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26056500000035

第35章 “好爸爸”是孩子的好榜样(8)

我父亲没上过几天学,没有什么文化,自然不懂得什么科学教子。但是他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管教孩子靠行动,不靠嘴巴。所以父亲一辈子,要求我们几兄弟做到的,他一定先做到。而若不允许我们做的事情,也从不见他做。

就拿抽烟来说吧,我们兄弟七个人人不会抽烟,而且对烟没有一点感情。不是因为父亲如何禁止我们抽烟,他从没对我们说过不能抽烟,抽烟对身体有多不好的话。而是因为父亲不抽烟,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男人不抽烟照样是男子汉!

因为父亲严格要求自己,家风严明,所以我们几兄弟从小就懂得做人的准则。现在我们几兄弟也都作了父亲,我们的孩子也都传承了祖上的家风。我们做家长的,就是该让孩子看到自己规范的言行,看到自己积极的一面,让孩子懂得,做人就应该如父母那样!

同样作为父亲的东子也是这样,牢记父亲的言传和身教,要求女儿做到的事,首先自己做到,不让孩子做的事,自己不去沾染。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活生生的人,时有“出轨”也在所难免,这要看我们做家长的如何对待这样的“出轨”。

比如2007年暑假的一天,午饭时我与依依商定好,饭后我们各自忙自己的事,我写下一章书稿,她完成一篇作文,3点半我们一起看中国女排与俄罗斯女排的比赛。饭后我们各自回了自己的书房。过了一会我鬼使神差地打开了电视,偏巧是一部久违了的抗战片《三进山城》,于是我津津乐道的看了起来。正看得起劲,伴着炮火声响起了敲门声,还没等说“请进”,依依已推门而至。她见我没有履行诺言,十分不满地说:“让我去写作文,你自己在看电视,说话不算数……”

我想犯错了的孩子一样,乖乖的听她的批评,而后迅速改正错误。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正确对待,自己在孩子面前所犯下的错误,其实只有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才能赢得孩子的信赖,你的形象才能更加高大。

方法三:身教无言

身教是无言的教育,正如此处无声胜有声一样。

几天前,我女儿做完作业,我叫她吃饭,她慢吞吞的收拾东西,我大声催她快点,谁知她也大声回答我,我问她干吗那么大声音,她却来一句你不也那么大声吗,我这才意识到自己无形中已经起到了身教的作用,看来有时长篇大论还不及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这件事我深有体会,身教重于言传,以后自己得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了。要注意生活细节呀!当我们觉得孩子没有关注我们的时候,也许他正静静地观察着我们。

作为父母,我们的一言一行会对子女起到榜样的作用。不要只是站着用手比划你期望孩子征服的高山,而是要一马当先去攀越,他们自然会跟上来。父母的言谈举止自然而然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然而现在的父母都很喜欢用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子女,甚至有“照我所说的去做,不要照我所做的去做”说法,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而子女们则认为“与其热心的叫我做,倒不如他们自己做一次,然后我便会照着做”。很多父母过于注重“教育结果”,一味地觉得只是在尽义务,而使整个教育过程寡然无趣,因此,使孩子也感到没有兴趣,导致教育结果的失败。

例如有的家长带孩子到天文馆去,但做爸爸却对孩子说“我多那些东西没兴趣,你自己看吧。”而后,他到一旁溜达去了。想想看,大人都觉得没有意义,孩子怎么会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家庭教育的垂范者是家长,如果家长的修养程度不高,家庭教育的示范性原则就贯彻不了。特别是德育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思想和行为习惯,这是讲以德育德,用家长之德去培养子女之德,用家长好的品德带动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有良好品质,教育者要身体力行。家长示范作用好,对孩子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也正如俄罗斯先哲托尔斯泰说的那样:“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如果有的家长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说话又说不到点子上,就不如少说一点,多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如果有的家长说得头头是道,但你的行为、自我教育和修养不成,那你的教育效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

理直了自然气壮

“理直气壮”在汉语字典中的解释为: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也就是说,理直了,自然气壮。

“理直气壮”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词,在生活中也不时的会“理直气壮”一回,可很少有人会想到它与教育、家庭教育、身教有什么关系,其实它与教育,尤其是“身教”息息相关。

为什么你会“理直气壮”,因为有理呀,底气足啊,如果你身不正,会有理吗,底气会足吗?所以,要想让孩子信服,要想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儿女,就必须理直,就必须身正。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方法一:对不合理要求说“不”

女儿依依4岁半的时候,当时我家居长春。一次她跟我坐火车去吉林市,临走时,她妈妈为她准备了许多食品和饮料,嘱咐她以备坐车时渴了饿了吃。女儿积极地接过装满食物的包,装作一副大人样,对着不断叮咛她的妈妈摆摆手说:“遵命!”然后一蹦三跳地跟着我走出家门。

