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26496400000004

第4章 陪——用爱心和耐心陪孩子慢慢长大(3)

人生是一场长跑比赛,最后的排名才是定论,一开始就冲在前面不一定是好事情。

为此,我们的家长要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什么是孩子一生的关键。为什么在学校中成绩优秀的孩子走上社会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应该首先关注的是什么?无数事实证明:好成绩不是孩子一生成就的根本。

父母不要把上名牌大学、考上状元作为子女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生是场万米长跑,讲究终身学习,有些家长在应试教育下拿鞭子拼命抽着孩子用100米冲刺速度跑1万米,过早把孩子潜力用尽了,后来的9900米也就跑不动了。更现实的是,首份《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无奈地披露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曾分析过毕业自该校的23位院士的学习档案,发现他们高三毕业时的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10名的仅有5人;从分数段看,居于前30%的有15人,居于中间40%的有2人,而居于后30%的有6人。如果追溯到初中、小学,他们中的大多数肯定不是名列前茅的尖子。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面对人生的信心和勇气,不要在意孩子分数的高低,不要怕输在起跑线上。

让爱无条件

一句话教育

家长有条件的爱,实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自私的表现,如果每个父母都能抛去功利心,一生都用纯正的爱去温暖孩子,那么孩子一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赏识教育的提倡者周弘说:“多少家庭,孩子一上学,幸福的家庭就没有了,不幸的家庭却诞生了。”这是为什么呢?根源在于父母之前无私的爱出现了“变异”,变得有些自私和功利,缺少了宽容和博大。

孩子的学习成绩好,皆大欢喜,孩子的成绩不好,父母的脸色立刻就发生变化。于是,每次拿着成绩单回家的孩子就像是赴一场“鸿门宴”。

有位父亲,自女儿降生以后,就欢喜得不得了,精灵似的小姑娘招来了周围人无数的赞美,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生活环境”的中心,这一切使父亲的爱更加浓厚地把女儿紧紧包围起来,甚至这位父亲怀疑,这样下去,还没有等女儿长大,自己就被幸福感撑爆了。

可是,没等到幸福感爆发,这位父亲的骄傲就受到了打击。

女儿小学一年级的期中考试只考了85分,位列全班的倒数第二名,爸爸骑自行车回来的路上一言不发,女儿从来没有看过爸爸那样可怕的脸色,也不敢吱声,好像自己犯了什么罪似的,每次回来爸爸都是把女儿从自行车上抱下来,这次却是把自行车歪了歪,让女儿自己跳下来,女儿头一次做“高难度”动作,有些慌,崴了一下脚,咬咬牙,没敢喊出来,爸爸率先走进屋门。

一整晚,女儿都没有敢和爸爸妈妈抢电视看,做完作业,就睡下了。

女儿学习上的不良表现,让爸爸感到了丢脸和气愤,于是,这位父亲的爱便打了折扣。

如果以后,女儿没有别的女孩儿漂亮,考不上名牌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那父母就不再爱她了吗?我们爱孩子是因为他们能够满足我们的虚荣吗?爱一旦有了功利的色彩,就让父母和孩子失去了最美好的一面。

正如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序言中所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与爱,就成了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也逃不了一个空虚。”

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父母有一种“输不起”的心态。这就造成一些父母对孩子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不应有的功利成分,他们把孩子的成绩作为交换自己爱的条件,表现优秀就爱意浓浓,成绩较差就冷眼相对,这样做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

这种有条件的爱是孩子对父母产生失望、恐惧、不信任的根源。孩子会质疑父母的爱,进而怀疑爱的本身,失去对爱的信任,造成逆反心理甚至心理失衡。

有一对夫妇望女成凤心切,从小就对女儿高标准,严要求。从小学到初中,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一点儿自由都没有。女儿一直表现很优秀,中考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父母给她定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清华。女儿几次跟父母提出自己压力太大,但是父母丝毫不理解,继续对孩子施压。最后女儿心情烦躁,不能学习,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父母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学习成绩不能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更不能作为给予爱的条件。放下功利心,找回平常心,相信你的孩子,给他们最完整、最真诚的爱,那才是他们成长最好的动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根植于爱”,一位著名的外国教育家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了爱就没有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有无限的潜能,都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有的数学好,有的英语好,有得作文好,有的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在其他方面却有过人之处。我们不能事事让孩子都拿第一,更不能以自己的感受和喜好为出发点,武断专横,对孩子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分青红皂白乱训斥。

