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自我管理一本通(居家自疗保健系列)
26251600000014

第14章 辨证论治,合理运用(3)

人体经络学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对应的穴位。用热水泡脚,可以使脚上的这些穴位受到刺激,从而起到类似针灸的作用,促进气血运行,使内脏得到颐养,祛病强体。因此,民间流传: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温灼寒。

我们这里说的泡足,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泡脚。它是指通过水的温热作用、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及借助药物蒸气和药液熏洗的治疗作用,共同达到疏通腠理、散风降温、透达筋骨、理气和血的目的,是可以被用来辅助治疗高血压一二期的简便自然疗法。下面我们就具体讲一下怎样进行泡足疗法。

首先,将浸洗药物入锅,加水煎煮30分钟。把滤过的药液倒入木桶或洗脚盆内。或者用开水将某些药物溶解,倒入盆中。药液须保持在50℃~60℃的水温,患者端坐、赤足在药液中浸泡,双足相互摩擦,按压足部。或者同时用手摩擦双足的涌泉穴等穴位。

每日浸泡洗足2次,每次约30分钟。泡足时应该注意水量不宜过少,务必要浸泡到双脚踝部。此外,水温也应该注意维持在恒温的50℃~60℃,过热过凉都不适宜,应该随时注意添加热水,保持水温。

泡完脚后应用毛巾擦干,注意避风防凉。特别要指出的是,泡足疗法必须持之以恒,才能奏效。

泡脚不仅可以除汗臭、消除疲劳,还可以治疗足跟痛、足部皮肤粗糙干裂、冻疮、足癣、风湿病痛、关节炎、下肢麻木、脉管炎等多种病症。

此外,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肠胃病、感冒、过敏性哮喘、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耳鸣、目疾,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动脉硬化、血脂增高、血管病变、末梢循环障碍、末梢神经感觉迟钝、抵抗力下降等均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10种常用的泡足验方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病症不同,泡足疗法选用的浸洗验方也不同,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泡足浸洗验方介绍。

臭梧桐液

臭梧桐嫩枝与叶250克。将臭梧桐在尚未开花时采收,切碎,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供浸泡洗脚用。具有降血压、祛风湿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

钩藤桑叶液

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夏枯草30克。上药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1~2次,每次30~45分钟,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具有平肝潜阳、清热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

绿茶龙胆草液

粗老绿茶5克,龙胆草5克。将粗老绿茶、龙胆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供浸泡洗脚用。具有清热泻火、平肝降压的功效。适用于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

夏枯草液

取夏枯草、桑叶各100克,将夏枯草、桑叶切碎,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供浸泡洗脚用。具有平肝降压的功效,适用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野菊花吴茱萸液

野菊花30克,吴茱萸15克。将野菊花、吴茱萸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供浸泡洗脚用。具有平肝明目、清热降压的功效,适用于肝火上炎型高血压患者。

菖蒲半夏液

菖蒲100克,制半夏30克。将菖蒲切碎,与打碎的制半夏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供浸泡洗脚用。具有化痰泄浊、通窍降压的功效,适用于痰浊内蕴型高血压患者。

桑叶芹菜液

桑叶、桑枝各30克,芹菜50克。将上述药物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足后浸足,每日一次,发作时每日两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l疗程。具有清肝降压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

双桑茺蔚子液

桑叶、桑枝各20克,茺蔚子15克。上药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足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具有利尿降压的功效。适用于由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目赤等症。

桑寄生桑枝液

桑寄生、怀牛膝、茺蔚子、桑叶、菊花各10克,钩藤、明矾各30克,桑枝20克。将上述药物装入布袋,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l剂可用2~3次。一周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血压稳定后可改为2~3日熏泡脚一次。具有平肝阳、益肝阴、降血压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

稀莶草液

稀莶草200克,鬼针草100克。将稀莶草、鬼针草洗净,切碎,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供浸泡洗脚用。具有降血压、利筋骨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病。

巧施针刺,补虚泻实来降压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医疗方法。千百年来,针炙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担当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针灸降压原理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高血压患者穴位上的生物电能量高于正常人,因此通过针刺与高血压相关的经络,可产生传导感应,纠正阴阳失调、偏盛偏衰所导致的高血压虚实症候,达到补虚泻实、恢复人体阴阳相对平衡的作用。此法不仅能较快地改善头痛、眩晕等高血压症状,还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肌代谢,扩张小动脉,从而促使血压下降。临床实践表明,针刺疗法对一二期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也有报道指出,针刺疗法的短期降压效果可达82.5%。

