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给孩子必要的负面刺激。所谓负面刺激,是指那些令人产生不愉快或不舒服的刺激。很多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受委屈,主动替孩子保驾护航,这样的孩子很难有锻炼的机会,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心理,事事靠父母。可是父母不是万能的,等孩子长大了,还是要自己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一旦遭遇挫折,就可能不知所措,失败后一蹶不振。
所以,除了正面教育以外,父母还有必要适度适时地施加一些负面刺激。该碰的钉子就要碰,该受的苦累就要受,该动的脑子就要动,该受的批评就要受。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很好的磨炼,懂得珍惜、感恩、尊重、自立。如果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设置一些困难,鼓励青少年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会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生活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
鱼缸里的鱼长不大
一句话教育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一方可以畅游的池塘,绝不能把孩子局限在鱼缸里,因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环境。
走进美国超大公司纽约总部,迎面就可以看见一个漂亮的鱼缸。十几条美丽的热带观赏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很多人走到这里都忍不住驻足观赏一会儿。两年过去了,鱼缸里的鱼还是原来那么大,没什么变化。
一天,有个人不小心把鱼缸打破了,人们手忙脚乱地把撒了一地的鱼儿放进门前广场中的喷水池里。没过多长时间,人们发现,那些鱼竟然长大了很多。
对于鱼的突然长大,人们疑惑不解,有的说可能是因为水池里的水是活水,有利于鱼的生长;有的说水池里可能含有某种矿物质,是它促进了鱼的生长……但有位专家告诉大家,那是因为鱼活动的空间变大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鱼缸法则”。
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就好像那些“鱼儿”,如果父母用自己的爱和关心把孩子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即使孩子再有一颗长大的心,也不会有好的发展。孩子的身体活动空间和精神成长空间决定着他们的成长。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要想让孩子长大后能从容地应对生活,发展事业,就应该尽量拓宽孩子的生长空间,让其在宽松广阔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在中国,多数孩子感觉自己的生活是“不自由”的,因为父母对孩子实行尽可能的控制。小时候,孩子的活动被限制在卧室或起居室内,或限于母亲的身旁,充其量不超出母亲的视线。孩子想到户外去自由活动或到邻居家找同伴玩耍总是不被允许。稍大一点,孩子学习什么,做什么事情,交什么朋友……父母都要一一干涉,父母在孩子面前,摆出绝对权威的架势,强调孩子要听话,要服从,用各种清规戒律约束孩子,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独立行动。
在公众场合,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对孩子发出各种指示和禁令,如不许淘气,不许闹,不许乱跑,坐着不许动,手不许这儿摸那儿摸,身体要坐直……没完没了地指责和纠正。
这些家长很快就会发现在自己控制中的孩子畏首畏尾、胆小懦弱、独立性差……这些都是父母的过度关爱和干涉造成的。
一位父亲发现自己10岁的儿子性格内向,对新鲜事物缺乏同龄孩子应有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对新知识没有挑战精神,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而且不愿与人交往,常常一个人坐在屋子里发呆,为此他很发愁,找到一名心理专家咨询。
专家通过了解得知,这位父亲事业有成,是一位成功人士,在家中表现得非常强势,喜欢发号施令,无论什么事都不征求孩子的意见。他总是心安理得地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事情,每当孩子有了新鲜想法时,总是被他以各种理由否定。日子久了,他的孩子就变成了言听计从、俯首帖耳的所谓“乖孩子”。不敢尝试任何事,害怕父亲责怪他。做事没有主见,缺少“男子汉气”,事事都要向他的父亲请示。
专家最后告诉这位父亲,孩子有病,但病根在你身上。你不要大男子主义,孩子就会有男子汉气。
教育专家陶行知指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开放的、积极的环境。作为家长,要遵循孩子的天性,不能任意抹杀孩子的想法,要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其自由自在地舒展与发展。
首先,要适时放手。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父母应该适时放手,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自己学着去处理一些事情。不要过分的担心孩子处理不好,大胆让他们去做,即使做错了也是学习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自己上下学,自己交朋友等,总之父母不要面面俱到,让孩子感觉“无事可做”,俗话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要让孩子在广阔的真实的生活中锻炼自己。适时放手,是一种目光长远的爱。
其次,解放思想,不要让自己的观念束缚孩子。
有一天,幼儿园的老师问一群孩子:“花儿为什么会开?”
