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26496400000031

第31章 帮——帮助孩子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2)

一个秀才心里一惊,心想:坏了,我今天真不走运。考试路上碰到棺材,预示着考试不会顺利。后来他一路都在想棺材的事,一直到上了考场也无法集中精力,结果他文思枯竭,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却想:棺材,棺材,这不是升“官”发“财”吗!于是他越想越高兴,觉得今天运气真好。后来他果然在考场上春风得意,结果金榜题名。

从京城回到村里,他俩都对村里人说:“这棺材真灵!”

真的是“棺材”灵吗?显然不是!是他们的心态产生了作用。不同的心态,产生的人生体验和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心态影响人们看待事物的思维和角度,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方法。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言:“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落榜的秀才就是输在了自己的心态上,心态是个奇妙的东西,它会产生神奇的力量。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只要心态不同,产生的结果就会不同。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战胜自卑和恐惧,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惰性,发掘自己的潜能,从而走上成功的道路。

所以,我们说心态决定命运,好心态要从小培养。可以说,孩子一生能否快乐、成功,关键就在于其父母是否重视对孩子心态方面的塑造和影响。

一位妈妈有个读高中而且网球打得很好的女儿。有一年,学校举行网球联赛,女儿满怀着夺冠的希望,信心十足地报了名。

比赛前,当女儿查看赛程表时,发现第一场的对手竟是曾经打败过自己的高手。于是,女儿感到很沮丧,变得垂头丧气起来。

“这次可能连预赛出线的机会也没有了,还说什么保二争一啊!”

妈妈看见女儿如此绝望,自己的压力也很大。但她脑子一转,对女儿说:“你想不想把那人打败报仇呢?”

“当然想呀,不过她上次把我打得很惨,我们的实力相差太远了。”

“我有一个方法,如果你照着我的话去做,便能赢这场比赛。”

“真的吗?请妈妈快点告诉我好吗?”

“你现在闭上眼睛,回想以前你打网球时最精彩的一幕,把那过程从头到尾重演一次,好好地感受胜利的滋味。”

女儿照着妈妈的话做了,刚才脸上的绝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自信与兴高采烈。从此,女儿便照此调整自己的心态。

对比赛态度的改变,让她充满了信心和活力。不久,比赛开始了。女儿信心百倍地踏进球场,比赛中更是施展浑身解数,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顺利地赢得了第一场比赛。比赛结束之后,女儿兴高采烈地冲向妈妈。妈妈说:“你打得很好呢!”

“全靠妈妈的指点。老实说,我最初听到时还有点怀疑,没想到那么有效!”女儿兴奋地说着。

“是你获胜的心态帮助了自己,妈妈只是帮你找回了那种心态而已。”妈妈笑着说。

这就是心态创造的奇迹,难怪威廉·丹姆思说:“人只有改变内在的心态,才能改变外在的世界。”

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良好心态,幸福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呢?

首先,教会孩子凡事向好处想。

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些。”人的心态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化的,有时可以转好,有时可以转坏。如果你想好事时,心情就立即可以变好,如果你想坏事时,心情马上就可以变坏。正如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里提到的“天堂与地狱比邻”的比喻,他说:“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有位老太太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伞店老板,小女儿当了染坊的主管。老太太整天忧心忡忡。每逢晴天,她就担心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每逢雨天,她又忧虑小女儿染出的布晾不干。她这样天天为女儿担忧,日子过得很忧郁,久而久之,就愁出了一身的毛病。后来有一位聪明的人来帮助老太太,说道:“老太太,你真是好福气!下雨天,你大女儿家顾客盈门,大晴天,你小女儿家生意兴隆,哪一天你都有好消息啊!”老太太一听,觉得果然有道理,怎么自己从来都没有往这个方向去想呢!

