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泻火。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症见血压升高,眩晕头痛,头胀耳鸣,头重足轻,心烦易怒,失眠多梦,面红赤,目涩口干,颈项发硬,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无苔。
2.罗布麻决明子方
【组成】罗布麻100克,决明子150克,红茶5克。
【用法】将以上2味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并配合足底按摩。每天1次,每次30~4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泻火。主治肝阳上亢型、肝火型原发性高血压病。
3.臭梧桐侧柏叶方
【组成】臭梧桐300克,侧柏叶100克,桑叶6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并配合足底按摩。每天1次,每次30~4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平肝清火,降低血压。主治肝阳上亢型、肝火型原发性高血压病。
4.桑叶菊花方
【组成】桑叶80克,桑枝150克,菊花30克,茺蔚子3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并配合足底按摩。每天1次,每次30~4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平肝清火,降低血压。主治肝阳上亢型、肝火型原发性高血压病。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全身大、中动脉的管壁内沉积大量的胆固醇而形成的一种病理变化。其特点为动脉壁呈现脂质条纹或粥样斑块形成,导致动脉管壁硬化及管腔狭窄,造成所支配区的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发生组织缺血坏死,是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病基础。本病的一般临床表现为脑力和体力衰退。因其侵犯部位不同而分为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肠系膜动脉硬化、四肢动脉硬化、周围动脉硬化等不同类型,并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有资料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0%~70%伴高血压病;高血压病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足部药浴和足部按摩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辅助功效。
1.槐花菊花法
【组成】槐花30克,菊花20克,连根芹菜250克。
【用法】将连根芹菜洗净后切段,与槐花、菊花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肝泻火,软化血管。主治肝火旺盛型动脉粥样硬化,对合并高血压病者尤为适宜。
2.夏枯草绞股蓝方
【组成】夏枯草30克,绞股蓝20克,香蕉皮250克。
【用法】将香蕉皮洗净,切碎,与夏枯草、绞股蓝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熏洗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肝泻火,软化血管。主治肝火旺盛型动脉粥样硬化,对合并高血压病者尤为适宜。
3.黄瓜大黄方
【组成】鲜黄瓜250克(干品100克),生大黄15克,粗绿茶5克。
【用法】将鲜黄瓜洗净,切片,与生大黄、粗绿茶同入泡足桶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熏洗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肝泻火,软化血管。主治肝火旺盛型动脉粥样硬化,对合并高血压病者尤为适宜。
4.橘皮山楂方
【组成】鲜橘皮50克(干品20克),鲜山楂40克(干品20克),白酒30克。
【用法】将橘皮、山楂洗净后切碎,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及白酒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行气活血,软化血管。主治气血郁滞型动脉粥样硬化,症见胸闷心痛,头晕头痛,颈部不适,舌质暗有紫斑、脉弦。
心脏病
心脏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等多种心脏病变。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对防治以上各种心脏病,改善心脏缺血缺氧,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心慌、胸闷等自觉症状,均有辅助作用。
1.薤白丹参方
【组成】薤白(野小蒜)60克,丹参30克,川芎15克。
【用法】将以上3种中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申。先熏蒸,后泡足。每次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通心阳,活血化淤。主治心阳不足型心脏病,症见心悸不宁,气短或气不足,胸闷或心前区踌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唇甲淡白,舌青紫或紫暗,脉律不齐。可见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等心脏病。
2.人参叶桂枝方
【组成】人参叶20克,桂枝30克,制附子20克。
【用法】将以上3种中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次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温通心阳,活血化淤。主治心阳不足型心脏病,症见心悸不宁,气短或气不足,胸闷或心前区隐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唇甲淡白,舌青紫或紫暗,脉律不齐。见于冠心病、风心病等。
3.万年青益母草方
【组成】万年青60克,益母草100克,川芎20克。
【用法】将以上3种中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次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强心活血,清热化淤。主治心脉淤阻型心脏病,症见心慌不宁,头晕乏力,唇甲青灰,胸闷心痛,舌质暗灰或青紫有淤点,脉律不齐等。可见于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等心脏病。
4.三根方
【组成】老茶树根100克,榆树根80克,茜草根50克。
【用法】将以上3种中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次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强心活血,清热化淤。主治心脉淤阻型心脏病,症见心慌不宁,头晕乏力,唇甲青灰,胸闷心痛,舌质暗灰或青紫有淤点,脉律不齐等。可见于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等心脏病。
5.橘皮杏仁方
【组成】鲜橘皮100克(干品50克),杏仁30克,茜草根20克。
【用法】将以上3种中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次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化痰泄浊,活血安神。主治痰淤中阻型心脏病,症见心慌气短,胸闷,痰多,饮食减少或有恶心,舌苔白腻,脉弦滑。可见于风心病、冠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脏病。
6.莱菔子海藻方
【组成】莱菔子(萝卜子)50克,海藻60克,制半夏40克。
【用法】将以上3种中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次30分钟,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化痰泄浊,活血安神。主治痰淤中阻型心脏病,症见心慌气短,胸闷,痰多,饮食减少或有恶心,舌苔白腻,脉弦滑。可见于风心病、冠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脏病。