第一个孩子说:“花儿睡醒了,它想看看太阳。”
第二个孩子说:“花儿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
第三个孩子说:“花儿想跟小朋友比一比,看看谁的衣服更漂亮。”
第四个孩子说:“花儿想看一看有没有小朋友把它摘走。”
第五个孩子说:“花儿也有耳朵,它想出来听一听小朋友们唱什么歌。”
年轻的幼儿园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老师原先准备的答案十分简单,简单得有几分枯燥--“花儿为什么会开?”“因为天气变暖和了!”
孩子的想法往往是海阔天空的,成人往往循常识、按常理办事,而孩子并不关注所谓的规则、逻辑,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将孩子的思维、头脑束缚住。
此外,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愿意用自己的观念去指导孩子的学习生活,凡是自己看不惯的就不允许孩子去做,这样也会限制孩子的发展,甚至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父母认为学理科好找工作,就非逼着喜欢文科的孩子学理科,结果,文科没学成,理科没学好,父母孩子都很痛苦。
最后,将时间还给孩子。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并不幸福,因为多数孩子的压力空前大,课余时间被父母安排得满满的,连睡眠时间都不足,更没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很多孩子其他方面的潜能都被压抑了。
所以,不要将孩子的课余时间排得满满的,要给他们时间去感受生活,开阔视野,接触大自然和社会。也就是朱永新教授所说:“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这种生活一定是丰盈的、立体的、广阔的。
总之,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一方可以畅游的池塘,绝不能把孩子局限在鱼缸里。
把问题留给孩子
一句话教育
家长应当充当“脚手架”,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小,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旦发现孩子遇到困难,父母往往主动冲在前面,为孩子扫平一切障碍,免得孩子承受挫折、委屈、痛苦。实际上,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会运用一些策略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家长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在孩子不需要的时候擅自帮助孩子或替孩子作决定,因为一旦失去锻炼机会,孩子今后遇到问题就依赖父母,指望父母,能力得不到提高。实践证明,使孩子很轻易地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很轻易地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如果我们把孩子遇到的问题留给孩子自己解决,孩子可能会费一番脑筋,经历一番“挣扎”,甚至会遭遇挫败,但是他的收获要远远大于这些。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决问题,更多地取决于他的经历而非聪明程度。
有个美国孩子,身体比较瘦弱,这一天,放学的时候,他被一个坏小子欺负了,他流着眼泪委屈地找到了父亲,希望父亲可以为自己讨回公道。父亲看到孩子身上的伤痕,心里十分愤怒,准备出手去教训一下那个坏小子,可是他很快冷静了下来,他知道他不能天天跟在孩子身边,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孩子自己。
他转过身,用双手握住孩子的肩头问道:“能忍耐下去吗?”
孩子摇摇头说:“不知道”。
“孩子,如果爸爸帮你出面,可能会震慑住他,可是,今后你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那是爸爸老了或者不在你的身边,你又该怎么办呢?”
“爸爸,我能应付!”孩子挥了挥拳头。
“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就试一试呢?趁着爸爸还年轻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不过如果你需要爸爸的话……告诉我。”
这天夜里,孩子失眠了,他在绞尽脑汁想解决的办法。
第二天,他在学校的门口碰到了那个坏小子,他还是那副嚣张的样子,这孩子快步地走到他的面前,双目紧盯着那坏小子的眼睛,非常平静地说道:“打扰一下,我要问你个问题。”“什么问题?”坏小子被他“手下败将”的镇定惊呆了。“你能为自己的尊严付出生命吗?……我相信你不能。但是,我能!告诉你,昨天的事,我原谅你了。但要是你再碰我的话,我发誓绝不会放过你,你必须要付出代价。”
坏小子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会说出这番话,他没有被吓住,恶狠狠地逼近那个孩子,气氛十分紧张……
放学了,孩子很正常地出现在家门口,兴奋地对爸爸说:“他说要和我做朋友,我同意了。”
这位爸爸很聪明,因为他相信孩子。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说“爱孩子则为之计长远”。有些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即使是最差的结果也要比家长去解决的最好的结果有意义。因为无论如何,孩子可以从前者学到一些东西,而后者留给孩子的则更多的是消极影响。孩子不但没有任何收获,还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感。
所以,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如果不是关系孩子的人身安全,最好是“袖手旁观”,给孩子更多尝试、体验的机会。
不过有的时候,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提建议,出出点子。心理学家大卫·伍德曾说,家长应当充当“脚手架”,为孩子解决问题提供一个框架,让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
