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听了佟琳的话,边吃饭边说:“噢,我明白了,比赛前的紧张人人都会有。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在场上演讲得很出色,这样对稳定情绪会更有利。”听了爸爸的话,佟琳感到获得了一些安慰,并知道自己现在应该怎么想了。
一旁整理衣服的妈妈却说:“怕出丑,你多用功好不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知道不知道。”妈妈借机教育起了孩子。本来佟琳刚刚稳定了情绪,听妈妈一说又十分沮丧了,饭都没吃完,背起书包就上学去了,妈妈还很生气地对爸爸说:“你看看这孩子,说一句都不行。”爸爸无奈地说:“你呀你,总是惹孩子不高兴。”说完也上班去了,留下妈妈一个人在那里发呆。
比赛前,人人都会紧张,爸爸用“噢,我明白了……”的方式,接纳了佟琳有些紧张的情绪,然后分享了他自己的经验。而妈妈却不合时宜地教育起了孩子,最后只能适得其反。
这是因为妈妈没有体察到孩子的情绪,也没有接纳孩子的情绪。
每个父母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的情绪不好时,你无论说什么,他都不接受。表扬他,他不理不睬;批评他,他一口驳回;说少了,他权当没听见;说多了,两个人就可能吵起来……总之,孩子情绪恶劣时,父母束手无策。
有的父母听到孩子嘴里说出不尊敬自己的话,像“你烦不烦呀!”、“我的事不用你管”、“你能不能让我一个人待会儿”这类话,还可能火冒三丈甚至大打出手,心想:我关心你还错了,再不管教你就要上天了。
其实,父母冷静下来换位思考想一想就能够明白:我们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比如,我们和别人发生什么矛盾了,在气头上,在情绪不稳时,即使别人说的再有道理,我们也不会接受,脾气不好时,还会反驳过去,哪怕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在强词夺理,可是表面上,却还是很强硬,一点也不愿意服软。
大人们尚有不理智的时候,有不讲理的时候,何况孩子呢,孩子较之于家长,心理更加不成熟,情绪更加容易产生波动,更加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指望在这样的时候,孩子还能听进去我们的建议和意见,如果不讲究方法和场合,也许会适得其反起到坏作用呢。
孩子情绪不稳时,父母的首要任务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责怪孩子。接纳孩子情绪主要有两个作用。
·使孩子的心态平静下来。很多时候,孩子遇到的不是什么难题,心态平和之后,自己就能想明白,也能够解决。
·给良好的沟通打下基础。接纳了孩子情绪,孩子就会信任你、喜欢你,并向你敞开心门,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效地和他作进一步的沟通。才有利于深入解决其他问题。如果孩子的情绪没有被接纳,他就会敌视你、讨厌你、抗拒你。你们就无法继续对话,也甭想解决其他问题了。
那么,该如何接纳孩子的情绪呢?
首先,发现孩子有了负面情绪。父母最好冷处理一下,给他时间,让他自己缓和一下心情。这时,不要太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要再问东问西,给他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时间是医治孩子坏情绪的良药,年龄小的孩子很快就会忘记不快的事情,稍大的孩子也会在一段时间以后缓和自己的情绪。等孩子的情绪好转了,愿意开口说话了,这时,你再去和他慢慢沟通。
其次,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一个人越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越能够理解别人;一个人越能够理解别人,就越能够尊重和接纳别人。对孩子也是这样。只有父母能够对孩子感同身受,孩子才能接纳自己。接纳的效果就是放下,帮助孩子放下他的情绪。而我们通常所做的却是恰恰相反,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讨厌自己,越来越压抑,于是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坏。
比如很多孩子都会埋怨老师不公平,或者留作业太多,这时候父母不要说什么“老师都是为你们好”、“老师都是让你们气的”这样的话,有时候,孩子只是为了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没有不尊敬老师的意思,所以,父母可以顺势接纳孩子的情绪,只需要一会的时间,孩子该写作业还是会去写作业。
最后,父母要鼓励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因为正面的情绪,似乎每个孩子都很会表达,愿意与我们分享他的快乐。但是当孩子在负面情绪中的时候,很容易退缩或逃避。所以,这个时候父母的作用就出现了,父母的鼓励和肯定会让孩子愿意沟通出自己的负面情绪。
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出有抑郁倾向,这些孩子即使遇上不快,也不表露,亦不向人表达,属于压抑情绪型,旁人无法知道。这可能与父母过往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时,过于苛责和不谅解有关,以致孩子因怕父母的责罚而不敢和不愿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知道孩子在发泄其心中的不悦情绪,只要没做出伤己伤人和破坏东西的事情,父母就应该宽容对待。画画、唱歌、运动、看书甚至大喊大叫都是发泄的方式。
如果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要耐心引导,给孩子时间慢慢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个时候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很重要。
没关系,从头再来
一句话教育
当我们理解孩子,不再责备孩子的失败时,孩子就会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专心去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弥补自己的不足。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失败和挫折,而父母对待孩子失败的态度很重要,是嗔怪、责骂还是接受、鼓励、理解,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有位家长曾问一位著名教育家:“我的孩子一点独立能力也没有,事事都靠家里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育学家说:“你的孩子洗碗时摔过碗碟吗?”
