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可以用自己的经历予以论证。再如有经验的教育者,对于顽劣叛逆的孩子,通常不会采取当众批评教育的方式,会约到安静无他人的环境教育孩子,容易为孩子接受,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原因也在于旁观人际环境效应。如当面教子背地教妻,也可以理解为当着妻子的面教育孩子,达成家庭教育家长的统一,增加家庭教育的威慑性;背地教妻是背着孩子提醒妻子的失误,维护妻子的教育尊严;这两种方式都是对“旁观威慑反应”
的巧妙运用。
与挫败感对应的是荣誉感或者成功感。因当事竞争者旁观环境的差异,胜利者成功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成功的表扬为什么需要表和扬,正是借用了旁观环境的效应扩大作用。有的人怯众,有的人没有听众讲不出话来,听众越多越兴奋,都是旁观者旁观环境的作用。武林高手总因为没有了对手而苦恼,这也是个形象确切的比方。
事件结果通常带给我们成功感和失败感两种反应,这两种感受因为旁观环境的差异会导致自我生存机制的感受效应扩大化,也可以说是环境给予的关注度差异产生的效应作用。很多运动员,当有重要的亲人朋友在场旁观时,会有突出的表现。有无关注不同,关注的人不同,当时竞争主体的事件中反应截然不同。归根结底,之所以会有旁观环境反应,源于人类社会化自尊是在“获得关注”的熔炼下得以存在、形成、发展的,社会个体的生存离不开社会关注或社会性支持力量。不管旁观环境客观关注的程度如何,个体出现的增强或削弱情绪行为反应,决定于个体自主感受被关注的强度,可以极端地说,一个妄想的人,会在独自一人情境下“高谈阔论”,在他“妄诞”的视野里,面对着臆想中“无数虔诚的关注者”;反之,一个极端自主的“狂人”,面对生活里的成功或者失败总是不为所惑,表现出恬淡的自我控制的智慧反应。
9、主题一句话焦虑或者恐惧源于威胁个体当前生存状态的刺激存在。
【在罗杰斯看来,当我们接触到与我们的自我知觉不一致的信息的时候,焦虑就会产生。】
——人格科学不一致并不意味着焦虑的产生,关键是刺激信息对于个体具备“威胁性、攻击性、挫折性”等不利于个体自我生存状态本质的存在,否则不会引起个体的恐惧担忧,也不会滋生焦虑。
例如我们自我感觉良好时,他人传来否定评价,由此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威胁性和发言者的攻击性,如果不能得以及时对质纠正则会因此产生挫折感。焦虑是浅层次的恐惧;焦虑与恐惧的产生区别在于威胁个体生存常态的刺激施加于个体的直、间接性,是否“此时此地”的时间和面对差异——个体面对的威胁刺激实际发生有无“延缓性”。当个体感受到威胁存在,但并不能予以延缓面对随之产生恐惧(直面性威胁);反之,威胁能予以延缓面对则产生焦虑(延缓性威胁);此时此地的威胁直接发生施加于个体,个体产生恐惧,非此时此地的威胁产生间接的恐惧——焦虑;这里所用的“威胁”指的是所有对个体生存状态不利,并且能使个体产生自我应对能力“不足感”的刺激存在,并非日常生活里所说的“胁迫”语言或行为。焦虑、恐惧是个体对刺激威胁度的评价结果产生的情绪反应——情绪是认知评价的反应。
10、主题一句话个体主观感受压力的大小决定焦虑发生的程度。
【一个患者在角色扮演中遇到一个挑剔的老板时可能会表现出恰当的行为,但当他面对一个真的老板时可能又会变得很怯懦。】
——人格科学人际关系压力的大小导致焦虑不同程度地发生,也就表现为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态差异。
角色扮演的人际关系给予患者的压力相对较小,一方面源于个体面对的虚拟对象缺失很多“真实性因素”,此人非彼人;另一方面个体意识到虚拟行为的结果不具备“实际利害关系”
——不管结果如何都对自己的存在影响不大,由此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心态放松行为则坦然。患者在真实环境中,行为目标的真实利害客观存在,与老板等定向人际交往的模式,都影响了个体焦虑程度的变化。焦虑来源于压力,过大的压力产生强度的焦虑。同时,会因为对不成功、不理想交往经验再现的较多关注,产生焦虑情绪的无限制膨胀,由此形成“消极”的自我暗示,使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增加,高度焦虑促使个体身心行为极度紧张——可能会产生极不协调的“僵尸行为”。
11、主题一句话自主表现在对自我和环境的有效控制欲望及成效中。人类的自主控制感经历由潜意识到觉意识的进化过程。
【如同科学家试图预测并控制某些事件一样,我们也想理解这个世界,这样我们就可以预测并控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如果我们不理解某些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原因,不知道周围人为什么要那样做,也不清楚未来将要发生什么,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而且几乎没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人不安了。】
