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26496400000027

第27章 督——督促孩子为梦想奋斗(2)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对于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没有目标,就像箭没有靶子一样。很多孩子对人生充满了幻想,有着远大的梦想,但是缺乏明确的目标,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爱丽丝漫游记》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你能告诉我,我应该怎样从这里走出去吗?”爱丽丝问。

“这要看你想到哪儿去?”猫回答说。

“对我来说去哪儿都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你怎样走也无关紧要。”猫说。

是的,如果不知道我们要去往哪里,那么怎么走都无关紧要;随便到哪儿都行,那就哪儿都到不了。

所以孩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抑或是为了将来,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父母帮助孩子制订目标要遵循几个原则:

一是兴趣原则。制订的目标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兴趣,有兴趣孩子才会有动力。

二是能力原则。要观察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针对孩子的能力特长制订目标。

三是自愿原则。正如父母无法代替孩子成长一样,父母不能用自己的目标代替孩子的目标。父母的期望只是孩子前进的动力,而不应成为孩子前进的既定方向。孩子自己确定的目标最有动力、最有鞭策力,因为是自己制订的,就不会有任何不去为之奋斗的借口。父母不能剥夺孩子参与决策的权利,更不应该拥有替代孩子制订目标的权利。

四是明确原则。制订的目标必须是形象的、鲜明的,模糊的目标没有激励的意义。

五是可实现原则。只有目标具有可实现性,孩子才能够有信心。

父母和孩子一起制订好目标后,最好让孩子记录下来,以便时时对照,激励自己。父母还应该帮助孩子把整体的长远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近距离的具体的目标,比如使用目标分解法和大脑图方法等,尽量使目标既清楚,又有层次感。这样能够促使孩子马上采取行动。

一个一个地实现,一个一个地跨越。每当达到了一个近期目标,就能增强信心。

如果孩子的目标完成情况较好,父母就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比如去看一场电影,给孩子购买他喜爱看的漫画书,或者带孩子一起去看一场他感兴趣的球赛,这些都是很好的奖励方式。

目标恰到好处

一句话教育

家庭教育中要有一颗平常心,给孩子制订目标要适合自身的条件,不要过高,过高的目标带给孩子的是压力,而不是动力,动力是向上的,压力是向下的,孩子一旦承受不了,就会怨恨给自己压力的人--父母。

常听见父母这样慨叹:“为了孩子,我容易吗!”是的,很多父母为了孩子辛辛苦苦,既要养家糊口,又要为孩子的事情操心,但是到了最后,孩子不但不感恩,反而怨恨父母。到底是什么使亲人之间关系紧张,甚至反目成仇呢?究其原因,是父母给孩子制订了不恰当的目标造成的。

多数家长信奉“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道理,给孩子制订了过高的目标,使孩子的学习生活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他们觉得自己学习就是为了父母,所以,一旦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就怨恨父母,认为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是父母造成的。

有个人去朋友家里做客,和朋友的孩子聊了起来,当他问孩子为什么总是要把“得年级第一”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的时候,孩子向着一旁的父母把嘴一努,冷冷地说了一句:“还不是为了他们。”之后,孩子详细地向他讲述了父母如何强制、监督她学习的一些事例。最后这个孩子还说:“我现在每天就是在为父母而学,为父母要求的分数而学。我知道他们为了我能念好书,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我能理解他们,也同情他们,可是,每天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真是一点意思都没有--但是,我不敢对他们说出我真实的想法,怕他们伤心。”

父母单方面制订的过高目标,把家庭振兴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会给孩子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不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只会严重阻碍孩子的学习。孩子天天在这样消极的心理下进行学习,成绩怎么可能提高。

也有一些父母认为:只要把孩子的目标定得高一些,孩子即便达不到家长所要求的目标,也可以达到一个离目标不太远的程度。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家长把孩子的“远期目标”定在了“哈佛剑桥、清华北大”,总认为将来即使上不了清华,也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

由于目标过高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孩子不但压过大,而且经常会接受失败的冲击,久而久之,这种持续不断的失败,必然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病。

张润龙是一名学习很努力的孩子,但是中考的时候因为失误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自此以后,他就没有见过父母的笑脸,经常听到父母在背后唉声叹气,每次考试他都怀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总觉得自己的每一笔都连着“家庭的未来和父母的期望”,总怕这次考试又要失败又要辜负父母的期望,越是这样,他考得成绩越差,父母每次拿到成绩都会责怪他不争气。到了高二的时候,张润龙产生了“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对父母说的话,不管对错一概不听,甚至夜宿网吧。

