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我们一起成长:好父母好教育好未来
26496400000014

第14章 引——引导孩子成为交际达人(1)

孩子在进入团体生活时都会面临人际关系的磨合期,面对尚未社会化的孩子,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面对幼儿期的自我中心,如何教导他们走出自我中心,学会公平、分享、礼让、合作等基本的和谐相处行为,是培养幼儿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第一课!

引导孩子善于交际

一句话教育

人际交往能力很重要,父母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将来孩子走上社会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无群。”意思是说,人要通过交往、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过社会生活。人无法离群索居。现代社会对人的交往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每个人每天都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技能,以及沟通协调、合作完成工作的能力。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曾指出,适应现代生活之人所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善于与外界广泛接触,善于交际”。一个喜欢交往且具有交往能力的人,与不喜欢交往、缺乏交往能力的人相比更容易获得成功。

可是,现如今,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交流,大多数时间是在单元房里孤独地面对电视机、电脑、游戏机,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非常少,孩子们缺少了室外活动和社会交往的机会,天真活泼的童心受到了抑制,形成了“自我中心”、“自私”、“孤僻”的性格特征。这使得很多孩子不善与人交往,也不会与人交往,甚至害怕与人交往。

在我们周围,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孩子:或是见到生人就惜言如金、躲在一旁;或是对周围的人都表现得异常冷漠,总是独来独往;或是总喜欢独处,即使与家人也很少交谈,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也从不主动与其他孩子交往,常常很少交朋友,沉默寡言……

吴昕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常在家时行为举止正常,只是一见陌生人就胆怯退缩,不敢说话,躲在角落里。在学校里,她从来不主动与同学说话,也不与同学玩。上课不敢举手发言,老师叫她回答问题时,说话声音像蚊子一样,下课从不出教室,一个人缩在角落里不敢动。近来,吴昕因其他原因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这本来是很平常的事,但她因此不愿意到校上学,学习成绩也在不断下降。父母很着急,又没有什么办法。

现在像吴昕一样遇到人际交往问题的孩子很多,天津的几家相关机构曾联合对该市2万名小学生进行了有关成长方面的调查,调查显示,青少年的交往能力亟待提高,而且年龄越大越不会交往。该调查还显示,认为自己不会交往的孩子,在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小学生中占10%~30%,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孩子中占50%~80%,有一半孩子认为自己有沟通障碍。

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摆脱人际交往的困境,做一名心理健康,生活快乐,会与人交往的孩子呢?这是摆在父母面前的现实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专家给出的衡量孩子交际能力的标准。

(1)不惧怕陌生环境,能很快适应新环境。

(2)必要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3)独立性强,不依赖别人。

(4)与小伙伴相处融洽,能在各项活动和游戏中成功合作。

(5)善于并乐于帮助他人,懂得谦让。

(6)能理解成人的意图,并能按成人的意愿去办事,同时还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7)有组织能力,在游戏和学习中能起到“小领袖”的带头作用,并为伙伴们所喜爱。

(8)在公开场合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9)热情开朗,与人交往时能尊重和信任他人。

父母不妨参照以上9条标准,看看自己的孩子哪些方面出了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积极的措施。

首先,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作为孩子生活居住的第一场所,为孩子提供了最初的交往环境与需要。若想让孩子从小就乐于与人交往,良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所以,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起游戏,尤其是有角色分工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到交往的快乐,不知不觉中产生与人交往的意愿。这种良好的氛围也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开朗乐观、关爱互助、互相理解,能够提高孩子被同伴接纳的概率,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顺利。

其次,扩大交往的范围,增加交往的机会。

对于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单元楼里的独生子女来说,玩伴少,限制多,没有与人交往的机会,而交往能力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学会。所以,父母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让孩子走出家门,广交朋友。

节假日期间,父母不妨带孩子到邻居亲友处走动一下,甚至还可以让孩子到亲友家住上几天,体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孩子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交往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经常带孩子到郊外、公园等公共场所去玩耍,让他们有机会观察、接触不同的人群。鼓励孩子尝试与陌生的小伙伴一起玩,或让孩子去问路、买东西等。

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区等组织的活动,既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也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学习如何与他人交流、协作。家长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参与公益活动,例如捐助山区儿童上学、到孤儿院服务等。

