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4月宋平同志第一次来到大坪,在梯田工地现场与社员交谈,调查研究后肯定了大坪农民兴修梯田、蓄水保墒、增产增收的做法。他高度赞扬大坪人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创业精神。在对中部干旱地区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中,形成了一个重要思想——干旱地区要改变贫困面貌,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首先要象大坪一样,从提高粮食单产开始,从修梯田开始。在随后召开的省委扩大会议上他郑重指出:“我在大坪生产队看了,那里修梯田搞的不错,粮食产量比较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看来,多搞些梯田、水窖,就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饮水问题,全省各地都要学习大坪修梯田的先进经验。”随后,甘肃日报一版刊发了《我省中部干旱山区农业学大寨的一面红旗——大坪》的通讯,并编发了社论,提出了“远学大寨、近学大坪”的口号,大坪成为全省农业战线上的一个先进典型。
1977年9月17日,宋平同志第二次来到大坪。调查中进一步了解到,大坪的农民在党支部书记冉桂英带领下,持续坚持兴修梯田,努力改变生产条件,人均产粮由1963年的271斤提高到1976年1262斤的经验后。在干部群众座谈会上指出:“要学大坪的办法,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坚持修梯田,建设一批大坪式的大队和生产队,每人修上两三亩梯田,一亩产上二、三百斤粮,群众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1978年6月22日至28日,省委在定西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宋平同志带领参加会议的省、地县领导到大坪参观,学习推广大坪的经验,得知由于梯田建设,粮食产量一年一个新变化时,宋平书记感慨地说:“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不懈地改善生产条件,把陡坡地变成了水平梯田,大旱之年还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真是了不起啊!给全省干旱山区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宋平同志调中央后,仍然牵挂着定西人民的生活,牵挂着大坪的发展。他先后两次来到定西,来到大坪。
1993年8月31日,宋平在调离甘肃后第一次“回家”,在定西考察后高兴地说:“我一直放心不下中部地区的老百姓,现在这里的大部分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衣穿,总算取下了我的一块心病。”当他得知大坪仍然走在全县前列,各方面工作还在起带头作用时,盛赞大坪艰苦创业、改造山河的愚公精神。欣然挥毫写下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艰苦奋斗,脱贫致富”和“艰苦创业,贵在坚持”的题辞。勉励大坪和定西的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继续奋进。
2000年7月4日,84岁高龄的宋平携夫人陈舜瑶又一次来到定西。宋平同志特意约见了冉桂英,询问了她的家庭情况、身体情况、孩子们的情况后,关切地问:“大坪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冉桂英回答说:“大坪现在很好,都已建成了新农村”。宋平听了十分高兴。临别时,陈舜瑶拉着冉桂英的手含着泪说:“我们都是八十多岁的人了,到定西可能是最后一次。在甘肃的日子里,定西人民生活很苦,知道你们那儿很困难,他时常挂念着你。”说着,她从口袋里取出一个装有千元的信封,硬塞到冉桂英的口袋里。大坪的发展凝聚了宋平同志深刻的经济思想和对定西人民的深厚感情。大坪是宋平同志发现并培育起来的贫困地区解决农民吃饭、农业增产、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先进典型;大坪是全省农业战线励精图治、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大坪人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变迁
大坪的历史性变迁,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20世纪末的这一历史时期。
1978年,大坪在全地区率先实现梯田化,人均4亩梯田,人均产粮达1260多斤。以兴修梯田为核心的农业基本建设使大坪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坪人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拼搏精神解决了吃饭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坪和全国农业战线一样,经历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完成了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第一步改革。1979年大坪人突破了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体制,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政社分开,统分结合,户为基础的农村经济新体制,为农民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农民在改革中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解放了长期束缚的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和党的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坪的发展和大坪人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9年,在全区提前一年基本解决温饱,扶贫攻坚取得历史性突破的时刻,大坪人均粮食占有达1446斤,人均纯收入达1600元。从1978年到1999年的20年中大坪的粮食亩产量由250斤增加到300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8倍,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坪率先进入了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新时期。