父母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可是孩子的成绩一直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

家庭教育中要有一颗平常心,给孩子制订目标要适合自身的条件,不要过高,过高的目标带给孩子的是压力,而不是动力,动力是向上的,压力是向下的,孩子一旦承受不了,就会怨恨给自己压力的人--父母。可以说,父母这样做是自讨苦吃。

所以,不要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对孩子来说不公平,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实际状况与能力,与孩子共同制订出一个合适的目标,使孩子经常能够享受到实现目标的成就感和喜悦,这样,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融洽。

伸向世界的“触角”

一句话教育

如果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剥夺了孩子探索和尝试的权利,那么,孩子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永远无法深刻了解事物,永远无法追求自我实现,而且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远远超过成人,比如:对大人来说,一个红玻璃杯子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在孩子眼里,它却是一个无头绪的、不可思议的红筒,他摆弄过来摆弄过去,其间他的想象力会得到极大地激发,各种好玩的、有趣的幻想会冒出来。

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得到父母的鼓励和保护,因为好奇心是孩子伸向世界的“触角”,会让他们勇敢地接触新事物、感受新事物,进而去探索新事物。

许多孩子常常爬树或者爬到很高的地方,他们喜欢那种从高处向下看的成就感,因为有飞翔的感觉,可是很多父母每天为此提心吊胆、担惊受怕。为此,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大加训斥,有的干脆强行把孩子从高处抱下来。孩子们之所以想往高处爬,一定是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去了解它们、认知它们,这是一种好现象。

如大人出于考虑安全问题,让孩子躲开有危险性的东西,就等于掐掉了好奇心的幼芽,压制了孩子能力的增长。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一天,一位母亲带着五岁的孩子找到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知道来意后,化学家没有向她历数自己的奋斗经历和成才经验,而是要求他们随他一起去实验室。来到实验室,化学家将一瓶黄色的溶液放在孩子面前。

孩子好奇地看着它,显得既兴奋又不知所措,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大笑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虽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必然要遇到许多新鲜的事物。面对这些新事物,孩子会主动去探索、尝试,因为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他才会获得生活的体验,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孩子的一种本能的“需要”。

这种需要,使得孩子总会竭尽所能、集中精力地去探索新事物。当他们实现了预定目标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受到一种巨大的欢乐和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如果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剥夺了孩子探索和尝试的权利,那么,孩子就永远无法获得成功的体验,永远无法深刻了解事物,永远无法追求自我实现,而且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有一篇观察日记中这样写道:

一天,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圈子中间放着一个水盆,盆里漂浮着许多有趣的玩具。

有个刚刚两岁半的小男孩。他独自一人站在圈外,看得出,他充满了好奇。我饶有兴趣地在远处观察着他。他开始慢慢走近其他孩子,想挤进去,但他没有力气,怎么挤也挤不进去。于是他仍然站在圈外着急地看着周围,那张小脸上的表情非常有趣。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一张小椅子上,显然,他决定把椅子搬到这群孩子的后面,然后爬上这个椅子。他开始向椅子走去,脸上露出充满希望的神情。就在这时,老师突然走过去一把抓住了他,并把他举过其他孩子的头顶,让他看水盆,还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

小家伙虽然看到了那个水盆和漂浮物,可是他脸上原来那种非常有趣的欢欣、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是一种“相信有人会替我做”的那种呆滞的表情。

从这篇观察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个小孩终于看到了漂浮的玩具,但他却丧失了体验成就感的机会。本来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障碍,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然而这个机会却被老师在无意中剥夺了。

聪明的父母在孩子探索、尝试新事物的时候,会鼓励孩子,赏识孩子,从而让孩子获得这种探索的机会。

首先,不要扼杀孩子的冒险精神。

英国冒险家费内斯曾多次探险南北两极。他说:“探险是我一生最大的乐趣。有时候为了攻克某个难关,你如果不想放弃,就必须冒险。”“换句话说,人生如果不冒险就不会有收获。世界上的伟人,都是在经历了风险之后才最终取得成功的。”“对于青年人来说,从小就培养他们的探险精神,让他们懂得如何规避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学习数学和语言。”

有4只猴子被关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每天只能吃很少的食物,猴子饿得吱吱叫。数天后,有人在房间上面的小洞里放了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大猴子一个箭步冲向前,可是它还没拿到香蕉时,就被预设机关泼出的热水烫得全身是伤。大猴子没有吃到香蕉,回来了。

