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26056500000029

第29章 “好爸爸”是孩子的好榜样(2)

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这一说法不见得准确,但有一定道理。孩子正是在对家长行为的观察和仿效过程中长大的。家长的行为举止合乎道德规范,孩子就学好;反之对孩子的影响就不好。

父母行为不端,孩子就容易沾染不良习性。有些父母自私自利,见利忘义,过分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一切向钱看,使子女从小沾染上利己主义的欲望;有些父母独断专行,心胸狭窄,为获取利益不择手段,使子女从小狭隘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有些父母不思进取,饱食终日,致使子女从小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奋斗精神,受不了挫折和磨难;有些父母认为读书无用,不如去早点赚钱实惠,致使子女放弃学业而过早踏入社会,在难辩是非的情况下,沾染不良习气……

所以,为了孩子,请家长修炼自己的品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为父母的表率作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家长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应该是什么样的人。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方法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正衣先正冠,正人先正己。要教育孩子,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管好自己,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就要有个好的学习习惯。不要以为家也有了,工作也有了,就可以松口气了,就不用再努力了。也有的家长看到提拔没了希望,就开始吊儿郎当,不求上进,这都会无形中对孩子造成影响。

作为爸爸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孩子之必须。爸爸的学习与求知,必然在孩子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这样,通过行为,再适当配以言辞,慢慢的耳濡目染,长时熏习。孩子一定会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走入了千家万户。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必然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爸爸们一定要与时俱进。网络时代带来了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和亲子关系的平等化。面临网络时代的挑战,有些家长感到茫然。家长对信息技术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盲目排斥,而是不断整合新的角色以重构父母的角色定位,家长一定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爸爸的“与时俱进”,可以具体化为三点要求:一是努力跟上时代潮流,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三是挤时间读几本书。始终坚持在亲子互动中施教,和孩子一起接受新生事物,尽量争取不使代沟过宽过深;挤时间读几本书,是爸爸坚持与时俱进的最现实的办法。

方法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最善于模仿,父母则是他们模仿的首要对象。做爸爸的,应当注意自己日常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父母勤劳俭朴,家务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孩子也会勤于家务,一丝不苟,父母整天沉迷于麻将桌或者网络游戏的话,孩子的心也会倾向于这些娱乐活动。您想想,当您的孩子拿着作业本请您签字的时候,你一手摸麻将,一手拿笔在他的作业上胡乱划一下,您的孩子能从中受到鼓励或教育吗?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自己做不到,不注意给孩子做出好榜样,使孩子心目中家长的形象大打折扣,其身不正,上行下效。

我曾读过这样两则新闻:

一则是在武汉一家商业银行工作的李女士在武汉江滩游玩时,不小心丢失了钱包和其它贵重物品。一位素未谋面的的哥拾得后,为了教育孩子,带着女儿主动送还了失物。的哥反复强调:“我今天还这个包,我女儿会一辈子记得。”

另一则是某日,在北京站前街,一对父子打着“免费指路”的牌子,为游客义务指路。这位父亲是北京某语言文化中心的董事长,平时很忙,“五一”期间特意挤出时间带着儿子做公益事业。而父子俩的行动也带动其他热心人一同加入了这个行列。

上述两位爸爸的举动其实都很平凡,也不难做到。家长让孩子骄傲,许多时候并不一定来自于惊天动地的壮举。看似平凡的一句话,一个细小举动,也常常能给孩子们以启发,也同样能够孕育他们博爱的心灵。

方法三: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创新能力。孩子具有一定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能力形成的过程更不容忽视,没有过程怎么会有结果。孩子能力形成有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是要有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

影响孩子思维习惯形成的家庭因素,主要是家长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家长与孩子不仅是血缘关系,更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和人格示范的作用,这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育。因此,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勤学好问的好习惯: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来自于头脑中的疑虑。爸爸要不断学习,培养自己对周围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孩子由于年龄小、知识少、社会阅历浅等原因,头脑中有许多的问号,所以频频向家长提问,家长应该耐心地给孩子解答。但有的家长由于长期不注意提高自己,所以不能给孩子正确的答复。这时便极不耐烦地责怪孩子多事,家长不知这样做是在扼杀孩子的好学幼苗,是在暗示孩子别想问题。

