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教你30招,天天工作好心情
26664700000004

第4章 你对工作认识够深吗?(4)

小白大专毕业一年多,已经换了三家公司。谈及换公司的理由,他总是将之归咎为“学历歧视”。“你说我做的那些事儿一样不比其他人差,不就因为我学历比他们低嘛,也不至于这么瞧不起人啊!”小白觉得特别委屈,“就是现在的这家公司也是一样的——但凡学历比我高的,无论是老人还是新人,职位抬头都比我的高,只有我做着全公司最底层的工作。”我问他每次应聘的职位职能有没有变化的时候,他说,“我只做过这些工作,所以我只应聘了这个岗位。”就因为工作性质变化的问题,他失眠了许久,“每次我一想到我曾经憧憬过的事业规划,就让我觉得特别没有安全感、特别着急。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呢?”看着自己大多数的同学,无论是事业还是职位都在稳健地步步高升,而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甚至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这种生活与事业完全失重的感觉,常让他觉得当下的日子无所适从、倍受煎熬。“我觉得我不比别人差呀,不知道为什么却连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都找不到,早知道就继续读书了,要不然纵使你有天大的本事,没有那一纸文凭也没用。”

悄悄话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大概看出小白近几年的职业道路。你们发现没有,他总是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诸多客观因素抱怨连连。比如,小白因为自己的学历问题觉得备受歧视,但是据我所知,他除了抱怨,并没有继续学业的打算。当今社会能够提升学历的途径有很多,除了传统的高考之外,还有成人高考、网络学院等诸多办法,如果小白真的想要跳出学历带来的窘困应该不难吧。

其次,小白自己的心态也是所谓压力的源泉之一。老话说,眼睛长在自己身上,却总是看着别人的长短。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换了三家公司,而在此期间,除了看到自己周遭人的变化之外,小白却没有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有怎样的进步,以至于在选择职位的时候完全没有自我认知。如果小白能够首先肯定自己,并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想必定是另一番景象吧。

“每次我查自己账户余额的时候,心都在滴血啊。”小白算着自己下半年必须消费的数额,看着ATM机显示屏上面的数字,顿时百感交集,“我上学的时候还总爱买一些金融杂志,偶尔还关注一下流行趋势。现在可倒好了,我连那种高档一点的消费区都不敢去,看看价签,就够刺激人的了。”他觉得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是和薪水绝对成正比的,“如果你的眼睛总是看着你手里那点可怜巴巴的钱所能够过的日子,那你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小白还说,他家里人最近总是旁敲侧击地说一些很奇怪的话,“不是哪个同事的女儿嫁了富二代,谁家的儿子当上了公务员,就是谁又在黄金地段全款买了套房。”一说起这样功利的事情,我也暗自羡慕了起来,不禁打趣道,“你家人的朋友都很能干嘛!”小白倒不乐意了,“谁不想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好一些啊。如果我以后买不起车子和房子,谁会嫁给我呀?”可是就是因为这个,小白的心理更加不平衡,“他们都是通过家里的关系进到那些大企业的,我爸妈呢,什么忙也不帮,还总是说我的不是。”可是越这样想,小白就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我每天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丢了现在的这份工作。如果我连这点工资都拿不到,下个月我该怎么活啊。”

悄悄话

有多少待嫁女心中藏着一个“马诺”呢?记得某男也曾发表过“当今的女权都是建立在拜金之上的”言论。其中所谓的压力,也大多是出于“能否满足物质欲”的考虑吧。我宁愿相信小白的“结婚必需品”的观点,也是对现实的财政现状发出的一种感叹。

我们在生活中亦会接触到一些所谓的普世价值,他们总是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你,让你认同,如果你反对,他就说你错了。你会认真考虑他们对你下的定义吗?当他们对你说,你应该这样,或者必须那样的时候,你会怎样回应?

