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蒙帝赏识,从此便飞黄腾达。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授户部右侍卫。三月命在军机大臣行走,四月授内务府部管大臣,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又兼步军统领,和珅更加春风得意。他对皇帝的起居体贴入微,“皇帝若有咳唾之时,和珅以溺器进之”,这时他已是红顶花翎的大臣。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派和珅查办云南总督李侍尧贪污案,和珅顺利完成任务,乾隆十分高兴,立即升和珅任户部尚书、议政大臣。这一年五月二十日,乾隆帝又特意下谕旨,赐和珅之子名为丰绅殷德,并将自己十分喜爱的十公主指婚给他,还赏他戴红绒结顶、双眼孔雀翎,穿金线花褂。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和珅的弟弟封了公爵,儿子成了额驸,连仆人都家财万贯。和珅拉拢党羽,排除异己,他与大学士傅恒的儿子福康安勾结在一起,把福康安弄进了军机处做自己的帮手,还把姻亲苏凌阿这个只认钱的无耻之徒提为大学士。他以前的老师们也都身居高官。
当阿桂任首席军机大臣时,和珅还有所顾忌,阿桂死后,他升任首辅,便专宠弄权,独掌军机大事。以前朝臣奏章要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拆开。和珅却下令以后奏章需缮写两份,副本要交军机处。从此上奏的渠道也就被他一手控制了。
和珅不但具有政治野心,而且对金钱、财货更为贪婪。他公开向属员索要贿赂,甚至连宫廷进物都划归己有,“四方进贡之物,上者悉入珅等,次者始入宫也”。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御史钱沣奏劾和珅的党羽——山东巡抚国泰受贿、侵蚀公帑的罪行。和珅急忙通风报信,让国泰想办法掩盖。但是,钱沣机智地发现官库银锭规格杂乱、不合统一标准,终于抓获了国泰的真赃,使国泰伏法,而钱沣从此不得升迁,抱憾终身。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陕西道监察御史曹锡宝上疏,弹劾和珅家奴刘全。上疏说:
和珅家奴叫刘秃子的本来是个车夫,在家里干活,却衣着华丽,用具完美,如果不是欺上瞒下,克扣银两,或者是借主人之名行骗,仗势欺人,又怎么会这样呢?可是由于有人泄露了机密,被和珅得知,马上指使刘全藏赃,连夜毁屋重造。调查失败后,曹锡宝反被乾隆帝谴责,革职留任。
宠幸愈加
进入乾隆五十年以后,和珅的权势极度扩张,他的一个女儿、一个侄女,分别被选为康熙皇帝的曾孙及乾隆帝的皇孙的妻室,与皇家的关系更加密切。他还在中央和地方上的各重要岗位安插亲信党羽,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排除异己。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乾隆帝十分看重他,后来因收受贿赂受到训斥,和珅借机鼓动乾隆皇帝没收于敏中二百余万家产,削夺于敏中之妾张氏的夫人诰命,使于敏中及其亲信党羽名声大败,权势大减。首席军机大臣阿桂,也时常受到和珅的排斥。和珅的弟弟和琳做了工部尚书;其同党、孝贤皇后的侄子福长安做了户部尚书;大学士永贵的儿子伊江阿做了山东巡抚;其党羽苏凌阿、国泰、景安、明保等人,也都先后身居高官,形成了“内而公卿,外而藩阃,多出其门”的局面。
在皇帝的宠信下,和珅肆无忌惮,广植党羽,把军事、政治、财政、文化、外交大权集于一身,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和珅擅权柄政的过程,同时也是他贪污聚敛的过程。他利用掌管财政大权之便,举凡朝廷蠲赈、河工奏销、盐政税务甚至军费开支和各地进贡,都成了他抢夺、榨取的对象。
