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一句话人格系统表现为金字塔式逐级分支,每一维度的行为表现都是两种矛盾倾向行为的组合。
【关键的发现也许就是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彼此相互独立的两种成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知道你的积极情感测验的得分,从中我无法预测你消极情感测验的得分。】
——人格科学将人格模式的总和分为五大维度,也是五大影响人格发生发展的子系统。五个维度的任何之一,都可以细致分支为很多更具体的维度予以表现。但不管将人格维度细分到哪一个级别,每一维度的人格因素表现都是“一维两种倾向”的规律存在。如人格的情感维度可以分支为很多次级维度构成,每一次级维度有两种不同倾向的表现,像快乐和悲伤属于一个维度,快乐的倾向多了,悲伤的倾向自然就少,反之亦然。再如喜爱与厌恶同一维度,喜欢的倾向多,厌恶的倾向就少。
每一次级维度都是相互矛盾的两种倾向感受的综合表现,这两种倾向必须是非此即彼对立的矛盾表现,这是衡量两种倾向表现是否属于同一维度的标准。同一级别维度的人格因素之间表现是相关联的,同属于上一级维度系统的组成部分,如遗传、认知、情感、行为、社会道德属于同一级别的人格维度,他们同属于人格总系统中的五个分支,他们之间是互相影响关联作用的:遗传提供后天行为发生发展的基础,认知决定情感,情感制约认知,认知情感决策行为,行为结果改变人之情感,而社会人的一切“遗传、认知、情感、行为”都不能避免烙上社会“道德理性”之印。
某种情感的发生倾向是针对对象的一组相关独立行为来说的。而每个人表现的多样性使其给予他人感受的也是多样行为的复合对象。对一个人会同时产生爱和恨的情感,并不是因为爱和恨不属于同一维度的两个倾向,而是同一对象不同行为产生的复合感受,如爱其才华恨其人品的“矛盾”等等,复合情感现象非常普遍。
我们观察到的情感表现是复合状态,如果测得一个人情感综合维度的“积极倾向位置”,可以推测此人“消极倾向位置”之所在,但只是模糊的。维度的人格因素综合性越高,测量结果就相应模糊。如测量一个人人格总系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就涉及遗传性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是各次级维度中积极性和消极性的综合,比起测量情感维度的消极性和积极性显得相对“模糊”。而且,情感发生因对象而异,同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事物,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的产生也是相应的,同样是交往活动,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交往投入情绪产生,在此情境中可以表现的积极活跃,在另一环境中则会表现出沉闷逃避,不可一概而论。任何个体不独情感的表现是复合的,认知表现、行为表现等都是复合存在的。所以,当我们面对复合的人格维度考量描述个体的存在表现状态时,需要相应符合的评价措施才能得到客观的结果。现在测量水平、测量工具远远不足,这也有人格概念尚未得以统一的缘故,“根据积极情感测试得分难以推测消极得分”则可以理解了。
2、主题一句话“习得性无助”是“心理活力弹性”的丧失。抑郁症是个体生存状态极度弱势的综合性描述,涉及个体感受、认知、执行机制的交叉复合变异。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心理障碍程度不同的表现。
【自从二十年前,研究者第一次证实了人类有“习得性无助”,已有成百上千的研究对“习得性无助”进行了考察,人们还用这个概念解释了人类的大量问题。“习得性无助”理论一直流行到现在,原因也许在于它帮助心理学家思考今天困扰人类的两个重要问题:老年人的适应问题及抑郁。】
——人格科学所谓“习得性无助”是指自我生存无力感,也就是自我控制感较低的表现。无力感属于消极、负面情感的一部分,是刺激作用于个体心理结构产生的一类反应。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的存在感包含主导控制和被动顺从两种成分,这两种感受是一体感受的两个极端部分。所以,抑郁症的病理和消极负面情感情绪、消极悲观的认知思维模式(含认知视角)、消极被动的行为执行模式密切相关。
抑郁症和一般的偶然性消极负面情绪的表现有质的不同,随着感受、认知、执行,即个体生存机能的消极状态下的持续“超负荷”式运转,生存状态缺乏“积极状态的调剂性转换”(一阴一阳谓之道,是生命运转状态健康、持续、保持、存在的基本标志,失去阴阳的调剂,生命就失去了波形的脉动,必然表现为僵化或死亡。生命所有过程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彼此转化调剂的运动原理,调剂才知五味、五色,悲喜并存才有感受,阴阳运转滋生事物存在),如同弹簧失去了弹性一样,使个体生命失去生存的活力,充斥的是存在的无力。具体表现为所谓积极层面行为的丧失:兴趣的丧失、爱的丧失、认知机能的丧失、执行机能的丧失。自我内心滋生的越来越沉重的生存压力,使个体无力感越来越显着,直至不能承受,导致存在感的完全丧失,绝望下以自杀的方式逃避生存的压力。
