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26496400000018

第18章 教——财智教育,让孩子尽早学会理财(2)

英国人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11岁至14岁的学生要懂得人们的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理财能力;14岁至16岁的学生要学习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务,包括如何进行预算和储蓄。在英国,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账户,定期将自己打工挣来的钱和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存进去,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培养孩子的储蓄意识呢?

首先,要抓住时机,鼓励孩子储蓄。

中国的孩子往往会在春节的时候得到“一大笔”压岁钱,很多孩子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合理、妥善地支配这笔钱,只有少数比例的孩子头脑中有存钱的概念。因此,父母这个时候要鼓励孩子把钱储蓄起来,将来需要的时候在使用。

这时候,父母可以陪孩子到银行办理账户的申请,让孩子有自己的“私房钱”,然后教孩子一些简单的金融知识,并鼓励孩子,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充实自己的小金库。

当孩子看着日益增长的存款数字高兴的时候,就会进而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

其次,让孩子感受到储蓄的好处。

只有意识到储蓄的好处,孩子才可能坚持储蓄。这需要父母的引导,比如孩子想买一些价格较高的东西时,可以告诉他,只要坚持每个月储蓄,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购买了。这样,当孩子拿着自己存下来的钱买到向往已久的物品时,就会感到储蓄的好处。也可以采用贷款给孩子先购买,后每个月让孩子还款的办法。

最后,让孩子确立自己的理财目标。

积少成多是储蓄的特点,但是存多少钱才算是终点呢?所以说,储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孩子会因为自己欲望的增加而放弃,所以要让孩子树立一个理财的目标,协调好短期消费欲望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增强经济方面的责任感。

如果孩子储蓄的数额已经很大,除了存定期储蓄以外,还可以在父母的建议下,适当选择增值快的理财方式。每到有收益的时候,父母要通知孩子投资的情况,让孩子分享投资理财的经验。

吃掉盘子里的汤汁

一句话教育

节俭不仅是孩子生活的需要,也是孩子今后事业的需求。

理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也就是开源和节流两件事,开源就是挣钱,节流就是节俭,两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对于孩子来说,挣钱不是成长阶段的主要任务,但是节俭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

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美德。

全世界公认地最会理财的犹太人,生活就非常节俭,尽管他们很有钱,但他们只求生活基本功能得到保障就可以,不炫富,不追求豪车和奇装异服。

很多成功人士也是节俭美德的奉行者。

德国前总理科尔有次宴请朋友,快吃完时,发现盘子里还有些汤汁,便用面包在盘子里擦了一下。他吃完面包后,发现盘子里还有一些,就毫不犹豫地拿起盘子,用舌头舔了起来。因为节俭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现在很多孩子不懂得节俭,随便浪费的现象相当严重。

有个学校组织学生春游,每个孩子都背了满满一大包的食品。中午吃饭后,老师发现很多孩子都把吃剩下的食品扔掉了,甚至有的火腿肠、面包还没有开封,老师看了十分心疼,就问他们为什么要扔掉。学生说:“我们已经吃饱了,放在书包了背着太沉。”

有一所小学,老师和校工在校园内捡拾的物品堆满了一间屋子,大至皮夹克,小至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学校多次广播要求学生去认领,却没有人去。满屋子的东西放在那里无人问津。

是的,我们现在的生活富裕了,但是任何时候,节俭都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我国有句老话:成由勤俭败由奢。成功由勤劳节俭开始,失败因奢侈浪费所致,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善待钱财,随意浪费大手大脚,很难想象,他们将来会事业成功,家庭和睦。

当然,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节俭,并不能全怪孩子,父母要负主要责任。很多父母宠溺孩子,生怕孩子受半点委屈,凡是孩子需要的都要买最好的,甚至处处纵容孩子花钱,生怕孩子说自己吝啬,抠门儿。有个父亲是位企业家,没时间陪孩子,每次给孩子的零花钱上万元,结果孩子每天上下学都坐出租车,生活起居由保姆侍候,在学校,值日、作业雇人完成,最终成绩却是倒数第一。

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浪费行为予以默许,比如孩子饮料喝了半瓶就扔掉,经常剩下饭菜,损坏文具等,父母认为没有多少钱,就睁一眼闭一眼,不予计较,结果孩子越来越不知道节俭。

因此,要想孩子养成节俭的美德和好品质,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观念。

让孩子从小学会节俭,就要让孩子适当尝尝“苦”头,没有“锄禾日当午”的体会,就不会知道的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有个发生在北京的真实故事。

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刚上小学的女儿去逛街。路过繁华的路口,看见一位老人正在卖《北京晚报》。父亲就给了女儿5元钱,让她去买5份晚报。

孩子买回晚报后,父母让她按原价把晚报卖出去,看看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卖完这5份晚报。孩子一开始觉得好玩,可是最后在父母的帮助下费了几个小时才把5份晚报卖出去。然后,父母让孩子去问卖报的老爷爷,卖出一份报纸能赚多少钱。孩子从老爷爷那里知道,卖一份报纸只能赚几分钱。也就是说,她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挣了几毛钱。