——人格科学控制感在个体生存活动中越来越明显。
最初,仅是保存自我的生存状态需要,这是和人类早期的生存机能水平相一致的。然后是个体对自我行为的自主控制,人类越来越能脱离生存环境的约束,随之发展了相适应的生存机能和生存需要,不完全顺应的生存机能与个体对自我身心活动的自主控制需要相互依存。再次发展到更高阶段,为了更久远更有利的存在,个体生存不再局限于个体的生存发展需要,而是群体的生存发展需要。
人类意识到个体的存在依赖于群体的存在,不仅是个体的觉醒,更是人类群体的觉醒;不仅是个体自我由潜意识到觉意识的发生发展,还是人类“群体自我”由潜意识到觉意识的发生发展——人类自主的逐渐发生(个体的生存越来越依赖于群体的存在,在无限威胁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不得不趋向于更大群体协作的生存方式)。这一阶段相适应的生存机制表现为较强对环境控制的能力,生存需要表现为对环境的最有利于人类自我生存的控制。
生存机制水平的发展由保存自我、控制自我到控制环境,体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不在于环境的变化,而在于人类主观能动的争取,在于自我的自主、在于能动性、在于因势利导。
人类和生存环境的关系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这使控制的需要成为自主、能动的内涵核心。
12、主题一句话伊底就是生命能满足个体自我存在的基本动力。
【饿的时候,伊底冲动驱使人去攫取周围的任何食物。但自我明白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自我尝试着满足伊底的需要,单一考虑行为后果的方式进行。】
——人格科学所谓的“伊底”就是指个体生命状态得以存在的需要及能量表现。所有的需要都是在生命个体维持自我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
13、主题一句话毁灭、破坏事物,包括对自己的自虐,源自于人类原始放纵的野性。文明在很多时候掩盖不了它,它就爆发出让人类自我惊讶的残虐。
【攻击别人有什么好笑的,初看起来,你可能会这样想。使我们感到愉快的伤害和讽刺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对其他人的丢脸和尴尬感到好笑?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攻击性的笑话可使平时被抑制的冲动表达出来……】
——人格科学我们不能否认,毁灭的快感和人类生存原始的竞争需要密不可分,同时也是人类机能进化历程习得的行为反应。将快乐建立在其他事物毁灭的基础之上,获得最大的快感,就像建立新事物一样地快乐——“毁灭的结果也是一幅全新的景象”,主宰世界的快乐,控制世界的极限感,自主控制感的极限表达。几近虐待的行为,产生接近毁灭的快感。自主控制感的发生是以一定的行为得以实施表达为标准的,毁灭是其中之一。
14、主题一句话羞怯
如同气温变化中感冒的萌发,虽常见但不足夸大为“社会问题”,是每个人自主控制感自然波动的一种表达。
【事实上,羞怯可能是当今最常见的社会问题。许多研究者一致发现,在他们的调查中,大约有40%的人认为自己是羞怯的人(Zimbardo,1977,1986),还有40%~50%的人说,他们曾经羞怯或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会感到羞怯。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人未曾尝过社交焦虑或羞怯的痛苦。】
——人格科学焦虑来源于环境的威胁,主体所感受到的环境给予自我存在自主控制的压迫,产生焦虑,羞怯、愧疚是焦虑的一种表达。
从上例这一调查我们发现,能很好地完成自我控制感建立的个体为数不多。并且,生存环境条件的刺激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个体自我的自主控制感也是在动态变化之中(并没有谁能一直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存在状态,控制状态也是在控制和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中波动)。
至于说“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人从未尝过羞怯”,多是拥有支配控制型强势自我的人,或者是淡忘那段经历。
15、主题一句话关注发生于自主需要,良好的关注感在于“自我镜像”客观构建的完成,自我产生的虚妄关注来源于对自我生存危机潜在威胁的泛化模糊反应。
