刀刮去皮,切碎,用米泔水浸泡一夜,过滤后晒干,用身强力壮的女人生下男孩后的乳汁拌晒三遍,等它干后,用木臼捣成末,用细箩筛。将红枣(密云县出产的为好)放入砂锅中煮至去掉皮核,用枣肉来和药末,捣千杵制成药丸,微火烘烤使其干燥后,用瓷器装起来。最开始每次服用二十丸,每十天加十丸,直到一百丸为止,空腹用盐汤水送下,忌铁与各种血、萝卜。

这是珍贵的药方,治疗五劳七伤、以及虚损无力、四肢困倦、手脚麻木、气血耗散、面黄肌瘦、阳气不升、虚晕恶心、饮食减少等各种病症。

此药还能治疗各种虚症,能添精补髓,滋润皮肤,充神壮气,使身体轻健光泽,开胃进食,返老还童,使白头发变黑、牙齿重新长出来,疗效显著。

(明)万全《养生四要》

祛老乌须健阳丹

何首乌(放在米泔水中浸三夜,用竹刀刮去皮,打碎成像棋子样大小)赤白各一斤,牛膝(制法同前何首乌,加黑豆五升入砂锅中蒸三次,研成末)半斤,枸杞(用酒浸洗,晒干,研成末)半斤,当归(用酒浸一晚上,加茯苓少许)半斤,故纸(炒黄,研成末)五两,茯苓(赤的一斤用牛乳浸泡,白的一斤用人乳浸泡,两种都浸一晚上,晒干),菟丝子(用酒浸泡三天,晒干,研成末)半斤。

以上几味药,都不能接触到铁器,制成像弹子那样大的蜜丸。每天服三丸,早上一丸空腹用酒送服,午后一丸用姜汤送服,临睡前一丸用热盐水送服。

刚开始服药的前三天,小便呈杂色,这是去五脏的杂病;服药二十七天后嘴唇变红润,口生津液,晚上不用起夜;到一个月后,鼻头会感觉辛酸,那是诸风百病都被祛除了;服药四十七天后感到身躯变得轻快强健,两颊红润;服药四十九天后,目视光明,两手火热,精通,白头发变黑,齿落更生,阳事强健,丹田如火,行步如飞,气力倍增。不是异乎寻常的人不能轻易泄露此方给他,因为这是个神秘的药方。

(明)万全《养生四要》

药酒疗疾

如今的人没事的时候大多喜欢喝点药酒,说是可以去风湿。在人体中,阳主动,阴主静,人的阳气常有余,阴气经常不足。酒是辛燥的东西,能够助阳耗阴;再往酒中加入辛燥之药,不是使辛燥之性更强了吗?

辛则发散,燥则悍热。在春、夏两季喝药酒,就犯了远温、远热的禁忌;在秋、冬两季喝药酒就违背了养收、养藏的规律。

倘若真患有风湿病症,那喝点药酒是可以的。如果没有风湿,而去喝这种辛散燥热的药酒,那就会让人毛孔大开,血气乱,阳气不能稳固,阴气不能密守,风湿之气反而会乘虚而入,这就是所说的开关纳寇了。

我平生不随便给人开古药方,倘若真有风湿,能够用酒来助其药力的,我就开对症的药给他,但是乌头、附子这类草药是不敢用的。至于说到平常所喝的酒,就有各种好酒,可以调气,可以怡神,并不仅仅是用来除病的!