事情就这么简单,同样的天气,同样的生意,老太太的心态一变,忧愁不翼而飞,身上的病也就全好了。

孩子也是一样,如果每天都担心自己考不好,担心自己做的事情出现问题,那么很可能就会真的出现问题。所以,要引导孩子多向好处想,“我今天有进步了。”“这件事我一定可以做好。”“这些难题一定会被我解决。”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心态。

其次,父母要保持好心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如果父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多数孩子性格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来源于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自己要做一个乐观的人,用良好的心态去感染孩子。

如果这会儿下雨了,就要引导孩子说“下雨了。”而不要说“该死的天,又下雨了。”因为这样说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当然,就算说“太好了,又下雨了。”也不能使雨发生任何改变,可是如果把这种话说给孩子听,情况就大不一样!“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鸟在歌唱,小草也在歌唱,它们都得到了雨的滋润。”这样就会把好心态传递给孩子,让她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如果你这样做了,你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传给你的孩子。反之,如果你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悲观抱怨,那么孩子也会像你一样,在生活中寻找的是苦恼,而不是快乐。

据统计,约有86%的悲观者,其父母中至少有一方的人生态度是悲观的。所以,树立孩子乐观的人生态度的根本途径是父母用自身的乐观态度去感染他们。

最后,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爱好广泛的人,一般都有好心态,他们时时都能给自己找到快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好心态。孩子也是一样,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一旦晚上没有合适的节目时,心里必然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电视时爱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以乐在其中。

让孩子看清镜中的自己

一句话教育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寻找自我、认识自我,他们自我认识的过程往往是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

有人问智者:世上什么事情最难?

智者回答道:认识自己。

确实,一个人能正确认识自我是很困难的。

伟大的文学家歌德年轻时候的志向是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浸在那个变幻无穷的色彩世界中难以自拔。他付出了10年的艰辛努力去提高自己的画技,但收效甚微。在40岁那年,他决定去意大利游玩,亲眼看到那些大师的杰出作品之后,他被惊醒了: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恐怕也难以在画界有所建树。于是,他毅然决定放弃绘画,改攻文学。

晚年的歌德每当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都会感慨地说:“要认识自我很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的光阴。”

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很强的自我认知能力。20世纪50年代,爱因斯坦曾收到以色列当局的一封信,恳请他担任以色列总统。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若能当上以色列总统,一定风光无限,但是,爱因斯坦却明确拒绝了。他这样解释自己为什么不能接受总统的职务:“我整个一生都在同客观物质打交道,既缺乏天才的才智,也缺乏经验来处理行政事务,以及公正地对待别人,所以本人不适合如此高官重任。”科学事业上的辉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选择多么的正确。

正确认识自我,对孩子的行为有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寻找自我、认识自我,他们自我认识的过程往往是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呢?

首先,父母要正确评价孩子,让孩子悦纳自己。

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对自己的认识不够稳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尤其是特别在意自己比较敬重和信任的老师、朋友、父母的评价。父母的评价对于孩子认识自我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所以,父母要学会真诚地欣赏自己的孩子,多表扬少批评,树立自信心。

父母要引导孩子悦纳自己。很多孩子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比如身材、相貌不好,或者学习成绩不佳等,父母要引导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是那些缺点是我们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因此而苦恼,那么我们的一生都会深陷其中,不会快乐,缺乏自信。只有高高兴兴地接受这些缺点,悦纳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出色。达尔文曾说:“如果我不是这么无能,我就不可能完成所有这些我辛勤努力完成的工作。”

其次,让孩子认知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父母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研究发现,人类有4000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引导孩子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比如是擅长形象思维还是擅长理性思维,是语言表达能力强还是思考能力强等,然后,在孩子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扬长避短。这样才容易取得成功。

最后,要让孩子有主见,不要高估自己,也不要贬低自己。

孩子必然要生活在社会、集体之中,父母要鼓励孩子在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既要有合作的意识,又不能人云亦云,丧失自己的主见。不能盲目自大,觉得任何人都不如自己,也不能有自卑心理,低估自己,觉得自己时时处处不如人。如果出现两个极端都说明孩子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今后的发展都不利。父母要及时客观、公正地给孩子以正确的评价,让孩子找回真正的自我。

思考中进步

一句话教育

对于父母来说,指导与帮助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一个关键。

在一次指挥家大赛上,每一个指挥家都被要求指挥同一支曲子。轮到日本青年指挥家小泽征尔,他指挥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感觉到乐谱中出现了错误,有一段曲子听上去不和谐。于是,他停了下来,向评委们指出了这个错误,可是每个评委都肯定地说乐谱没有问题。

