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4小时,产妇就应当起床排尿一次,不要等到感到有尿意再解。产妇不习惯卧床排尿时,可坐起或下床小便。排尿时要增加信心,放松精神,平静自然地排尿,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以后每隔4~5个小时起床排尿一次,定时排尿反射可刺激膀胱肌肉收缩。
产后24小时可适当下地活动,并逐日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做抬腿运动、仰卧起坐运动可锻炼腹肌,预防尿潴留。
如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热水袋热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口周围,也可用滴水声诱导排尿。
为促进膀胱肌肉收缩,可用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
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毫克或加兰他敏2.5毫克,促使膀胱括约肌收缩。中药蝉衣9克,煎汤一大碗,顿服,亦有利尿作用。
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就应该在严密消毒下导尿,膀胱高度膨胀者,导尿时应使尿液分次排出,防止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引起休克或者黏膜血管的破裂出血,故可先排出500~1000毫升,然后放置导尿管24~48小时,隔2~4小时间断放尿,以锻炼膀胱肌的功能。
在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多饮水,使尿量增加,以减少尿路感染。每天冲洗会阴2次,保持外阴清洁。
产妇产后腹痛的处理
在产后的1周内,有些产妇时常出现阵发性下腹痛,尤其在最初1~2天内更明显,生育多胎的产妇,这种疼痛就更剧烈,医学上称之为产后宫缩痛。有的产妇对此很焦急,怀疑腹内是否有炎症。
产后腹痛主要反应在产后子宫复原的过程中,子宫发生阵发性收缩,逐渐恢复到正常大小。多胎生育的妇女,由于子宫肌肉纤维的变性,子宫肌肉内含弹性纤维的平滑肌逐渐减少,而弹性差的结缔组织则逐渐增加,子宫恢复就较困难。只有加强收缩,才能恢复正常,所以给产妇的感觉是腹痛加剧。
初产妇因子宫肌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易于复原,而且所用复原时间也短,疼痛不明显。
宫缩产生的腹痛,一般持续3~4天,然后自然消失,不需作特殊护理。重者可作下腹部热敷、按摩,也可应用适量的镇静止痛药物。另外,服用益母草膏、红糖水、黄酒、山楂等,也可见效。
产后脱发的预防
经常有些产妇出现产后脱发现象。头发的茂盛与血液的关系密切,产妇分娩时要流失一些血液,因而易患脱发,医学上称为“分娩后脱发”。若有产后大出血,脱发会更严重,甚至连阴毛、腋毛都会脱掉。此外脱发还与精神因素、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据统计,35%~45%的产妇会出现脱发。
产后脱发大多属于生理现象,一般在6~9个月后即可恢复,重新长出秀发,不需要特殊治疗。预防产后脱发要注意以下几点:
妇女在孕期和哺乳期要保持心情愉快、平和,不要紧张、焦虑,使头皮得到更多的营养。头发的血液循环,营养供应,一般是受植物神经支配的,神经系统受情绪变化的侵扰,必然影响头发的血运,营养不足,从而发生脱发。
注意平衡膳食,不要挑食、偏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海产品、豆类、蛋类等,以满足头发对营养的需要。
应常用木梳梳头发,以加速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防止脱发。或用十指揉搓头皮,从前额经头顶到后枕部;也可用十指尖像梳头一样梳理头发,这样可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头发的新陈代谢。最好产前将头发剪短,便于产后梳理。另外还需经常洗头,有些产妇因害怕洗头时脱发而长时间不洗头,这样就会影响毛囊细胞呼吸,从而出现脱发或加重脱发。