虽然针灸对于调节高血压病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和脂质代谢及减轻症状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当高血压患者出现血管扩张性头痛发作,在服用多种药物无效时,便可选取阳陵泉、百会、太冲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但是,针刺疗法也存在着降压幅度不够大,疗效维持时间较短的缺陷。实验数据表明,针刺降压确有一定的疗效,但幅度不够大,疗效不够持久(几小时之内血压会再度上升),因此,对血压波动较大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在服用长效降压药的基础上,每天根据血压波动情况加用针刺疗法。

针刺降压的常用穴位

在人体经络中,治疗高血压常会用到的穴位如下:

鱼际: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曲池:屈肘,当肘横纹外端凹陷处。

头维:额角发际直上0.5寸。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

丰隆:犊鼻穴与外踝高点的中点处。

解溪:足背外踝关节横纹中央,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大横:脐中旁开4寸。

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少海:屈肘,当肘横纹尺侧端凹陷处。

神门:仰掌,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端,腕横纹上。

少府:四、五掌指关节后方,仰掌屈指,当小指端。

阳谷:三角骨后缘,赤白肉际上,当豌豆骨与尺骨茎突之间。

听宫: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

攒竹:眉毛内侧端,眶上切迹处。

肝俞:第九胸椎棘突旁开1.5寸。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

昆仑:跟腱与外踝之间凹陷处。

束骨:足跗外侧,第五跖骨小头后方,赤白肉际处。

涌泉:足跖屈时,在足心前1/3凹陷中。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手掌心横纹中,二、三掌骨之间。

中冲:手中指尖端之中央。

外关:手背腕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翳风:耳垂后下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处。

率谷:耳廓尖上方,人发际1.5寸处。

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侠溪:第四、五趾缝间,当趾蹼缘的上方纹头处取。

行间:足背一、二趾间缝纹头。

太冲:足背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

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百会:两耳直上。头顶正中。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3寸。

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1.5寸。

中脘: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

以上为十四经脉中治疗高血压病的常用穴位。此外,常用的经外奇穴还有: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安眠:风池穴与翳风穴连线的中点。

降压:足背部拇指腓侧爪甲角1分处,与第一跖骨间隙中点连线之间的点。

取穴与施术

方法1

主穴:曲池、足三里;风池、太冲。

次穴:百会、关元、丰隆、三阴交、太溪、阳陵泉、降压。

随证配穴:头痛加太阳、印堂;失眠加安眠、神门;心悸加郄门、内关。

操作方法:每次取一组主穴及2~3个次穴,再随证增加1~2个随证配穴。采用稍强刺激的手法,但对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改用轻刺激的手法,留针20分钟,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两组穴位轮换使用。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息l天。

方法2

主穴: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肝阳上亢取太阳、风府、风池、行间、阳陵泉;阴虚阳亢取阴陵泉、悬钟、通里、百会、太冲、人迎;肾精不足取太溪、复溜、阴陵泉、血海、关元;痰浊中阻取丰隆、解溪、太白、太渊。

操作方法:用提插捻转之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或隔日1次,留针20~3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

针刺降压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针刺降压疗法的时候,要注意以下问题。

选择适合的针具

现在多选用不锈钢针具。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体型、病情、体质和所取穴位所在的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如体壮、形肥、针灸部位肌肉丰满者可选用稍粗稍长的毫针,体弱、形瘦、针灸部位肌肉较浅者应选用较短较细的毫针。

选择适当的体位

适当的针刺体位,有利于正确取穴和施术,还可防止晕针、滞针和弯针。精神紧张、年老体弱及血压较高的患者宜采取卧位,不宜采用坐位。

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

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头面部、胸背部及皮薄肉少的穴位,一定要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穴位,可适当深刺。

严格消毒

穴位局部可用75%酒精棉球从里向外绕圈擦拭。施术者的手要用肥皂水洗刷干净,然后用75%酒精棉球擦拭。针具可用纱布包扎,放在高压蒸汽锅内灭菌。应做到一穴一针,若能使用一次性针具更佳。