总之,只要孩子能多与人交往过,就能不断从实践中提高交往能力。

再次,教孩子适应环境。

很多孩子害怕陌生的环境,因为这会让他们感到孤立无援。新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或者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社会活动场所,如果自己不同周围的人接触,信息不灵,消息不通,对自己所在的环境、场所情况不了解,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往往不利于自己的成长,不利于自己同周围的人感情上的沟通,在交往中处处被动,有时甚至会出差错、闹笑话。

所以,遇到搬家、孩子转学等环境变化的情况,家长要特别注意创造条件,让孩子结识新伙伴、熟悉新环境。比如主动邀请小伙伴到家里来玩,或者主动打电话给别人等。

最后,提高孩子的交往技巧。

懂得交往技巧的孩子会在交往中受到他人的欢迎,更容易赢得友谊。

交际的第一技巧是说话能力,因为交际的最直接形式是“说”。一些孩子因为不善表达、沟通,别人便无法理解他的想法,容易造成一些误会,从而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会说爱说的语言能力,为他们进行交往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经常就身边发生的事情、新闻事件等,和孩子展开讨论,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以此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见人打招呼、互相问候,学会节日祝福、礼貌用语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举止得体、态度友善,别人才愿意与他交往。

让孩子学会容忍与合作。在交往中,遇到与自己意愿相悖的事,要学会忍让,与同伴友好合作,暂时克制自己的愿望,服从多数人的意见。例如,几个孩子在一起商量做什么游戏,大家都说玩动物园,而自己却想玩娃娃家,此时,就要克制自己的愿望,和同伴们一起高高兴兴地玩动物园的游戏。这样才能使交往顺利进行。

总之,人际交往能力很重要,父母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将来孩子走上社会才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让孩子学会善解人意

一句话教育

让孩子学会善解人意,孩子就会善待他人,与人和谐相处,广交朋友,也能在与他人交往中减少摩擦与冲突,消除怨恨,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为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打下基础。

“上自习课时,同桌同学趴在桌子上,我……”

“爸爸出差回来了,小毛他……”

“邻居家最大的困难……”

“妈妈失业在家了,我……”

教育部门曾用上述这些题目,调查了100名小学生,请孩子补齐省略号的内容,结果发现:第一题,只有20%的学生说到“当同学趴在桌子上时,我想他可能生病了,我得赶紧问问他”。第二题,只有10%的学生说“小毛他赶紧去问爸爸累不累,让爸爸休息休息”。第三题,只有10%的学生能说出邻居最大的困难。第四题,只有15%的学生能体会妈妈失业的心情。

该部门的调查取样范围不大,地域范围不广,调查的数字没有绝对意义,但它确实反映出当前孩子与人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心态:不善解人意,只关心自己,对他人比较冷漠。

原本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应该对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多一些了解关心,抱着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但是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这样就很难与人交往,更不要说搞好人际关系了。

爱爱是一个很优秀的11岁女孩。平时能歌善舞,又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大家都称她为“小才女”。爱爱性情孤傲,对人总是爱理不理,别人主动和她说话,她也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结果渐渐失去了朋友。

爱爱的父母觉得这样下去不好,就劝爱爱多和别人交往,对别人热情一点,可爱爱却说:“别人怎么样,关我什么事?”

爱爱觉得凭自己这么优秀的条件就可以受到众人喜爱,还凭什么费劲去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的想法呢?这种心态是人际交往的障碍。人与人的交往不仅仅是物质的交流,信息的沟通,也是心灵与情感的互动。你不关心别人,对别人缺乏热情,怎么能期盼别人对你投入热情?

让孩子学会善解人意,孩子就会善待他人,与人和谐相处,广交朋友,也能在与他人交往中减少摩擦与冲突,消除怨恨,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为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打下基础。

心理学家把善解人意分解为三个方面:有理解别人的愿望;有理解别人的能力;做出良性反应。善解人意作为一种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和家庭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培养孩子善解人意的品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激发孩子理解别人的愿望。父母可以尝试“冷淡”一下孩子,无视他的需求,借此让孩子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关心和体贴。要想获得别人的关爱,自己首先要付出爱。