在医生指导下,产后适当服用一些维生素B2、维生素B6、谷维素、养血生发胶囊及钙片,对防止产后脱发也有一定的益处。
用生姜片经常涂擦脱发部位,可促进头发生长。用何首乌浸泡在醋液中,一个月后,取醋液与洗发水混合洗头,吹干后再将何首乌醋液喷一些在头发上,不仅可防止脱发,还有美发、养发的功效。
将黑芝麻炒熟、捣碎,加糖拌匀,每天2~3次,每次1~2勺,持续服用一个月,会有明显的效果。
产后便秘的防治
产后由于腹压消失,饮食中缺少纤维素,产妇长时间卧床,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难产手术时的会阴切口疼痛,致使产妇不敢做排便动作,产褥期出汗较多等,都可能造成产后便秘。
预防产后便秘的方法如下:
适当活动,不能长时间卧床,产后头两天,产妇应勤翻身,吃饭时应坐起来。健康、顺产的产妇,在产后第二天即可开始下床活动,逐日增加起床时间和活动范围。
在床上做产后体操,进行缩肛运动,锻炼骨盆底部肌肉,促使肛门部位血液回流。方法是:做忍大便的动作,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30回。
在饮食上,要多喝汤、饮水。每日进餐应适当配一定比例的杂粮,做到粗细粮搭配,力求主食多样化。在吃肉、蛋食物的同时,还要吃一些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平时应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因为不良情绪可使胃酸分泌量下降,肠胃蠕动减慢。
注意保持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以便形成条件反射。
每天绕脐顺时针进行腹部按摩2~3次,每次10~15分钟,可以帮助排便。
发生便秘时,可用黑芝麻、核桃仁、蜂蜜各60克。先将芝麻、核桃仁捣碎,磨成糊,煮熟后冲入蜂蜜,分2次一日服完,能润滑肠道,通利大便。也可用中药番泻叶6克,加红糖适量,开水浸泡代茶频饮。
用上述方法效果不明显者,可服用养血润燥通便的“四物五仁汤”:当归、熟地各15克,白芍10克,川芎5克,桃仁、杏仁、火麻仁、郁李仁,栝楼仁各10克,水煎2次分服。
若4~5天仍未行便,可在服用药物的同时用开塞露、甘油栓塞入肛门。
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可用温肥皂水少量灌肠。或中药大黄10克,蒲公英10克,煎汁100毫升灌肠。
产后痔疮的预防
俗话说“十人九痔”。怀孕期间得了痔疮,再经过分娩时会不知不觉地加重。据统计,痔疮在产后妇女中发病率是很高的。
产妇产后由于子宫收缩,直肠承受胎儿的压迫突然消失,使肠腔舒张扩大,粪便在直肠滞留的时间较长,容易形成便秘,加之在分娩过程中撕裂会阴,造成肛门水肿疼痛等。因此,产后注意肛门保健和预防便秘是预防痔疮发生的关键。
防止便秘可以预防痔疮,产后早下地活动,多吃青菜、水果等富有纤维的食物,勤喝水,大便就容易通畅。便秘较顽固者可以服酚酞或番泻叶代茶饮,局部使用开塞露等通便,可防止痔疮加重。
此外,还应勤换内裤、勤洗浴。这样不但保持了肛门清洁,避免恶露刺激,还能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消除水肿,预防外痔。
另外要养成每天排便的良好习惯,注意适度运动。产后妇女不论大便是否干燥,第一次排便一定要用开塞露润滑,以免撕伤肛管黏膜而发生肛裂。
痔核脱出时用33%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患处,能敛肌消肿,再在局部涂痔油膏,用手指轻轻将痔核推入肛门。槐角丸、安纳素栓有止血、消炎、止痛作用,如需手术治疗应在产后2~3个月才能施行。
产后早防静脉栓塞
女性产后不久,容易发生静脉栓塞病,而且以下肢发生静脉栓塞最为常见,还可发生于口腔静脉、肠系膜静脉、肾静脉、卵巢静脉及肺静脉等。深静脉栓塞是围产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应引起警惕。