又利用负责主持皇帝私人活动,如皇帝生日庆寿、外地巡游、皇室成员的婚丧嫁娶等,借机贪污勒索,以皇帝及朝廷的名义索要钱财,其中有许多纳入私人腰包。
和的发迹之谜
和珅是乾隆转世嫔妃的传说
和珅的快速升迁让很多人惊异不已,一个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乾隆为什么如此看重和珅呢?据说,雍正年间,弘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有一次进宫办事,遇到雍正的王妃马佳氏,二人情投意合。但是此事却被乾隆生母,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发觉了。皇后认为是马佳氏勾引弘历,盛怒之下,赐马佳氏自尽于月华门,乾隆虽然伤心欲绝,但迫于母命,无可奈何,只得与马佳氏约定来世再见,并咬破手指,滴血在马佳氏额头为记。巧合的是,和珅额头上正有这样一块红记,因此乾隆认定他就是马佳氏的后身,于是自然对他万般宠爱。甚至有的野史中记载二人是同性恋关系,这一论点还被国外的汉学家所引用。而据说和珅自尽时的绝命诗也是此事的有力佐证。
不过齐东野语并不可信。平心而论,乾隆对和珅的任用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由于旗人较汉人来讲有很多优惠政策,衣食无忧,前程不愁,因此曾经是马背民族的八旗子弟逐渐腐化,每日无所事事,吃喝玩乐,既不能文,也不能武。对于清朝入关以后的历代皇帝来说,满人的逐渐衰退一直是他们感到头疼的问题。从康熙、雍正到乾隆,“整顿旗务”一直都是皇帝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而汉人借助深厚文化的优势,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尽管清政府的制度规定了满族官员与汉族官员的比例,但事实上到乾隆时期,汉员的数量和质量都要高于满员,特别是军机处更是如此。乾隆对这一格局并不满意,然而又迫于无人可用的窘况。在这种情况下,和珅的出现自然让乾隆喜出望外。家庭贫寒,勤奋刻苦,深通文化,所有这些都足以使和珅成为满人中的旗帜性人物,因此乾隆对和珅加意的拔擢,其中不仅是为了扶持满人,平衡满汉势力,也希望能够树立一个道德楷模与榜样。
投君所好的投机家
另外,乾隆性格比较刚愎自用,比较好大喜功,这一点从自封为“十全老人”、立下“十全武功”这些行为就看得出来。而和珅出现在乾隆面前时,乾隆已经65岁了。作为一个老年人,乾隆的性格中的这些不良习性都会变本加厉,他需要所有的人都为他服务,伏低做小,以自己之是非为是非,以自己之好恶为好恶。而和珅恰恰准确地把握住了乾隆的这一心理,因此对乾隆着意奉承。据史书记载,乾隆年纪大了,难免咳嗽吐痰会多一些,每当这个时候,和珅就亲自捧着痰盂侍奉,即使是担任要职之后也是如此。这也难怪乾隆会对他如此溺爱了。
和珅对乾隆的揣摩远远不止如此,他在许多方面都对乾隆投其所好。例如乾隆有作诗的爱好,因此和珅便在诗上暗暗下了功夫,不仅学诗,写诗,而且专门研究乾隆的诗,对其所用的语言文字和修辞方式都烂熟于心,然后在乾隆面前流露出对诗的爱好。当乾隆赋诗时,和珅也能像模像样地和上几首,由于他刻意模仿乾隆的诗格,乾隆自然对之大加赞赏。久而久之,很多时候乾隆索性就让和珅替自己赋诗。据说,现存于故宫崇敬殿的御制诗匾,其实乃是和珅的手笔。由此可以看出,和珅不但能作诗,而且书法也刻意模仿乾隆笔体。此外,清代皇家都与藏传佛教关系密切,因此和珅也虔信藏传佛教,与乾隆的共同话题就更多了。和珅如此逢迎,老小孩儿乾隆皇帝自然大为开心,觉得与和珅极其投缘。
对于和珅的一番苦心,乾隆报之以超规格的荣宠。例如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二月,乾隆赐予和珅紫禁城内骑马的待遇。按清朝成例,这一制度是为了照顾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重臣,一般超过65岁的官员先由个人提出申请,再由皇帝批准才可享受这一待遇,对臣子来说是极高的荣誉。而此时的和珅只有26岁,又是乾隆主动赐予,真可称之为绝无仅有的殊荣。据统计,和珅共升迁47次,大大小小兼任过60余个官职,乾隆对他的信任可见一斑。
