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投资学一本全
2656800000011

第11章 钱生钱的密码——改变世界的投资学原理(2)

运用杠杆性投资的波动越大,带来巨大损失的风险性越高。事实上,你损失的钱会比你的投资还多,而这种情况在没有运用杠杆性投资的时候是不会发生的。

(第28节)投资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我们可以这样说,基本上人类对于经济的研究都只能够停留在“猜猜看”的地步。因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都只是世界在自己大脑里映像,而任何人意识世界里的映像对于真实的世界来说都是残缺的,只是残缺的程度不同罢了。如果要追究,那首先追究,到底我们眼中的世界到底有多少是正确的,恐怕很少很少,到底有多少是我们能够有把握的确定是错误的,恐怕也少。而且只是我们自认为的肯定而已,我们可以肯定的对也许并不一定对,我们认为的错也许不一定错,也就是说,我们眼中的所谓肯定的对与错也只是残缺而已。

所以,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完全了解世界,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是发生无数事情。例如世界股市每天都有数万计的信息,没有人可以去做到比较可观不失实的去分析所有资料的一部分,哪怕只是20%,可以说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接受和处理绝对多数的资料。那我们眼中的世界相对于真实的世界来说也许偏离得太多了,因此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没有人可以预测经济。

预测未来的经济繁荣和衰退,意味着需要预测大众在投资和消费中的观念和决策转变,这个就好像预测人类一样太不确定。如果说要预测则需要预测社会投资家企业家对目前和未来的乐观或者悲观程度,以及他们对于形势所做出的投资,当然影响经济的远不止投资家企业家,有更多的其他的我们无法掌控和无法实时了解的因素,在某些时候某些平时不重要的因素可以变得非常有影响力的。别忘了任何大脑关于世界的映像都是残缺的,在这个基础上,做出预测的也仅是人类的大脑,怎么可能去预测社会上其他的无数个可能的(残缺映像)大脑和可能的随时会转变的观念。

也许有时候某个人在某一个很小的领域里,在某个时候可能性的猜测对了某个可能的经济危机。而世界的发展确实选择到了那个可能性。并不一定说,那是某个人研究对了,应该是在一个很小的领域内我们根据某些局部事实猜测到了一些可能的未来而已。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人类是无法猜测到未来的可能情况的,所以我们的世界没有先知,也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人类发现的任何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只能够算是某些小领域内的有限条件的假设下的可能性的结论。

举例来说,1825年英国国会开幕式中经济学家议会议员们都在预想着一个经济繁荣的到来,并为这个值得期待的繁荣期做准备,然而5个月以后就开始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1873年3月伦敦《经济学家》周刊也在预测着未来几年一场高度的经济繁荣期,但是当年5月就爆发了严重的危机,欧美经济陷入严重萧条,当时着名的维也纳证券交易所都被迫关闭。

1892,《每周贸易》正想描述当时出现商贸经济等都非常好,且预示着未来更好更健康。可是5个月之后出现了大萧条,且非常大的萧条。这些事件太多太多了,只要你留意随手都可以找到一大堆。

其实我们每一次危机前,甚至每个时候都有不同的论点对未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任何时候多数人都看错了。因为我们任何人脑中的世界都足够残缺,多数时候在多数领域中它都残缺得我们不够预测可能性的未来。

对于人类社会行为相关性的预测,越是权威的预测家,他的预测越是准确、权威,就越是难以实现。一个预测越是为广大民众所接受,那它越是不可能准确。当然关于这个预测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大众人群都是这个预测本身的主动影响者和被动接受者。这样的预测,如果被大众接受得越是广泛,那预言会越加偏离以后的事实。只要人们是预言的影响者和被影响者,那人们对这个被公认的预言一定会有所行动,当这预言被媒体一遍一遍的重复到路人皆知,那每个人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着那个预言中的未来了,在采取措施的同时,就使得预言越来越偏离未来。

市场的不可预测性在股市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格雷厄姆认为,未来的股市发展是不可预测的。究其原因在于,对未来股市发展的预测,必须建立在历史纪录基础之上;而如果这种历史纪录本身对未来股市发展不能起参考,这种预测也就变得非常不可靠。尤其是在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时,准确地对股市作出预测更是不可能。

由此可见,任何专家关于市场走势的预见都只有参考价值,不足以成为投资者做决定的基础。如何进行投资,还需要投资者审慎的思考,周密的行动。

(第29节)投资的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说:“我把投资成功、永不亏损的秘密精练成四个字的座右铭-安全边际。”他教给巴菲特的保障投资永不亏损、绝对安全的秘诀,就是尽量购买那些价格远远低于价值的股票,距离股价大跌的悬崖也就是价值线越远越好。格雷厄姆把股价低于价值的程度称为安全边际,并认为安全边际形象点来说,就是相当于你的股票这辆车现在距离价值这个悬崖边缘有多远。巴菲特在19岁时就从格雷厄姆的书中读到了安全边际原则,现在他已经快80岁了,做了一辈子投资,他感叹:“安全边际原则仍然非常正确,非常有效,永远是投资成功的基石。”

那么如何来理解安全边际这个概念呢?