从1978年到世纪之交的重大历史变迁中,大坪人的探索与实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实施了农业基础建设综合治理工程。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兴修梯田、改土造田的农田基建模式,开展了大规模的山水林田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根据梯田建设后出现的黄土裸露、植被侵蚀的现状,从改变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入手,种树种草封山禁牧,绿化荒山恢复植被,完成人工造林1050亩,修建道路24公里,小流域治理面积达4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95%,修筑塘坝5座,总库容80万立方米,全村实现了通电、通话、通公路,开展了大规模的“121”人蓄饮水集雨节灌工程,打水窖560眼,达到人均1眼,解决了大坪长期以来人畜饮水的困难,集雨节灌窖提供了300亩土地的灌溉水源,农业基础建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实施了高效农业科普工程。大坪的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实用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在粮食生产多年徘徊中,大坪人开始向科技要产量,向科技要效益。先后推广了药剂拌种、地膜栽培、膜侧沟播、日光温室、大棚种植等农业科技增产措施,1999年大坪粮食单产达300斤,人均粮食占有达1446斤。第三,推进市场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实施了农民增收工程。调整农业结构,参与商品生产和市场竞争,是解决温饱后的农民增加收入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大坪人抓住市场经济提供的发展机遇,不断探索从增加产量到增加收入的发展模式。根据地理环境和农作物生长条件压夏粮增秋粮,夏秋农作物比例由7∶3调整为6∶4。根据市场需求压粮食作物增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调整为8∶2。根据生产和市场变化培养支柱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确立了洋芋、蓄草、养殖和劳务等产业。洋芋种植面积达475亩,使人均收入增加115元;全村猪、羊、鸡圈舍养殖达12万元;劳务输出解决了1/4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创收问题,人均劳务收入达750元;大坪人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今天的大坪人人有饭吃,个个有奔头,家家住新房,户户有彩电。大坪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市场经济,得益于社会帮扶。
困惑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大坪的第一块梯田开始,到1978年人均粮食占有过千斤,再到1999年稳定解决温饱,大坪的变化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在大坪的发展中,早在1978年大坪人就已经人均拥有4亩梯田,人均产粮过千斤。到1999年,经过20年的发展,加上农业科技的助推,市场经济的拼搏,大坪的发展仍然处在温饱水平,人均纯收入仍然在千元上下徘徊。就是说,大坪人在20年前就已经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大坪人利用梯田建设的基础,在发展农业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田基本建设上去后,农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改善后,却陷入了长期的徘徊和困惑。今天的大坪,在农业基础上去后又经过20年的奋斗,为什么仍然徘徊在温饱线上?大坪不仅没有富起来,反而与发达地区、甚至同类地区的差距拉大了。大坪面临的这种困境,以及大坪人的困惑,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我们把它称之为“大坪现象”。