罪有应得
多行不义必自毙。靠着乾隆的宠信,和珅享尽荣华,位极人臣。乾隆六十年(1795年),85岁的乾隆把帝位禅让给嗣子,改元嘉庆,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和珅仍旧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病故。乾隆死后第四天,嘉庆帝命人逮捕和珅,揭其罪行,令其自尽。从和珅府中抄出家产总值达8亿多两。
和珅是乾隆皇帝晚期政治舞台上一位非常显赫的人物,在2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他由一个普通的三等侍卫升为权倾一时的军机首辅,由一个穷官学生变成富可敌国的大贪官,成为令人痛恨的奸佞角色,从他的身上人们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专制制度下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败坏和统治阶级生活的腐朽。
六下江南
首次下江南
乾隆一心想把清帝国推向一个全盛的时代。他认为江浙等南方诸省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处于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他建立起强盛的帝国至关重要。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也曾六次南下。因此他决定要到南方去,以“循其旧例”为由,也要六巡江南。就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十月,乾隆以督察河务海防、考察官方戎政、了解民间疾苦以及陪母游览为由,决定首巡江浙。
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十三日,乾隆皇帝开始了第一次南巡。这次南巡大约做了两年多的准备工作,同行的有王公大臣、侍卫官员、兵丁仆役等共两千多人,使用船只一千多艘,其行程的路线是: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到江苏,沿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苏州抵浙江,再经嘉兴、石门到达杭州。返程时,沿运河北上,在顺河集登岸,由陆路经泰安,五月初四回到北京。
从北京出发的时候,为了表示他对所要巡视地区的关怀,乾隆诏令将直隶、山东、江苏、浙江所过州县当年应征额赋蠲免3/10,其中受灾歉收地区蠲免5/10;把皇帝巡行驻跸之地江宁、苏州、杭州及附近诸县当年应征的地丁银全部免除。同时他还命令增加江苏、浙江、安徽三个省的学额,由学政代为选拔推荐有才学之人,授以功名或予以录用。二月份,乾隆一行到达江苏的清口(今清江市)后,渡过黄河,阅视了天妃闸和高家堰。渡黄河的时候,当他看到汹涌的黄河水时,不停地询问随从官员和专家历年治理黄河的情况,然后根据他得知的情况,不断提出治理黄河的意见。经过淮安时看到城北一带都是水,只建有土堤,便下令改建成石堤以增强抗洪能力。归途中,在天然坝、蒋家坝阅视堤工。指示河臣在洪泽湖原有三座坝的基础上,再兴建两座,以缓解和减少湖水的流速、流量,保证下游河道的安全,减少下游居民的受灾程度。乾隆皇帝到苏州、杭州时,看到这里人文荟萃,充满文化氛围,便命内阁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加以录用,表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汉文化的浓厚兴趣。到南京时,乾隆以隆重的仪式拜谒了明太祖陵,意在笼络人心,树立威信。四月,乾隆在回程经山东时,到泰山的岱庙焚香,于五月初四回到北京圆明园。
