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走出传统农业
2609600000058

第58章 现代农业的探索与实践(8)

三、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以扶优培强企业提升工业化。一是增强整体发展意识,合理区划工业布局。要按照经济规律,从发展区域经济的全局出发,坚决打破区域封闭、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围绕“四大基地”建设和支柱产业开发,本着规模经营,适当集中的原则,把各种所有制成份的工业企业吸引、聚集到工业园区,走城乡一体、分工协作和有序发展的路子。二是抓重点骨干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加快重组联合,发展企业集团。要坚持谁优谁强扶持谁的原则,通过强强联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提高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对已经组建的华煤、太统水泥和百兴等企业集团,加大股份制改造力度,加快转换经营机制,规范运作,强化管理,提高效益,力争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巨人”。近两年争取有1—2家企业进入上市程序,“十五”期末有2—3家企业上市,一批企业进入上市程序。通过发展壮大企业集团,形成以集团企业为中心,骨干企业为主体,大中小结合,相互协作配套,共同促进发展的企业群体结构。三是抓好产品结构调整,培育精品,拓展市场。目前,全区230多种工业产品,畅销的占26%,平销的占32%,滞销的占42%。因此,要切实改变只重生产,轻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的传统经营方式,把企业经营的重点放在技术开发与市场营销上。要不断改进营销手段,利用商品展销、商贸节庆、网上交易、开设窗口等各种促销形式,着力培育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前景的特色产品,尽快形成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

四、积极发展培育工业园区,以技术创新推动工业化。实现高新技术集聚化、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现代化的切入点是什么?提升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突破口在哪里?把两者统一起来共同推进的载体是什么?外地的实践证明,最佳选择是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可以有效聚集生产要素,可以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可以形成规模经济,必将成为新的经济中心,构成未来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对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要使工业园区成为规模优势企业的聚集区、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换代的基地,高新技术的试验和孵化区,对外招商引资的窗口。要重点抓好平凉市西郊工业科技园区、二十里铺工业开发区和华亭煤电工业开发区,各县(市)要根据工业发展实际和区域经济布局,积极创办一批特色比较明显的工业科技园区和工业开发区。平凉市要先行一步,抓紧规划建设西郊工业科技园区,发挥中央、省属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重点发展电子、生化制品、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要切实抓好规划布局,努力提高工业园区的建设品位;抓好机制创新,努力提高工业园区创新能力;抓好特色培育,努力提高工业园区的产业档次;抓好环境优化,努力提高工业园区的投资效益。在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解决入园企业在用地、税费、户籍和信贷等方面的问题,把工业园区建成全区的科技创新工程和亮点工程。

五、发挥后发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先导,工业化是信息化的载体。要增强信息化意识,实施信息产业优先发展战略,不失时机地切入信息化轨道,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目前,重点要放在网络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信息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企业发展战略,还是内部运营机制上,都要尽可能采用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先进技术手段,促使企业利用信息平台加速发展。要推广华煤集团、平凉市自来水公司的经验,鼓励支持企业利用信息控制技术和电子信息产品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要在工业科技园区有重点地培育发展信息设备制造、信息产品开发和微电子产品项目,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华亭县不仅要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而且要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方面创造经验,走出路子。地区信息办要协同行署办、外贸处等部门,加快地区政府网站和商务网站的建设,把全区中小企业连成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网络经济。各县要各选出1—2户外向型企业,急需向区外、省外开拓市场,有一定盈利能力、负责人对信息化认识程度较高的企业进行试点,结合生产管理实际,逐步推广信息技术,进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地区信息办要同电信部门协商,降低上网费用,提供优质服务,采取举办企业上网宣传活动,组织平凉产品网上展示交易,招商引资等有效办法,设网页、建网站,推进企业上网经营。人才是信息化的第一要素。一方面要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多渠道提高现有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挖掘一批本单位、本系统的信息化带头人,为其创造条件,鼓励发展。另一方面,要以优惠条件吸引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信息化工作的一线岗位,加快全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依靠人才推进工业化。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发展和命运依靠企业家的运作。平凉企业的发展不仅仅缺资金、技术和品牌,而更缺少优秀的企业家。可以说企业家是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有人曾说,一个不重视企业家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有专家断言:“把一个企业搞好不容易,它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把一个企业搞坏却很简单,企业负责人一个人就行了。”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是推进工业化的当务之急。在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点。首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对企业家要宽容爱护,不但要在精神上鼓励,更要在物质上激励,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目前全国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主要有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等。根据平凉实际,要在有条件的企业中逐步推行厂长(经理)年薪制,使企业家的物质利益与企业经济效益、国有资产长期保值增值挂起钩来,把经营者追求自身收入最大目标与企业追求利润和出资人追求资产增值的最大化目标结合起来。其次,要按照企业家的标准,面向社会选拔优秀企业家。对企业家不能用党政干部的标准去衡量。对党政领导干部,我认为要有思路、能干事、团结人,而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则必须有眼光、有胆量、有组织能力。有眼光,就是你能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赚钱机会;有胆识,就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要敢于拍板,敢于承担风险;有组织能力,就是能把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产生高效率的组合能力。要按照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制,打破人才的部门所有和条块分割,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自由合理流动。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把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以及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建立人才市场竞争与组织推荐相结合,公开选聘企业家的用人机制。第三,抓好企业家队伍的培训提高。要进一步拓宽选才用人渠道,不受身份、部门、行业、区域限制,选择一批有培养潜力、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输送到专业院校培训深造,或者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挂职学习。制定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继续大力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领办、创办企业和经济实体。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发现培养各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促进平凉工业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努力营造加快工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环境问题至关重要。我们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已经明确,现在关键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竞争、抓发展。我来平凉后多次说过,只有人气旺才能财气旺,大家表示赞同。要使外面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良禽择木而栖”,都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硬环境,而且还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等软环境,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地区政府的效能、干部的作风、市民的素质,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形象、知名度和吸引力。因此,我们要吸引项目,吸引资金,吸引人才,加快发展,关键是要治理环境,营造环境,优化环境,筑巢引凤。要在全区上下牢固树立治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营造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形成一个人人都是环境、处处都是环境、事事都是环境的氛围。通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内形成竞争、创新、发展的凝聚力,对外形成巨大的吸引力,提高平凉与周边地区的竞争优势。

