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围绕经济建设研究和改进领导方式。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贵在实践。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领会好,并切实贯彻落实到推进全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就要紧紧围绕加快全区经济发展,围绕“三增一稳”的发展目标,不断研究,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切实加强对经济和各项工作的领导。地、县(市)党委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议事和决策机制,发挥好书记办公会、委员会和常委会的作用,凡属重大决策,都必须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一旦定了,就要分工负责,抓好落实,不能搞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更不能走调变样,拖延不办。在保证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同时,又要放手支持和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和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职能作用,全力以赴服务和支持经济建设。宣传部门要为经济建设鸣锣开道,大造舆论,提供舆论保证;组织部门要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为全区经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统战部门要动员和吸引社会各界力量,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政法部门要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纪检、监察部门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这样,好的环境就形成了,合力就形成了,加快发展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和条件。在领导方法上,要加快行政推动向市场引导的转变,要注重运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利益吸引、政策引导等手段指导和推动经济工作。
三、认真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要从党员队伍建设抓起,把年龄轻、文化程度高、有致富本领、能够带领广大群众致富的人发展到党员队伍中来,同时结合乡镇换届,要选好支部带头人,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好。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人用人,具体来讲,就是要看实绩,重公论。看一个人工作怎么样,群众接受不接受,有了这两条,就要大胆提拔,大胆使用。特别要破除没有功劳有苦劳的思想,牢固树立无功便是过的思想。有些人动不动说没有功劳有苦劳,占着位子不干事还有什么苦劳?我们经常讲不廉政是腐败,这是对的。现在我们也要明确提出,不勤政也是腐败。你占着位子,拿着人民的工资,却不给人民办事,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实质上这也是一种腐败!
四、进一步靠实责任,强化考核。要大力弘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求党政领导以及各个部门的领导都能够抓项目、跑项目,要求每个人手中能够跑上项目、抓上项目,形成都为经济建设出力的氛围。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靠实责任,狠抓落实。贵在落实,重在落实,关键在落实。对于工作有创新,搞得好的,按照责任制的要求给予表扬、奖励、提拔;没有搞好或贻误了事业的,就批评处罚;对有些不干事的就让他们把位子腾开,形成一个干事创业的氛围。
(根据2001年7月18日《赴七县(市)调研情况的报告》一文整理)
实现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
华亭煤矿、华明电厂、华煤集团和红峰机械厂等几户企业作为平凉工业发展的典型,这些企业的发展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平凉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也从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对平凉今后工业发展的路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企业的经验,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平凉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新跨越,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工业化,是指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从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向以工业经济为主体的转换过程。其核心是产业结构适应经济快速增长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实现“三增一稳”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战略重点,努力实现平凉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快发展。把加快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其客观必然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工业化代表了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潮流。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奇迹是由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所创造的。回顾过去,可以看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无不是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历史。分析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靠前的国家,都是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沿海和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出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就是依靠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高速增长来推动,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已是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平凉经济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特别是以煤炭、建材、食品、制革等为主的工业企业集团开始形成,培育出了诸如华亭煤矿、静宁水泥集团公司、百兴集团等一批地方工业“巨人”,涌现出了一些靠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起家的私营业主。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种原因,工业化的浪潮已把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用国际通行的标准来测算,目前全国已整体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全省处于初期阶段,而平凉还处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从一般性企业退出之后,一些县(市)面对巨大的转换压力和复杂的市场环境,由于缺乏新的投资主体,既无新投产企业,又无新上项目,在发展工业上感到束手无策,有些领导甚至产生了“工业恐惧症”,不愿谈工业,不想管工业,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十五”规划提出,平凉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由目前的32.8:31.3:35.9调整为25.9:37.4:36.7,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比重要大幅度提高。说到底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挑战,就是工业化的挑战,要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重点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我们提出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其目的就是要靠工业立市建市,靠工业富市强市。
二、农业产业化的出路在工业。就平凉而言,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非靠工业推动不可的阶段。这几年,我们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上虽说有创新、有突破,但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还没有形成,特别是税源产业十分薄弱,农民增收的攀升动力严重不足,“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几乎成了平凉农业县的共同特征。究其根源,在于加工企业少,规模小,农产品加工转化的能力有限,对农业的拉动作用不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龙头企业的带动。我们必须用现代工业意识取代头脑中传统的农业意识,从区域、县域经济的实际出发,围绕农业办工业,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办法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现代工业对农业资源的开发转化,加速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