家长说:“摔过。”
教育学家说:“你对他什么态度?”
家长说:“我当时就把他大骂了一顿。”
教育学家说:“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父母总是害怕孩子的失败,容不得孩子失败,就等于剥夺了孩子从失败中思索和学习的机会。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或许就是父母理想中的“好孩子”,但他未来事业中注定要成为一个束手无策、依赖性强、面对困难没有积极心态的人。
再来看看加拿大的父母是怎样做的。
有一支加拿大的少年足球队,队内有个传统,就是比赛结束的时候,父母们站成一排,伸手跟跑过来的小队员击掌庆贺。在一次很重要的足球联赛中,他们队出人意料地输给一个水平不高的对手,父母们都很难过。可一旦面对孩子们,刚才还在为输掉比赛捶胸顿足的父母立刻笑容满面地跟垂头丧气的小队员击掌庆贺:干得好!
一场本该赢的比赛打成这个样子还说干得好?一对旁观的夫妇痛心疾首地向队员的家长表达惋惜之情,有位家长耸耸肩说:“没关系,他们还是孩子,从这场比赛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我很在乎孩子的成功,但我也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
接受孩子的失败,就是给了孩子再次成功的机会。孩子失败了,但是他获得了“痛苦的体验”,将来就知道如何去避免,同时也有了挑战困难的契机。
父母不允许孩子失败,是因为只看到了失败带来痛苦的一面,却忽略了失败的价值和意义。当我们因为孩子没有达到要求动辄辱骂时,别忘了孩子还在成长,他有权失败。回首人生,谁不是在磕磕绊绊中走过来的?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利,就是对孩子终将成功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将是孩子战胜失败的勇气和动力!
陆伟高考落榜了,他一个星期没有出门见人,也不想再继续读书了。他决定参加工作,父母心态很平和地对他的决定表示理解,并告诉孩子应该振作起来,因为失败在人生中谁都会有的,高考失败,并不代表你别的方面不行。
于是他应聘到一家大型合资饭店做了服务员。也许因为换了一个环境,他的兴趣和情绪都很高,感觉每天都有许多要学的东西。不管是参加职工业务培训班,还是业余时间去上英语课,他都学得很投入、收获也很大,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工作中用得着的。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工作中不断受到提拔,还有幸获得了一个被送到国外的饭店培训半年的机会,回来后又在业余参加了大学饭店管理专业的函授学习。五年之后,他当上了这个合资星级饭店的部门经理,比刚大学毕业的同学更具有竞争力。
说起高考失败,他感慨地说:“幸亏我选择了理智,没有掉进失败的陷阱。失败使我在审视总结自己中清醒,给了我一次面对挑战的机会。”
父母越是给孩子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越不怕失败,成长的速度就会加快;反之,越是苛刻的成长环境,孩子越怕失败。孩子有一种小乌龟心态:外界安全,它就把头好奇地伸出来观察外面的世界,一旦有危险,它就把头缩回龟壳去。如果每次都遇到危险,久而久之,它就再也不轻易把头伸出来了。
我们可以惩罚孩子懒惰、依赖、逃避、不负责任等不良行为,但是不要惩罚孩子的失败。失败是让人进步的学习过程,惩罚失败可能会挫伤孩子创造的动力,要鼓励孩子在失败中成长、坚强。
每当孩子小心翼翼地告诉我们“不幸考砸”了的消息时,我们不要暴跳如雷要心平气和地鼓励孩子查漏补缺,争取下次考出理想的成绩。
每当孩子在竞争中失利,我们不应该说:又砸了吧!早就告诉过你了,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你不听!我们要郑重地对孩子说:你很努力,这点小失败算不得什么,以后吸取教训,稍加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当我们理解孩子,不再责备孩子的失败时,孩子就会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专心去寻找自己失败的原因,弥补自己的不足。当我们信任孩子,鼓励孩子继续前进时,孩子就会勇敢地面对下一次挑战,直到成为胜利者、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