安全边际这个概念听起来很高深,其实很简单,就是寻找价格大大低于价值的质优价廉的商品。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使用这个方法。女孩子去摊位上买衣服会大幅砍价,人们去市场买菜时会还价,都是因为我们想以便宜的价格买到商品。而很多消费者自问没有精准的看价钱的眼光,所以不如就多讲一点价钱,以免自己吃亏上当。

其实股市也是一个大商场,只不过里面的商品都是股票而已。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在股市买股票,就像我们到市场买东西一样,运用的是同样的原则。

所谓安全边际原则,其含义就是像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一样,用相对于实际价值非常便宜的价格买入好股票。基于安全边际进行价值投资,用巴菲特的话来说就是:用4毛钱的价格去购买价值1元钱的股票。其实就是用相当于实际价值4折的价格买入股票,和我们买一件打了4折的商品类似。商品的标价并非其实际价值,我们要自己大概估计一下。股票过去的价格也并非其实际价值,我们也要自己大概估计一下。估计股票价值,首先要估计这家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巴菲特会大概估计出一个公司的价值,除以总股本,折算出一股股票的价值,然后和市场价格进行比较,股价明显低于价值就买入,否则就寻找其他股票的投资机会。

遗憾的是,很多情况下我们在日常购物时运用的基本原则,人们却偏偏不在更为重要的股市里运用。在超市里非常精明的购物者,在股市里却变成了非常愚蠢的投资者。人们在超市里看见商品价格下跌会大喜,商品价格上涨会大悲;但在股市里却是看见股价上涨反而大喜,股价大跌反而会大悲。

格雷厄姆喜欢做这样的比喻:买股票不是到百货公司买香水。你买奢侈品,往往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因为你的目的是让别人说你有钱,买得起贵的。买股票应当像买日用品。我们平时到超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你买的目的是为了用,只要能用、好用,越便宜越好。巴菲特也有句名言:“付出的是价格,得到的是价值。”其实,价值投资者寻找的就是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异,这正是投资赢利的来源。

我们经常说,“富贵险中求”,其实这句话是错的,富贵应该稳中求。在投资中,足够的安全边际才能保证你的富贵稳中求。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做事要留有余地。买入股票时在价格上同样要留有余地。因为你对股票价值的估计只能是大概准确,不可能是绝对准确,因此必须在买入价格上留有很大余地,这样万一错误地高估了,也能保证你的买入价格相对于价值而言还是相当便宜的,仍有可能取得不错的回报。

我们做事时,要留有余地,而且要尽量留有充分的余地。在买入股票时同样应该如此,不但要求有安全边际,而且还强调安全边际要足够大,以保证绝对安全。如果巴菲特计算出一只股票的价值仅仅略高于市场价格,那么巴菲特就不会买入。巴菲特喜欢用大桥来做比喻。建设一座大桥,假设建造时设计桥可承受的最大载重量为30吨,但是实际使用时只准许载重10吨以下的卡车通过。大桥通行坚持安全边际原则,才能保证绝对安全。股票投资坚持安全边际原则,才能保证绝不亏损。

巴菲特投资不但要求安全,而且要求绝对安全,因此他买入的前提不是有安全边际就行,而是要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投资就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巴菲特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坚持集中大规模投资一只股票的前提是寻找到了这只股票赢利的确定性,而赢利的确定性来自于充分的安全边际,他曾经这样说过:“我把确定性看得非常重……只要能够找到确定性,那些关于风险因素的所有考虑对我就无所谓了。承受重大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你事先没有考虑好确定性。但是以仅相当于证券内在价值的一部分的价格来买入证券并不是冒风险。”

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宁愿不投资,即使错过了赚钱的机会也丝毫不后悔。能够赚到股价上涨的最高点,就像能把车开到冲出悬崖在空中飞翔一样,的确很刺激,但这其实是冒着巨大风险去赌一把,赌赢了不过赚一笔小钱,但一旦赌输了可能老本就没了,再也没有机会投资了。在投资中,我们很多投资人总是期望有高人来指点自己躲过市场的大跌形势,却没有想到,正如《国际歌》中所唱的那样:“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我们只能自己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