2、大胆实践的好习惯:大胆实践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人们直接参与其它人的游戏活动,各种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各种知识。第二种实践是指间接实践,这种实践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学习他人已有成果的活动,如听课、读书、看电视等等。爸爸要利用双休日多带孩子出去玩,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孩子多了解社会。两种实践活动互相补充,缺一不可。通过实践,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同时通过实践发现“疑问”,促使我们积极思考,并最终引导孩子积极思维。

3、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要想发现问题,除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外,还要有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观察是启迪人们思维的最基本途径。观察也是创造的基础,瓦特就是在观察热水汽顶起壶盖的现象,创造发明了蒸汽机。爸爸注意培养自身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注意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现象,并最终言传身教,使孩子也养成这种好习惯。

方法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家庭要形成比较固定的生活作息时间,包括休息、吃饭、娱乐、工作、学习等,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觉遵守,长此以往会促使时间观念的形成,为孩子今后走进幼儿园、学校、社会,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维护社会秩序,讲究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行打下基础。

有的家庭虽为孩子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家长却把自己作为局外人。有的家长甚至通宵达旦地搓麻将,喝酒划拳,有的看录像、看电视、上网成瘾,忘了正常作息,有的沉醉在舞厅的乐曲声中乐而忘返等,这样的家长是很难制约孩子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儿童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儿童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学习、卫生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要改正,就很困难。

家长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的家长没有定时的睡眠时间,可又要求孩子按时睡觉,这让孩子产生了一些好奇的想法,想知道自己在睡觉的时候家人在做什么,而自己没有参与进去。所以就迟迟不睡,打赖。因此,家长最好与孩子同一时间睡觉,早上要按时叫醒孩子,让孩子有良好的睡眠习惯。家长要日复一日的培养孩子,才能更好的使孩子独立、快速的入睡。

家长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在饮食方面的习惯和语言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些菜没有味道,那么孩子见到家长都不喜欢了,那自己也不会喜欢吃的。孩子挑食,家长百依百顺,这样就造成了孩子偏食的毛病了。所以,家长无论无何也不能在幼儿面前,展露出对食物的不喜爱,这样就会更加造成幼儿对食物的厌恶感。

家长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个人的个人卫生好不好,就能看得出那个家庭的卫生习惯。家长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关键,家长对自己的卫生习惯严格要求,那么他就会也督促孩子的卫生。所以,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从每天必要的洗脸、洗脚、刷牙的习惯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保持服装的整洁和环境整洁的习惯,都要加以注意。

儿童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里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家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榜样,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将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好爸爸”要“身体力行”

我们中国人向来是敬重胸怀大略、顶天立地,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伟男子的。于是,便男女分工明确:“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只能是“相夫教子”,而男人,无一例外的只能在事业场上搏杀。否则,便是异类。

想当年张翼德偶遇刘玄德,见刘玄德慨然长叹,便大声怒斥:“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其实,是猛张飞误解了刘皇叔,不过从张飞的怒斥中,也可以看出彼时男性价值观——男人,作为大丈夫,就是要为国家出力。

今天的武汉刘军博士,辞职在家“相妻教子”,这样的事情若是放于古代,定会被古人所鄙视,甚至会被骂得体无完肤——你堂堂博士,不为国出力,竟然在家干些老母鸡都能干的抚育子女之事,成何体统?

然而,抚育子女果真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吗?非也。东子认为,中国目前的早期教育很多都是失败的,原因就是作为教育者的母亲不能成为良好的、合格的教育者。在中国,父亲的文化程度普遍比母亲高,可教育子女的重任往往由母亲独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今天,刘博士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男性,能勇敢承担起“相妻教子”的责任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

事实上,高素质的男性抽出一定的时间抚育子女,未必就不是为国家出力,也未必是对自身才华的一种浪费。很多优秀人物的成功都是同青少年时期爸爸的教诲分不开的。因为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有独特的方式和优势:父亲能给孩子的东西,与母亲不同。

