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足疗足浴治病大全
26130800000011

第11章 常见疾病的足部按摩疗法(4)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轻则闭目即止,重则睁眼时有周围景物旋转,上下晃动或左右移动的错觉,在闭目时则有自身旋转或晃动的错觉。临床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甚则昏厥等症状,常见颅内血管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阵发性心动过速、血液病、贫血、糖尿病、低血糖、内分泌代谢障碍、颈椎病、肝胆疾病、神经衰弱等也可引起眩晕,一般来讲,眩晕是自觉的平衡感障碍或自身定向的感觉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是机体接受的感觉刺激传入前庭神经和小脑所产生的反射,而外界的感觉刺激主要通过内耳迷路的半规管及耳石、视网膜和眼肌的感受器、头颈、下肢肌肉、关节感受器传入小脑和皮层下中枢、前庭核、后长束、红核等而产生不经意识的协调反应。中医认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是引起眩晕的4个原因,而以肝上亢,气血亏虚多见。

2.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相关反射区:头、颈项、眼、肾、肾上腺、输尿管、膀胱、胸椎等反射区(见图4-21)。

图4-21基本按摩手法:

(1)按揉两足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反射区各3~5分钟,揉压头(脑)、脑干、耳、眼反射区各5分钟,每日1次。

(2)揉按整个足拇指5分钟,轻揉颈项、眼、胸椎、肾、平衡器反射区各3~5分钟,美尼尔综合征的患者,尤其应对平衡器官反射区多加刺激。最后,要揉压足第4趾5分钟,每日1~2次。

3.注意事项

(1)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保持情绪稳定。

(2)忌烟酒及肥甘辣味,慎行房事。

(3)眩晕发作时,宜平卧闭目,需要保持环境安静。

(4)眩晕经常发作者,不宜高空作业或水上作业。

(5)适当增加体力劳动,锻炼身体。

4.辅助疗法

(1)有耳鸣症状者,可用发夹钝头,或牙签圆头强压刺激至阴穴。按压时一旦刺到皮肤上,在头顶就会立即产生一股嗖嗖的痛感,当疼痛感逐渐减弱时,再压刺第2次,如此保持5~10分钟。

(2)用烟灼法灼隐白、大敦、足窍阴、涌泉、第2大敦穴,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

(3)先用右脚尖直立1~2分钟,休息1~2分钟后,在用左脚尖直立,如此反复10分钟,每日2次。

癫痫

1.病症概述

癫痫是一种复发性脑异常放电所致的精神障碍,可表现为意识、感觉、运动、行为和植物精神等不同障碍,癫痫与遗传、饮食、七情六欲、跌打损伤,特别是惊恐所致有关,本病在临床上常有肢体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癫痫大脑内无器质性的病变,继发性癫痫则有相应的脑部病变和损伤。

中医认为,癫痫主责心、肝、脾、肾脏。心主血脉,由于用脑过度而伤心血,心血不足易使神不守舍;肾虚则肝失所养,肝血不足;脾虚则运化失调,精微不布,痰涎内结,或由于情志失调,惊恐过度,或由于饮食失节,劳累过度而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一旦肝气失和,阳升、风动,触及积痰,肝风挟痰上拢,阻塞清窍,则可突发为癫痫。而儿童发病则多是先天遗传所致。

2.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相关反射区:肾、肾上腺、脑垂体、大脑、额窦、心、脾、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甲状旁腺等反射区(见图4-22)。

图4-22基本按摩手法:

(1)用拇指和食指、中指逐趾捏揉,并对大脑、额窦反射区进行中等力度的按摩,每次每趾捏揉2~3分钟,每日按摩2次。

(2)点按心、脾、甲状旁腺、脑垂体等反射区各1~2分钟,每日按摩2次。

(3)用拇指和食、中指两侧捏住脚踝骨前内外侧凹处,向上推按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反射区5分钟,每日2次。

3.注意事项

(1)癫痫的预防在于防止各类致病因素,如颅脑外伤、颅脑感染等,婴幼儿高烧不退,惊厥抽搐要及时采取措施。

(2)对于有癫痫病的患者来说,要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便秘和情绪激动,睡眠不足。

(3)吃清淡的食物,戒除烟酒。

(4)适当限制攀高、游泳、驾车、炉火旁等较危险的作业。

(5)避免精神负担,乐观对待人生,都有利于癫痫发作的控制。

4.辅助疗法

(1)平时可摩推手掌、手背,擦足心,捻摇手足指趾,特别是大趾,可掐按。

(2)发作时亦可点按头部反射区及定痫穴等穴位,手法要迅速有力。

头痛

1.病症概述

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病症,可因多种原因引起。凡因颅内、外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所引起的,称器质性头痛或神经性头痛;而无病理变化基础的头痛,称为非器质性头痛或官能性头痛。

