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时,如果会阴保护不当,或胎儿较大,或会阴体较长、较紧,就可造成会阴裂伤。或行会阴切开缝合术也可使会阴部形成伤口,压迫时疼痛明显,并可继发感染。先露部压迫会阴时间过久可造成会阴水肿。会阴伤口缝合时血管结扎不彻底,会形成会阴血肿。痔核脱出、肿胀等,都是导致会阴胀痛的常见原因。
会阴胀痛可不同程度地影响产妇的饮食、休息以及全身的康复,故应及时处理。针对造成会阴胀痛的不同原因,分别给以相应的处理。
如发现会阴血肿较大或逐渐增大时,应及时将血肿切开,取出血块,结扎止血,加强会阴护理,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会阴有伤口者,应加强会阴护理,保持会阴清洁,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液进行会阴擦洗,每天2次,并使用消过毒的会阴垫。
如发生会阴伤口感染时,应及时拆除缝线,有脓肿者应切开排出脓液,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也可采用物理疗法,如红外线局部照射并给以抗感染治疗。
对会阴严重水肿者,可给50%硫酸镁湿敷,每天2次,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水肿消失。痔核脱出者可给予还纳,水肿明显者可局部涂抹痔疮膏,或1:5000高锰酸钾坐浴。
另外,应尽量暴露伤口,以保持表面干燥,促进愈合;休息时,应躺向伤口的对侧,如会阴侧切口在左,应向右侧卧,以防恶露流出污染伤口而增加感染的机会。
产后盆腔静脉曲张的预防
盆腔静脉曲张,是指盆腔内长期淤血,血管壁弹性消失,血流不畅,静脉舒张弯曲的一种病变。此病好发于产妇和体质较差的妇女。
造成产妇盆腔淤血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是由于妊娠期子宫长大,压迫盆腔血管,血液回流受阻,引起淤血。或产后盆腔血管复旧不良。另外,产后久蹲、久站、久坐、长期便秘等,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盆腔静脉淤血,血液循环不畅,可引起下腹疼痛、恶露多、白带增多,还可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出现痔疮等。
防治该病的方法,除去外界和人为因素,做好产后调养,加强腹肌、盆底肌肉和下肢肌肉的锻炼。
产后注意卧床休息,随时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的下蹲、站立、坐的姿势。
保持大便通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若有便秘发生,应早晚服蜂蜜一匙,多吃治疗便秘的食物及用食疗方。
经医院确诊为盆腔淤血后,可按摩下腹部,用手掌在下腹部作正反方向圆形按摩,并同时在尾骶部进行上下来回按摩,每日2次,每次10~15遍。
进行缩肛运动,将肛门向上收缩,如大便完了时样,每天5~6次,每次收缩10~20次。
可采用膝胸卧位锻炼,即胸部紧贴床,臀部抬高,大腿必须与小腿呈直角,每天2次,每次15分钟左右。
卧床休息时,最好多采取侧卧位。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卧床可采取头低脚高位。
用活血化淤、芳香理气药热熨,可选川芎、乳香、广香、小茴香、路路通、红花等各15克,炒热盛布袋中,熨下腹部、腰脊和尾骶周围。
产后肌纤维组织炎的防治
肌纤维组织炎又叫肌风湿,主要症状是腰局部发凉,肌肉紧、僵硬、酸胀不适,遇阴雨天更加严重。由于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故要积极防治。
要防风邪。
因为产妇分娩后,由于出血和体质的消耗,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若不注意防风寒、虚邪,贼风易乘虚而入,引起肌纤维组织炎。因此,妇女分娩后应注意气候的变化,对虚邪贼风应注意避之。
注意增加营养。
因为分娩时出血较多,身体耗损,抵抗力下降,极需增加脂肪、蛋白质的食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可进行红外线或超短波理疗。
也可以根据疼痛部位的大小,将食盐放入锅中炒热,用布包好敷于疼痛处,每天1次,每次20~30分钟。此外,用电针治疗效果也较好。