父亲从本能上采取与母亲不同的养育方法,孩子明显地从两者的组合中享受着恩惠。母亲怀抱婴儿,仅靠着身肌,从中保护孩子不受外界侵害的倾向非常强烈。父亲则不同,它往往或把婴儿高高地举起,或让婴儿骑在自己的肩上,使婴儿能够清楚地看到周围世界。

父亲常常做一些诸如在空中保持平衡,那种令母亲不敢看的危机动作。父亲所起到的作用中,有增强孩子处理危机事物能力和独立性的倾向。与此同时,母亲则重视亲密感和安全感,从而感受双方所共有的各种细腻情感。

很多事实都证明,父亲无论在敏感性和实际操作能力上都优于母亲,通常比母亲更有逻辑思维能力,更有责任心。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父亲更应身体力行。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方法一: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

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父亲的动手能力强,体力充沛,更能令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成长为具有刚强、坚毅性格的人。父亲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力大于母亲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力,与父亲密切相处的孩子,数学成绩更佳。相比之下,与母亲常在一起的孩子,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对新事物的兴趣上,更擅长于外交等方面。

美国耶鲁大学一项研究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曾经在一家媒体上看到一个故事,说的是美国有一位名叫比尔的先生,在暑假期间专门请了两个月的假,带着心爱的儿子,跟着一支职业橄榄球队跑了上千公里,观看该球队与其他球队的数十场比赛,因为儿子是那支球队的忠实球迷。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这个比尔肯定不是富可敌国的比尔·盖茨,更不是当过总统的比尔·克林顿,但在他儿子的心目中,这个比尔肯定是最伟大的人。从事过多年教育工作的妻子告诉我,班上凡是又聪明又活泼的学生,其父母性格大多比较开朗,且愿意拿出时间与孩子一道玩;而那些不爱说话的学生,其父母要么工作太忙,要么把业余时间都耗在打麻将上。

方法二:爸爸是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

爸爸是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是积极情绪满足的重要源泉,是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幼儿的依恋对象,是少儿社交满足、社交技能提高的重要来源……

在与婴儿游戏时,尤其是触觉的、肢体运动的游戏总是刺激婴儿、提高其兴奋度,逗得幼儿“咯咯”大笑。特别是与男孩之间,常常会扭在一起,或在地上一起滚翻。这样地玩耍,也许会使母亲骤然竖眉,其实,这正是在教孩子如何自我保护、有效反击对方进攻的基本技能。

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单是靠丰富的物质生活来保障的,更多地需要爸爸的关爱、亲情的慰藉以及游戏玩乐。良好的心智来源于与大自然的融合和与社会的良好接触。在与爸爸的游戏玩乐和交流中,孩子的精神压力才会很自然地得到释放。

如果你关心你孩子的健康成长,何妨像比尔那样,多拿出一些时间与你的孩子同乐。当孩子还幼小时,请多陪孩子唱唱儿歌,给孩子讲些童话故事,陪他们做游戏、捉迷藏、玩打仗。当孩子开始对大自然或某些运动产生兴趣时,不妨拿出一点时间,陪孩子去参与,即使你并不感兴趣,至少还可以分享孩子成长中的快乐。

方法三:爸爸是孩子智力发展的特殊催化剂

由于爸爸性格、智力的一些特点,和爸爸与孩子交往方式的开放性,常与爸爸相处的孩子,可以从爸爸那里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及多方面兴趣爱好。如果爸爸还能作为孩子闲暇时间的游戏伙伴、心理烦闷的调节者,不仅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还使他们心情愉快。

爸爸常与孩子在一起,有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性别角色。子女最初是在家里模仿,进而模仿其他男人的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性别角色。爸爸提供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男孩子往往把爸爸看作是将来发展自己男性特征最现实的“楷模”,而处在儿童和少年期的女孩子,则是从观察父亲如何对待母亲的过程中,了解到男人应该怎样对待女性。

孩子多与爸爸接触,有意无意地观察学习爸爸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点,社交能力往往增强,同伴关系变得融洽,从事活动的风格可能更开放,更具有男子汉气概。而缺乏父爱的孩子,情感障碍表现突出,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低下与自制力弱等缺陷,并有攻击性行为,甚至成年后会产生许多不良生活习惯。

方法四:爸爸要身体力行给孩子做榜样