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走出传统农业
2609600000023

第23章 传统农业的局限与变革(15)

——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力水平显着提高。实施大规模的改土造田工程,兴修梯田291万亩,全区梯田面积累计达到488万亩,山区人均梯田达到了2.3亩以上;实施“121”人畜饮水和农业水利建设工程,新建中小型水利设施1000多项,新增水地26.7万亩,水地面积达到91.85万亩。新建和维修配套集雨水窖21万眼,集雨补灌窖累计达到20万眼,发展补灌面积90.7万亩,并有效解决了干旱山区11万户、50多万人、6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了小流域治理面积9200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70%,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1999年全区在粮播面积比1983年减少24万亩且发生特大旱灾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8.57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做到了大灾之年群众有吃有喝,情绪稳定。实施公路、电力、通信和电视村村通工程,有99%的乡(镇)通了公路,97%的村通了汽车,架设农电线路3500多公里,乡、村、户通电率分别达到100%、99%和97%,农村广播覆盖率提高到87%,电视覆盖率提高到88%,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面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科技扶贫水平明显提高。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依靠科技的力量,走效益农业的路子,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在扶贫开发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全区四大支柱产业和旱作农业发展的背后凝结着兰州大学,省农科院,甘农大,及地县一大批科研人员的智力支撑和辛劳的汗水。目前全区共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园区12处,共组织实施重点科技扶贫项目45项,建立各类科技扶贫示范基地179处,示范面积达到了1.7万亩;引进新技术、新成果106项,带动农户5000多户,培育和扶持科技扶贫龙头企业42户。全区已有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3个序列的18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作为我省的地方标准正式实施,并建成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2.35万亩,包括马铃薯规范化种植基地、中药材GAP基地、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等,完成27个农产品商标的注册;加强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地膜覆盖、良种选育、药剂拌种、膜侧沟播,日光温室、暖棚养畜等农村适用技术得到大面积运用,地膜粮食面积达到161万亩,占粮播面积的28.3%。同时,强化了科技培训,每年培训贫困农民13万多人(次)以上,大多数村干部和农民党员获得了县级评定的“农民技术员证书”和“绿色证书”,8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新技术,使重点扶贫乡、村的干部群众科技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区结合参与式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在项目村共新建和改造维修村级小学49所,新修维修集科技培训、医疗卫生、文化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阵地125处、700间、16875平方米,安装有线电视752户,建成电视转播站43处,使项目村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和村级阵地等公益事业得到加强和改善。同时,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发展中介组织和专业协会103个,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增强了村级组织提供服务的能力和调剂余缺、平衡矛盾的物质手段,并结合“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的方式,调整、加强了村级班子,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历史的巨变:从基础农业到市场农业

如果说我们在扶贫攻坚中有历史性的变化,是由于我们扶贫开发和“三农”问题探索的形式和途径发生了变化;如果说我们的变化是历史性的,那是由于我们的扶贫工作从吃返销粮、穿黄衣裳,住茅草房、修梯田,转移到了高效农业和市场农业的轨道;要说我们有变化,最根本的变化是思想观念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要说我们有收获,最大的收获是锤炼和确立了“群策群力、改革创新、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定西精神。从改变农业基础条件入手,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使贫困落后面貌和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从基础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是扶贫开发和农村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飞跃和质变。由于历史的局限,农民的吃饭问题、温饱问题,也就直接成为粮食问题和农业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土地和水的问题上、也就是农业基础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在几十年与天斗、与地斗的历史抗争中,长期坚持农田基本建设,全区基本实现了梯田化。我们实施了大规模的“121”人畜饮水和农业水利骨干工程,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奇迹般地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我们的人畜饮水困难,基础农业的发展为基本解决温饱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稳定解决温饱,巩固扶贫攻坚的历史成果,解决农民致富的问题,靠土地、靠种粮不行,靠传统农业更没有出路。农村改革焕发的农民致富的热情,以及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市场经济才能实现,只有发展现代农业和市场农业,把农民引向市场才能实现。党的十四大以后,我们把农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重点转移到市场农业方面,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加快了扶贫攻坚解决温饱的步伐。目前,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在结构调整中稳步提高,主导农业增收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市场农业,成为农民增收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压夏增秋,压粮增经,依托资源优势,大面积调整种植结构,实施洋芋工程和中药材、畜牧、林果花卉蔬菜四大支柱产业。全区洋芋种植面积达238万亩,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洋芋产量达36亿公斤,发展千吨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9个,乡村联户加工企业156个,建成了西北最大的洋芋批发市场,每年有20亿公斤洋芋远销广州、上海等全国市场,在定西一个全国最大的种薯繁育、洋芋种植、淀粉加工和流通基地初步形成;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4万亩,仅当归种植就占到全国的70%,形成了以岷县、陇西、渭源、漳县为主产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仅岷县的中药材年加工量在20万吨以上,陇西首阳、文峰的药材市场年销售额达5亿元,全区年出口中药材达2000吨以上;畜牧养殖专业户达5万多户,蔬菜、花卉和经济林种植面积达46.8万亩;支柱产业的形成为农民走向市场,寻求增收门路搭建了产业平台;为了加速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在扩大种植的同时,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全区先后建成了腾胜土特产公司、金大地淀粉责任有限公司、地菁华中药材加工厂、美兰花卉公司、田芋生物工程公司、岷县药材加工和园区的食用菌等一批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培育形成了洋芋、当归、食用菌、花卉、食用百合等新特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份额,初步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从农民到企业,再到市场的市场链条、产业链条和增收链条;带动了支柱产业的发展,据统计1999年全区四大支柱产业产值达35亿元,农民人均产业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定西、临洮、岷县、渭源、陇西等县先后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花卉之乡”、“中国当归之乡”、“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中国黄芪之乡”,并注册了陇西“清吉洋芋”、临洮“腾胜洋芋”、定西“鲁家沟洋芋”等一批名优农产品商标,开发了“金大地”速冻薯条、贞芪扶正胶囊及岷归系列中医保健药品等特色品牌优势产品。同时,还狠抓了劳务输出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全区每年输出劳务在45万人以上;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达5.8万多户,从业人员11万多人,极大地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门路。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中定西的洋芋,岷县、陇西县的药材,漳县的旅游,临洮县的花卉,已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奠定了定西农业产业化的格局,农村经济和扶贫开发在市场化和产业化经营中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96年朱熔基总理视察定西时留下两句话:“人穷志不短,致富路已通。”在18年扶贫攻坚的艰难探索中,1999年全区提前一年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目标,归功于党的富民政策,归功于基础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

