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细节决定成败的24堂课
26510200000010

第10章 成功从良好的沟通开始(1)

西方的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间有一种途径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可,那就是优秀的口才。”的确如此,良好的沟通是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际手段之一,也是成功人士最重要的细节之一。

1.良好的沟通是成功的第一步

有句话说:只要你会沟通,任何人离总统就只有五个人的距离。沟通,能让一个人更好地达到他所想要的任何目的。愿意沟通,善于沟通,就能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和周围的人形成更好的互动,从而更轻松地处理每一件事,更从容地对待每一个人,更快地步入成功的殿堂。

在我们与人的交往中,沟通无处不在;无沟通就没有真正的交往。沟通有时直接决定了你办一件事情的成败,尤其是在需要和人互动或团队合作中,沟通尤为重要。要会沟通,就先看看沟通到底意味着什么吧!

前段时间湖南卫视的热播剧《大长今》里有这样一个情节:韩尚宫命长今去打水,长今端了一碗凉水过来;韩尚宫不置可否,让长今再去打水,长今这次端了一钵热水;韩尚宫未动声色,还是让她打水去,长今又端了一瓢漂着柳叶的水来;韩尚宫依然没有表态,还让她去打水。这时,长今委屈地问道:“娘娘,你到底让我打什么样的水啊?”韩尚宫说:“你应该问你自己啊,你应该先弄清楚我的需要之后再去做啊。”于是,长今就问韩尚宫是否口渴,是否嗓子不太舒服,是否胃不舒服,然后才去根据韩尚宫的表述,打来了她满意的水。

这个故事就是一个沟通重要性的良好写照。当你接受一项任务时,一方面,上司给属下下达任务时心中总有一个标准,但若他没有清楚地告知属下这个标准,不告诉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该怎么做,何时去做,部属往往就会按照自己心中的标准去做,费时费力之后,往往执行效果却与上司的标准相差甚远。另一方面,下属在接受任务时,先不要急于行动,必须和上司好好沟通,确认自己明白了此项任务的目的、意义、方向之后,再付诸行动。所以,在执行一项任务时更应该把沟通工作做得尽量细致一些,形成良好互动,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少走冤枉路。

沟通能让人把事情做得更有效率,也会为自己赢得更好的“人气”,因而,你的事业发展才会更顺利。

这里有一个例子:

有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收了一个徒弟,两人在一家医院上班。为了分担看诊时越来越多的工作量,避免病患等太久,医生师徒两人决定分开看诊。病情比较轻微的患者,由年轻医生诊断;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则由师傅亲自出马。

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指名挂号让医生徒弟看诊的病患,比例明显增加。起初,医生师父不以为意,心中也高兴地认为:“小病都医好了,当然不会拖延成为大病。让我看病的病患减少,我也乐得轻松。”

直到有一天,医生师傅发现,有几位病情很严重的病患也在挂号时坚持要让自己的徒弟看诊,他百思不解。

“可是,为什么呢?”他想,“为什么大家不找我看诊?难道他们以为我的医术不够高明吗?不会吧!我刚刚才得到一项由医学会颁赠的‘杰出成就奖’,新闻登在报纸上的版面也很大,很多人都应该看到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了解开他心中的疑团,他就从挂号就医的每一步开始深入观察,想找出答案。

初诊挂号时,没有问题。负责挂号的小姐很客气,并不会刻意暗示病人要挂哪一位医生的门诊。复诊挂号时,就有点学问了。他发现很多病患都从自己的候诊门诊那边,转到了徒弟那边。这部分的问题是出在所谓的“口碑效果”。因为徒弟的门诊挂号人数偏多,等候诊断的时间也比较长,有一些病患在等候区聊天,不但交换着彼此的看诊经验,也呈现出一片“门庭若市”的场面,让一些对自己病情没有信心的患者趋之若鹜。更加有趣的是,在问诊的过程中,他又有了新发现。徒弟的就医经验虽然不丰富,但也就是因为他有此自知之明,所以在问诊时非常仔细,慢慢研究推敲,跟病患的互动沟通比较多、也比较深入。也经常给病患加油打气:“不用担心啦!多喝水,睡眠要充足,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诸如此类的心理鼓励,让他开出的药方产生了更好的效果。

回过来看看自己这边,情况恰好正相反。经验丰富的他,看诊速度很快,往往病患毋须开口多说,他就知道问题在哪里。资深加上专业,使得他的表情显得冷酷,很少与病患沟通,仿佛对病患的苦痛渐渐麻痹,缺少同情心。整个看诊的过程,明明是很专业认真的,却容易使病患产生“漫不经心、草草了事”的误会错觉。医生师傅终于明白了自己门庭冷落的原因。

有些学识很棒的人却不能获得很好的成就、被人认可,原因就在于他们常被讥评为“躲在象牙塔里”,其中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出在他们既不善于沟通,也不乐于沟通,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少。他不了解别人,别人也不会懂他。自然也就不会走出象牙塔、走向成功。

与人沟通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不论是在具体的待人接物上,还是在职场发展中,很好地与人沟通绝对会让你做得更好、行得更远。

2.利用好你的舌头

沟通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说话的适时适当往往能为我们多争取到一个朋友,多打开一扇成功之门。人与人的沟通,是从交谈开始的。会说话,你就能更好地和人沟通,你就能有通天触地的本领。

与人交往的关键就在于两者之间的相互交流,许多时候就是在不经意的一句话中,彼此找到对方的共同点,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产生了共鸣,达成一种共识,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同,从而很快就达到了很好的沟通效果。人与人之间交往,是从交谈开始的。闲谈是交朋友、拉近距离、在思想上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许多时候,通过闲谈,可以让两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交上朋友。

有一次,一个人独自去看电影。正看到一半却停电了。他感到十分难受,因为旁边没有一个熟人可以交谈,没想到身边坐的人开口与他搭腔:“真讨厌啊,没电了。咱们聊聊好吗?”这正合他的心意,本来他已经想不出如何来打发这无聊的时光,准备起身离开电影院了。这下,两人海阔天空地闲谈起来,最后电影散场时,两人竟成了好朋友,而且还保持着联系。后来他感慨地说:“原来,友情就在一句话里面。”

看来,闲谈是沟通交流、引发共鸣、交上朋友的最好方法。

富兰克林·罗斯福从非洲回到美国,准备参加1912年的总统竞选。因为他是已故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堂弟,又是一位很有名的律师,所以知名度很高。

一次宴会上,大家都认识他,可罗斯福却不认识在场的来宾。这时,他看出这些人都认识他,然而表情却很冷漠,似乎看不出对他有好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