这是由于妊娠期女子体内血液的凝血因素多了,而溶解血块的因素少了,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一直维持到产后一段时间。另外,子宫增大,深部静脉受压,血流淤滞,如果再加上女子产后患某些疾病,或剖宫产后长期卧床,使血流缓慢,极易导致静脉栓塞病。发病时间多在产后3~12天。
所以,对孕产妇来说,预防深静脉栓塞最好的办法是多活动。在妊娠末期,不要因为行动不便而停止活动,应坚持散步或做适量家务。产后第一周是栓塞的多发期,产后女性应尽早离床活动,并进行适量运动,即使是手术后,也应尽量在床上进行翻身、伸屈肢体等运动。只要深部静脉血管内的血能不停地流动,血栓就难以形成了。
当然,产前产后还要严密观察,一旦出现发热,必须警惕是否发生静脉炎。如果是,就要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如果发现下肢肿胀、疼痛、发凉、青紫等情况,应卧床休息,接受活血化淤、抗凝及抗感染等治疗。如果延误了诊治,就需手术取出血块。
对孕产妇来说,及早注意预防静脉栓塞为上策。
产后手脚痛的预防
有些妇女在产后会出现手脚疼痛,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在“月子”里受了风所致。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产后手腕痛也叫做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手部,使肌腱在腱鞘内来回滑动,引起腱鞘的充血、水肿、增厚、粘连,导致狭窄性腱鞘炎。产妇虽然不进行重体力劳动,但长时间重复单一的劳动,如冷水洗尿布、洗衣服、抱孩子等均容易引起该病。另外,产妇体内的内分泌激素波动也可能与该病有关系。
妇女产后脚痛常常发生在脚跟部,足跟痛的原因是脚跟脂肪垫退化所引起的。产后产妇在月子里如果不注意下地活动,脚跟脂肪垫也会出现退化现象,这样一旦下地行走,则由于退化的脂肪垫承受不了体重的压力和行走时的震动,就会出现脂肪垫水肿、充血等炎症,从而引起疼痛。
要预防产后发生手脚痛,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注意充分的休息,不宜做过多的家务劳动,特别要注意减少手指和手腕的负担,例如,给孩子洗澡时,夫妻两人应相互配合,避免由产妇一个人一手托头一手冼;洗尿布时一定要用温水,避免寒冷的刺激。
在休养的同时应适当下床活动。特别是坐月子后期,要经常下地走动,这样不仅能防止脚跟脂肪垫退化,避免产后脚痛的发生,而且能防止产妇体重过分增加,调节神经功能,对改善睡眠和增进食欲十分有利。
如果不慎患上产后手脚痛,可以进行热敷和按摩。热敷用热毛巾即可,如能加上一些补气养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的中草药,则效果更佳。若采用按摩手法,一般是在痛点处先轻压后重压,压30秒,放开15秒,交替进行,注意按压时不要揉捏,否则会使疼痛加重。
产后颈背酸痛的预防
有些产妇在给小孩喂奶后,常感到颈背有些酸痛,这种情况称为哺乳性颈背酸痛症。其原因主要是产妇用了不正确的姿势哺乳。
产妇如自己给宝宝喂奶(无论哺乳或用奶瓶喂宝宝),如不注意体位调节,经常长时间地低头看着宝宝吃奶,长期如此,就容易使背部的肌肉紧张而疲劳,产生酸痛不适感。
此外,乳母有躺着哺乳的习惯,经常固定以一种姿势侧卧,也会引起颈背部肌肉紧张,导致颈背酸痛。
一些乳母由于乳头内陷,婴儿吮奶时常含不稳乳头,这就迫使母亲要低头照看和随时调整婴儿的头部。加之哺乳时间较长,容易使颈背部肌肉出现劳损,从而感到疼痛或不适。
还有,如果产妇患有某些疾病,如颈椎病等,也会加剧神经受压的程度,导致颈背酸痛,以及肩、臂、手指的酸胀麻木,甚至还会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
另外,颈背酸痛也与女性生理因素与职业因素有关,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会计师、打字员、编辑、缝纫师等,如果营养不足,休息不佳,加上平时身体素质较差,在哺乳时就更容易引起颈、背、肩的肌肉、韧带、结缔组织劳损,从而引发疼痛或酸胀不适。
