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投资学一本全
2656800000093

第93章 了解债券(1)

(第330节)什么是债券

时常在街坊邻居之间听到这样的谈话“你买今年的国债了吗?”债券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何能让这些街坊邻居们这么关心?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像社会借债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率。它跟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借条的作用是一样的。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债券市场是从1981年国家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实物券柜台市场为代表的不成熟的场外债券市场为主导、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代表的场内债券市场为主导、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代表的成熟场外债券市场为主导的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近代以来,我国的债券历史可追溯到晚清政府。1894年清政府为支付甲午战争军费的需要,由户部发行的,当时称作“息借商款”,发行总额为白银ll00多万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交付赔款,又发行了公债(当时称“昭信股票”),总额为白银1亿两。自清政府开始发行公债以后,旧中国历届政府为维持财政平衡都发行了大量公债。北洋政府、伪满政权、武汉国民政府以及蒋介石政府先后发行了数十种债券。

那么债券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债券的含义,我们来打个比方:如果你做生意缺钱,你找别人借钱,并且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按约定的支付利息还给他本金和利息。为了证明你们的借贷关系,你给他一张欠条,这张欠条也就是我们说的债券。也可以说是一种债务的证明书。

如果将你一个人换成一个国家或者企业,那么就变成国家或者企业向别人借钱,大家就可以把自己暂时用不到的钱借给国家或者企业,国家和企业就给你“债券”这个凭证,你可以选择借出年限,然后到期连本带利息收回。

具体来说,债券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

1.债券的发行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机构)是资金的借入者:

2.购买债券的投资者是资金的借出者;

3.发行人(借入者)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

4.券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即债权人。

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与美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美国的证券化产品在金融市场中超过80%,我国还不到10%;债券余额,美国相当于GDP的二倍,我国也仅接近30%.因此积极扩大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是满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积极促进债券市场品种的多样化,满足不同发行主体的融资需要。诸如积极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扩大和引导发行企业债券;增加短期债券及短期回购品种;建立基准国债及衍生产品等。

(第331节)债券投资的特点

自从债券投资这个概念出现以来,数以万计的投资者曾经参与其中,就连退休在家的老大爷、老大妈也参与其中。债券投资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魅力?是因为它是一种能让投资者进退自如的投资。它进可攻,退可守,是一种风险性极低,安全度极高的投资工具。其拥有一些其他投资方式所没有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安全性高

由于债券发行时就约定了到期后偿还本金和利息,故其收益稳定、安全性高。特别是对于国债及有担保的公司债、企业债来说,几乎没有什么风险,是具有较高安全性的一种投资方式。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一般都是由国家和大企业进行担保,不会出现所谓的拿钱跑路的情况,本身是十分安全的。如果债券票面价格上涨,债券投资者就能得到利息和票面价格差价的双重收益;如果票面价格下跌,投资者只需继续持有,最差也能赚到购买时发行人承诺的利息,收益能有保障。总体来看债券既能赚到比存款更高的固定收益,又能规避股市价格大涨大跌的风险。

2.收益稳定

投资于债券,投资者一方面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价差。国家的固定利率就是债券投资最稳定的保障,利益是一切投资的最终目的。虽然对于那些喜爱风险,希望从中获取很大利润的投资者而言,可能会对这种稳定但是却不多的收益不屑一顾。但是“聚沙成塔”的投资理念已经被很多的投资者所接受。他们所信奉的就是“只要有钱赚,不管赚多赚少都可以。”这一点,应该会成为很多人选择债券投资最重要的理由。

3.流动性强

上市债券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当债券持有人急需资金时,可以在交易市场随时卖出,而且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债券的流动性将会不断加强。那么到底什么是流动性?流动性本身指的是市场能够进行迅速低成本交易的能力。试想如果债券的流动性不高,那就相当于你的投资只换来了几张普普通通的纸而已,人们选择投资,很重要的就是看重了购买力。然而只有现金才真正具有购买力,要是你在关键时刻需要现金时,发现手中有的仅仅是几张不能兑现的纸,那么你一定会后悔自己的投资是否英明。选择债券投资,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解决这个你所担心的问题。

4.偿还性好

债券拥有一定的偿还期限,债务人必须如期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偿还本金。其本身是一种投资凭证,购买者和发行者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不用担心到了偿还期限却拿不到钱的问题出现。

综合以上四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债券是一种很让人放心的投资选择,从时间上看:不论长期还是短期的债券投资都有到期的时间;从发行单位看:分国家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从收益方面看:稳定性较强,风险小;从权力方面看:它无权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特点,债券才具有了那么大的魅力。那么,这是不是代表着任何情况下购买债券都是最好的选择呢?答案是否定的。主要是看投资者自己对风险的态度以及资金的用途。如果是长期规划,如需要为自身养老,为未来孩子的教育储蓄的话,购买债券是一种相对稳妥的办法。

(第332节)债券投资的原则

当您了解了债券投资的特点和魅力之后,或许您可能迫不及待地希望现在就把您手中的钱投入债券中去,不过和所有的投资方式一样,投资债券既要获得收益,又要控制风险。因此,进行债券投资的时候,必须要把握一定的原则,才能达到最初的投资目的。

那么,进行债券的投资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呢?根据债券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的特点,总结了以下债券投资的原则:

1.收益性原则

收益性原则应该说是从我们投资者的目的出发的,谁都不愿意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归,都希望能够有所回报,所以这是个原则就排在了(第一位。我们很容易理解,不同种类的债券收益大小不同,例如国债是以政府的税收作担保的,具有充分安全的偿付保证,一般认为是没有风险的投资;而企业债券则存在着能否按时偿付本息的风险,但是也就是因为存在着这种风险,才使得企业债券的收益必然要比政府债券高,也可以说高出来的这部分收益正是对于那些敢于冒险的投资者最好的回报。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买入何种债券进行投资,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安全性原则

相比于其他投资工具而言,投资债券实际上要安全得多,但这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其安全性问题依然存在。就拿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相比较而言,一旦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或者倒闭的情况,投资者就有很大的可能血本无归;但是政府发行的债券因为依托,所以信用等级很高,甚至与国家信用相当。债券的安全性受到经济环境、经营状况,债券发行人的资信等级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投资债券还应考虑不同债券投资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政府债券的安全性是最高的,企业债券相对比政府债券的安全性低一点;对抵押债券和无抵押债券来说,有抵押品作偿债的最后担保,其安全性就相对要高一些。对可转换和不可转换债券,因为可转换债券有随时转换成股票、作为公司的自有资产对公司的负债负责并承担更大的风险这种可能,所以可转换债券比不可转换债券的安全性要低一些。

3.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债券回收本金时候的速度快慢。影响其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债券的期限,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弱;期限越短,流动性越强。另外,不同类型债券的流动性也不同。流动性强意味着债券能够以比较快的速度兑换成货币。对于那些着名的大公司和那些经营状况十分好的公司来说,他们所发行的债券的流动性本身是相当强的,也受到很多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反之对于那些规模和经营状况都不尽如人意的公司来说,他们发行的债券流动性就要差很多。所以当投资者选择债券时,所选择债券流动性的强弱与否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此在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地去了解公司的业绩以及别人对于该公司债券的评价,这对于投资者能否投资成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以上就是进行债券投资时所必须要注意的三个原则,具体到在债券投资的实际应用中,投资者应综合考虑影响债券收益的各种因素,在债券种类、债券期限、债券收益率(不同券种)和投资组合等多方面的信息,从而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第333节)债券的核心要素

债券是发行人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通俗地讲,债券就是发行人给投资人开出的“借据”。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因此债券通常被称为固定收益证券。作为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一般会呈现为具有特定格式的票据,那么,作为“借据”的债券在票据上必须具备的哪些构成要素呢?一般来说,债券的核心要素应该包括四个:票面价值、债券价格、偿还期限、票面利率。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解释一下这四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1.债券的票面价值

债券的票面价值简称债券的面值,是指债券发行时设定的票面金额,由以下两个基本内容组成:

(1)票面价值的币种,即以何种货币作为债券价值的计量标准。

(2)债券的票面金额。票面额较小,使得小额投资者也可购买,持有者分布面广,但票券印刷及发行工作量大,可能增加发行费用;票面金额过大,则购买者仅为少数大投资者,一旦这些投资者积极性不高、不予认购,往往导致发行失败。

2.债券的价格

债券的价格包括债券的发行价格和债券的交易价格。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指债券原始投资者购入债券时应支付的市场价格,它与债券的面值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从理论上而言,债券的票面价值应该等于债券的发行价格。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由于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及债券发行者的各种考虑,往往债券的价格和面值会产生不符的情况。债券发行价格高于面值时,称为溢价发行;低于面值时,称为折价发行;等于面值时,称为平价发行。

债券的交易价格就是债券的成交价格,分为收盘价,开盘价,以及成交价三类。通过行情的波动各自得名。虽然债券的面值是固定的,其价格却是波动变化的。发行者根据债券的面值计息和还本,投资者也是根据面值获取利息。

3.还本期限与方式

债券的偿还期限即从债券发行日起至偿清本息之日止的长短时间。具体来说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以债券的发行日期为起点,偿还日期为终点进行计算。根据债券的偿还期限划分,一般将债券划分为短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的),中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年以上、10年以内的),长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0年以上的)三种。一般而言,债券的偿还期限和利率是呈反比关系。期限越长的收益率越高,越短的则收益率越低。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所购买的债券种类。

债券常用的还本方式有如下3种:

(1)到期还本,即在债券期满时一次全部偿还本息;

(2)分期偿还,即在债券发行期内,每年或每半年偿还一定金额的本息,直至

债券期满还清;

(3)任意还本,即发行者有权随时偿还全部或部分债券的本金,当偿还时,须在30天至60天内通知债权人。

4.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又简称利率。是指债券发行者每年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例。投资者获得的利息多少就是票面利率乘以债券面值。利率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受其影响债券可以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

顾名思义,固定利率债券的利率是固定的,直到还本期满,利率保持不变;浮动利率债券的利率是变化的,在还本期限内,定期进行调整,通常是每3个月或每半年调整一次。

(第334节)债券投资与储蓄存款的区别

在许多投资者的眼中,也许都认为债券和储蓄存款,特别是储蓄中的定期存款没什么两样,都一样是把钱存到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取出来,只是所得的利息不同而已。确实,债券投资与储蓄存款确实是有相似之处的。

债券投资与储蓄存款都体现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两者都有规定的期限,到期后都要归还本金。而且都可以事先确定适用利率或计算方法,到期后取得规定的利息收入。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那么,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它们的区别主要放映在下面的几点上:

1.安全性不同

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者构成了债券投资的主体,而储蓄存款债务人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债务人的不同使两者安全性存在差异。从整体上看,储蓄存款安全性高于债券。因为我国银行信用程度很高,有国家和中国人民银行严格的监管及自身的风险防范预警机制,银行倒闭的风险极小,所以,银行存款是安全、可靠的一种资金增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