中风后遗症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疾病。患者可突然(数秒钟内)或迅速(数小时内)出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以昏迷、失语、偏瘫等症状多见。本病分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隙出血)和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和局限性脑梗塞)。各病渡过危险期后,大多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以面瘫、半身不遂、四肢无力、口眼歪斜、感觉迟钝、语言不清、意识障碍等症多见。足部药浴与按摩对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1.黄芪川芎方
【组成】黄芪30克,川芎15克,归尾15克,鸡血藤5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养血,行淤通络。主治气血淤滞型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或肢体酸痛麻木,气短少言,懒动乏力,脉细涩,舌有紫气或淤点,苔淡白。
2.人参叶桃红方
【组成】人参叶20克,桃红15克,红花10克,稀莶草3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养血,行淤通络。主治气血淤滞型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或肢体酸痛麻木,气短少言,懒动乏力,脉细涩,舌有紫气或淤点,苔淡白。
3.归参赤芍方
【组成】当归20克,党参30克,赤芍20克,干地龙3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养血,行淤通络。主治气血淤滞型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肢软无力,或肢体酸痛麻木,气短少言,懒动乏力,脉细涩,舌有紫气或淤点,苔淡白。
4.黄芪全蝎方
【组成】炙黄芪30克,全蝎15克,乌梢蛇15克,蜈蚣2条,川芎20克。
【用法】将以上5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补气活血,祛风通络。主治气血淤滞型中风后遗症,偏瘫日久不愈者。
面瘫
面瘫俗称“嘴歪风”,医学上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风寒而痉挛,面神经管内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损害。慢性中耳炎、带状疱疹、乳突炎也可引起本病。本病大多数急性发作,突然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病侧不能作皱眉、蹙眉、闭目、露齿、鼓颊等动作。闭目不紧,露睛流泪,进食咀嚼时食物常储留在患侧齿颊之间。饮水、漱口时水由患侧口角漏出。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左右侧均可发生,常为单侧面神经受累。足疗,尤其是足部按摩对面瘫有较好疗效。
1.白附子全蝎方
【组成】白附子10克,僵蚕20克,全蝎10克,皂角刺20克,冰片2克。
【用法】将前4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冰片,待冰片溶化后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
【功效】祛风活血通络。主治各类面瘫。
2.桃仁防风方
【组成】桃仁15克,红花10克,防风20克,白酒30毫升。
【用法】将前3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兑入白酒后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
【功效】祛风活血通络。主治各类面瘫。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短暂剧烈性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确切病因未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为中耳炎、牙病、脑血管病、鼻窦炎、眼病及肿瘤引起,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阵发性、放射性、电击样、刀剜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疼痛时间很短,约10余秒钟至1~2分钟(疼痛时间较长者称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突然发作,突然停止。但可在数日数周内连续反复发作。每次疼痛发作情况相同。疼痛可由口舌运动或外来刺激而引起,如说话、吃饭、洗脸、受风吹等。疼痛常有一起始点或称扳机点。此点一触即诱发疼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缺乏特效疗法的顽固疾病,足部药浴与足部按摩可改善症状,减轻疼痛,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组成】生麻黄20克,制附子30克,细辛5克,川芎15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主治外感风寒型三叉神经痛,症见面部阵发性剧痛,畏寒肢冷,身倦乏力,舌质洪红,苔白腻,脉浮紧。
2.荆芥白芷方
【组成】荆芥20克,白芷15克,细辛5克,全蝎1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主治外感风寒型三叉神经痛,症见面部阵发性剧痛,畏寒肢冷,身倦乏力,舌质洪红,苔白腻,脉浮紧。
3.川芎石膏方
【组成】川芎30克,生石膏(布包)60克,银花藤50克,野菊花30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肝清热止痛。主治风热侵袭型三叉神经痛,症见阵发性面痛,口干多饮,面目红,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
4.银翘白芷方
【组成】银花藤50克,连翘30克,白芷15克,细辛5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疏肝清热止痛。主治风热侵袭型三叉神经痛,症见阵发性面痛,口干多饮,面目红,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
5.夏枯草栀子方
【组成】夏枯草50克,生栀子20克,川芎20克,白芷15克。
【用法】将以上4味药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3000毫升开水同入泡足桶中。先熏蒸,后泡足。每晚1次,每次30分钟。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肝火,泻胃热,主治肝胃实火型三叉神经痛,症见面痛且感灼热,常因情绪波动而诱发或加重,烦躁易怒,口苦口渴,大便秘结,面红,眼睛充血,舌苔黄燥,脉弦而快。
失眠症
失眠症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中枢神经系统失调的一种反应。失眠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情况,如难以入睡、早醒、睡眠中易醒、醒后难以再度入睡、睡眠质量下降(表现为多梦)、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等。每周至少发生3次以上,并持续1个月或更多的时间,又并非脑器质性病变、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症状的一部分,即可诊断为失眠症。俗语说:“睡前洗洗脚,犹如吃补药”。古人早就把“睡前一盆汤”视为养生之道。足部药浴时若能结合熏蒸及按摩足趾、足心,则安眠效果更佳。
1.夜交藤远志方
【组成】夜交藤60克,远志15克,川椒10克。
【用法】将以上3味药同入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与40℃~50℃温水同入泡足桶中。于每晚临睡前泡足30分钟,同时配合足底按摩。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宁心安神,镇静催眠。主治各类失眠。
2.磁石生龙骨方
【组成】磁石100克,生龙骨60克,夜交藤30克,白酒3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