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5元零花钱,李明宪认为足够了,“他们需要的东西,书本学习用品什么的,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们都会满足。自由支配的钱,除了零花钱之外,还有每年的压岁钱。我给他们每人开了一个银行户头,用他们自己的名字,他们会自觉地拿出一部分钱存进去,另一部分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我们不干涉”。如果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怎么办?“我会让他提出理由,如果理由很充分的话,我会给他买;如果理由不充分,但是他最近某个地方表现很好,值得奖励的话,我会买,作为一个奖品送给他;如果实在没有什么理由,那就会拒绝,或者告诉他用自己的存款来买。”
李明宪表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所谓“完全的人”,就是说身心健康,不要“穷得只剩下钱”。
其次,让孩子学会购物前的思考。
买回去就扔掉,或者丢在一旁看也不看一眼的物品,坚决不能给孩子买,那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为什么买这件东西?买这件东西回去有什么用处?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在买东西前想清楚,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学会思考,就能抑制冲动消费的行为。
最后,父母可以转移孩子的消费欲望。
父母要学会转移小孩子的消费欲望,当小孩子提出不合理的消费需求时,父母可以把小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合理的购买需求上来。
王昶的妈妈陪孩子去买文具,结果孩子看上了一辆自动小汽车,尽管家里已经有了不少汽车玩具,但是这件刚刚上市的新型玩具还是深深吸引了孩子,纠缠着死活要买。妈妈想了想说:“先去买文具,回来再挑选一下。”孩子和妈妈来到文具柜台,在妈妈的协助下,挑选了一件新型的汽车形状的文具盒,孩子高兴得不得了,最后放弃了那辆自动小汽车。
孩子的兴趣转移得很快,父母利用这一点,就可以引导孩子合理地消费,避免出现消费浪费。
“比”不出良好成长
一句话教育
孩子有一定的虚荣心是件好事,适度的虚荣心可以促使孩子上进,好好学习,但如果虚荣心过于膨胀,就会形成攀比、嫉妒等畸形心理。
最近,曹腾很犯愁,原因很简单,上次自己生日的时候,好朋友甄明送了自己一个MP3做生日礼物,而且还是很贵的品牌,现在甄明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自己该送什么样的礼物呢?不管怎么样,自己礼物的价值要超过那个MP3,可是自己的手里有没有多少钱,这月的零花钱早已花得差不多了,只好向妈妈求助了,估计妈妈又要教训他一顿,可是没办法,次一点的礼物自己没脸拿出去送人。
现在的孩子,都很好面子,攀比心理严重,很少考虑家庭实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购买的商品对自己到底有多少价值,对他们来说,拥有别人羡慕的眼神就是莫大的快乐和成就。
据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表明,全国大中城市12岁以下孩子的每月消费总额(不含学费支出)超过35亿元,一个孩子的月平均消费远远超过成人,有的甚至占到家庭收入的一半。
现在的孩子“名牌情节很重”,看到别人穿了件“ONLY”的衣服,自己也想穿,看到别人戴了块“卡西欧”手表,自己也让父母给买。
文苑的家境不是很富裕,母亲在工厂里当后勤工人,父亲则为了她上学到外地打工,但是她为了不在同学面前丢面子,也穿着全身的名牌。虽然老师一再强调学生不要追求名利,只要衣服干净、整洁就行了,但是这并不能让班上学生追求名牌的热情有丝毫减退。文苑经常向母亲要钱,张口就是三百五百的,母亲说:“我和你爸一月收入才多少,你爸辛辛苦苦在外面打工容易吗?你这样花钱,我们哪供得起啊?”文苑最不想听母亲的唠叨,母亲不给她钱,她就不理母亲,直到母亲把钱拿出来,她的脸色才云开雾散。
有位中学老师说,现在学校要求孩子统一穿校服,于是穿什么鞋就成了学生们攀比的内容,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都比老师穿的好,可是怎么不比比学习呢?老师的感慨是不无道理的,如果孩子把心思都放在吃喝穿用的攀比上,那么怎么还有心思学习呢?