其次,强化孩子善解人意的行为。当孩子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当孩子把自己的新书送给贫困地区的友伴,当孩子为正在发愁的妈妈送上一杯茶,当孩子出现这些善解人意的行为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最后,提高孩子理解别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训练孩子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体验情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此外还要学会“察言观色”,体会他人话语、体态、动作背后的真实含义,这样才能做到善解人意。

别做丢斧子的人

一句话教育

父母平时要注意让孩子多与自己和他人接触交往,通过谈话、共同游戏等活动帮助孩子与周围的人进行情感交流,培养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信任情感。

《吕氏春秋》中一则名为“疑人偷斧”的寓言,意思是说: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一个小孩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眼神和说话的语气,都像是偷斧子的贼。几天之后,他在刨土坑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他再看那个孩子,一举一动再也不像是个偷斧子的样子了。

俗话说:“疑心生暗鬼。”丢斧人之所以会得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完全是没有根据的猜疑造成的。人与人的交往也是如此,如果能够相互信任,就不会有什么误会发生,如果心存猜疑,那么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同时造成交往的障碍。

张润琪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什么事情都疑心很重。上课老师叫她回答问题的次数少了,她想老师可能因为自己成绩下降不再喜欢自己;街上看见了朋友,发现朋友没有理睬自己,她就认为自己肯定做错事情得罪了朋友……

张润琪最好的朋友是孟莉莉,每天放学,两个人都是一起走,有时妈妈下班早,开车去接她,就会把孟莉莉一起送回家。这天妈妈工作完成得早,就准备顺路接着孩子,还没到学校就看见女儿一个人背着书包低着头在路上走。

妈妈叫女儿上车,问:“怎么没有和莉莉一起走。”

张润琪说:“我不和她做好朋友了。”

“为什么?”

“她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说你什么坏话,你听到了吗?”

“今天课间我去厕所,回来时。看见孟莉莉和一个同学在说话,我就跑了过去,谁知,她们都闭上了嘴,不说话了。她们肯定在说我的坏话,要不为什么背着我,所以,放学我就一个人出来了。”

“你没听到,怎么就知道她们说你的坏话?”

“肯定是。”

像张润琪这样总爱怀疑他人的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孩子猜疑心理的产生有很多因素,首先,与孩子的个性心理特点有关,有些孩子比较内向、多愁善感,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节,因此容易多疑。其次,多疑性格的形成,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父母任何一方具有多疑的特点,或父母对子女经常持不信任的态度,都可导致孩子形成猜疑的性格。还有孩子之间的误会与隔阂也是孩子产生猜疑的主要原因,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隔阂都难以避免,如果不能积极地看待问题,就可能不再相信任何人,产生比较严重的猜疑心。

信任在人际交往中是重要的一环。如果缺乏信任,即使你的交往技巧十分高超,也只能获得最初的好感,久而久之,别人的所作所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被你怀疑,也许你这样做只是习惯性反应,并非完全是恶意的,但是别人的心里肯定不舒服,也不会再相信你,这样下去,人际交往常会很难顺畅进行,更不要说建立起真正的友谊了。

而适度的信任,是友谊的催化剂,不但能令他人感到温暖,而且也能令自己显得自信、大度、有涵养。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孩子学会相信别人,放弃自己的猜疑,坦诚与人交往。

首先,相信自己。很多人之所以猜疑他人是因为缺乏自信,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负面的评价,所以,别人一说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的种种不是,总是担心别人对自己不利,所以,处处提防别人。因此,增强自信心是治疗多疑的良方。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才能以乐观的态度看待现实,不会遇事总往坏处想。相信自己的人,不担心别人议论自己,不会让别人的看法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应该让孩子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勇气和信心。

其次,不要负面思考。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有时候猜疑别人,就是自己先入为主的自我暗示心理作怪。许多多疑心理产生的想法,其实是很可笑的。完全是自己的心理臆想,“他一定会这样做”、“我的文具一定是他弄坏的”……这些想法毫无根据,纯属无中生有,所以,要消除猜疑心理,一定要破除这种心理怪圈,学会积极地看待问题,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打破自己的胡乱猜疑。同时,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他人宽容大度,以化解他人的猜疑。

最后,与别人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正因为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所以才会有误会和猜疑,及时有效地、开诚布公地沟通是消除猜疑心理的捷径。只要互相了解,就会消除误会,驱散疑云。别人也不会从其间搬弄口舌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