后面三只猴子仍依次爬上去拿香蕉,同样被热水烫伤。于是猴子们只好望“蕉”兴叹。

又过了几天,进来一只新猴子。当新猴子肚子饿得也想尝试爬上去吃香蕉时,立刻被其他3只猴子制止,并告诉它危险,千万不可尝试。

实验员再换进一只猴子,当这只猴子想吃香蕉时,所有的猴子仍然像上次那样,上来加以阻止。

当把所有的猴子换过一遍后,仍没有一只猴子敢上去碰香蕉。

后来,实验人员把热水机关取消了,但猴子们对唾手可得的盘中餐--香蕉,则奉若神明,谁也不敢前去享用。

现实社会中,当孩子在探索一些陌生的事物时,特别是接触一些看上去有些危险的事情,父母们常常面带恐惧地告诉孩子:那里不能去,太危险了;这个地方不能待,有危险……于是孩子们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往往不敢尝试。孩子的“冒险”精神就被吓跑了。

所以,现实生活中,孩子要大胆放手,多让孩子去体验,去锻炼,去实践,孩子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增长,并更加愿意去尝试,去探索。

其次,父母要学会鼓励孩子去尝试新事物。

每个孩子在探索一件新事物的时候,都会有恐惧的心理,害怕自己做不好。这时,如果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对孩子说:“算了,多危险,不要做了。”“小心点,你会伤害自己的!”“你不能做这个,太危险了!”孩子想要探索新事物的那种微弱的自信心,一下子就会被父母的呵斥赶跑的。

如果父母对孩子说:“没事,来试试吧,但是要注意……”鼓励孩子探索新事物,同时教给孩子必要的防护方法和知识,就可以在保护孩子不受伤害的同时,让孩子尽情体验探索的乐趣。

下雨了,妈妈给4岁的明明穿上雨衣,送他去幼儿园。明明高兴地跑在前面,忽然他发出一声尖叫,小脸吓得煞白,站在那里不敢动弹。妈妈跑过去一看,原来路上有条蚯蚓。妈妈在蚯蚓跟前蹲下,对明明说:“蚯蚓是益虫,不会伤害人,来,你碰碰看。”明明连连摆手说:“不要,我害怕!”妈妈用手指轻轻碰了一下蚯蚓,说:“不用怕,妈妈都敢碰,你是男子汉,还害怕一条小虫子吗?”在妈妈的鼓励下,明明小心翼翼地把蚯蚓捏了起来。“宝贝真勇敢!”在妈妈的夸奖下,明明高兴地笑了。

在孩子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中,只要表现出缺乏自信,父母就可以拿自己与孩子相比,尽管有些父母要比孩子强,但是,父母都可以善意地向孩子说:“孩子,你比我强多了!”你还可以说:“做得不错,爸爸第一次做的时候可没你做得好,你比爸爸强多了!”对于孩子来说,这种鼓励就是孩子探索新事物的信心源头。他会认为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只要再努力一些,他甚至会做得更好。

最后,要欣赏孩子的新发现。

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兴奋地向父母报告他们的新发现。这些发现是如此珍贵,它不仅表明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而且表示他们在观察和思考。但是,孩子的发现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新奇,因此,我们往往会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发现,认为孩子就是孩子,玩性十足,更令人痛心的是,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发现当做幼稚可笑的游戏而忽略了。其实,孩子的新奇发现是他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且,其中不乏很有价值的发现。

赏识孩子的发现,就要善于观察孩子,及时看到孩子的新发现。当孩子向父母报告新发现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像对待重大的发现一样满怀热情,分享孩子的快乐,同时给予积极的赏识,激励孩子发现更多的新事物、探究世界的奥秘。

“是吗?让我来看看,哇,真的是这样啊!”

“你真是细心,居然能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慧眼,只要父母去赏识孩子、引导孩子、激励孩子,他们总会给我们一些令人惊喜的发现。

把热情传给孩子

一句话教育

一个人死去的时候,若能把热情传给子女,他就给子女们留下了无价的财产。

热情是人们坚持信念,追求梦想的情感动力,是人生所有动力里面,能量最澎湃、最猛烈的,也是情感诸因素里面,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因素。热情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深存于人内心的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在智慧和能力上的差别通常并不很大,但如果两个人各方面的条件都差不多,有热情和百折不挠的人将更有机会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