孩子攀比心理的背后是虚荣心在作怪,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一些名牌产品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但如果孩子在学习阶段为追求名牌而形成攀比之风,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而且很容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形成畸形心理,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形成孩子盲目攀比的原因,首先是孩子自我认识能力差,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必须处处比别人强,这种自我意识,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贪婪、争强好胜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家长教育方法的错误。有些父母不注意孩子的修养和教育,而只是一味地给孩子买高档玩具、流行服装,甚至用给孩子大把零花钱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富有,许多孩子在这种攀比中长大,自然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据有关机构一份亚太地区消费理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家长在对待孩子零花钱上比所有亚洲父母都“慷慨”,每周给孩子的零花钱有的高达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许多孩子正是用这太多的零花钱来炫耀家庭、炫耀自己,从而滋长了虚荣心。
要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盲目攀比的心理,首先家长要从自身做起,现在许多家长自身就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他怕自己的孩子在消费上比别人差,怕别人说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宁肯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攀比要求。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和消费上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在消费时充分考虑家庭的收入状况,合理需求,合理支出,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消费观念。
其次,不能纵容孩子的“名牌情结”。
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有些孩子以高消费为荣,非名牌不穿,非名牌不用,名牌情结非常严重。
一个小姑娘从学校出来,就一脸的不高兴,妈妈忙问是怎么了,原来孩子把妈妈昨天给买的笔袋拿到学校,跟其他的孩子一比较,发现没有其他孩子的高级,尤其是她同桌的,用的是“迪斯尼”牌子的,而自己的却不是什么名牌,孩子觉得比不上人家的。妈妈听完二话没说,马上带孩子去商店,在孩子的挑选下又给买了个“迪斯尼”的。
这位妈妈的行为就是纵容孩子的名牌情结,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直到有一天,孩子的虚荣心膨胀到一定程度,自己没有经济能力满足了,就会后悔不已。
所以,尽管拒绝孩子的要求,会让孩子不高兴,但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父母一定要遏制孩子的名牌情结,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和有意义的事情上。
最后,让孩子学会正确地与人比较。
孩子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对很多东西都一知半解,还不清楚什么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什么才是最值得骄傲的资本。因此,有时候会用追求外在物质享受的方式与人攀比。与别人比不是不可以,但还是要看比什么、怎么比。教会孩子正确的比较,孩子就会摆脱虚荣心的困扰,健康成长。
扼住孩子的“金钱至上”观
一句话教育
教导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不只是教他们怎么“得到”财富,更应教他们如何“给予”,让金钱的价值不只体现在满足欲望上,还要成为帮助他人的手段。
我们教会孩子理财,是让孩子管理金钱,用钱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让钱毁了自己的生活。钱是一种工具,人要做钱的主人,而不是被钱“指挥”得团团转的奴隶。一切为了金钱,不是理财,而是拜金主义。
“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现在社会上,拜金主义越来越严重,这股风潮已经影响到了孩子。为了买iPad,一个17岁的男孩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脏;为赚零花钱,个别女孩不惜出卖身体,并将这种“致富”之道推销给同学、好友。这些拜金、虚荣的现象出现在孩子身上值得我们所有的父母警醒。
当孩子拥有“金钱至上”的观念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孩子失去了理想,我们很难想象,当孩子的眼睛里只有金钱,对任何美好事物都难以提起兴趣,对任何事情都从利益角度考虑时,其行为会出现怎样的偏差。
一位西方教育学家曾经评论道:“当代中国的孩子,是在一个越来越富裕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不敢想象这些物质期望很多的人,将会给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家庭富裕的学生,他们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作业可以雇人写,文凭可以花钱买,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孩子如何能健康成长?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一生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追求财富,钱财一直是他的最高目标,为此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五十多岁的时候,身体健康十分差,全身到处都是病,心力交瘁,但仍然念念不忘公司要赚取更多的钱。
就这样,他的身体支撑不住了,住进了医院,医生警告他,再这样下去,再多的钱也买不回生命。在死亡面前,洛克菲勒终于让自己追逐金钱的脚步停了下来,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就像僧人顿悟一般,他终于明白了,金钱不应该是生命的全部。
此后,他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向公益事业捐赠了大量的金钱。今天的青霉素,就是他捐钱资助研究的成果。他焦躁的心开始平静下来。生活也给了他更多的回馈,他的身体奇迹般好转了,最终活到了古稀之年,事业也更加发达。
一个人赚取金钱是本领,用好金钱,更是本领。否则即使拥有再多的钱,也只能给自己带来灾难。据统计,从2003年到现在,中国的亿万富翁就有几十个非正常死亡,诸如谋杀,得富贵病等。金钱带给他们的不是美好的生活,而是沉重的负担。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不要为钱所累。要用金钱完善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迷茫、彷徨在其中。世界上还有很多比金钱更美好的东西。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做出榜样。
生活中很多父母就是拜金主义者,言谈中常常流露出对“有钱人”的羡慕和向往,认为只要有钱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些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父母要首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用自己积极向上的态度影响孩子。
其次,不要让孩子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金钱。
偷窃、勒索、诈骗甚至绑架、卖淫,很多孩子控制不住自己对金钱的欲望,也不想通过正当的劳动手段去积累,于是采取了非法的手段,最终误了自己一生。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姚建龙在调研时发现,一些少女为了金钱,逐步走向性犯罪的道路,她们大多是中学生。这些都是拜金主义对孩子的戕害。
所以,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想赚钱,一定要取之有道。
最后,让孩子体会“给予”的快乐。
例如,让孩子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捐献给慈善事业,用自己的钱帮助周围困难的同学等,并且让孩子们知道这些捐款用在什么地方、帮助了多少人、发挥了多大效果,最终让孩子真正体会到给予的快乐,并养成“施比受更有福”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