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军从乍浦北上之后,耆英、伊里布认定,只有求和这一条路可走,便由浙入苏,尾追英军,屡屡照会要求和谈。璞鼎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便以耆英等未有“全权”任命为由,不予谈判。身居京师的道光帝,除了“愤懑”“痛恨”之外,束手无策,于四月十六日明发了一道洋洋千余字的上谕,历诉自己自禁烟以来种种为国为民的良苦用心,要求将帅疆臣“激发天良”,希望士民百姓全力以赴,以能“翦除夷孽,扫荡海氛”。对于耆英等人要求议和的奏折,因与其“羁縻”手段互不协调,他本不想同意,也久未松口。然而,清朝的国情已与以前不能同日而语了。
一年前道光帝罢斥琦善、伊里布,实行军事行动时,曾得到了整个统治阶层的拥护。
统兵大员和沿海疆臣,纷纷表示作战的决心和信心,痛陈“剿灭逆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他们的这种决心和信心,并非建立在充分了解敌情、把握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之上,而是出于“天朝上国”的自尊和对“区区岛夷”的鄙视。一年来英军连战连胜的事实,使他们一一转了向,从轻敌到恐敌。他们早先不敢明言上奏主和,仅仅是害怕激起圣怒,加罪于身,只好是假意敷衍,得过且过,到了此时,蒙骗无法再继续下去,只得明言实情,上奏主和了。战事激烈的江浙两省,官员纷纷求和,两江总督牛鉴的奏折中,竟言危机重重,迫在眉捷,请求皇上早日作决定,来拯救人民的安危。而战事平静的闽粤两省,官员们听之任之,任凭道光帝几次下令进攻香港、鼓浪屿,就是按兵不动,以免战败。道光帝此时得不到主战派的支撑,即便他愿意开战,前敌将帅也无一愿战。清兵及其将领成了惊弓之鸟。失败主义情绪弥漫于整个清朝统治阶层。
六月十九日,道光帝接到镇江防守不支的奏报,密谕耆英,保持大国的威严,对洋人的要求作一下变通,同意答应中英平等交往、割让香港、闽浙沿海开放通商口岸三项要求。
次日,他得知镇江失守,授权耆英、伊里布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措施。二十八日起,英军舰队继续驶抵南京城下,勒索赎城费。一心想与英军议和的耆英、伊里布,也一路追随到南京,以“钦差大臣便宜行事”的身份,与英人开始谈判。
此后进行的中英谈判,不过是英国单方面的要挟。近在咫尺的南京城,成了英军手中的抵押物。道光帝虽有再商讨之意,但议事大臣们却没有那个胆色了。耆英等人的奏折,名为请旨,实为婉转传达英国的最后通牒。道光帝虽有“何至受此逼迫,急恨难言”之叹,但除签字画押之外,别无选择。他在给耆英的上谕中称:我只有自恨自愧的份了,为什么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呢?万般无奈,一切只能答应他们的要求了,数百万人民生命攸关,且不止是江浙两省,所以各条款都按照商议的办理吧。他不敢再要求其他,只求英军能“全数退出大江”。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四日,清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登上泊于南京附近江面上的英军旗船“皋华丽”号,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又接连丧失了一系列主权和利益。
中英鸦片战争,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打开中国大门的重要步骤,是他们将中国纳入世界殖民体系之中的重要步骤。
全皇后之死
生长姑苏,聪慧佳人
孝全皇后钮祜禄氏出身名门,曾祖和祖父都是清朝声名显赫的将领,父亲颐龄当时是乾清门的侍卫,世袭男爵。幼年时,颐龄被派往苏州府任职,举家搬迁,钮祜禄氏就随父母在苏州长大成人。明清时期的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富甲天下,号称“海内繁华、江南佳丽”之地,故苏州女子多聪慧娴淑。
钮祜禄氏从小就长得漂亮,且聪明伶俐,再加上江南名城苏州水土文风的滋养和熏陶,平添了几分灵气,养成了江南女子的纤巧秀慧。平日里,除了刺绣和诗书,钮祜禄氏还学会了苏州女子雅好的七巧板拼字游戏,她在这方面还格外出色,入宫后,曾仿世间常见的七巧板样式,将木片削为若干方,排成吉祥语“六合同春”四个字,难度很大。除此之外,在随父游历中,钮祜禄氏还开阔了眼界,遇事都很有主见和谋划,这更是与寻常女子不同。
因自小生长在苏州的缘故,她除了“明慧”以外,还有江南女儿的温柔,这与其他八旗格格的开朗爽健是大相迥异的,所以在后来能够受到道光帝的宠爱,甚至独宠专房。不仅如此,据说,清宫节庆中的苏造糕、苏造酱等物,都是钮祜禄氏亲自仿制苏州的苏式糕点、酱菜而得名的。此说真实与否,尚待考证,但钮祜禄氏的“才华超群”是有目共赌的,这从她入宫后道光帝对她的宠爱程度和晋升速度就可以略知一二了。
