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前,胡主席面对依依不舍的干部群众,挥动着手臂,留下了大山一样重托:“大坪是一个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先进典型。这次我来甘肃就提出要到定西,到大坪来看看。希望大家发扬过去战天斗地的精神,再加把劲,争取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小康。要下决心把我们的娃娃培养好,要培养他们上完小学上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让他们都能学到科技,使大坪插上科学技术的翅膀,使经济发展的更快,生产力水平有更大的提高。这样大坪就会更加富裕起来。只要政策好,人努力,大坪人一定会过上更好的日子。”最后,他深情而殷切地说:“我在北京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
胡锦涛同志视察大坪时的重要讲话,指出了大坪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方向。思考大坪的发展问题、出路问题,就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胡锦涛同志视察大坪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胡锦涛同志视察大坪时的讲话基本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高度赞扬和肯定了大坪人当年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创业精神。第二层,提出并回答了解决温饱后的大坪农民致富和如何致富的问题。基本思想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千万不能满足,不能止步不前,要把大坪这面红旗高举起来,带领群众奔小康,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提出了大坪二次创业的问题,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和发展目标问题。二是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发展市场经济的思想。解决的是发展道路和增长方式问题。三是依靠科技,使大坪插上科学技术的翅膀,使经济发展的更快,生产力水平有更大提高,树立科技致富的思想。解决的是发展途径问题。四是加强基础教育和提高农民素质问题。提出了现代社会没有知识不行,要从孩子的基础教育入手,提高农民素质的思想,解决的是发展基础问题。五是加快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只要政策好、人努力,只要继续发扬大坪改造山河的精神,争取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小康,我在北京等着听你们的好消息的殷切希望。提出和解决的是发展速度问题。这是对大坪人的希望,对定西人民的希望,也是对各级领导的嘱托和要求。
走出大坪农业基础上去后面临的困惑,寻求和探索加快发展的出路,就要深刻理解和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发展市场经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快发展的指示精神。就要解决观念问题,思路问题和发展模式问题,寻求新的发展出路。胡锦涛同志大坪讲话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依靠非农产业致富奔小康的经济思想。这不仅直接回答了大坪人的困惑和出路问题,而且对于指导全区的农业工作、经济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以探索的基本出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传统农业,增强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生产目的的自给性。以直接消费为生产目的的传统农业,决定了农产品生产的单一性和非商品性。这种经济形态直接与市场经济相对立。农民在有了剩余产品后,只有存粮和存粮的意识,而没有原始积累和市场投资意识。在大坪有存粮的大户,但没有存款投资大户。满足于温饱和单一的种植结构是传统农业的典型表现。近年来,在市场冲击下农民在调整结构中尝到了甜头。实践证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时期,粮食作物赶不上经济作物,农耕经营赶不上非农产业,农业投资无法与二、三产业相抗衡。因此,走出传统农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发展,走出困惑和徘徊的历史选择。就是运用市场机制激发农民的自主意识、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催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内在活力,增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加快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根据大坪的自然生态条件,走特色优势产业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是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在大坪可以培育的特色优势产业有洋芋种植和绿色养殖。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附加值。特色优势产业的专业化生产,可以随着投资的增长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分散经营,零星种植的传统农业无法比拟也无法实现的。
二、转变增长方式,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民致富的能力。就农业抓增收,没有多大出路,就传统农业抓增收就根本没有出路。必须引导农民走出山门,跳出农门,发展非农产业,在非农产业、在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中加速致富和小康建设的步伐。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由于局限在季节性周期和以土地为劳动对象的要素生产上,受投资和自然的局限,尤其在经历了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后,就必然产生徘徊甚至停滞。这种现象在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屡见不鲜。大坪现象的存在,农村经济的长期徘徊,或者说三农问题的本质就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地的关系问题。暂且抛开体制的、政策的和历史的缘由,仅从经济的角度看:一方面由于土地逐年减少,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的转移和就业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受生态极限和投资极限的制约,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受到限制,从而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退一步讲,如果把我们的农民捆在土地上,即使我们的粮食产量翻上两番,又能怎么样?也还不能解决致富的问题,也无法缩小贫富的差距。大坪的粮食亩产量近20年来在几十斤上下徘徊,农民收入也是千余元,而且劳务收入占去一半,根本无力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的症结所在。把我们的农民捆绑在土地上拼命的历史应该结束了。我们的几亩薄地,它的使命只能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根本无法承载农民致富和小康建设的重负。因此,要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一要深入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二要实现农村经济产业战略的转移,拓展二、三产业的增收空间,推动农业与工业的产业对接与经济融合,三要探索非农产业以外的增收途径与空间,不断探索并扩大生产领域,发展非农产业,让农民、尤其是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走出农村,跳出龙门走向市场,寻求新的就业和发展出路,这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出路。具备探索和尝试条件的非农项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劳务输出增收项目。劳动输出投资小,见效快可以较快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二是农产品加工增值项目。这类项目有特色农业资源和较成熟的市场,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通过大力延长产业链条,使农民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增加收入。三是鼓励扶植具有投资能力的农民参与城市建筑、运输、商业等二、三产业的竞争。