抑郁症是个体一种生存状态综合性描述,涉及个体感受、认知、执行机制的变异,也是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病入膏肓”的变化发展过程,生命自我存在机制的运转能力逐渐被损坏,直至生存机能的逐渐丧失。悲观仅是抑郁症认知机能状态的一个表现,丧失兴趣是抑郁情感机能的一个状态,懒散无力是执行机能的一种表现。各种状态表现的程度不同,对应抑郁症状的深浅程度不同。影响抑郁症的形成是多方面原因,遗传再现的身(体质特征)心(获得性能动机能的强弱)结构存在状态和生存环境互动(感、知、行)的模式(静态的观察是模式,动态的观察是过程)等因素缺一不可。影响因素孰重孰轻难以判断,但遗传信息的个体再现是“获得性潜力”社会化塑成(发展性机能)的结果。因此,我们确信,个体的生存现状的改变,不仅可以是社会“自发性”塑成,更可以是人为“自觉性”塑成,即人类觉意识下的自我塑造(药物调节、生物调节、情感认知行为调节等人为方式)——人能动地改造人类自我。
心理疾病的分类现状是根据生活事件相关性划分,如性障碍、物质上瘾障碍、躯体形式精神障碍等。不管是哪一种、哪一类心理障碍(精神障碍),都不是个体某一方面单独出现的问题表露,而是个体“身心综合运转”的失调,是个体“生理感受(物质成瘾)、认知情感(偏执波动)、行为执行(无力失调)”出现失常状态的结果。诊断个体症状,需从多方面综合衡量变异深浅程度:生理活动机制机能、认知思维机制机能、情感机制机能、行为机制机能、社会化机制机能,以确定患者的病灶、病理。人格是个体行为模式的总和,包含生理和心理的一切行为模式,严格地说,所有的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碍都是人格障碍不同程度的表现。
3、主题一句话当无奈成为习惯、成为稳定的行为模式,则表现出弱势人格状态。
【研究者认为,狗已经明白它们是无助的。在无法逃脱的电击中,它们已经无数次地尝试逃跑,但都未奏效。最后这些狗认识到它们不可能逃掉电击,然后屈服于无助感。这并不奇怪,经历了无法逃避的电击之后,这种反应是最合理……】
——人格科学“狗已经明白”,经历了电刺激却无法“有效自我控制”的反应,产生面对一种刺激“逆来顺受”的绝望反应。最大的绝望是自杀,是个体对所经历的痛苦轻重衡量后,主观认可适于自我的行为选择,认为痛苦的忍受不如一死了之,和认知狭隘、情感绝望、情绪冲动性决策相关。自杀也是自主控制的行为表现之一。认知情感建立的观念决策行为的执行,认知情感左右了个体的行为决策和行为倾向,有时客观限制个体的生存发展(狗的无助式表现),有时客观促进了个体的生存发展(如初生牛犊不怕虎)。生物个体在生存环境中的行为,是以自我存在为基本活动目标的,当刺激危及个体生存,个体会尽可能抵御威胁。当个体无能为力改变威胁或现状时,则表现出无奈的忍受接纳现状。当无奈成为习惯、成为行为的模式,则表现为稳定的弱势人格存在。弱势群体更多地表现出逆来顺受的耐性接纳式人格,反之强势群体表现出较多的攻击性控制式人格。
4、主题一句话人类是自然食物链中生物机能高端的体现。
【大量的试验证明,人和动物一样都容易受“习得性无助”的影响。( Garber& Seligman,1980;Maier & Seligman 1976)人们在最初不受控制的情境中获得了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还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后来的研究证明,并不一定要有最初的不受控制的情境中无助的经验才能产生“习得性无助”。只要被告是他们不可能克服一个严重的困难(Maier & Seligman 1976)或通过观察他人的无助。(Brown & Inouye,1978)】
——人格科学人和动物一样容易受“习得性无助”的影响。大量的实验说明,人类不是“高高在上”的生物群体,仅是自然食物链中生物机能的高端体现。人的动物属性的存在事实,说明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机能的层次水平——人类是生存机能综合水平较高的动物群体,即所谓的高级动物是较客观的人类自我定位认知。正如达尔文说“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受到世人嘲讽一样,人类文明处处体现生物性的生存需要和情感制约,将人类脱离于动物世界,类似于五十步笑百步的夜郎自大,或者是“人类自我清高认知情绪”的反映。人类生存机能的综合水平高于其他地球生命,但不代表每一项生存机能都高于其他地球生命。正如人类的夜视觉还不如很多动物敏锐。但人的生存机能“高端体现”在于可以借用“仿生夜视仪”