产后心力衰竭的预防
患有心脏病的妇女,在怀孕和分娩时会发生心力衰竭,要注意预防。在产后的6~8天内,尤其是产后1~3天,仍存在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这里提出几点预防产后发生心力衰竭的注意事项。
产妇一定要好好休息,最好请别人带孩子,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可以每天在床上适当活动下肢,以助心脏活动。5~7天后再下地活动,下地活动也要循序渐进。
不要情绪激动,尤其不要动怒。
饮食仍要限制盐量,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可吃太油腻的食品,以免增加消耗负担。一次不要吃得过饱,特别是晚餐不要吃得过饱,最好少食多餐。
要防止感染,垫会阴用的棉花、纸应消毒,内裤要常洗换,保持干净。
心功能为III级以上的产妇不宜哺乳。
产褥期内夫妇不可同房。
产褥中暑的防治
产褥中暑是指产妇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因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而引起的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也称为产褥期热射病。
尤其是在温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产妇特别容易中暑。产妇中暑时首先表现为心悸、恶心、四肢无力、头痛、头晕、口渴多汗、胸闷等,接着体温升高,皮肤干燥无汗,脉搏和呼吸增快,胸闷烦躁,口渴,进一步高热,体温可达40℃~42℃,继而尿少、神志不清、谵妄、狂躁、昏睡、昏迷、抽搐,严重时引起死亡。
检查可发现颜面潮红,脉细数,瞳孔缩小,呼吸短促,皮肤灼热,干燥无汗。
产后中暑关键在于预防,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综合防护措施。
产妇的生活环境应该选择朝向好、通风好、保持清洁的房间,要经常开窗开门,通风透气,炎热的季节注意室内空气流通,让室内温度维持在28℃左右。产妇的床上可以铺凉席,也可以使用扇子,产妇的床不能让“穿堂风”直吹,空调要间断开启,空调不要连续运转,也不要用电风扇直吹。
产妇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夏季产妇衣服要宽大,凉爽,舒适,透气,利于散热。产后坐月子期间,每天都要做到用温热开水擦洗身上,产妇体质较差时家人要给予帮助。要多喝开水,多吃一些营养全面、稀薄、易消化、生津解暑的食物,如西瓜、西红柿、黄瓜等,少吃过于油腻的食品。产妇还要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以加快恢复、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做到以上这些,就可以预防产褥中暑。
产妇一旦出现中暑症状,症状轻者如发热、头晕等可以立即将其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用冷水、酒精擦浴,尽快降低病人的体温,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多喝些盐水,可口服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丸。如果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如呕吐、面色苍白等,要立即送医院抢救治疗。
妊高征产妇产后注意事项
孕期妊高征的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这些症状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单独出现。因为妊高征是由妊娠引起的疾病,一旦妊娠终止,症状一般会很快消失。但是,偶尔也会有个别病例仍有症状,特别是重度妊高征,可以遗留肾脏损害,出现蛋白尿持续很长时间,甚至造成慢性肾病。
因此,产后要注意休息和饮食,进行严密观察,如有症状应系统治疗,避免遗留永久性损害。
另外,本次患有妊高征的产妇,如果下次怀孕,还有可能再次患妊高征,而且病情会加重,所以应避免再次妊娠,或注意观察,出现症状及早治疗。
产后阴道松弛怎么办