【饱受社交焦虑之苦的人们在许多社交场合都是度日如年。社交焦虑者报告说,当他们不得不和人交谈时,会感到笨拙和紧张。(Cheek & Buss,1981)他们非常关注于别人怎样看他们,这样在他们遇到陌生人或是在很多听众面前发表讲话时,就会变得非常注重自我。这些人经常会认为他们正在犯错误,他们的讲话听起来一定很愚蠢,他们的样子看起来也一定很傻。
(Buss,Hamer & Heimberg,1995;Ickes, Robertson, Tooke & Teng,1986)】
——人格科学焦虑引起心因性僵尸反应,产生恶性循环,导致社交行为结果恶化。当个体在社交场合产生焦虑,源于缺乏自我控制感,难以自主。
非常关注自我,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具体原因是在于个体尚未完成“自我镜像感”的客观构建——无法确认自我的真实是怎么样的、在他人眼里的形象是怎样的……特别是青少年在交往中表现比较普遍,总感觉所有人都在“关注自己”,也是个体“自我关注”需要的泛化性反应。
每个人都有被关注的需要,这是个体自尊和价值感产生的原因。同时,被关注的需要也是自主形成的必要条件。每个人的自主形成是通过人际互动的作用发展形成的,既需要自我的反省塑造,更需要对人际间反应反馈的依赖。所以,关注和被关注都是个体有效生存的必然行为需要。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自主的高速构建期,生存经验、认知水平大大提高,自主的萌芽发展出对自我存在的高度感受性,对人际关系间关注的敏感度高,使其在自主独立感建立的初期,容易把内心得到高度关注的期望,转移为外部虚妄的“现实”存在,如同“我想故我在”的认知状态。
关注、被关注的表现特征和个体的认知能力水平紧密相关。个体的认知能力越高,关注的能力越强。一般来说,认知能力水平随着阅历的增加而提升,关注力则是认知能力的一个具体表现。比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在于初生牛犊没有类似生存危机经历,关注不到“面对虎”
所带来的威胁;作为阅历丰富的成年人,直、间接的生存阅历包含大量的危机预防体验,形成自我保护的生存机制,会关注“面对虎”所带来的各类可能威胁,如果出现较多脱离客观的泛化关注,则表现为虚妄。一个女孩子可以在地铁车厢众多陌生人面前“肆无忌惮”撒娇,是因为她不能关注到环境可能会带给她的潜在威胁,而作为她身旁的母亲却显露出尴尬和克制的沉默。在这个女孩子的眼里只有自己的单相交流,其他人都因女孩的关注力不足而被自然忽略;在母亲的眼里除了应对孩子,还要注意在众人面前保持良好妈妈的形象。
自我关注和被关注是关注的两种不可分割的表现倾向,有了自我的关注,也就有了被关注的需要。不同的发展时期,关注的内涵和状态不同:童年关注的核心是自我需要的直接满足,处于一种非理性需要完全自主、理性需要完全无自主的状态;青少年关注的核心是“我是什么样的”,处于自主混沌朦胧发展状态;中年关注的是“我要怎么样”,处于非理性需要较多无自主、理性较多自主的状态;老年关注的是“我能怎么样”,处于自主的第二混沌期,或表现为理性和非理性完美的结合,或表现为二者的随意放纵。
每个人生存阅历的增加,伴随着认知能力和内容的扩充,客观表现为个体增加了“自我主观”
的能力分量。儿童及愚昧的人容易被愚弄,容易被外界随意左右,是因为他们的自主分量较低。
16、主题一句话哲学的“相关性”在人格表现中有其表现形式:人格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协同表达,如认知、情感相关表达,如羞怯、自闭、不善交往的“人格团”多样存在。对于某些情绪行为缺陷的改善,我们可以从“人格因素相关表达”的角度予以破解。
【有时候,社交焦虑者过于关注如何应付谈话,以至于这干扰了他们与别人交谈的能力。羞怯的人会报告说他们有时过于自我关注和过于紧张,以至于想不出要说什么。他们只好让谈话陷入沉默,而这种沉默会让那些已经饱受社交焦虑的人觉得更不舒服。(Pilkonis)】
——人格科学羞怯、内向、不善交往等人格因素“协同出现”,是和它们之间存在的密切相关表达关系分不开的,表现为“恶性循环式”的相互依赖存在:羞怯的人趋于内向,内向的人不喜欢交往;越不增加交往的成功体验,个体越是倾向于自闭内向,在交往中越加表现出更多的羞怯。
个体人格中的情绪、情感表现因素之间,存在“相关”协同出现的关系或表现方式。当其作为缺陷表现为“恶性循环”,作为优点表现为“光环效应”。我们可以把个体人格中某些相关协同出现的因素归结为一个“表现集合”,称之为“人格团”。对于每个人的人格系统来说,在人格的维度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人格团”,这是对每个个体的人格因素相关存在的客观形象描述。
因此,对于某些行为缺陷的改善,我们就可以从“人格团”的角度予以破解,通过相关人格因素的改善,带动相关人格团的优化。比如优化“内向”这一人格团,可以通过情绪控制训练和增加交往技能的行为训练,获得“内向人格团”的综合化解,实现人格的优化。类似的策略在心理咨询治疗中应用较多,而且在身体治疗中也比比皆是。如感冒的病毒杀退了,烧退了、不咳嗽了、不流鼻涕了,感冒就好了。这种策略实质是对系统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