后五次南巡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月十一日开始,乾隆皇帝开始了第二次南巡。这次的行程与第一次南巡相同。行前照例免除江、浙、皖三省民欠及经过直隶、山东、江南等地方额赋的3/10。在苏州,乾隆皇帝和皇太后亲临织造机房了解生产情况。在路上,乾隆皇帝特别留意了各地驻防军队的情况,为了整饬军纪、强化军队战斗力,每到一处,都告诫官兵们要向当年满洲八旗兵丁那样,提倡尚武精神,力戒武备松弛。当看到有的军官外出乘轿子,乾隆下令军官外出不许坐轿,只能骑马,否则予以治罪。在杭州他还检阅了水师操练,看到接驾的汉族绿营兵有演奏乐器的,乾隆提出士兵应以骑射勇力为主,此种陋习以后要禁止。他还在回程中视察了徐州的河务情况,在徐州的一段黄河,河身狭窄,一遇涨水便有堤溃之患,他亲自勘察之后,指示对北面护城的石堤“应加帮以培其势”,没有石堤的地方“应接筑以重其防”。当他经过徐州附近桃源、宿迁等州县时,见灾民很多,下令地方官给以赈济,并提出让这些灾民去修坝筑堤,以工代赈,既解决了河工所需劳动力,又解决了灾民的衣食问题。接着,乾隆沿陆路到山东曲阜祭奠孔林,四月二十六日回到圆明园。
乾隆于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十二日开始了第三次南巡。从京师出发到达江苏清江后,坐船巡视河堤,详细察看了上次南巡时下令修建的洪泽湖一带的堤坝情况。过长江后,乾隆在焦山再次检阅水师操练。三月到苏州后,他先到文庙行礼,之后会见了前来接驾的数学家梅珏成及江浙着名文人沈德潜、钱陈群等人,乾隆帝亲自写诗赠给他们,以示慰勉。
在苏州和杭州,乾隆又命内阁对善写诗文之人进行考试,考中者赐给举人,予以录用。四月,乾隆一行来到浙江的海宁,在这里他着手进行了海塘工程的筹划和决策。乾隆皇帝考虑再三,决定改进、修筑柴塘以顾及目前,同时每年接涨沙坚,稳固塘根,再改长石塘,以图长远。四月,南巡队伍分成两路,开始回程,庄亲王允禄陪皇太后行水路,乾隆本人行陆路。他再次到徐州,巡查前次部署河防工程完成情况,又针对黄河淤沙堆积经常暴涨,而坝闸控制不当使下游受淹的情况,命各督办河臣详定水位标志,严格按水涨落情况,开放或堵塞堤坝。进山东境内后,巡视了峄山湖,去邹县孟庙拜谒,到曲阜孔庙行礼,五月初四回到北京。
第四次南巡,开始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十六日。出发前,宣布了江、浙、皖三省因灾而积欠的额赋银两“加恩悉行蠲免”。在这次南巡中,皇帝对江苏省内周代的泰伯,吴国的季扎,宋代的宗泽、范仲淹,清代已故大学士张玉书,江宁府境内晋代的卞壶,宋代的曹彬,明代的李文忠、徐达,清代的于成龙和浙江省境内的海神庙、禹陵等,皆派官员前往焚香或读文致祭,以示对历史名人的崇敬与纪念。当他来到海宁的时候,提出海塘工程应将绕城的塘全部筑成三层挡水,使城塘受到有效保护。他还要求严格施工,注意质量。视察海塘后,乾隆一行抵达杭州,又一次对进献诗文者进行考试。回程时绕道江宁,进行了阅兵活动并临视了织造机房。四月,到达德州驻跸数日,命简亲王丰讷亨奉皇太后由水路回返,乾隆由陆路于四月二十一日返回北京。
第五次南巡,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十五日开始。皇帝渡过黄河到清口阅视堤工,在浙江乘船到海宁观潮后,来到海门石塘。当他看到经多年潮汐冲刷的石塘,活土浮沙坍塌、底柱腐烂、裂缝显露的情况,决定以两浙商人为修筑河工捐纳的60万两白银,将老盐仓一带四千二百余丈的石塘改建为鱼鳞石塘,以垂永久。同时提出对原有的柴塘要严加维修、保护。他还指示对江浙等省除情罪较大的重犯不予宽大处理之外,其余军流遣犯都可以一体缓减,或改为杖一百徒三年,或改为杖一百;已经到配所的徒犯可即行释放;中途逃跑的免于缉拿;应脸上刺字的免于刺字等。乾隆一行到杭州、江宁又举行了阅兵和祭明太祖陵等活动。北上渡黄河后,到武家墩阅视高家堰堤工,之后乘船至德州,从陆路于五月初九回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