怎样内化他人的观点,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具备的能力。“他说”“他们说”,此类言辞一般都是推卸责任前的“经典表述”。“这些事不是我要做的,都是他们……”当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就是“做听话的孩子”,那么他的思维完全来源于灌输,形成的习惯便是推卸、不愿意担负责任。怎样才算对自己负责?无论谁给你建议或者选择,做决定的总是自己,我们所遭遇到的结果,只有自己来承受,不能怨天尤人。

有哲人说,收获和付出是一种等价的交换。梦想就是梦想,总有一天是会醒来的,小白必须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并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来换取想要的生活。

小白总是跟身边的人抱怨,说最近他总是感到乏力,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小白还总说女朋友实在是不懂事,不理解他。他觉得赚钱才是未来生活的保障,“如果我们现在不拼命赚钱,今后要怎么生活啊?”他告诉我们,他的领导总叫着他去做一些公关的事宜,比如说陪客户吃饭,到机场或者车站迎来送往等等,这让小白的时间就更没法控制了,几次约会都因为工作应酬而临时取消。几次下来,女友的意见越来越大,他们之间也就难免产生一些口角摩擦。“每次下班前看到领导向我走过来,我都会觉得很恐慌。”小白说,“在接待客户的时候,看到女朋友打来电话,我都会紧张得胃疼。”看得出来,小白其实是很在意女朋友的,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让对方完全满意。这让他觉得很为难,“再这样下去,我不是换工作,就是换女朋友。这两边的压力太大了,我透不过气来。”

悄悄话

如何处理超额工作给生活带来的干扰,成为当下许多上班族的一大头疼事儿。工作强度和生活负担合二为一之后,其中的强度可想而知,如何取舍就要当事人根据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衡量了。有人觉得物质高于一切,愿意为工资付出一切,这是他的选择;有人甘愿为报酬搭上自己的健康,这也是他的决定。在你下决心时,必须要清楚这一决定所伴随的因果关系。

有人会问,我们的工作压力到底源自何方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算盘。因为我们总是想要得太多,而总是看不到自己已经拥有的,因为对自己遭遇到的惶恐与预期不确定,所以我们才会倍感压力。如果我们不在乎眼前的得失,这压力自然不复存在。因为在乎,所以放不下。这个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但是能否做到,就看当局者自己的修养了。

终于转正了,小白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一年内连换三份工作的压力让他在短时间内暴瘦,以至于朋友们都以为他在服用某类减肥药。小白笑谈,自己的身体年龄应该跟妈妈的差不多了。顶着一副黑眼圈,还不断揉捏着自己的肩颈,嚷嚷后背疼、腰疼的小白跟我们梳理了一下他的作息时间表:“晚上,应该说是凌晨两三点睡觉算早的。早上要到十点左右才能爬起来吧!”他总是要一些朋友不停地、轮流地打电话叫自己起床,直到他说“我起床了”,大家才作罢。“早上迟到是常事,早饭总是与午饭合并到一起吃,午饭的时间也不定,大概在下午两点以前吧。为了能够保持在电脑前长久不动,小白的午饭总是叫外卖。为了提神,他总是大杯大杯地喝速溶咖啡。”小白说,离开学校没多久,看我的样子已经“成熟”多了吧。

悄悄话

代价!这是我们结束了一段对目的的追逐后所产生的第一感觉。追求利益的人都会有类似的体会,当我们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可以用数字或者等价物品衡量的目的之后,会发觉到达了目的地后并不快乐。这时候心中所产生的压力或许比在追逐过程中还要大。新闻上说,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突发性伤害事件亦是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变态产物。因为不平衡,因为和预期的差距很大,所以愤怒、觉得被欺骗了。在这里,我们要清楚一件事情,当你衡量某个标准的时候,你的参照物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说,亿万富翁、豪华的房子、奢侈品牌等等,这些只是物件,可以用数字标注外在价值,但是其背后的意义呢,你能否因此感到快乐,你考虑过吗?

小白达到了自己职业上的目标,但是他不觉得快乐,当他冷静下来的时候才发现,他所付出的也是生命中最宝贵的。

如何顺利度过职场“停电”期?