分娩时,胎儿由子宫经阴道自然娩出,使阴道和外阴极度扩张,常常造成阴道组织和会阴的裂伤,因此,产后妇女普遍会存在阴道松弛的情况。
经过产后休养,大多数妇女的阴道都能够恢复正常,但也有些妇女阴道的收缩力及紧握力都下降。在性生活时,空气进入阴道,会像拉风箱一样发出很大的响声。这不但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而且性快感也不如从前,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夫妻感情淡漠,甚至家庭破裂,因此需认真对待。
产妇产后可以进行一些“爱肌”的锻炼。如缩肛运动,用力收缩并上提阴道和肛门肌肉,停顿片刻,然后放松,每天反复做20~30次。还可以进行排尿中断训练,排尿时有意识使尿道括约肌收缩,中断尿线。还可用手指浅浅地插阴道,训练阴道口的吮吸动作。
还可以通过手术纠正阴道松弛,这种手术称为阴道紧缩术。将阴道松弛的黏膜切除、缩紧肛提肌及阴道周围肌肉组织,这样可使阴道恢复原来弹性和收缩力。这种手术并不痛苦,对身体没有什么损失,一般只要住院5~6天,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做过手术的大部分夫妻性生活十分满意。
子宫脱垂的预防
产妇如发生子宫脱垂,就会感到下腹、外阴及阴道有向下坠胀感,并伴有腰酸背痛,若久立、活动量大时,这种感受会更加明显,倘若病情继续加重,严重者将影响活动。
如果属于早期子宫脱垂或症状较轻者,可取平卧位或稍坐一会儿,即可使阴部恢复常态;重症子宫脱垂则不易恢复,即使用手帮助回纳,但若起立后仍可向外脱出。
如果子宫脱垂的同时,还伴有膀胱膨胀,往往会有频尿、排尿困难或尿失禁等。倘子宫脱垂兼有直肠膨出,还可出现排便困难。
子宫脱垂多是由急产造成的。产程从子宫正规阵缩到胎儿娩出少于3小时,就会由于骨盆底组织和阴道肌肉没有经过渐进的扩张过程,而被突然的强大胎头压迫撕破,又未能及时修补,进而造成子宫脱垂。滞产也容易造成上述情况,形成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因程度不同,有轻、中、重之分。轻度子宫脱垂(I度)者大多数没有什么感觉,有的只是在长期站立或重体力劳动后感到腰酸下坠。中度子宫脱垂(II度)者会有部分子宫颈或子宫体露在阴道外。重度子宫脱垂(III度)者的整个子宫颈与子宫体全部暴露于阴道口外。
子宫脱垂的预防措施有以下一些:
不要生育过多、过密,以免影响母体健康。
产后如有组织破裂,必须及时修补。
产后24小时,应开始做俯卧体操,每天2~3次,每次15分钟,这样可使子宫位置尽快复原到正前倾位。
积极治疗易使腹压增加的慢性疾病,如便秘、咳嗽等。
充分休息,产后生殖器恢复正常需要42天,在此期间应充分休息,避免过早参加体力劳动,如挑重担、肩背、手提重物以及长时间下蹲等活动。
子宫脱垂的治疗
轻度子宫脱垂病人,着重体育疗法与用补气升提药物。
体育疗法。
?茺缩肛运动。
用盆底肌肉收缩法将肛门向上收缩,就如同大便完了收缩肛门那样。每天做数次,每次收缩10~20下。
?茺臀部抬高运动。
平卧床上,两脚踏床,紧贴臀部,两手臂平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用腰部力量将臀部抬高与放下。每天2次,每次20下左右,并逐步增加次数。
?茺下蹲运动。
两手扶在桌上或床边,两足并拢,做下蹲与起立动作,每日1~2回,每回5次。但要注意,平时要防止空蹲,如需蹲下,最好放一只凳子。
补气升提药物。
补中益气汤,或针灸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即可见效。
乳房湿疹的治疗
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妇女,发生急性乳房湿疹后,乳房皮肤常出现粟粒大的小丘疹或小水疱,潮红,瘙痒,搔抓后湿疹易破损,出现点状渗出及糜烂面,有较多浆液渗出,可伴有结痂、擦烂、脱屑等。
亚急性乳房湿疹多由急性湿疹迁延而来。乳头、乳晕及其周围皮肤出现小丘疹、鳞屑和糜烂面结痂,皮损奇痒,有灼热感,夜间症状加重。
慢性乳房湿疹可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而成。乳头、乳晕部皮肤增厚、粗糙,乳头皲裂,色素沉着,表面覆盖有鳞屑,伴有渗出液及阵发性疼痒。