地黄酒的制法

每一斗糯米,加生地黄三斤一起蒸,然后用白面拌匀,候熟任意用之。因为,地黄味甘,苦寒无毒,对五脏内伤和不足有很好的滋补功效,通血脉,生骨髓,增加气力,能使耳聪目明。所以古诗说:“床头一瓮地黄酒。”

山药酒制法

最好用生的山药,如果没有生的山药,就用干山药,蒸熟,去掉皮,一斤。酥油三两,如果没有酥油,用牛膝代替也可以。将以上两味药一起研成如鸡蛋大小的丸。每次服用一丸,服用时,取半斤酒烫热,把药丸放入酒中化开后饮用。

山药味甜,性温无毒,可以补虚病,充五脏,养阴,长期服用能让人耳聪目明,轻身不饥。书上说:“薯蓣凉而能补,大有益于补养。”

何首乌酒制法

将新取来的何首乌用竹刀刮净,切成薄片,放在米泔水中浸泡一个晚上,然后取出晒干,用木石将何首乌臼杵成粉末,装在瓷器中。每天取一钱,空腹用酒调服。

何首乌味甘温,长筋骨,益精髓,壮气力,黑须发,长期服用,能让人精力充沛,以双日服用为好。服药期间,不能吃羊血。有人称赞说:“神物着助,道在仙书。雌雄相交,昼夜合之。服之去壳,日居月诸,返老还童,保安病躯。”

天门冬酒

新取天门冬二十斤,将皮心去掉后,阴干,捣为末,每次服用三钱,用酒调服。天门冬味苦甘、性寒,能强骨髓、养肌肤、镇心补肾、滋润五脏、益气力、杀三虫,长期服用能够使人延年益寿,多生儿女。

此药在东岳叫做淫羊藿,在中岳叫做天门冬,在西岳叫做藿香、藿松,在北岳叫做无不愈,在南岳叫做百部,在京洛山阜叫做颠棘。到处都有。虽然各地的叫法不一样,实际上都是天门冬。忌鲤鱼。

春寿酒

经常服用此酒能补益阴精,延年益寿,强阳道而得多子,使人须发黑而不老。安神志而让人头脑清醒。取春寿酒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表达长寿的意思。

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熟地黄、生地黄、山药、莲肉(去心)、红枣(去掉皮和核)各等分。每一两药物,煮酒五碗,随煮随饮。将剩下的药渣放入石臼中杵烂,制成像梧桐子样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酒送服。这个方子对人体大有裨益。

治各种风痰的紫背浮萍酒的配方

有人作诗说:“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边不在岸。始因柳絮逐东风,点点飘来浮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要采之时七月半。管甚瘫风与疾风,些小微风都不算。豆淋酒内服一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浮萍以紫背的为好。将采回的紫背浮萍在竹筛中摊开,下面放着水盆,将浮萍晒干。把晒干的浮萍研成细末,制成像弹子那样大的蜜丸。每次服用一丸,服用的时候,用黑豆煮酒,把药丸化开服下,能治疗左瘫右痪、三十六种风、手脚不能动、口眼歪斜。服此药丸超过百粒的,就能完全康复,没有生理缺陷。

(明)万全《养生四要》

养神延年不老方

服枸杞,此为养神延年不老方。

枸杞多少不限,常在十一月、十二月、正月采其根,二月、三月采其茎,四月采其叶,五月、六月采其花、七月、八月、九月、十月收其子,将以上收集的阴干。然后捣烂做成散剂,每次服二钱,用温黄酒调服,一日三次,能治一切风疾,长期服用则百病不生。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神仙服枸杞法》

药以五味养人

大凡药,酸味用来涵养骨骼,辛味用来涵养筋节,咸味用来涵养血脉,苦味用来涵养元气,甜味用来涵养肤肉,蔬菜柔滑者用来涵养七窍。

《周礼·天官》

石与金,服之有得失

矿石类与金属类的药物,服食后有获益与受其害的区别。这是因为有与之相宜和与之不相宜的原因。或是草类药物,或是木类药物,或是金属类药物,或是矿石类药物,有的服用单味药物有效,有的服用复方获益,有的服食金石类药物而毒发身亡,有的服食草木类药物得其助益而能保全。

为何服用药物的效果不一样呢?先天体质强实的人,得到药物宣通阴阳的性能,必定延长他们的寿命;先天体质虚弱的人,通过药物补益阴阳,必定能增长他们的寿岁。

体质虚弱而过度泻利,体质强实却过度补益,则必死无疑。另外,有一些年轻人,有钱有权位,依靠服用金石的药力,尽情饮酒作乐,夸耀玩弄他们的邪术,渐渐地会耗竭其精神。虽然有药力扶持,若毒性忽然发作,如何能够救治?像这样执迷不悟的人,怎会知道灾祸从体内发生,只担心金石药力没有功效,这实在可叹呀!

