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得益于中央和省上的关怀和支持。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为定西人民早日摆脱贫困付出了巨大努力。早在1972年,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在听取宋平同志关于定西地区农民生活困难情况的汇报后,十分难过。他指出:“我们一定要帮助那里的人民,扶持那里的生产,一定要把那里的贫困面貌改变过来。”这一年,周恩来还亲自安排中央工作组来定西济贫帮困,送来了救济粮食和救济的物资。宋平同志在甘肃工作期间,为了解决定西人民的吃饭问题,先后于1973年、1977年、1978年,三次来到定西,深入定西县的大坪村,与农民同吃同劳动,搞调研、作批示、写文章、召开现场会,树立先进典型,领导和指挥了定西农业开发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农田基本建设,找到了发展基础农业,解决农民吃饭问题的新路子,至今定西人民铭记于心。宋平同志调中央工作后仍牵挂着定西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1983年宋平同志力谏中央,把定西列入“三西建设”的范围,从此拉开了定西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1993年、2000年宋平同志两次来定西看望定西人民,84岁高龄的老书记携夫人陈舜瑶在看到定西的变化后,为定西人民艰苦创业改变贫困面貌的精神所动容,挥笔题写了“艰苦创业,贵在坚持”的题词,对在场的干部群众和定西人民以极大的鼓舞。1995年以来,江泽民,朱镕基先后两次来定西视察,鼓励定西人民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江泽民同志题词“群策群力,定西大有希望”,给扶贫攻坚中的干部群众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近年来,胡锦涛、温家宝、乔石、李鹏、田纪云、邹家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定西视察;朱丽兰等中央和国家各部委的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定西农村检查指导工作,在定西这片热土上留下了他们深深的足迹,表达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定西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关注和支持。对定西的扶贫开发事业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资金上的倾斜,物资上的重点扶持。1999年9月9日,胡锦涛同志亲临定西县大坪村视察工作,对陪同的同志说:“解决温饱后怎么办?千万不能满足,不能止步不前,要面向市场,调整结构,依靠科技,创造美好的生活。希望党支部把大坪这面红旗高举起来,认真研究,制定计划,在发展市场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方面创造新的业绩。”并深情的嘱托“要下决心把我们的娃娃培养好,让他们能学到科技,使大坪插上科学技术的翅膀,使经济发展的更快,生产力水平有更大的提高。这样大坪就会更加富裕起来。我在北京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在扶贫攻坚由基本解决温饱,向稳定解决温饱和小康迈进的历史时刻,胡锦涛同志为定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出了依靠科技提高生产力水平,调整结构,发展市场农业,加快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极大地鼓舞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定西人民。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定西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来抓,历届领导同志都在定西建立了自己的联系点,经常来定西检查工作,对定西的发展给予了悉心指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恢复植被,制止“三乱”,解决农民的薪炭问题,省委领导李子奇和韩正卿亲自提着泥瓦刀深入农户,实施“改灶”工程,为改变定西的贫困面貌留下了不朽的业绩。
四是得益于全国各地对定西的热情关注和支持。八十年代初期,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给我们采集寄来了大量的树种和草籽,有力地支持了植树种草。九十年代后期,天津市的6个县(区)与我区的7个县结对帮扶,从各方面进行了无私的援助。全国妇联、国家进出口银行以及广东汕头等许多兄弟地市都为定西的扶贫开发工作办了实事,做了贡献。省直各部门对定西的发展也倾全力支持帮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五是得益于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定西实际的“三个”顺应的发展思路。通过历届地委、行署班子和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积极探索,在进一步深化对区情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找到了“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发展思路,即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我们根据定西干旱和降雨时空分布的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压夏扩秋、压粮扩经,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使农作物种植结构与自然气候特点之间由对抗性结构转变为适应性结构。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就是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走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之路。现在,定西的洋芋、药材两大产业,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已基本形成了产业化的格局,被誉为“洋芋经济”、“药材经济”;花卉产业以其显着的经济效益,被称作“黄金产业”。顺应时代,遵循科技规律,就是我们十分重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各类适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重视各类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全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已迅速起步,有的已初具规模。我们还与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地、院地合作关系,借助他们的智力,来加快定西的发展。
六是得益于“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创业创新精神,“三苦”精神已成为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为改变定西贫困落后的面貌,从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到地、县、乡都把扶贫济困和扶贫开发列入党政领导的头等大事,各级政府都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领导抓,抓领导,地区领导包县,县上领导包乡,地、县直部门、单位包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抽调大批干部进村入户帮困扶贫,不脱贫不脱钩。18年来,我们长年有近万名干部深入农村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帮扶事业。与此同时,我们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各行各业大力倡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树立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使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机遇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大大增强,特别是“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定西虽然有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要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小康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继往开来,团结进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围绕把定西建成西部开发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试验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不懈地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到2005年左右,全区实现梯田化,重点干旱山区实现集雨补灌化,植被覆盖率达到46.9%;力争到2005年实现乡乡通公路,村村通道路,在全区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同时实现村村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发展环境有显着改观。二是发挥区域优势,调整农业结构。重点是建成300万亩洋芋生产基地、10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100万亩优质牧草基地、50万亩蔬菜基地和3万亩花卉基地,力争把定西建成全国最大的洋芋生产、销售和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三是大力发展高新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力争在一、两年内在各县都建成一处设施先进、技术高新、品种优良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推广应用以日光节能温室、塑料大棚、暖棚养畜、地膜覆盖等为重点的农业适用技术,积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四是大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形成对农业的支持体系。