乳房湿疹应采用综合治疗。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剧烈搔抓、热水洗烫等。紧张、劳累、情绪变化、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往往和湿疹的发病有着紧密关系。能够调节神经功能障碍的药物,对湿疹也有较好的疗效,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谷维素、利服宁等。
什么是耻骨联合分离
女性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两块髋骨借骶髂关节与骶骨连接,在前方有耻骨联合互相接合。有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骨盆的耻骨联合部分分离了,总是一活动就疼痛。轻者休息一段时间就可痊愈,重者要固定骨盆进行矫正,疼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物治疗。
月子里的食谱
营养食谱
炖母鸡。
原料:仔母鸡1只(约1000克),姜10克,葱段50克,精盐2克,料酒50克,胡椒粉1克,化猪油25克,汤3000克。
制法:鸡宰后去毛、肠杂和骨,砍成3厘米见方的鸡块,放入开水锅内汆,去血水,捞出。炒锅洗净,烧烫,下化猪油,烧至6成熟时放入姜葱,炒出香味时,下鸡块煸一下,烹入料酒,随即掺汤3000克,下盐、胡椒粉,旺火烧至汤汁成白色时,捡去姜葱,再移上小火烧软即成。
营养作用:鸡是产后妇女最常用食品,因其具有养五脏、益精髓、补气血、健脾胃、长肌肉等多种功能,含有丰富蛋白质,而其他营养成分亦较丰富,对于母体复旧及乳汁丰沛确有良好的作用。
人参鸡片汤。
鸡脯肉200克,人参5克,冬笋50克,鸡蛋清1个,精盐、料酒、葱、姜、香菜、鸡汤、猪油、香油各适量。
制法:将鸡肉、人参、冬笋洗净,切成片。葱、姜洗净,切成丝。香菜择洗干净,切成段。
炒锅置火上,把猪油放入锅内,烧至五成热时下鸡肉片翻炒至热,盛出。锅内加油,烧热,下葱丝、姜丝、笋片、人参片、鸡蛋清煸炒,倒入鸡肉片炒匀,加精盐、鸡汤、料酒调味,放上香菜段、香油即成。
营养作用:鸡脯肉含蛋白质、钙、磷、铁、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等,与人参相配,有大补元气、止渴生津、填精补髓、活血调经之功效。适用于产后体弱或体弱消瘦者补养。
栗子黄焖鸡。
原料:肉鸡1750克,栗子250克,汤1000克,花生油150克,味精、料酒、白糖、淀粉、精盐、葱段、姜片各适量。
制法:将肉鸡骨头剔下,剁成4厘米见方的块,用少许淀粉、精盐拌匀。剥去栗子外皮,用油炸至皮紧。
将鸡块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倒出,锅留底油下葱姜稍煸,再下鸡块及汤,调好颜色及口味,置中火烧至25分钟(烧煮期间放入栗子),待鸡熟汁浓时起锅,挑去葱姜,用淀粉勾芡,盛盘即可食用。
营养作用:栗子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与具有生精养血、培补五脏的肉鸡相伍则有补而不腻之效,还能通过栗子的活血止血之力,促进恶露排除及子宫复旧。
地黄蒸白鸭。
原料:净鸭1只,生地黄100克,山药200克,橘皮50克,葱、生姜、黄酒、鸡汤、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葱、姜洗净,切成末,将鸭洗净,切成块,用精盐、黄酒、葱末、姜末腌渍。把生地洗一下,切成片,同橘皮一起装入纱布袋内,放在汤碗底。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片,与鸭肉同放在药袋上,加入鸡汤,将汤碗放入蒸锅内,蒸约2小时,待肉烂熟后,去掉药袋即可食用。
营养作用:鸭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B族维生素及尼克酸等,有滋补养胃、清肺补血、利水消肿的作用;山药含蛋白质、淀粉酶、氨基酸、碘、维生素C等,有健脾止渴、固肾益精的作用;生地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的作用;橘皮为药用陈皮,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的作用。以上各料相配成菜,有滋补健胃、理气健脾、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的功效。
鲫鱼豆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