四是投资特种种植养殖、特色文化和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新兴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建国初期,面对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毛泽东同志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胡锦涛同志在视察大坪时站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多次谈到科技和教育问题。今天,市场经济就是知识经济,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时代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不论从什么角度讲,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问题,农民素质的提高问题,都已经是农民致富和小康建设的重要内容。占全国人口2/3的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不提高农民的科技、教育和文化水平,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无法提高农民和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坪现象”从表象上看,首先是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落后的制约,其次是产业结构和产业开发落后的制约等,但在这些表象背后,最根本的是农民素质不高的制约。要引导大坪农民走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农业的道路,进入城市经济和非农产业,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基础、是关键、是百年大计。因此,从现在做起,从孩子做起,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民主法制教育是一个关系民族复兴和农民小康建设的战略问题。
农村经济和自然状况千差万别,由于自然条件和发展水平的不同可以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出路。但不管怎样,必须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建设新型的农民队伍,才能使农民增收、农民致富成为可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寻求和探索农民致富和小康建设的出路。在世纪交替的时刻,大坪人,以至我们农村工作的全部,必须转变生存观念、生产观念和发展观念,把我们的目光由土地转向市场,走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路子。
(根据2000年1月《大坪的调查报告》一文整理)
扶贫攻坚的历史成就
中国的人口13亿,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中国有10亿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中国农民的温饱问题、发展问题是全人类反贫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定西农民的温饱问题、传统农业的出路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历来为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所关注。建国以来,定西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奋斗。2000年的初春,在新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刻,定西地委、行署向媒体宣告了全区260万农民提前一年整体基本解决温饱,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定西告别短缺经济时代的重大消息。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社会影响的扶贫开发历史成就,不仅为“三农”问题的突破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施经济工作战略重点的转移提供了历史契机。站在世纪交替的门槛,我们有必要对半个世纪以来党领导的济贫帮困和扶贫开发事业进行一次历史的回顾。
阶段性成果:定西告别短缺经济时代
定西,在近现代历史上曾是一个“苦甲天下”的地方。长期以来,这里的群众过着缺水喝、缺饭吃、缺衣穿、缺柴烧的贫困生活,所辖定西、通渭、陇西、临洮、渭源、漳县、岷县7个县、160个乡(镇)、2025个行政村,县县列为国扶贫困县。全区总面积20330平方公里;总人口29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5.61万人,占总人口的89.6%;共有耕地771.08万亩,山旱地占90%。区内主要呈现为黄土丘陵沟壑和高寒阴湿两个自然类型区。北部干旱少雨,年降雨量300毫米左右,南部高寒阴湿,无霜期在120天之内。境内山大沟深,海拔在1640—3940米之间,地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干旱、雹洪、沙尘、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落后,曾经是“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贫困落后地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从1983年国家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实施“三西”建设工程到本世纪末西部开发这一历史时期,实施了历时18年的扶贫开发工程。定西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历届地委行署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创业创新的“三苦”精神,坚持“三个”顺应的科学发展思路,在以基础农业、高效农业和市场农业为主旋律的扶贫开发三步曲中,谱写了我国经济发展史和人类进步史上能够经得起考验的历史篇章。半个世纪的励精图治,18年的扶贫攻坚,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门到基屋,从干部到民众,庞大的扶贫开发社会网络把农民的疾苦和困难变成政府工作的重心和社会工程。在经历了扶贫救济、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三个发展阶段后,于1999年定西人民实现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绝不能把贫困带向21世纪”的战略目标。扶贫攻坚的经济社会成就是,260万农民摆脱了饥饿与贫困的困扰;农村经济进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小康示范新时期;农业实现了由自给农业向市场农业,由基础农业向非农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战略调整阶段;基础建设的改善、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市场农业的推进,使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农村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标志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跨越。权威媒体和社会学家称,这一成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历史丰碑。当然,这是赞誉和鼓励,客观地讲,扶贫攻坚的历史成就标志着我们在“三农”问题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告别了短缺经济的时代;预示着我们有精力实现经济工作重点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战略转移,我们的经济建设将进入一个加速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凡是经历和饱尝过贫困和饥饿的人,凡是参与和亲历过扶贫攻坚艰难跋涉的人,凡是目睹和见证过扶贫开发历史巨变的人,都将无法否认并应该铭记共产党济贫帮困、扶贫开发的历史成就和不朽业绩。归结定西扶贫攻坚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温饱基本解决,贫困程度明显下降。全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83年的170万人下降到1999年的8.5万人,贫困人口减少160万,农村贫困面由78%下降到5.75%;粮食总产量达到8.58亿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增加到318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3年的105元增加到1999年的1268元,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1倍。对南部7900多户农民的茅草屋进行了改造,修缮房屋2.9万间,全区260万农民告别了土坯房和茅草屋,吃饭饮水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民的问题开始由生活转向发展,由自给转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