等工具延伸、提升自我生存水平的夜视机能。能动借用自然存在的一切,使周围的一切皆为人类的生存而驱动,拥有这样优化人类自我生存的智慧方式,是人类生存机能突出的表现。
当然,其他生物也有这样“凭借的能力”和智慧。人类在“习得性无助”等类似的“低级原始愚昧式(我们进化必须经历的发展阶段)”的行为模式反应中,会比其他低级动物能更早更有效地脱离,不适宜生存发展的一切约束。至于如何体现更早更有效地脱离“原始愚昧”
的约束,则在于人类及人类个体生存机能的发展层次差异了。
5、主题一句话“习得性无助”
源于“相关性联动”的认知情感神经活动机制。个体认知情感的神经活动机制以相关性联动的形式存在(类似于连锁反应),使个体认知表现出联想、迁移的思维模式,既表现出有利于生存的优势,也表现出不利于生存的缺憾。联想迁移可以使个体拥有举一反三、逻辑推理的良好机能,同时也使个体有以偏概全、混乱决策的愚昧表现,既有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优势也有一叶障目的弊端。弊端表现如“习得性无助”(个体对刺激的无以应答)不仅表现在对特定刺激的无以应答,还会表现在对相关刺激的类似应答模式发生。用我们生活里的话来说,一不能则百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表现,以偏概全的主观评定“自我不行”,是很多社会个体类似的行为观念。“习得性无助”可以解释很多行为现象的成因,遗憾的是这一称谓不够贴切严谨。因为任何模式化心理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结果,都是“经过多次刺激习得”的结果(个体的现实体验和遗传获取的信息),很多不作为、无积极应答也是习得反应的一种状态——如同弹簧失去了弹性、被电击捆缚无以逃脱的狗失去自主调控感仅会哀鸣的绝望。因此可以称之为丧失一定程度的应对机能,表现出逆来顺受的“机能丧失性”行为,有的是暂时性丧失,有的是长期甚至永恒的丧失。
6、主题一句话焦虑来自于对生存“威胁”的感受。
【凯利认为焦虑是“临床上最普遍的病症”。在个体构建理论中,当我们不能预测将来的事情时,焦虑就会随之而生。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个体构建不适合预测事件。我们每个人偶尔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比如,你可能会为求职面试焦虑,因为你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面试官,不知道要回答什么样的问题。同样,当你不明白某人为什么那样对待你,或你不知道在某个特定情境中你该怎样做时,你可能会变得疑虑、迷惑和焦虑。】
——人格科学现在或者未来变得难以预期、难以捉摸、难以控制,使个体深深感受到自我生存状态面临的威胁,导致自我存在感逐渐缺失,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失调行为随之发生。
7、主题一句话主观认知归因的消极,加深了悲观自我的倾向深度。
【尽管辩论时对方给予的反馈是固定的,但社交焦虑者比没社交焦虑者更多地把对方的面部表情解释为反对自己。总而言之,社交焦虑者总是认为自己与别人的交往很糟糕,并总是寻求别人拒绝自己的证据。甚至,这种悲观的想法使得他们在遇到交往对象时会产生更多的困难。别人可能“评价恐惧”(evaluationapprehension)是社交焦虑背后的原因。换句话说,社交焦虑者担忧别人怎么看待他们。他们尤其害怕负面评价。社交焦虑者还担心他们的谈话对象会发现自己愚蠢、无聊和幼稚。能够引起他人评价的情境因素也是焦虑源。】
——人格科学悲观是内向、抑郁、过于焦虑的共同点,主观认知归因的消极,加深了悲观自我的倾向深度。生理机制(女性化表现)、认知负向归因、情绪易波动等多方面接纳性(相对攻击性)人格因素的综合,导致人格的羞怯困扰表现明显。因此,从情绪控制、认知归因、控制性欲望等方面的改变,综合训练矫正人格倾向的调整,应有改善效果(生理机制调节可以通过体能训练和药物的作用予以改善)。
8、主题一句话成败结果因旁观者群体的不同表现而发生自我感知的变化,旁观者引发的这一效应,和个体“自主感知的”被关注程度的大小或社会人际关系支持力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自尊的挫败感,因旁观者存在而放大。随之而来潜在的威胁感增加(挫败感不仅是来自当前对手一人,而是虽在旁观却是同一竞争环境的所有人,这些都是间接、潜在的生存竞争对手。事件在更替,当前对手在更替,但不变的是同一环境中的竞争关系总是存在)有旁观者和无旁观者使挫败者产生的感受性强度差异很大。
挫败者通常会有这样的想法“这让我以后何以立足、何以处世为人”,尊严具备社会群体性质,挫败者因此会感受巨大潜在的社会威胁,所以会极力争取即使是无厘头、强词夺理、叛逆反抗的暂时性自尊胜利(类似于败于事而不能败于人的自尊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