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走出传统农业
2609600000025

第25章 传统农业的局限与变革(17)

五、传统农业存在着国家权力的超经济垄断。在传统农业社会,经济的运行往往受国家行政权力的制约。这是因为个体劳动的分散性和孤立性使其缺乏一定的组织和联系,这就需要有一种超经济之上的权力,来调节资源配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国家对土地资源的垄断,实现了对经济的垄断,并维护了封建统治。这种垄断在一定时期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及一些大型水利工程,都是由国家动员和组织民众完成的。总之,传统农业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狭小,发展缓慢;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的能力落后;靠天吃饭,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低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以自给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处于自发状态等诸多经济局限,制约了农业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

传统农业相对于原始农业的进步在于:其一,劳动工具的改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铁的出现和应用是原始农业步入传统农业的历史标志。铁器的广泛使用,铁犁与畜力的结合,改变了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为扩大耕作面积、大幅度增加农产品产量创造了条件。其二,生产经验的积累,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创造了人工施肥提高肥力的增产措施;其三,创造了选择农作物和牲畜良种的办法,改善了农作物和牲畜生产的性状;其四,创立了间作套种等复种耕作制度。尽管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十分缓慢,但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农业技术,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些技术一直沿袭至今。传统农业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期,如秦汉、隋唐,以至清代的康雍乾时期,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传统农业经历了从史前文明时代到18世纪中叶大约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传统农业发端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的农业革命,发展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成就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辉煌于封建经济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爆发预示着传统农业开始走向衰落并向现代农业转变。

人类最早的经济形态是原始农业,其基本特征是以采集狩猎为劳动方式和获取生存资料的手段,人类依靠自然的恩赐维持生存。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在原始社会末期,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对食物的需求不断扩大,人类日益需要稳定的食品来源;另一方面,随着劳动经验的积累和工具的改进,人类学会了一系列增加劳动产品的方法。由此,一场经济革命——人类社会由采集狩猎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就由此而引起了。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在采集果实和根茎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其增长的规律性,在狩猎中发现动物的可驯养性。人类在食物采集中,逐步发现了植物的种子落地后,可以重新生长出来,于是开始了由被动采集向主动种植的转变;同时,人类在狩猎中,弓箭的发明和捕猎工具的改进,使捕获的猎物迅速增加,圈养就成了重要的储备手段,在储存畜养中人类逐渐发现畜养的猎物自身繁殖比去野外猎获更省事更稳定,于是畜牧经济逐步取代了狩猎经济,这就是农业的最初形态和原始状态。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实现了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转变,正像恩格斯所指出的,“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直到这时,人类才真正脱离了低级动物,成为真正的人。随后,伴随着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同种植业部落的分离,农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才真正确立了自身的形态,形成真正的农耕文明。

传统农业发端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的农业革命——铁犁、铁斧和铁剑时代。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中级阶段,从事狩猎的原始人从其余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成为游牧部落。其他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原始人发现并发展了原始农业,并形成新的原始农业部落。这样,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社会分工和家庭关系的产生为传统农业的产生奠定了经济社会基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历史贡献就是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并出现了商品交换的价值形态,牲畜获得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职能。铁的出现,冶炼技术的成熟,铁犁、铁斧和铁剑的应用爆发了农业革命,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和铁制工具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原始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向传统农业的革命性转变,世界农业的发展开始步入传统农业的历史阶段。

传统农业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这种分离的过程发生在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高级阶段到人类向文明社会的过渡时期。冶铁技术的成熟、铁制工具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使原来属于农业的手工业日益发展,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生产劳动的多样化,各种生产劳动必须分别由专人来承担,这样,就使原来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若干手工业生产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拓展了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和领域。人类可以用铁犁和铁斧扩大耕地面积,开发广阔的森林地区,除耕种粮食外还能种植桑、麻等作物。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有了功能较为完善的铁制耕犁。汉代初期,铁犁向形式多样化发展,有铁口犁铧、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等。先进的铁制农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新的铁制农具需要新的动力,公元前350年的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牛耕,铁犁和牛耕使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原始农业,从而促使了传统农业的长足发展,加速了人类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世界人口的增长是传统农业为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所作的无法磨灭的历史的贡献。人口的增长在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社会需求。为解决人口增长对食物的需求,在亚洲、欧洲、非洲和中美洲都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在世界农业起源地的西亚、北非地区,为战胜干旱对农业的危害,发展了各种形式的灌溉农业,如引河水进行自流灌溉,引地下水灌溉,修建水井或坎儿井等发展井灌。特别是3000年前的埃及,引尼罗河水进行淤灌,以提高土壤肥力。古埃及人也发明了耕犁,创立了作物轮作制。中国的战国时期就实行了“奖励耕战”的政策,兴建水利工程,开垦荒地,发展灌溉。秦及西汉时期关中、中原地区已成为农耕文明的中心,之后,一方面向西北方向拓荒,另一方面在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兴修水利工程,扩大垦殖,发展灌溉农业,传统农业遍及华夏。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加速了私有制的进程。人类的劳动成果日益超过维持人类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需,剩余产品增多,私有制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也使商品货币关系进一步发展,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两大主要部分,从而促使了直接以交换为目标的商品生产,交换的发展促进了价值形态的发展,金、银等贵金属开始执行货币的职能。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增多、私有制的发展、商品交换和货币价值形态的形成、人口的增长,是这一时期传统农业发展的显着标志。