一、坚持低“门槛”原则,创造一个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政策就是导向,政策就是动力,政策就是效益。首先,要用足用活现有的政策。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地关于招商引资和加快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注重学习研究政策,宣传理解政策,充分运用政策,创造性地发挥政策的作用。其次,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制定出台新的优惠政策。政策要有含金量,有操作性,简便易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贫困地区来说,我们的优势恐怕就是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我们就是要在这方面做文章。在工业科技园区要实行零收费政策,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要克服怕肥水外流的狭隘思想,要有“放水养鱼”的开阔胸襟,方便投资者,让利于企业,让投资者和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不要怕人家挣钱,人家合法挣钱,我们也得到了发展,不然我们就发展不起来。要做到“我发展,你发财”、“你帮平凉发展,平凉助你成功”。要坚决清理和废止那些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各类文件和规定,打破条条框框,排除一切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再次,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于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要落实到位,不得截留,不打折扣。政府要讲信用,要取信于民,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树立平凉的投资形象。一些地方曾经出现吸引项目时甜言蜜语,等人家产生效益开始赚钱时就刁难克扣,甚至撕毁合同的事。平凉也发生过类似的事,第一个到平凉投资的外商并没有在平凉站住脚,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今后,要坚决防止这种短期行为和“红眼病”的发生。

二、要下大力气治理经济秩序,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要是要加快市场建设,加强市场管理,优化市场秩序。继续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进一步开放市场,建设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要素市场为核心的区域性市场体系。要适应加入WTO的需要,按照统一开放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快平凉市场与国内、国际市场的接轨。打破行业垄断和区域分割,消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各种所有制企业和区内、区外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不断增强平凉对外吸纳、扩散的能力。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市场竞争、市场退出,以及维护消费者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严肃查处逃债、偷税、骗税和各种欺诈行为,提倡诚实守信的市场道德,建立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信用制度,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树立平凉市场的良好信誉。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造一个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党委、政府要抓工业,并不是要直接去办工厂、搞企业,而是要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去“办环境”、搞服务。要视纳税人、投资者为上帝,积极为投资者服务、为企业服务,做到主动服务、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免费服务。政府部门要以热情真诚的态度,加强同投资者和企业的交流勾通,与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交心交朋友,建立相互依赖的诚信关系。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推行“一厅式”办公、“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模式。对企业项目的审批、审查、登记和服务过程要公开承诺办事时限,按时回复审核办理结果,做到急事快办,特事特办。经济主管部门要定期为企业提供地方的政策法规、产业导向、重点建设项目及经济运行的有关信息资料等咨询服务。要继续扩大挂牌保护政策,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及“吃、拿、卡、要”等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护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要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创造一个功能齐全、文明优美的城市环境。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发展工业,就必须经营城市。要提高城市规划的品位,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迅速在全区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高潮,尽快让我们的城市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要在环境建设、文化内涵和提高市民素质上下功夫,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为外来投资者提供舒心的生活环境和人才服务、智力支持。

五、加强领导,改进作风,创造一个齐抓共管的工作环境。推进工业化是全党、全社会的事。切实加强对工业经济的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工业经济发展。舆论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发展工业的重要意义和好典型、好经验、好作法,营造一种方方面面想工业、办工业、支持工业的社会舆论氛围;金融、税务、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尽最大努力在资金、税费等各项政策上扶持工业发展;工业主管部门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主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要把加强领导、改进作风的着力点放在狠抓落实、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作为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注重调查研究,努力成为指导经济工作的内行。要加大督查力度,建立健全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把发展环境的好坏作为一个县市、一个部门,一任领导工作业绩的重要评定标准。

推进工业化是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平凉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新跨越。

(根据2001年9月12日《在平凉第二次工业发展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农业标准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