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细节决定成败的24堂课
26510200000009

第9章 人际关系决定你的成绩(2)

大部分人认为“贵人”是能提拔自己的人,是能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解除困境的人。据一位常在报纸杂志写文章的专家说,这种贵人是属于“显性的贵人”。在我们遇到这样的贵人时就会不吝精力地去结识,去寻求他的好感,从而让他助你成功,就像那位年轻人。还有一种“隐性的贵人”,也就是你并不能看出他对你有帮助,但他却在适当时机点拨你、鼓舞你或以别的方式助你实现成功的升华。要得到这样的贵人相助,就需要有容忍的心胸,良好的素质,让你看不到的贵人看到你,从而主动帮助你,改变你的命运。

张良是中国汉朝重要创始人之一,与萧何、韩信一起共为“汉初三杰”。他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智慧的谋臣,谁要是有张良的智慧,就一定能在社会上做出一番事业,然而,他的智谋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从他生命中的贵人那里获得了治国平天下的良方。

张良年少时满怀一腔热血,聪明而又愚蠢地去刺杀秦始皇,结果当然没有成功,最后被迫流落他乡。一天,他路过沂水桥,遇到一个穿着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故意把鞋掉到桥下,然后傲慢地支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非常惊讶,自己又不认识他,为什么要帮他捡鞋,但碍于他是长者,就下去把鞋给他捡了上来。老人又命其给穿上。饱经沧桑、胸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仍旧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了鞋。

老人非但没有谢他,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了良久,老人又折返回来,赞叹说:“孺子可教也!”于是遂约其5天后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反应仍然相当迅捷,跪地应诺。

相约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张良按照约定的时间提前来到约定的地点,不料老人比他来得还要早,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5天早点儿来吧!”第二次,张良提前了时间,但还是迟到了,又要等到5天之后。到第三次的时候,张良干脆半夜里就到约定的地点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赢得了老人的赞赏,这才送给他一本书,并且说:“读此书必须要懂得隐忍的智慧,我看你具备这样的智慧,所以就将此书传于你,熟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将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说罢,扬长而去。张良异常惊喜,天亮看书,名为《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书中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了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有人说贵人都是命中注定,所谓“命中带贵人”;此外还有“出外遇贵人”、“逢凶遇贵人”等说法。但若你根本就无法结识贵人,或贵人根本就不想帮你,又何来贵人之说呢?“贵人”其实并不是无条件存在的,平常生活里的“贵人”都是由互动关系所形成的,所以,要想有贵人助你成功,还得你有结识贵人的能力和让贵人愿意帮助你的品质。

3.投资感情,收获人情

处世高手都善于投资感情,懂得投资了感情,别人会以双倍利息的人情送还,人生是什么钱债都可以还清,唯独人情债是永远还不清的。投资感情,收获人情,一生何处不逢春。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利。

讲究情义是人性的一大特点,中国人尤其如此。“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无一不是“感情效应”的证明。为大事者大都深知其中的奥妙,不失时机地付出感情投资,对于人际交往往往能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当然,受你感情投资的人定会给你带来加倍的报偿。

吴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担任魏军统帅时,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下层士兵的拥戴。

有一次,一个士兵身上长了个脓疮,身为一军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吮脓血。此举使得全军上下无不感动,而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这个消息时却哭了。有人奇怪地问道:“你的儿子不过是个小小的兵卒,将军亲自为他吮吸脓疮,你为何倒哭了呢?你儿子能得到将军的厚爱,这是你们家的福分哪!”这位母亲哭道:“这哪里是爱我的儿子呀,分明是让我儿子为他卖命。当初吴将军也曾为孩子的父亲吸过脓血,结果打仗时,他父亲格外卖力,冲锋在前,终于战死在沙场;现在他又这样对我的儿子,看来这孩子也活不长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了这样“爱兵如子”的统帅,部下能不尽心竭力,效命疆场吗?吴起绝不是一个通人情、重感情的人,他为谋取功名,背井离乡,老母病死在乡,他也不还乡安葬;他本来娶了个齐国女子为妻,为了当上鲁国的统帅,竟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来消除鲁国国君的怀疑。所以史书上说他是个残忍之人。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对士兵却关怀备至,像吸脓吮血的事,父子之间都很少能做到,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做,难道他真的是独独钟情于他的士兵,视兵如子吗?当然不是!他这么做的唯一目的是要让士兵在战场上为他卖命,多打胜仗。他的战功大了,爵禄自然也就高了。“一将成名万骨枯”嘛!他的智慧就在于,他懂得感情投资,明晰一份适时的感情投资的回报是无穷大的。

******在收买人心、用人统御方面也很有政治家的手腕,很善于对属下投资感情。

******有一个小本子,里面记载着国民党师级以上军官的字号、籍贯、亲缘及一般人不大注意的细节。凡是少将以上的军官,他都要请到家里吃饭,每次都是四菜一汤,简朴之极,作陪的往往只有******。这种不请别人陪客的家宴方式显得更加亲热。同时,简单的饭菜也能给他的部下留下清廉的印象。

******每次请部属吃饭后,总要合一张影。他与孙中山先生有一张合影相片,孙中山先生坐着,他站在孙先生背后。他与部属合影也要摆这个模式,其中的用意不讲自明。他常常对部属说:

“叫我校长吧!你们都是我的学生。”

如果不是黄埔军校的学生,他也很慷慨:“哦,予以下期登记吧!”这样就提高了部属的身价,起到了收买拉拢的作用。

******写给部属的信,除了一律称兄道弟外,还要用字号,以示亲上加亲,可以说明他很懂人情投资的。

******不仅熟记部属的名号、生辰、籍贯,连其父母的生日也用心记得很准。有时,他与某位将领谈话时,往往提起某将领父母的生日,使该将领受宠若惊,十分激动,深为委员长的关切所感动。

十二兵团司令官雷万霆调任他职时,******召见他时说:“令堂大人比我小两岁,快过甲子华诞了吧!”

雷万霆一听,眼泪都快出来了,激动得声调颤抖:“总统日理万机,竟还记着家母生日!”

******说:“你放心去吧!到时我会去探望她老人家,为她老人家添福增寿。”

雷万霆自然死心塌地成为了蒋的心腹。

当杜聿明在徐州为******打仗卖命时,******从小本子上查到了杜母的生日,他立即命令刘峙在徐州举行为杜母祝寿的仪式,同时令******亲赴上海,为杜母送去10万元金圆的寿礼,并且在上海为其举行隆重的祝寿仪式。******如此厚待杜聿明无非是让杜为他拼命死战。

******对待部属很有针对性,投资感情因人而异,方法不一而同,爱官的给官,爱钱的给钱,爱地盘的给地盘。像陈布雷这类不爱官、不爱钱的旧知识分子,他又区别对待,在陈布雷50岁生日时,他为陈亲手书写了一条幅,上写“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八个字。******这招正投陈布雷所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平平淡淡的八个字,使陈布雷认为******对他“知其最深。”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多数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陈布雷奉行这一信条。他兢兢业业为蒋效力,在蒋家王朝日落西山时,陈布雷以自杀表示了他对蒋的忠诚。

《圣经·马太福音》中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人际交往中真正有远见的人总是主动付出感情投资。也许有时那只是举手之劳,相信我,它所收获的,会大大超出你的付出,成为推动你走向成功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