《中藏经·论服饵得失第四十五》

服药有前后之宜乎

有人问道:“服食药物,有没有时间先后的区别?”

抱朴子回答说:“按《中黄子服食节度》中所说,服用治病的药物,应该在吃饭之前服用;服用滋补的药,应该在吃饭之后服用。我用这个去问郑君,为什么会是这样。郑君说:‘这很容易理解呀,若服药治病,应在未吃饭腹内空虚时使药力容易发挥出来,如果饭后再服药,那么药就会与谷物发生作用而药力被耗尽;若服滋补药,而在饭前服用,则药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就被谷物驱赶下去,而不能停止在腹内,这是没有好处的。’”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

食真菊以延年

南阳郦县山中有一条甘甜的溪水从山谷中流出来,溪水甘甜的原因,是因为山谷左右都长着甘菊。菊花掉在水中,天长日久,所以水味都改变了。

临近的居民都不凿井而饮用那里的溪水,喝了那里溪水的人没有不长寿的,寿长的可活一百四五十岁,寿短的可活到八九十岁,没有盛年夭折的人,这都是因为菊花的药力。

以前的司空王畅、太尉刘宽和太傅袁隗,都做过南阳太守,每人上任都要让郦县每月送四十斛甘甜的溪水以供其饮用。这些人都患有手脚不灵便和视物昏花的毛病,喝了那里的溪水之后都痊愈了,只是未能像当地的居民从小就饮用那里的溪一样,获得更大的益处。

另外,菊花与薏花很相似,只是味道甘苦不同而已,菊花甜而薏花苦,谚语中有苦得像薏花一样的说法。现在到处都有真菊,不过数量不多,大多生长在水边。缑氏山与郦县最多,仙方中所说的日精、更生、周盈说的都是菊花,且根茎花果都有不同的美名。

(晋)葛洪《抱朴子·仙药》

平补之法

阴阳是构成天地的基本物质,偏阴或偏阳皆为病态。不懂得这个道理,也就不能治疗疾病。世上的人贪好药饵、药石,只追求酷烈,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伤害平和之气。所以,方书上论平补的方法,就是要调节阴阳,使阴阳平和罢了。

(宋)《圣济总录·补益门·平补》

地黄煎丸

地黄煎丸平补各种虚证。

生地黄(二十斤,洗净,捣碎取汁)、熟干地黄(焙干,二斤)、生干地黄(焙干,二斤)、甘草(炙,锉细,半斤)、醇酒(一斗)、菟丝子(用酒浸泡,捣碎)、鹿角胶(炙,干燥)、白蒺藜(炒,去角刺)、牛膝(用酒浸泡,切细焙干)、干漆(研末,用酒搅拌和炒,至烟尽为止)、白茯苓(去黑皮)、白槟榔(埋于火灰中烧熟,再锉细)、枳壳(去瓤,用麦麸炒)、萆薢(去梗,四两)、覆盆子(去梗,四两)。

上述十五味药,除生地黄汁和酒以外,其余各药细捣成为粉末,过筛。先取地黄汁与酒五升,放入银锅内用小火煎二三十沸,再下鹿角胶搅匀溶化,再下地黄末,最后放入其余各种药并添加酒,用柳枝不停搅动,直到可以为丸,分为二十剂。

用蜡纸包裹放入宽大的瓷瓶内,封闭贮存。每一剂都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每次服用三十丸,或加到五十丸,空腹饭前温酒送服。剩余药存储三个月后,取出来暴晒,再像以前那样收藏封存。