所谓器质性病变,是指如颅内肿瘤、血肿、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意外出血、动脉硬化、脑外伤等。器质性头痛疼痛加剧时还可导致呕吐、复视、大小便失禁、视力减退、神志不清、瘫痪。另外,屈光不正、青光眼、副鼻窦炎等引起的头痛也属器质性头痛。

官能性头痛是由精神过度兴奋、抑制失调、情志不畅、郁怒引起。这类头痛无固定部位,常伴有失眠、记忆力减退、遗精等神经衰弱症状。

图4-23此外,中毒和体内代谢障碍也可导致头痛。

2.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相关反射区:三叉神经、额窦、脑干、鼻、脑垂体、头、肾、输尿管、膀胱等反射区(见图4-23)。

基本按摩手法:

用拇指揉压双脚的大拇指指腹,即头(脑)、额窦、脑干、脑垂体、三叉神经、鼻,每脚约10分钟,严重者可加按压肾、膀胱、输尿管反射区10分钟,每日1~2次。

3.注意事项

(1)头痛者应忌烟、酒、咖啡、巧克力、辛辣等热性、兴奋性食物,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蔬菜。

(2)孕妇、高血压、冠心病者要慎用止痛药。

(3)避孕药丸有引发和加重头痛的作用,头痛时应停服之,以观察头痛病情的变化。

(4)突然出现剧烈痛,兼有手足冰凉,呕吐常常是脑血管意外的先兆表现,应马上去医院就诊检查。

(5)长期慢性头痛,治疗前应先排除器质性疾病,如脑肿瘤等病症。

4.辅助疗法

(1)用拳头轻轻敲打足底,每次5分钟,每日2次。

(2)用烟灼法烟灼足窍阴、内至阴穴10分钟,每日2次。

(3)通过踏板刺激足部10分钟,重点为公孙、涌泉,每次10~20分钟,每日3次。

(4)扭转脚踝,用手抓住脚掌,向上扭转,尽量使脚心朝上,然后向下转,如此反复,以使脚踝呈车轮状,并且像骑自行车一样,分别以每个脚踝为“轴”交替扭转,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

焦虑症

1.病症概述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患焦虑症的人越来越多。焦虑症,以原因不明、无固定对象的焦虑、紧张不安为主要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怒,严重者似有大祸临头之感。同时伴有坐立不安、无所适从及心悸、出汗、躯体不适现象。焦虑症可以是持续性,亦可呈发作性。属于一种神经症状。

中医认为,神经症的发病多由情志因素或体质衰弱所致。两者均可导致脏腑亏虚,使五脏所藏之神不安而见本病诸症。五脏亏损,阴阳失调,故本病常延搁时日,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

2.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相关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肠、胰、心、大脑、额窦等反射区(见图4-24)。

基本按摩手法:

(1)用大拇指连续推按肾、输尿管、膀胱等3个反射区,即用大拇指从肾反射区推按至膀胱等反射区。每次每脚每三穴推按5~10分钟,每日2次。

图4-24(2)用大拇指从胃反射区经十二指肠反射区推按至胰反射区,要求同(1)。

(3)用拇指,中指遂趾捏揉额窦反射区,每趾捏揉2~3分钟,每日2次。

(4)按揉大脑和心脏反射区,每次每反射区1~2分钟,每日2次。

3.注意事项

(1)避免用脑过度,进行适量运动,保持神经功能的平衡。

(2)保持乐观情绪,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整和适应,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

(3)病情严重时,应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

4.辅助治疗

(1)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置于前额正中央,紧贴皮肤,分别向两侧捻至太阳穴,反复操作5分钟。

(2)用手掌心着力,紧贴膝关节周围的皮肤上,进行自上而下,自内侧而外侧连续不断的往返摩擦,要有一定的透力和节律。均以膝部温热感为度,两侧交替进行。

癔病

1.病症概述

癔病是神经官能症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发病诱因常为精神创伤。另外,颅脑外伤、躯体疾病、月经期、疲劳、健康状况不良等均易促发本病。发病症状为痉挛抽搐,偏瘫截瘫,或狂叫乱呼,捶胸顿足,或纵声高歌,尽情说笑,不管地点场合时间,或装神扮鬼,矫柔造作,无尊无幼等。

图4-25本病愈后一般良好,但易反复发病,癔病患者都具有强烈多变的情感,高度暗示性和自我显示性,特别富于幻想。

2.相关反射区及基本按摩手法

相关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大脑、额窦、小脑及脑干等反射区(见图4-25)。

基本按摩手法:

(1)由上而下揉按腹腔神经丛、小脑及脑干、大脑等反射区,每次每脚反射区1~2分钟,每日2次。

(2)对位于双足五趾靠前端的额窦反射区,拇趾尖自里向外方向刮压3次,其余各足趾各点按1分钟左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