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民收入的总体趋势是增长的,但在不同发展时期增长幅度有所不同,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为高速增长期。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这6年,农民人均纯收人由62.4元增长到219元,年均递增23%。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8年为持续快速增长期。这14年,农村打破了单一的粮食生产格局,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适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粮食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9元增加到1360.4元,年均递增13.9%。第三阶段,1999年到2002年为低迷缓增阶段。由于农产品供给相对充足,买方市场逐步形成,市场上出现卖粮难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加之农资产品的涨价、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应变能力较差,延缓了农民增收的步伐。这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60.4元增加到1499.5元,年均递增2.5%。
进入新世纪,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为什么农民收入增长的步伐反而放缓,甚至出现部分农民收入不增反降的局面,其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农产品品种老化,优质品率不高,农业综合效益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日趋优质化、多样化,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要求不断提高,大量低质农产品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影响了农民收入。以果品为例,优质红富士苹果每公斤售价达5元以上,客商上门争相竞购,而老品种苹果每公斤1.8元也很难卖出去。全市优质果品面积仅占果园面积的35%左右,多数农产品属于传统品种和传统种植,大量的劣质农产品限制了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步伐,从而延缓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制约了农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从产业结构看,农民收入来自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在农业内部结构中,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占有更大比重。200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了48%,在家庭经济收入中,种植业占了68.3%,在种植业中,粮食又占了54%。从产品结构看,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传统产品多,特色产品少,农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和要求,初级产品生产加工增值能力低下,使农民的生产经营很难获得较高的附加值。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基本因素。三是农民非农产业就业和非农产业收入较低,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随着国有企业下岗分流和减员增效,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外出打工挣钱的环境趋紧,劳务收入有所下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沉淀在土地和传统农业的圈子,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只有30%左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农民多种经营和非农产业就业增收渠道狭窄,使农民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四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加大,使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目前,全市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型时期,在农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生产的结果只能是增产不增收,投入不增效。以亩产小麦500斤,市场售价每市斤0.6元计算,每亩收入为300元,扣除农药、化肥、种子、农具和劳动力成本,每亩一年的收入仅在50元上下徘徊。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的市场挑战和增收发展的困境。五是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滞后,影响了农民的现金收入。2002年,全市农民纯收入中现金收入比重为40.2%,比全省平均水平仍低6.8个百分点。这就要求在农民增收中必须围绕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大重点,在调整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上下功夫,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发展非农产业上做文章,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综合分析全市农民收入变化情况和制约因素,要实现农民增收的突破,就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转变观念,开阔视野,积极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以优化农产品结构为重点进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要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必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格局,走优势特色产业增收,非农就业增收,二、三产业增收的路子。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立足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突出抓好品种和品质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走上由市场决定产量,由需求决定品种质量的轨道。
二、加快市场农业的步伐,建立农民增收的新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增收的挑战在市场,农民增收的希望和出路也在市场,必须加快农民走向市场的步伐,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在市场中寻求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要牢固树立市场农业的观念,认真研究市场信息、市场动态、市场容量和供求关系,超前预测科学分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利用时间差和地区差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必须在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坚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积极培育引进新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实现从单纯依靠农产品数量扩张增收向提高品质和附加值增收的转变。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开辟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就要加快农业的市场化步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扶植发展龙头企业,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进程。一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使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必须适应内外市场的需求,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依托平凉的优势产业和产品,紧紧围绕果、畜、草、菜四大主导产业,抓住洋芋、药材、劳务、小杂粮等10个区域特色产品,扩大产业基地规模,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二是要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为农服务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延长产业链,可以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实践证明,哪里有成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那里的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就比较顺利,那里的支柱产业就能稳步发展,那里的农民收入就能较快增长。通过龙头企业架起农民与市场的桥梁,把分散的农民个体经营与社会化的市场经营结合起来,形成“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是开辟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放宽政策,千方百计地加大投入,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组建优势产业企业集团,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三要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引导广大农民开展产销联合,组建多种形式的专业生产协会、信息协会、流通协会,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引导和中介服务作用,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有机结合,加快农民进入市场的步伐,降低市场风险。
四、扩大开放开发步伐,开拓农民增收新视野。中国加入WTO扩大了农业发展的新天地,要鼓励龙头企业依托优势产业,发展创汇农业,放手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握发展机遇,鼓励和引导农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通过联合投资,联合经营,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开辟市场领域,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战略任务,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开拓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领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农民人均收入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长3.6倍,实现这一目标,需达到年6.6%以上的增长速度,因此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目前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必须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领域。
一、结构调整带动增收。一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二三产业。积极引导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参与农产品加工和经销,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林、牧、渔业比重。把发展畜草产业和林果业作为主攻方向,压缩粮田面积,扩大经济作物和饲草面积。三是加快农业标准化步伐,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四是大力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抓好“种子工程”和优质种苗基地建设,发展优质专用农畜良种生产,打造推介名牌产品,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社会服务推动增收。一是信息服务。要加快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搞好对各类农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和预测,搭建农民与市场的“信息桥梁”。二是科技服务。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技在增加农民收入中的贡献率。三是销售服务。注重农产品品牌的创立和宣传营销,大力发展创汇农业,通过流通实现增值增收。四是金融服务。农业金融信贷部门要紧密配合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项目,调整农业资金的投向,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科技进步驱动增收。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要加快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到以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要以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新机制、高效益”的原则,创办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作用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挥农业高新技术和农业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作用,把园区建成标准化生产和现代农业的窗口,建成增加农民收入的典范。要积极探索园区投资、土地流转、内部管理以及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实体。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四、非农投入拉动增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增收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非农就业和非农产业收入问题。农民非农化就业困难是农民增收困难的重要原因。必须千方百计地扩大农民的非农产业就业,寻求农民非农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一是以岗前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竞争力;二是产业吸收与异地输出就业相结合,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实现非农产业增收,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三是城镇化就业与异地就业相结合。要按照“协调城乡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村小城镇建设,把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把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通过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和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五、政策保证稳步增收。一是坚持党的扶贫开发政策,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2002年,平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崆峒区达到1958.09元,庄浪县仅为1225.47元,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贫富差距更为悬殊。目前增收最困难的是贫困地区农户和以农业种植为主的低收入农户。必须深化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认识,下功夫解决好贫困县区和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增收问题,整体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坚持基础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与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除了二三产业规模和层次之后外,就农业而言,自然条件差,土地产出率和生产率低,农业生产要素集中于温饱工程,从而制约了农业基础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持续增收,必须以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发展生态农业为目标,充分利用国家、省上和世行贷款等资金,加快以梯田、水利、道路为骨干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退耕还林、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坚持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减负就是增收,要牢牢把握中央减负增收的政策方向,正确处理农民负担与财政负担的关系,全面落实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改革乡镇机构,减轻农业税赋,对农民多予少取,让农民休养生息,为新阶段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
(根据2002年5月《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一文整理)
以技术创新提高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以技术创新提高乡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不断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步伐,是平凉经济发展中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乡镇企业的长足发展对平凉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坚定不移地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以来,平凉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区已经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乡镇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作出了特殊的历史性贡献。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和职工率先勇敢地走向市场,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山万水,艰苦创业,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使乡镇企业由过去的“草根”工业长成今天的参天大树,由过去国民经济的补充和配角变成了今天的主体。可以说,没有全区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和企业职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奉献,就没有全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全区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要实现“以‘三增一稳’为目标,以‘五个加快’为重点,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保证,把平凉建成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甘肃东部的经济强区,推动全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离不开乡镇企业“半壁江山”的重大支撑,离不开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