家长有条件的爱,实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自私的表现,如果每个父母都能抛去功利心,一生都用纯正的爱去温暖孩子,那么孩子一定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不急不躁教孩子

一句话教育

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结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步激发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给他们时间,而不是一味地催促逼迫。

“邻居家的琳琳都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学完了,可咱们家鹏鹏1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熟练,这可怎么办?”妈妈向爸爸抱怨道。

这时候,鹏鹏走了进来,手里抱着足球,满脸的灰土,妈妈一看立刻火冒三丈,马上数落起来:“你看看你,就知道玩,将来上学可怎么办呀?快快快,洗洗澡,晚饭前,把刚学的五个生字写10遍。写不好,别吃饭!”

鹏鹏马上扔掉小足球,满脸委屈地走向自己的小书桌。

一年级的知识孩子上了学自然会学到,可鹏鹏的妈妈已经等不及了。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急躁的心态:

孩子笨手笨脚地扣纽扣、系鞋带,父母等不及,不是训斥,就是自己代劳;

孩子学不会骑自行车,父母等不及,恨不得自己骑上去;

孩子数学题不会做,父母等不及,三句话两句话就把答案告诉给了孩子;

孩子参加比赛的模型做不好,父母等不及,请来专业人士代做;

……

也许父母认为何需等待呢,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等待的过程还不如自己亲力亲为来得更省心省事。可是,你想过吗?父母这样做等于剥夺了孩子思考、探索、锻炼、成长的机会,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事呢?

《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一书有这样一段话:

“儿童的智慧是天然的,让他不受打扰地成长,比成人有意塑造好得多。儿童用他的感觉系统认识世界,所学总能同他的生活联系起来。只要他所学的东西跟外界事物配上对,儿童的智能就会得到发展。如果小学六年,从6岁到12岁,孩子一直是在这样发展,那他成长起来不得了。”

“所有的儿童在认识新的事物、在掌握事物本质的时候,都有一个过程。超过他心智水平的东西他记不住,他只能记住和他的心智状态相匹配的东西。但过一段时间,他会突然发现新事物和他已经掌握的东西之间的差别,这种对差别的认识说明儿童的认识能力在逐渐上升。但这之前成人不能着急,要等待。”

现在的父母缺乏的就是耐心地等待,恨不得一下子就把孩子培养成才,甚至有些家长会采取揠苗助长的愚蠢做法,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有个故事也许会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有个孩子无意中捡到一个蝴蝶蛹。几天后,他观察到蛹上出现了一个小孔,过了几个小时,蛹里面的蝴蝶奋力扭动它的身体,想从小孔挣扎出来。

孩子看了很久,等不及了,决定要帮这只小蝴蝶一把,就用剪刀将蛹的出口再多剪开些,心想这样小蝴蝶就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应该很快就可以出来了吧!结果蝴蝶轻松地从蛹里出来,身体明显肿大,翅膀却又细又弱。

此后,这只蝴蝶的翅膀并未如预期般长大,它只能拖着肿大的身体和细弱的翅膀,在地上爬行。没有经过蜕变的过程,让它失去了飞行的机会。

孩子从出生到成才也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就像小蝴蝶从蛹中挣扎出来一样。孩子蜕变的过程就是需要我们家长等待的过程,所以,睿智的父母要学会等待,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父母不要过分在意孩子目前的表现,丑小鸭的故事在生活中屡屡上演,如果因为孩子某些不好的表现,就失去等待的耐心和信心,那么就有可能看不到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

一个孩子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含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个孩子不爱上学,上课时心不在焉,像是白日做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老师问他1+2等于多少?他回答是3,看到老师拍桌子,又改口说是2。同学们都说:“那家伙是个呆子!”

一个孩子在小学毕业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念初一时,因为数学不及格而不得不补考。

如果你是这三个孩子的父母,你会不会心情愤懑,一脸绝望呢?

可是你猜猜,这三个孩子是谁?他们分别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所以,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结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步激发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父母一定要有耐心,要给他们时间,而不是一味地催促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