艰难的跋涉:从帮困济贫到扶贫开发

回顾定西扶贫开发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解决群众吃饭、饮水、穿衣等帮困济贫的救济式扶贫,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基本解决温饱的基础开发式扶贫,以开发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稳定解决温饱的综合开发式扶贫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即1983—1993年的“三西”建设前十一年。这一阶段的扶贫概括来讲,就是在注重解决农民群众“三料俱缺”问题,全面停止植被破坏的基础上,重点走好“三条路子”。即:有水的地方走水路,无水的地方走旱路,水旱不通的地方另找出路。突出以种草种树,大搞水利,兴修梯田,治理小流域,农电建设和科技培训等补助性的扶贫措施为着眼点,使广大群众的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为农民群众创造了再生产的原始积累,为实现基本温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即1994—1999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阶段。这一阶段,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区情实际,彻底转变了“就粮抓粮,以粮为主”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老路子,提出了“三个遵循、三个顺应”(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技规律)的发展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扬长避短的原则,突出特色,引导广大群众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建立支柱产业,从而提高了扶贫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并努力使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与以贫困乡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扶持对象的扶贫开发主攻方向相互吻合,从而在扶贫开发中形成以区域开发和乡、村、户各层面攻坚的基本思路和措施,使扶贫工作找到了适合区情实际的突破口。通过重点实施地膜粮作、洋芋种植、梯田建设、集雨补灌“四大工程和“六个一“(即有条件的地方贫困人口人均新修1亩以上的水平梯田、种植1亩地膜粮食,种植1亩地膜洋芋;户均建1眼补灌窖,户均畜牧业创收1千元,户均劳务创收1千元)的到户扶贫措施,提高了到村到户扶贫效益,加快了贫困片带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进程。

第三阶段即1999年以后的新时期扶贫开发阶段。全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精神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建设的良好机遇,针对新时期扶贫开发的特点、目标和任务,结合区内个体贫困与区域贫困相互并存的实际,将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加快稳定解决温饱进程的突破口,按照“以村为单位,统一规划,综合开发,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和“以政府为主导、以贫困群众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实施原则,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把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与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增收问题相结合;把持续改善生态、生产基本条件与推进重点乡村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全面发展相结合;把扶持到村到户的种养业与区域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重点乡村经济实力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了全区的扶贫开发向稳定解决温饱快速迈进的进程。

有益的探索:“三苦”精神与“三个”顺应

实施扶贫开发工程,解决260万农民的温饱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历届政府的政治和社会追求,它不仅是农民的事情,而且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概括定西扶贫开发18年的发展历程,定西之所以能够发生如此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我们得益于以下六个方面的推动,但核心是定西干部群众的“三苦”精神以及在历届领导的探索和实践中寻找到的“三个”顺应的发展思路。

一是得益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并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才有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从而充分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解决260万农民的温饱问题,是党在经济工作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集中体现。如果不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无法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不能消除贫困并缩小贫富差距,就难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如果百姓的生活困难和经济落后的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我们就没有精力实现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18年来的扶贫开发,定西贫困面貌的改变,群众生活的改善,充分说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无比正确,我们的感受更为深刻。可以说,没有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就不可能有定西的今天。

二是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成功实践。定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扶贫开发的过程,是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的过程,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思想的过程,也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判断得失推动发展的全过程。江泽民同志指出,“如果不能尽快让那里的群众吃饱穿暖,我们就无法向新中国英勇牺牲的千百万烈士交代,无法向人民、向历史交代。全党同志都要从坚持党的宗旨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都要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义不容辞地完成好。”定西260万农民基本解决温饱,是共产党执政为民的重大社会实践,扶贫攻坚的实践证明,改革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不集中精力抓改革、谋发展,定西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一个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