经过这次亲身的经历孩子感慨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以后再不会随便花钱了,挣钱太不容易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自己的节俭行为影响孩子,用自己艰苦朴素的作风感染孩子。如将洗衣服的水留下来冲厕所;爱惜家庭物品,小心存放不用的东西等。如果孩子出现奢侈浪费的行为,父母要严厉地批评,要让孩子知道,节俭可以节约资源,在困难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父母不要给孩子储备过量的生活必需品,需要多少买多少,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孩子的美德,比如:人离去要关灯,吃饭不要剩下,文具要节省着用等。还可以让孩子学会利用废旧物品。比如可用易拉罐做个花篮,将旧凉鞋剪成拖鞋等。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的节约习惯,又是一种手工劳动练习。

小小购物狂,要不得

一句话教育

合理消费,必须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够让孩子学会控制欲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今后的理性消费很有好处,对于孩子的未来人生也很有帮助。

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无法控制欲望,就会被欲望所控制。

有一位修行者奉行禁欲苦修。为了能够修成正果,他搬出了居住的村庄,到了一个没有人居住的山林里隐居。为了能够杜绝欲望,他只随身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就到了山上。后来,他想到自己在洗衣服时还需要有一件替换的衣服,就下山向村民们要一块布。村民们看到这个虔诚的修行者,就给了他一块布。

修行者再次回到山上静修。可是几天后,他发现他居住的山洞里有一只老鼠,在他静修的时候老鼠就会出来咬他讨来的那块布。他身为修行者不能杀生,否则就会破戒,可是如果不把老鼠赶走,他的衣服就会被咬破。没办法,他只好到山下村庄里去要来一只猫。

猫来了以后,老鼠不再出现了。可是又有了新的问题,他吃野菜度日,但猫是不吃野菜的,而他的修行准则又不允许他眼看着老鼠丧生。可是如果不让猫吃老鼠,猫就没有东西可吃。于是他想到了向村民们要一头奶牛,这样猫就可以靠喝牛奶生活。这下就相安无事了。修行者度过了一段清静日子。

可是,他很快发现又有了麻烦。原本他用来打坐修行的时间现在不得不用来照顾奶牛了。他要放牛,让牛吃草、饮水,还要挤牛奶。这使得他的修行很受影响。于是,他再次回到了山下村庄里,找到了一个流浪汉,把流浪汉带到山上来帮助他照顾奶牛。

流浪汉每天早起帮助修行者把奶牛照顾得很好,可是一段时间之后,流浪汉开始抱怨起来:“你是一个禁欲苦修的人,可是我不是,我需要有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修行者想了想,觉得他不能强迫别人跟他一样静修,于是再次到了山下,帮流浪汉找到了一个太太。

一天又一天,就这样,整个村庄都搬到了山上,修行者再次住在了村庄里。

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不懂得控制,它就会无限膨胀。

孩子和我们成人一样,也有欲望,所以,有的孩子到了超市或者商店里,就不停地要这要那,好像不要钱似的,恨不得把自己所有喜欢的衣服、玩具、零食,都统统买到家里。有个女孩曾经对妈妈说:“我的愿望就是把所有漂亮的,我喜欢的衣服买回家,想穿哪件就穿哪件,烦了就扔掉。”妈妈听后感到很无奈。

很多孩子像那个女孩子一样,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像个小购物狂。孩子之所以会这样,一是由于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占有欲,让小孩子被商品吸引住了;二是小孩子根本不明白钱是什么,也不明白他想要的东西,具体能够给他什么。从而让小孩子疯狂地想要消费,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他们讲道理,他们不是不高兴,就是听不进去,所以父母要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

首先,控制孩子每次购物的花费金额,不能随心所欲。

多数时候,连孩子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去买那些东西。只是出于一种心理上的强烈的占有欲和冲动。买到后心理上可能立刻对这个物品的情感就淡了。

如果有金钱上的限制,孩子在买东西时,就会思考一下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在向父母提出要求时,也会找出理由。这样就会使孩子的每一次消费,更多的是出于“需要”,而不是出于“想要”。

李明宪是台湾一家顶级燕鲍翅餐厅的总经理,他有三个儿子--上六年级的大儿子和一对刚上一年级的双胞胎,都跟随他到南京生活。三个孩子中,大儿子每周会领到5元钱作为零花钱,两个小儿子则是2元。

“我在金钱上严格控制他们,因为不能让孩子耽于物质享受。”李明宪说,孩子喜欢的耐克鞋,他也会买。但是这些东西买回来,他会控制孩子玩的时间,并且告诉他们:你之所以可以玩最新的玩具、穿这么贵的鞋,是因为父母辛苦地赚钱,并且疼你,才会给你买;并不代表你以后也能穿这个鞋;将来,你是要靠自己赚钱才能买这些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