着力抓好洋芋、药材、畜牧、果菜、花卉、食用菌、草业等支柱产业,并通过兴办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市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积极开发水电、矿产等资源,发展各类加工业,以工业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电视、电话的普及和信息网的应用程度。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核心是提高农产品和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解决这一问题,要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产业群;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经营,由农业生产转向产、加、销,农工贸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产品。五是大力实现“科教兴定”战略,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继续强化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狠抓成人教育,大力普及实用技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企业和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设备、技术、工艺。力争在“十五”期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县城郊区、水川区和部分条件较好的地方率先实现小康,其余条件较差的地方在巩固扶贫成果,稳定解决温饱的同时,积极稳步地推进小康建设;到2010年全区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全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实现小康,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全区整体达到小康水平。
(根据2000年10月《继往开来团结奋进努力实现定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一文整理)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传统农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弱国,新中国建立前的国家经济,是封建和半封建社会时期的传统经济。农耕文明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然而,传统农业,以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维系民族生存与繁衍的同时,使我国的经济在工业化的历史脚步中走向了衰退和落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工业化战略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标志着传统农业已经走到了它的历史尽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趋势。把传统农业置于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工业化的现实背景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理性地审视传统农业的历史归宿,思考并探索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途径,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传统农业及其特征
传统农业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社会影响最深的经济形式或经济社会现象,它集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形态为一体,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要接触传统农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思考和认识传统农业的历史归宿,就不能不涉及认识论和历史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的科学总结,因而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既是客观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世界观,又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方法论,背离和放弃了历史唯物主义,就无法揭示经济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找不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正确途径。因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传统农业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归宿,将防止我们的思想和工作陷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迷途,有助于指导和推动我们改革和发展的社会实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诸要素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和历史的演进。并指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且抛开社会形态问题,就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而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和客观规律。
传统农业,马克思曾直接定义为自然经济。传统农业是相对于原始农业和现代农业而言的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它既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深远的历史问题,因此,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只能从“农业”开始,只有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入手。农业,就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机能,通过人工培育和管理的方法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通常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力的动植物,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农业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依赖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地域性特点。传统农业,就是在自然经济状态下,采用人力和畜力,以手工器具为生产工具,依靠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的经验进行生产并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的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低级阶段。与原始农业相比,在耕作制度、生产方式以及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其生产的规模、范围、深度、广度和水平都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特征。从传统农业产生到工业革命爆发,在这漫长的数千年的发展中,传统农业一直是社会的主导产业,为人类的繁衍提供了衣食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考察和归纳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有以下几方面的经济特征:
一、传统农业以土地为基本资源和基本生产资料。在以农业为基本产业的社会中,“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只有依赖土地,才能生产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人、土地和劳动工具,构成了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因此,土地作为社会的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资料就显得特别重要。人类对土地的长期争夺,也就是对生产条件和生存空间的争夺,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条件。因此,在传统农业的条件下,土地政策和制度体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传统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以个体劳动为基本生产形式。在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社会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劳动形式主要是个体劳动。由于生产经营的独立性和分散性,致使生产规模狭小,很难实现生产过程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传统农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缺少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传统农业的条件下,农民生产的目的首先是直接满足自身的需求,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虽然农业也存在一定的剩余产品,但仅仅是简单的交换,农民的生产是为了谋生,而不是谋利。
四、传统农业以手工工具为主要生产工具,劳动生产率低,剩余产品有限。劳动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体现,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代表就是铁制的手工工具。手工工具决定了农户的耕作方式只能是分散的、小规模的简单再生产,这就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