本药能治虚劳、各种风症等,能坚固牙齿,乌须发。长久服用,能壮筋骨、长肌肉、养颜、聪耳明目,令人强健,百病不生。用地黄酒送服效果尤佳。

(宋)《圣济总录·补益门·平补》

石菖蒲丸方

石菖蒲丸方平补各种虚证,长久服用能轻身延年、益气活血、美肤。

石菖蒲(九个节的最好)一两半,柏子仁、杜仲(去粗皮,炙,锉细)、百部、山药、甘草(炙,锉细)、五味子(炒)、贝母(去心)、丹参各一两,人参、防风(去分叉)、白茯苓(去黑皮)、茯神(去木质部分)各一两半,生干地黄(焙干)、麦门冬(去心,焙干)各二两,远志(去心)半两。

以上十六味药,捣碎为末,加蜂蜜炙炼和丸,如弹子大,每次空腹饭前伴用开水嚼服一丸,一日三次。

(宋)《圣济总录·补益门·平补》

延年丸方

延年丸方平补五脏,能治疗多种疾病。

菟丝子(用酒浸泡七日,炒黄)三两,枸杞子(去梗)、覆盆子(去花萼)、车前子(用酒浸泡)、巴戟天(去心)、远志(去心)、生干地黄、细辛(去枝叶)、白术、菖蒲(锉细)、何首乌(去黑皮)、地骨皮、牛膝(用酒浸泡一夜)、续断、菊花(去梗与花萼)各一两半。

上述十五味药,除菊花外,均用温水和少许酒洗过焙干,杵碎为末,加蜂蜜炙炼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常于每日空腹时服用三十丸,男子用盐水送服,女性用醋加水送服。中餐前再服用一次。服至十服,疾病也许会好转。

(宋)《圣济总录·补益门·平补》

枸杞子丸方

枸杞子丸方能平补心肾,延长寿命,使容颜不衰。

枸杞子(用水洗净)、菊花(挑拣干净)、肉苁蓉(用酒浸泡一夜,切片,焙干)、肉桂(去粗皮)、黄芪(涂酥油,用火炙后锉细)、牛膝(用酒浸泡一夜,焙干)、生干地黄(用酒浸泡一夜,焙干)、远志(去心)、山药各二两,柏子仁(用酒浸泡,焙炒)、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半。

上述十二味药,捣碎为末,用酒浸泡后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时用温酒送下三十丸,用盐水也可。

(宋)《圣济总录·补益门·平补》

八味丸方

八味丸方能平补,壮气活血,使容颜不衰,轻身健骨。

牛膝(去茎苗)一斤,威灵仙(洗净)、巴戟天(去心)各四两,天麻(切片)半斤。以上四味,用好酒二斗浸泡两夜,焙干。

石斛(去根)四两,肉苁蓉二斤(去泥土,洗净切片,用前述浸泡过四味药的酒一起放入银石器内,慢火熬成膏)、何首乌(去黑皮,用淘米水浸软,切片,与黑豆一起蒸烂、焙干)一斤,海桐皮(锉细)半斤。

上述八味药,除苁蓉膏外,均捣碎为末,用苁蓉膏和捣千次,然后和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服二十丸到三十丸,空腹饭前用温酒送服,一日三次。常服能辟风邪,和营卫,调三焦,乌须发。

(宋)《圣济总录·补益门·平补》

小地黄煎丸方

小地黄煎丸方能平补,养颜,乌须发,能强身健体。

生地黄十斤,洗净,滤出,放置一夜后捣碎取汁;鹿角胶一斤;紫苏子(炒)二斤;酥酪一斤半,生姜半斤,绞碎取汁;蜂蜜二升;酒四升。

上述七味药,先以文火煎地黄一两沸后,即以酒研紫苏子,过滤取汁,投入锅内,再煎二十次沸后放入鹿角胶,待胶搅匀溶化后下酥酪、蜜、姜汁等,一起煎黏稠如麦芽糖,然后放在干净瓷器内。每次服用一匙,用温酒调化饮用。

(宋)《圣济总录·补益门·平补》

鹿茸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