过于劳累、饥饿和精神紧张者应等恢复正常后再进行针灸。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是路径,贯穿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是网络,是经络别出的分支,比经脉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周身。经络内属五脏,外络肢节,沟通脏腑与体表之间的联系,将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合称为“十四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人体的穴位主要分布在十四经脉的体表循行线上。针刺疗法、推拿疗法、拔罐疗法、刮痧疗法等,均涉及到十四经脉在体表的循行路线与穴位。

坚持按摩,头痛眩晕明显改善

按摩,又称推拿,是在中医经络腧穴学说的理论下,在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运用各种手法来防治疾病的方法,有自己独特的治疗规律,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降压原理

按摩疗法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头痛、眩晕等自觉症状,可明显降压。研究发现,用双手拇指指腹分别按揉足心涌泉穴100下,不仅会感觉神清气爽,而且测量血压会发现降低了4.5~9.8毫米汞柱。

实验表明,按摩可以导致一部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和类组织胺物质,使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扩张,从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学者还发现,通过机械性按摩,可以调整微血管的收缩和舒张作用,从而降低血管的外周阻力,解除脑部小动脉痉挛,促使血压下降。

另外,研究还显示,按摩疗法可以缓解大脑的紧张度,促使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达到平衡,进而使血压下降。

因此,按摩得当,可以疏通经络、通畅气血、平肝潜阳、醒脑安神、滋补肝肾、调和阴阳,对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按摩的常用手法

高血压患者在坚持服用降压药物的同时经常按摩,可帮助巩固降压疗效。推拿手法种类繁多,结合高血压治疗,介绍一下常用的按摩手法。

一指禅推法

用拇指着力于治疗部位,运用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拇指所产生的功力,持续作用于经络穴位上的方法。

操作方法

施术者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并对着食指中节处,用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沉肩、垂肘、悬腕,运用腕部的往返摆动,带动拇指指间关节的屈伸活动,使拇指所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摆动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动作要领

沉肩:肩关节放松,肩部不能耸起用力;垂肘:肘关节自然下垂,使肘部位置稍低于腕部;悬腕:腕关节在放松的状况下,自然悬垂至70~90度,并使腕部尺侧略低于桡侧,以便拇指着实于治疗部位;指实:拇指罗纹面着实吸定于治疗部位,不能离开或摩擦;掌虚:除拇指着力外,掌与其余四指均应放松,不可挺劲。

适用

一指禅推法具有着力点小、渗透透性强、动作灵活、刺激柔和、刚柔相济等特点,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以头面部、胸腹部最为常用。具有通畅经络、调和营卫、行气活血、平肝降压、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

拿法

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挟持肌肤的方法。

操作方法

施术者用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捏住治疗部位的肌肤,逐渐用力内收把治疗部位的肌肤提起,并做轻重交替而连续的提捏或揉捏动作,此为五指拿法。若以拇指与食、中指着力挟持,称为三指拿法。

动作要领

手腕放松,用指面着力,不用指端内扣。动作应柔和灵活;挟持力量要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忌突然用力或久拿不放;动作应连续不断且有节奏;因拿法刺激较强,拿后应揉摩片刻,以缓和刺激。

适用

拿法适用于颈项、肩部及四肢,具有疏通经络、镇静止痛、醒脑降压、开窍提神等功效;知道了上述常用的按摩手法以及适应证和部位,那么针对具体部位要采用的按摩手法您也就不会陌生了。

揉法

用手指罗纹面或手掌大鱼际、掌根吸定于治疗部位,做轻柔和缓的环旋运动,并带动治疗部位的皮下组织的方法。

操作方法

施术者用拇指罗纹面或中指罗纹面,或用食、中、无名指罗纹面,或用大鱼际、掌根部附着于治疗部位。稍用力下压,腕部放松,依靠腕关节连同前臂做小幅度回旋运动。并带动附着处肌肤一起揉动。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用指面着力揉动者,称指揉法;用鱼际着力揉动者,称鱼际揉法;用掌根着力揉动者,称掌根揉法。

动作要领

压力宜轻柔,动作应灵活。施术时既不能有体表摩擦,也不能过于向下按压。

揉动应连贯有节律,一般采用顺时针揉动方向。

适用

揉法适用于全身各处,以头面部、胸腹部及四肢为常用。具有刺激持久、柔和舒适的特点,可疏通经络,理气活血,止痛降压,健脾和胃。

抹法

用拇指罗纹面或者用手掌在体表作上下左右或弧形曲线推动的方法。

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