三、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在工业。工业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镇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人口集中、生产要素聚集的载体,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相伴而生,相互促进。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平凉城镇化水平只有15.4%,远远低于全省24%和全国36%的水平。城镇化水平之所以很低,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工业化问题,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平凉市和华亭县之所以城市有一定规模,主要是两县市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平凉和华亭交界的原土谷堆镇,过去由于几家大军工厂的存在,一度十分繁华,后来这些工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撤走或倒闭后,土谷堆镇就日见萧条,行政建制也随之撤销了。因此,要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千方百计吸引投资主体,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业化建设步伐,用一批实实在在的工业和三产项目作载体,通过发展工业园区,来支撑城镇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就不可能形成一定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中心,城镇化的发展也就成一句空话。
四、财政增收的主体在工业。从经济学上讲,工业不是简单的资源和资金周转,而是直接地创造财富。“无工不富”已成为普遍的共识。据有关部门对全区经济发展的预测,平凉第一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较小且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第三产业受一、二产业的左右,自身突破的难度较大;唯有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才具有极大的潜力。“十五”期末,全区财政收入要达到6.55亿元,其中工商税收要占70%以上。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财政要翻番,工业必须先翻番、快翻番。
五、保持社会全面进步和稳定的关键在工业。随着改革的深入,维护社会稳定的问题已成改革发展的大局,在城镇突出表现为拖欠企业职工工资、养老保险费及下岗再就业等问题。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这些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要从根本上消除和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只有依靠工业的发展。工业是安置城市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没有工业的发展,没有企业效益的提高,诸多社会问题就难以解决。农村劳动力和劳动时间上的过剩,如果没有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的突破,最终会成为社会问题。所以,要牢固树立工业富区的观念,千方百计发展工业,把工业育大培强,使其真正成为牵动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实现“三增一稳”目标的根本保证。
以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全区工业化进程
现在搞工业化,不能完全照搬沿海地区的经验,也不是传统观念中工业化的重复和翻版,而应具有时代特征,符合贫困地区的特点。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现在要搞的工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而不是仍带着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工业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加入WTO大背景下的工业化,而不是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下的工业化;是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工业化,而不是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工业化;是以产业升级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而不是仅靠外延扩张提高增量的工业化;是以科技为第一推动力的工业化,而不仅是以资金、资源为推动力的工业化;是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形势下的工业化,而不是“抱个金娃娃”,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的工业化;是在“短缺经济”结束,全国制造业结构性过剩条件下的工业化,而不是产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时期的工业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而不是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工业化。必须以新视角、新观念审视过去,观察现实和把握未来,才能适应新的经济技术发展形势、新的体制背景、新的市场态势和新的对外开放环境,加速全区工业化的进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区工业化进程的总体框架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现有企业为基础,以提升煤电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改造壮大建材、机械、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新材料、新工艺等高新技术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工业,培育工业园区,创建企业集团,努力把平凉建设成全省东部能源煤化工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按照这一框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三个突破:一是要在深化改革,搞活现有企业上实现突破;二是要在增加企业总量,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上实现突破;三是要在增强企业实力,扶持培育企业集团上实现突破。也就是说工业化要围绕企业主体做文章。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把现有企业搞活,把企业总量做大,把企业实力培强。围绕上述任务,必须抓好以下措施的落实。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以体制创新促进工业化。创新体制优势,是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带有根本性的举措。目前,平凉企业改制面虽已达到90%以上,但不少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权责不够明确,经营机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换。下一步,要从搞活全区整体经济特别是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活力着眼,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进行改革。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敞开国有、集体企业退出通道,放手把企业交给企业经营者、职工和社会法人去办,千方百计搞活现有企业,盘活存量。要按照《公司法》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模式,实现制度创新。
二、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以企业总量的扩张拉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必须尽快新上一批项目实现工业总量的扩张。在政府投资退出一般性企业之后,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加快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上,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放宽外来资金与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用好政策、好机制和好项目把群众手中的钱和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出来,把区外的资金吸引进来,逐步形成政府投资引导,以企业融资、个人和民间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要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持续推行领导负责制,对已经立项建设的重点工程抓达产达标,抓效益提高。通过加大投资,上好项目,增强平凉工业发展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