入宫为后,幸得偏宠
道光初年,十三岁的钮祜禄氏被选入宫。明慧温柔、才智过人的她立刻就被道光帝看中,随即留在了宫中,被封为贵人。因她才、智、貌样样都全,特赐徽号“全”字。
全贵人既年轻又聪明,很快就得到了道光帝的偏爱。入宫仅一年多,晋封为全嫔,三个月后,全嫔又晋为全妃,时年十五岁。钮祜禄氏入宫不到两年,就从贵人晋升为嫔再晋升为妃,名位得到如此迅速的提升,也足以证明她几乎已经得到了道光帝的专宠。
道光四年(1824年)初夏,全妃怀孕,十月怀胎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即皇三女(十一岁夭折),虽是女儿,但道光帝仍然大喜,尤其对比之前祥嫔所生的皇二女,待遇差距极大,全妃再晋升为全贵妃。就在当年夏天,全贵妃再次怀孕。
道光六年(1826年),全贵妃生下第二个女儿即皇四女(后封寿安固伦公主)。宫中称为“四公主”,尽管仍是女儿,依然丝毫没有影响道光对全贵妃的感情,相反,作为道光长大成人的实际上的长女,又是爱妻所出,道光朝唯一的嫡女,四公主是道光皇帝最重视、最宠爱的女儿,日后,为其所选的驸马也是道光女婿中出身最为显赫之人。
道光十一年(1831年),全贵妃生下皇四子奕,即后来的咸丰帝,母以子贵,她的地位越来越尊贵。
道光十三年(1833年),道光帝的第二位嫡妻,即位后所立的第一位皇后佟佳氏去世,六宫无主,作为理所当然的继后人选,当年,道光帝以孝和皇太后的名义晋升全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实为后宫之主。
婆媳大战,短命皇后
1840年,孝全皇后钮祜禄氏去世,时年三十三岁。葬清西陵之龙泉峪。
钮祜禄氏可谓是一位春风得意的皇后,升迁神速,按理说,她已母仪天下,坐上了这“万凰之王”的位置,应该养尊处优,延年益寿。然而,她却只做了六年皇后,这不禁让人对她的死亡疑虑重重,联想起孝全成皇后生前与孝和皇太后的冷淡关系和孝和皇太后一些反常的迹象,大家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孝和皇太后。说法大致分为两种。
鱼毒奕说奕是道光帝的静贵妃所生,文武双全,而且聪明过人,后来更支持洋务运动,和西方人接近,有“鬼子六”之称;而孝全皇后所生的奕则软弱无能,一副老好人模样,难堪大任,道光帝原先最中意奕,有意立他为嗣。孝全皇后为确保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皇位,遂摆下毒鱼宴,企图毒死奕。一天,奕正好来孝全皇后和奕所住的钟粹宫找奕玩,皇后便派人通知奕之母静贵妃,说让奕在自己寝宫里吃饭。临近开宴,皇后偷偷叫来儿子奕,让他不要吃桌上的鱼,并把图谋告诉了他。奕生性忠厚,且与奕关系最好,所以在吃饭时,当奕要夹鱼吃时,他狠命地踩了奕一脚,如此数次,聪明的奕自然明白了,便再也没有要吃鱼。皇后的图谋没有得逞。这时,皇后宫中的一只猫在桌底下吃了奕吃掉下来的鱼骨头,但吃完没多久,就倒地而死。奕大惊,回家告诉了母亲静贵妃,静贵妃也大吃一惊,忙去告诉孝和皇太后。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帝赐死皇后。
道光帝虽然不舍得皇后,但母命难违。孝全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保全,只好自尽。
恼羞成怒说相传,孝和皇太后六十岁大寿时,道光帝为讨太后欢心,亲自制作皇太后六旬寿颂十章,在太后寝宫寿康宫颂读贺寿。而皇后为了讨得皇帝和太后欢心,也来凑热闹,且她诗词文章无一不精,当下一挥而就,写成“恭和御诗十章”,献给太后。过了几天,道光帝去向太后请安时,随便聊起皇后赋诗祝贺一事。太后却说:“皇后敏慧过人,未免可惜。”此后,太后又跟身边的宫女们说了些闲言碎语,还说孝全成皇后没有福气。后来,这些话传到了皇后的耳朵里,她听完后有些不高兴,心想:“我乃一国之母,生下皇子,又是皇长子,将来免不了身登大位,我便是皇太后的命,难道能说我没有福分吗?”觉得太后有意损她。才色俱佳的皇后,因道光帝的宠爱,更生骄娇之气,太后小看她,心里很不乐,表面上也就流露出来。有时去给太后请安,言语中时常带着讥讽之意。最后,太后无法忍受,婆媳两人越来越生分了,再加上宫女嫔妃们从中搬弄是非,关系更加不和。道光十九年(1839年)冬,皇后偶然受了些风寒,太后亲自驾临皇后寝宫探视,态度十分慈祥,皇后不免有些愧疚。转眼过了元旦,皇后的病已有起色,便坐上凤辇去寿康宫叩头谢恩,婆媳两人聊得很开心,关系似乎好转。过了几天,太后派人送了一瓶酒给皇后,皇后喝过后当天就暴崩了。
道光选储
身患残疾的咸丰帝
文宗体弱,骑术亦娴,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之际,坠马伤股。经上驷院正骨医治之,故终身行路不甚便……——民国·赵尔巽《清史稿·文宗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