大坪现象,或者说大坪人的困惑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困惑之一。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大坪的粮食单产,不但在旱作农业中独占鳌头,就在全国也不算落后。早在1972年,随着梯田化的实现亩产达到238斤,人均产粮1333斤,除完成上交任务外,人均交售300斤超购粮,权威媒体称:“大坪人均粮食产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大坪人推广农业科技,增加农业投入,粮食产量提高了,但农民在粮食增产中获得的收入反而减少了。主要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二是粮食价格在农产品购销体制由计划走向市场的转型中持续低迷。加之短期的结构性粮食过剩,使粮食价格在成本线上徘徊,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困惑之二。农业基础条件改善了,农民不愿种粮了。从六十年代初农田基本建设为主的艰苦创业,直到90年代的综合治理,农民以地谋生,耕种为业。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末,当地修平了,水窖有了,路拓宽了,山变绿了,农业生态和农业基础上去后,农民反而不愿种粮了,不愿种地了。这种现象同样影响了大坪人致富的进程,并潜伏着深层危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谷贱伤农。就是长时期的粮食价格倒挂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挫伤。二是利益驱动。就是商业、建筑、运输专业户,以及劳务输出人员收入与种粮农户收入的比较效益差距扩大。使农民的劳动力投入和资金投入向高回报、周转快的劳务、商务等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但在一定发展阶段将会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并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萎缩。
困惑之三。粮食产量上去了,发展速度降低了。1999年大坪的粮食总产81.5万斤,亩产300斤,人均收入达1600元,相对于1958年75斤的亩产,相对于1978年250斤的亩产和68万斤的总产量,大坪的农业发展了,粮食产量上去了。从1964年修第一块梯田到1978年大坪的年粮食增长速度为8.7%,而1978年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逐年缓慢,1978年至1999年,20年亩增产仅50斤,平均每年2.5斤,远远低于全区的增长水平。这种状况除了市场价格和人口增长因素外,核心问题是农业增长速度在一定发展阶段或水平上受自然极限和投资极限的制约呈现出停滞和徘徊状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传统农业无法克服的发展局限。
困惑之四。农民收入增加了,贫富差距拉大了。1978年大坪人均粮食过千斤,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1999年大坪人均粮食1446斤,人均收入1600元,相对于1978年200元的人均收入增长了8倍,在旱山区农村经济中是强的、好的。但相对于全国,相对于东南沿海,相对于周边村社的发展,贫富差距反而拉大了。
从1964年大坪人战天斗地改造河山的第一块梯田开始,1978年大坪人均产粮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直至世纪之交实际稳定解决温饱。大坪人在经历了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在经历了包产到户,调整结构,高效农业,市场农业的探索和拼搏之后。农业基础变了,生产方式变了。但面对市场竞争和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大坪人不能不对其发展现状产生困惑,不能不对传统农业产生彷徨。大坪的这些困惑,大坪的这种现象,是传统农业无法回避的局限。
出路
接触大坪的困惑,思考大坪现象,探索大坪二次创业的问题,是胡锦涛同志视察大坪时提出的一个探索“三农”问题的重大课题。
1999年9月9日,对于大坪人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下午3时,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来到定西,来到大坪。我全程陪同了胡锦涛同志的这次考察。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中提出并拉开了大坪人二次创业的序幕,拉开了定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序幕。
胡锦涛同志下车后首先来到村民冉彩家里,进屋后就坐在上房的椅子上,冉彩坐在胡主席的对面,面对面地向胡主席汇报家里的生活情况。当听到冉彩说,这个四口之家年产粮食2200公斤,人均收入1600元时,胡主席眼睛一亮,惊喜地连声说:“看来温饱已不成问题,现在千万不能满足,不能止步不前,要面向市场,调整结构,依靠科技,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走出冉彩家的屋子,胡锦涛和基层干部群众随便坐成一圈,开始交谈。党支部书记李福在汇报大坪的发展变迁时,胡锦涛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并不时插话。他说:“我在甘肃工作时就知道大坪。大坪人当年吃大苦、耐大劳,战天斗地、改造山河、闻名全省,是省委树起的老典型。现在看到大家经过努力实现了梯田化,解决了温饱,过上了好日子,我打心眼里高兴”。接着,他话锋一转,面对陪同的省、地县和基层各级领导说:“解决温饱后怎么办?希望村党支部把大坪这面模范的红旗高举起来,认真研究,制定计划,在发展市场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方面创造出新的业绩”。他握着老支书刘玉秀的手说:“那个时候不容易,现在有了基础,就要争创收入,更上一层楼”。
从冉彩家出来,胡锦涛同志又来到村民冉芳家。当冉芳向胡主席说,现在生活好了,女儿已上初中,学习不错时。胡主席说:“不管多难都要供娃娃上学,现代社会没有知识是不行的,希望能供出一个‘女状元’来”。锦涛同志风趣的谈话引起屋内屋外一片欢笑。
从冉芳家出来,胡锦涛来到大坪小学师生中间,关切地抚摸着孩子们的脸庞问学习、问生活、问成长……。并提议和同学们合影留念,孩子们、教师们、村民们紧紧地拥着胡主席,留下了大坪人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