在明白颈背酸痛的原因后,即可找出预防此病的措施。
保持舒适的哺乳体位,在喂奶的过程中,适时活动颈部,如左右转动、前后仰伸,不要使颈背部肌肉长时间处于同一姿态,卧床休息时要时常变换睡姿。消除了诱因,就能有效地防止颈背酸痛的发生。
平时注意锻炼和活动,要防止乳头内陷、颈椎病等疾患,消除诱因。
注意颈背部的保暖,夏天避免电风扇直接吹头颈部。
要加强营养,必要时可进行自我按摩,以改善颈背部血液循环。
产后腰腿疼痛的防治
不少产妇产后会觉得腰腿疼痛,这是因为骶髂韧带劳损或骶骼关节损伤所致。
一是因产妇分娩过程中引起骨盆各种韧带损伤,再加上产后过早劳动和负重,都会增加骶髂关节的损伤机会,引起关节囊周围组织粘连,妨碍了骶髂关节的正常运动所致。
二是由于产后休息不当,过于长久站立和端坐,致使产妇妊娠时所松弛了的骶髂韧带不能恢复,造成劳损。
三是产后起居不慎,闪剉腰部以及腰骶部,以及腰骶部先天性疾病,如隐性椎弓裂、骶椎裂等诱发腰腿痛,产后更剧。
产后腰腿痛以腰、臀和腰骶部疼痛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一侧腿痛。疼痛部位多在下肢内侧或外侧,可伴有双下肢沉重、酸软等症状。
预防该病的关键在于产后要注意休息和增加营养,不要过早长久站立和端坐,更不要负重,避风寒,慎起居,每天坚持做产后操。
产后关节酸痛的处理
中医学认为,产后关节酸痛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产后血虚,关节肌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以致肢体疼痛。
产后出汗较多,毛孔开张,容易感受风寒邪气,使血运不畅,肢体产生疼痛。
如果产后出现关节酸痛,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老母鸡1只,去毛及内脏,桑板60克,用布包好,加水适量共炖,至鸡烂汤浓,加适量调味品,吃鸡肉喝汤。
葱白100克,苏叶9克,桂枝6克,水煎后冲入红糖适量趁热服下。每天1次,连用3~5天。
消炎痛栓塞肛每晚1次,连用7天。
产后乳腺炎的防治
哺乳期母亲由于淤乳处置不当引起化脓,或从乳头伤口进入化脓菌引起感染,叫做产褥乳腺炎。
此病多发生红肿热痛、发硬,疼痛得较厉害,体温达38℃左右,严重时积存的脓液使乳房变软,最终乳头往外流脓,这种情况必须找医生治疗。治疗方法是:初期,挤排乳汁,或用冷毛巾冷敷,疼痛会减轻些,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该病重在预防,产妇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妊娠期要做好乳房及乳头的护理。
每次喂奶前后,产妇要洗手,擦净乳头,喂奶后用清洁纱布敷盖乳头并用乳罩托起乳房。
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不净时要用吸奶器吸空乳房。
有淤积奶块时,可先作热敷,轻轻用手向乳头方向揉按,使之化开,并将奶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
喂奶时间不应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最多不要超过半小时。不要让婴儿长时间叼奶头或含着奶头入睡。
发生乳头皲裂时要暂停哺乳,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待伤口愈合后才能直接哺喂。
产后失眠的纠正
部分产妇产后会出现失眠现象,这是因为产妇的睡眠往往被婴儿不规律的生活扰乱,想睡觉的时候宝宝也许正在哭闹,而当宝宝睡着以后你反而没有了睡意,生物钟出现紊乱。
产后失眠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纠正。比如减少甚至取消午睡,饭后多散步,增加每天的活动量,使白天稍微疲劳些,晚上又不要睡得过早,也许对纠正失眠有所帮助。
产后会阴胀痛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