小泽征尔又一次拿起了指挥棒。当乐队演奏到那一段时,他又停了下来。这一次他肯定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们全站起来,鼓掌向他祝贺大赛夺魁。

原来,乐谱确实有错误,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最终,小泽征尔获得了这次指挥家大赛的唯一金奖。

小泽征尔正是凭借自己出色的思考和判断赢得了评委们的赏识。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

生活中,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耕耘,播种越勤,收获越丰。一个孩子只有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丰收的喜悦。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从小显露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独立思考。当母亲叫他从出来吃饭时,盖茨置若罔闻,甚至整日躲在的卧室里不出来。当母亲问他在干什么的时候,比尔·盖茨总是说:“我正在思考!”有时他还责问家人:“难道你们从不思考吗?”比尔·盖茨的头脑似乎时刻都在高速地运转。直到现在,微软公司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和大多数人谈话就像从喷泉中饮水,而和盖茨谈话却像从救火的水龙头中饮水,让人根本应付不过来,他会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

比尔·盖茨之所以有今天的巨大成就,与他从小养成的善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思考习惯使比尔·盖茨大受其益。可是生活中,我们父母往往忽略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一个女孩正在写数学作业,遇到一道难题发了愁,急忙请教妈妈:“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做,你帮我讲讲。”妈妈放下手中的活,走到女儿面前,拿起题看了一下,本来在女儿眼里很难的数学题,在妈妈眼里简单异常。看了一眼燃气灶上热气腾腾的饭锅,妈妈迅速把答案告诉了女儿,女儿按照妈妈所说的在数学题下面填写好答案,高兴地与伙伴玩去了。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家庭几乎天天发生,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就找父母帮助也成了习惯。直到父母没有帮助孩子的能力了为止。

人人都有惰性,如果家长无论什么事情都代替孩子做了,就容易助长孩子的惰性,从而什么都懒得去思考了,一遇困难首先想到的是去找父母帮忙。久而久之,由于不愿动脑筋,不愿多想问题,逐渐造成孩子凡事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以至于智力水平下降,学习成绩很难提高。

所以,家长必须适时地放手让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世界。

首先,不要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

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大,遇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学习上。当孩子遇到疑难问题时,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想直接得到答案。这时父母一定不要为了图省事,就直接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从中学会独立思考。

如果孩子可以从父母那里直接得到答案,那么他就不会自己动脑思考,时间长了,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依赖心理,也就难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了,这对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思考能力都是没有好处的。孩子思考越多、越独立,智力发展就越快,不要多余的帮助,更不要代劳,给孩子自己思考、自己解决、自己着急的独立空间,只有在远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事情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父母要多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

父母也可以经常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的大脑经常处于活跃状态,也可以做一些多思的游戏,如:“砖头有什么用途?”回答可以盖房子、砌台阶、垒炉灶、铺甬路……不要想到这儿就止步了,鼓励孩子再想想,砖头还能打狗,还可以刻砖画悬挂起来当艺术品欣赏。经过一定的练习,就可使孩子养成善于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的思维更开阔,敏捷,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越来越高了。

理查德·菲利普·费曼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成绩,和他爸爸从小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他的爸爸非常善于引导孩子思考。他将自己扮演成外星人,“外星人”遇到费曼,会问很多地球上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啊?”“为什么会有气候和天气的变化啊?”在这样的提问情境中,费曼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思考。

后来,爸爸带费曼去博物馆,为了引导孩子对博物馆产生兴趣,爸爸还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他先让孩子自己阅读某些相关书籍,然后再向他提问,对于孩子没有理解的问题,他用易懂的话为孩子解释。

在爸爸的教育下,费曼24岁时获得了博士学位,28岁时担任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47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奖。

再次,凡事多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平时,父母要经常以商量的口气和孩子进行讨论,给孩子留下思考的余地,如:“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你这么想有什么根据”等,给孩子提供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以引发孩子的思考。

即使孩子发表的意见是错误的,也要让孩子说完,然后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孩子的正确意见,父母应该积极肯定和表扬,增加孩子主动表达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