工作了三五年,好不容易觉得自己蜕掉了“新人”的那层皮,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个职场方向,好不容易开始走上生活的正轨,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你却忽然惊觉,自己所处的并不是自己理想的那个位置。很可能你的领导开始器重你,给你更重要的工作,可是你却没有做好准备要独当一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好像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不够用了!”当你开始质疑自己的专业能力的时候,当你开始对刚接手的工作感到无力的时候,当你需要面对各方传来的咨询却觉得没有头绪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我的职场生涯只能走到这儿了吗?”你开始对未来感到迷惘。“为什么我的生活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呢?”是什么让你停留在现在的这个状态?

Liza工作第三年的时候,领导找她谈了一次话,准备培养她向管理层发展。谈完话,Liza有点亢奋,于是开始规划今后的发展,还为此做了一个事无巨细的时间表。很快,领导让Liza负责一个小型发布会的整体统筹。一开始,她觉得自己参加过无数次的同类活动,应该能够胜任此项工作。可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她开始手足无措了。“确认场地,确认时间,确认嘉宾,还要确认嘉宾和发布会时间是否能搭上。”Liza第一次觉得统筹原来是个技术活,有很多事情要确定,可又有很多事情无法确定。“我忽然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Liza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甚至怀疑自己能否处理好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事项。

悄悄话

工作得到领导的认可,在欣喜过后,我们要做些什么工作呢?除了准备接受升职和加薪,更要做好在工作中迎接更多挑战、承受更大压力的思想准备。天上是不会无故掉馅饼的。大家都知道“空中坠物”的物理原理吧,飞机上扔下一卷手纸都能砸死人,更何况一大块馅饼落在脑门上呢。这样的好事儿来了,我们怎样才能稳妥地接住它呢?小时候喊的一句口号在这时就派上用场了:时刻准备着!

Liza的领导之所以在准备重用她之前跟她谈话,其实是在发布一个信号:“做好承担压力的准备。”至于Liza自己,则显得有些过于在意了。老子说,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并不是让Liza不作为,而是指不必那么在意其中的得与失。可以给自己一段适应压力的时间,让自己慢慢地凝聚力量,然后将能力发散在日常工作中,从而逐渐进入一种良性的工作状态。

可能我们每个人在遭遇工作升迁的时候都有过一段“高原期”,觉得自己的能力总是停留在原地,和工作的要求无法匹配。其实,这有可能是我们自身在应对事物变迁时候的一种焦虑心态在作怪。我不敢保证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但是我可以跟大家说,如果你放松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能力和工作中遇到问题的相关度,给自己拉一份效率清单,你的心态起码会轻松许多。

在几次提创意被否之后,Liza更是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像自己评定的那么好,“我忽然觉得我的业务能力有问题。”Liza最近看了很多职场方面的书,并且尝试着照方抓药,可是效果甚微。“我照书中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可是觉得实际效果跟初衷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Liza也搞不清楚,是自己有问题,还是书有问题?她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职场高原期,她想要得到一种能量的提升,却又找不到办法。“我总是想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可是又找不到头绪。其他同事的配合度又不好,我一去问他们的进度,他们就说我催他们。可是我不问他们,又怎么知道进度如何呢。在这种人际关系下,我怎么能好受呢?”

悄悄话

当自己对自己感到失望的时候,你该怎么办?我给Liza提了一个建议,列一份能力与工作匹配度的清单。另外一项重要的建议,就是让自己认识不足,并且给自己时间迅速地弥补,并形成优势。Liza在遭遇业务能力障碍的时候选择阅读相关书籍,这点是可取的。但是她的内心压力太大,将阅读变为一种“填鸭”、排解焦虑的办法,这其实是无效的阅读,反而成为浪费时间的行为。

为什么我说她无效呢?第一,案例中提供的许多办法是需要读者内化之后,审时度势来参考的。机械地按照书中的办法来处理自己身边的事务,不是隔靴搔痒吗?第二,没有看清自己问题出现的症结:业务能力不足,只依靠人际关系是完不成工作任务的。我对Liza说,你根本就是看错书了,你应该关注的是怎样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第三,要学会自省。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埋怨他人的不足,处理事情有太多的缺陷;总觉得我们做了许多事情、付出了许多努力,却没有人在意。在抱怨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先看看自己在这缺陷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怎样能够将这个“窟窿”补起来呢?如此一来,我们的视野中,也会少很多的阴霾,多更多的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