传统农业的成就得益于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交换和商人的出现。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的瓦解、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品交换促进了农业技术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积累,也促进了私有制和封建国家的形成。传统农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耕作面积迅速扩大、灌溉农业推广、耕作制度的改进,以及农业和畜禽物种的交流方面。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为大规模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相继出现于华北平原、关中地区和成都平原,沟通淮河与长江的邗沟,继之又出现了以灌溉农田和改良利用盐碱地的郑国渠,以及灌溉整个成都平原农田的都江堰等等;耕作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秦汉时期,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连作制,汉代,出现了冬小麦与其它作物轮作倒茬。魏晋南北朝时,在采用绿肥养地,绿肥、豆科作物和其他作物轮作、间作、套种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养地与用地相结合的轮作体系,使农作物的单产和土地利用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隋、唐、宋、元时期,江南形成了以稻麦轮作为主体的耕作制度,并出现了双季稻和三季稻。明清时代,轮作、间套作、多熟种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发展;物种交流的领域扩大,交换、加之战争的推动,特别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世界农作物与畜禽传播引种的速度大大加快,范围也明显地扩大。

封建经济是传统农业的辉煌时期。传统农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与封建制度相结合,奠定了封建经济的基础,并支撑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从盛唐到两宋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趋于成熟和完善。封建土地关系,即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生产活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主导封建经济并奠定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进一步稳定,农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耕制度进一步完善,人口迅速增长,商品交换进一步深化,形成了固定家居、男耕女织、多生多育、二牛抬杠、谷种繁多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生产方式与封建统治的需要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的长足发展。以封建土地关系为核心的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以及劳动技能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为标志,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消费的封闭、农业生产技术的成熟、人口的迅速增长、商品交换关系的确立,以及传统农业与封建国家制度的结合,成为这一时期传统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传统农业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走过了数千年主导经济社会发展并谱写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后,面对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到来,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开始摇动和倾斜。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被工业化所取代,已成为不争的现实和客观规律。在当代,传统农业的历史延续最完整的地区和国家主要有亚洲、非洲和南非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以及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受传统农业的困扰,中国的传统农业最为完整和典型。因此,在现代经济中走出传统农业的步履更为艰难,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如此。

传统农业的自身进步与弱质性

传统农业从原始人类野蛮时代农业革命的萌发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推动了人类从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直至封建社会的经济社会变革,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其农业自身的发展而言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农业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广泛交流。传统农业阶段,由各大农业起源中心驯化并经原始农业传播的各种生物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农业生物资源,从而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第二、形成了完备的农业耕作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选种育种技术、施肥技术、土壤耕作技术、农田灌溉技术和轮作制等。第三、形成了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无论是东亚还是西欧的传统农业,都是农牧结合的生产体系。在欧洲是以牧为主,在中国是以农为主。人类在农牧结合中对于无法充分利用的农副产品和不能垦植的土地,通过发展畜牧业而开发利用,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肉、蛋、奶等畜产品,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第四、形成了农业管理思想和体系。我国在传统农业阶段的长期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一整套农业管理思想和农业经营思想,如“天、地、人”三才理论、“时宜、地宜、物宜”三宜原则、集约经营、多种经营、量力而行的经济思想等。人类的先民在创造农耕文明的同时,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人类对自然的无奈形成了对神的信仰,以及风水学、占卜术、农历历法、二十四节气、天象气候观测等都成为传统农业的文化表现。这一切都为传统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

传统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同时,它自身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弱质性,不能适应人类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工业社会的跨越。传统农业的弱质性表现在:一是传统农业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以个体劳动为基本劳动方式,是典型的小生产,除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之外,只有少量剩余,不能大幅度增加财富,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二是传统农业由于实行分散经营,缺少组织,因此缺少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分工,无法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商品经济的发育十分困难。三是传统农业的技术和劳动技能十分简单,仅靠个体劳动者的经验传授即可满足,因此很难应用先进的科学和技术,从而教育和科技得不到重视,劳动者素质得不到提高。四是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的分散性,农民缺乏组织,无法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只能让别人来代表自己的利益,因此往往只能依附于某种外部力量,并受外部力量的支配和盘剥,缺少自身的独立性。五是传统农业劳动工具落后,产品单一,无力进行初级产品的加工增值,农民靠传统农业只能谋生,难以谋利,生产效益低下,经济发展缓慢,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六是随着人地矛盾的突出,持续的、大面积的垦荒拓耕,引发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阻碍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发展,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存环境。

我国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