列车刚走出不远,列车服务员推着食品货车过来叫卖。当车推到我和女儿的座位前,女儿央求着要买小食品,我没有同意。明确告诉售货员,不给孩子买,请她继续前行。这时,周围的人替女儿求情,或许因为有了强大的“声援”,所以一扫平日里的乖巧明理,依依倔强地抱着食物,向我挑战似的不肯放下。

我终于忍不住冲女儿发了火:“放回去!我说不买就不买!”并将她怀里大大小小的包装袋、饮料瓶子,统统放回了食品车里。售货员甩出一句:“没见过你这样当爸爸的!”没好气地走了。女儿大失所望,哇哇哭了起来。临坐旅客更是炸了锅似的纷纷冲着我来了:“你这人心真狠,怎么忍心让孩子这么伤心?”“这一定是后爸,孩子闹那样,咋就不给买呢?”“哪怕买一种呢,对孩子也是个安慰……”女儿的哭声更大了,既有委屈又觉得丢了面子。我一直不出声,既不向周围的人解释什么,也不劝慰女儿,等着她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完。

女儿终于停止了哭闹,我说:“我们谈谈吧?”女儿嘟着嘴不说话,她还在闹情绪。“为什么非要买那个食品和饮料?”女儿依旧不吭声,我严厉地又问了一遍。她不情愿地说,她渴了饿了。“那为什么不吃我们从家里带来的食品,不喝我们从家里带的饮料呢?”女儿无语。

“妈妈给我们带了吃的,饿了我们可以吃;还给我们带了喝的,我们也不至于渴着,为什么我们还要花钱买吃的和喝的呢?”我继续问她,并起身把妻子准备的食品包拿了下来,那里面的东西决不比刚才售货车里的东西逊色。旁边的旅客看到了这些,有的点点头说:“对呀,有就不要买了。”我看着女儿,等着她表态,她的头低到了胸前,一声也不吭。

过了一会说:“爸爸,我错了。”女儿的声音很轻,但我听得很清晰。为什么没有满足她,她还要向我道歉呢,因为“理”在我这里,所以我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她的不合理需求。

对于孩子不该满足的要求,绝对不能满足。即便她求之若渴,即便她为需求不得满足而伤心痛哭,也不能姑息迁就。一味的满足孩子不当的要求,看似爱孩子,实际上助长了孩子对不合理欲求的追求之心,是对孩子一种隐性的害。

欲壑难平,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带着孩子走进玩具店或者商店的时候,孩子总是会没完没了地要求父母买各种玩具和食品等。这是许多父母感到头痛的问题。我每次带依依去商店前,总是先跟孩子说:“今天,爸爸带你去商店玩,你可以买一件你最想买的东西,价格在XX元以内。你得先想好要什么才决定买,如果你要好几件东西,爸爸就不带你去了。”孩子听完爸爸的这个“条件”后,总是高兴地回答:“好的,爸爸,我知道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要理直气壮地对孩子说“不”。这个前提是,作为家长的您要行的正做的端理要直。

方法二:要检查自己是否给孩子起到了反面作用

在我从事多年的家庭教育研究中,也经常接触到一些反面例子,也就是,父母的一些“不当”的教育方法及生活细节,对孩子的品格及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可自己意识不到,还冠冕堂皇地教育子女应“如何、如何”。

例如,有一个上小学的男孩,满口脏话,经常欺负女生,甚至对女老师也很不恭。班主任老师联系了孩子的妈妈,没想到他的妈妈却对老师哭诉这孩子如何对她无礼。班主任老师于是苦口婆心的教育这个孩子要讲礼貌,但收效甚微。

有一天,班主任到孩子的家里去家访,开门迎接老师的是孩子的父亲。听说了儿子的缺点,父亲边骂孩子、边拿起棍子追赶孩子,口里还嚷嚷着:“叫你不学好,叫你骂人,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儿子边跑边回答,都是跟你学的,父亲无语。班主任老师便随口问了声孩子的母亲在哪里,孩子的父亲则轻蔑地说:“还瘫在床上呢,死猪婆!”班主任老师马上就明白了,孩子不讲礼貌的根本原因!

爸爸如此当着孩子和外人的面侮辱自己的妻子,而且不顾有外人在场,打骂子女,孩子怎么可能讲礼貌呢?孩子怎能听从爸爸的教导呢?班主任老师批评了他的爸爸,这位父亲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及后果,后来学会了尊重妻子,不讲粗话。这个孩子也越来越懂礼貌了,也开始听从爸爸的教导了。

做父母的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当父母发现孩子的缺点毛病时,要找出孩子的缺点毛病的“根源”,要时刻检查自己是否给孩子起到了反面导向的作用,那样教育孩子时才能理直气壮。爸爸要尽量让孩子远离或少接触那种不良的环境,同时自己要以身作则,同孩子一起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孩子不良行为习惯一般都来源于周围的环境,要想让孩子尊重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礼貌的人,首先要净化孩子周围的环境,正人先正己,那样教育起孩子来才会理直气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