有个孩子的文具被同学误装进了自己的书包带回了家,他回家对妈妈说:“妈妈,你给他家打电话,让他给我送回来。”
妈妈说:“这点小问题,自己想想办法。”
“那我告诉老师。”
妈妈告诉他这不是一个好方法,如果同学不是故意的,岂不是冤枉了人家,还是想想别的办法。
后来,孩子和平地要回了自己的文具。原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假装找文具,问那个同学看见没有,结果那个同学把文具还给了他。
妈妈表扬了孩子,并鼓励他今后做事要多动脑筋。
有时候,父母也可以故意给孩子出一些难题,以此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让孩子独自到小卖部买东西;让他联系家政人员疏通下水道;或者处理一些家庭的小问题等。
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实践,孩子能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将是孩子今后人生的财富。
重要的自我管理
一句话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父母应该从孩子较小的时候起,就从小事入手,唤醒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约束自己。
苏霍林姆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很重要。有份调查问卷显示:多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懂得如何利用时间,学得轻松,效果还好。也就是说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较强,所以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了领先的优势。
孩子的自我管理,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低级到高级,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也不断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管理水平也随之提高。
父母在引导孩子发展自我管理能力的时候,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孩子年龄较小时,自我管理习惯的培养;第二阶段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较小的时候,大约从出生到10岁左右,父母要从小事入手,唤醒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约束自己。
首先,生活上自我管理,每天洗手、洗脸,保持个人的清洁,鼓励孩子分担家务,吃完东西要收拾餐具及桌椅,以及定时收拾书桌。慢慢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习惯。
在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中名列榜首的黄思路,自我管理能力很强,这与她妈妈的培养分不开。
思路小的时候住在外婆家。3岁的时候,妈妈便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4岁学洗头的时候,思路因手太短而够起头来相当困难,有几次都将脸盆弄翻了。妈妈真想替她洗,但又一想,她以后总要学会这个本领,晚会不如早会。于是,妈妈又让她倒上一盆新水重洗。开始洗的头并不干净,洗头膏经常残留在思路的头上。不长时间,思路洗头已成习惯,不仅洗得干净,而且速度也快了,经常受到妈妈与外婆的夸奖。学会了洗头,妈妈又教她梳头,不长时间,思路又掌握了梳头的本领,即使外出演出,也不让妈妈代劳。
黄思路书包里面所有的东西都井然有序。从上一年级开始,妈妈一次也没有整理过她的书包,没有为她削过铅笔,没有为她包过书皮,也没有帮她钉过本子。衣服的扣子掉了,裤裆裂了,书包破了,她自己动手缝补,针扎破过稚嫩的小手,缝补衣服的技术也多不尽如人意。但妈妈让她自己做,相信她会学会这些本领的。
就这样,黄思路的自理能力远远超过同龄人。
其次,要养成自律的意识。父母要引导孩子自觉地遵守幼儿园、学校、游乐园、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则,做得好要给予奖励,做不好,要及时批评教育。让孩子从他律(以成人的赞赏作为标准)、纪律,发展成为自律。
孩子渐渐长大了,父母就要在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上下工夫,让孩子能够科学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做事情前,让孩子给自己设定目标或者时间计划,事后对照这些条件进行检查,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然后逐步改正,这样就会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有人问他:“您怎么能够做那么多的事情呢?而上帝也不多给您一点儿时间呀!”
“你看一看我的作息时间表就知道了。”富兰克林答道。他的作息时间表是什么样子的呢?
5点起床,规划一天的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好什么事?”
8点至11点,14点至17点,工作。
12点至13点,阅读、吃午饭。
18点至21点,吃晚饭、谈话、娱乐、回顾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好了什么事?”
朋友劝富兰克林说:“天天如此,是不是过于……”
“你热爱生命吗?”富兰克林摆摆手,打断了朋友的谈话,说,“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除了制订计划外,父母还可以指导孩子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序排列顺序,第一,重要而紧急;第二,重要不紧急;第三,不重要但紧急;第四,不重要也不紧急。比如,今天晚上有新电影,但是明天要进行数学考试,那么今天最重要的事情是复习数学,首先就要做这件事。做好这件事之后才能去看电影。
掌握了方法后,孩子就会成为自我管理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